天才的用脑方式
再让我们来看看另外一个证据。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做大量的笔记,因此,笔记是记录我们思考的轨迹和用脑的方式。人类历史上那些有杰出成就的天才们是如何利用笔记本来记录他们的思想?
请仔细观察下图,下图为欧洲文艺时期的创造天才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笔记,在这页笔记里运用了哪些大脑学习与思考的技巧? 2.jpg :
从这页笔记中,我们不但看到了想象、创造、记号、关联性连接、视觉性韵律等这些属于右脑所掌握的内容。同时也看到了语言、顺序、列表、线性、分析、数据等属于左脑所负责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都被整理在一张纸上。
正因为所有的信息都整理在同一张纸上的缘故,这页笔记充分展示了整体印象。通过这份笔记,我们可以看出达·芬奇是用全脑的思维和学习模式,他在思考问题时,是通过将事物以图像化、放射状表现的形式,达到扩展其创意范围的目的。
不单单是达·芬奇,当我们查阅牛顿、爱迪生、达尔文、莫扎特、毕加索等天才们留下的宝贵笔记和文稿资料(更多的图片资料,请参阅托尼·博赞著《思维导图》)时,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都和达芬奇一样,习惯用关键词及图形夹杂的方式做笔记,而条列式的笔记内容则非常少见。此外,他们的笔记写法也鲜有采用同一种方式,在他们遗留下来的这些日记或笔记中流露着一种独特的气息,记录着他们思考的轨迹。
毫无疑问,这些天才都充分发挥了人类大脑左脑和右脑的功能,这是他们在各个领域里取得成就的重要的原因之一。他们都懂得正确掌握必要的资讯,并从中发挥联想以刺激大脑活化,进而让大脑做好整理工作。
再看看我们自己的笔记,我们又是怎样记的呢?通过近万例的调查发现,几乎99%的笔记都采用叙述式、列单式和大纲式。
叙述式:以句子的方式简单地把要说的话以讲述的形式写出来。
列单式:以列清单的方式罗列出所要表达的内容,如任务清单。
大纲式:按照层级顺序做笔记,该层级主要由主分类和次分类构成,例如,一本书的大纲目录。
一、
1.
2.
二、
1.
2.
包括我自己在内,几乎都是采取这种风格和样式做笔记的,即采用这种仅仅包括文字、条列线性的左脑方式,有时将这三种主要风格的不同因素混合起来使用。
与天才的用脑方式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在我们的笔记里几乎全都是依靠文字、直线、数字、逻辑和次序,充分体现出我们“左脑”的功能,而没有使用“右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的节奏、颜色、空间。换句话说,我们只利用了一半的大脑,这样,我们的智能就被减了一半。
如果是百米跨栏比赛,即便是我们和刘翔比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跑得比他快,因为他只用了一条腿跑步,还没有开始跑就摔倒了!仅此一项,我们的大脑至少50%的潜能被闲置了。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读书笔记、计划、方案等几乎都是单一的蓝色或黑色。没有图像,也没有颜色变化,更没有丰富的视觉刺激,这对我们的大脑运作来说就是一种灾难,因为它是单调的、毫无变化的,甚至是枯燥和令人乏味的。
如果一件事是令人厌烦的,那么,我们的大脑会坚持多久?它将不再思考,走神、做白日梦或昏昏欲睡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大脑受到了催眠,导致教室和图书馆快变成了我们的公共寝室。
我们记笔记本来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创造力、记忆力、思考力和表达力,理顺思路,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做出分析和计划。但是这种精心设计的条列式记笔记的方法却让我们的大脑感到厌烦,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我们记的笔记越多,就会把简单的事情搞得越复杂;我们越是努力地用功,需要整理的笔记就越多。传统笔记本上的横线更像监狱牢房的栅栏,把我们大脑中无穷的创造力关了进去。
传统的做笔记记录思考的方式让我们陷入了如此糟糕和困惑的境地:
第一,在我们的笔记中,关键性的词语信息和对我们真正有用的信息不超过20%,并且还被埋没在80%大量无用的补充、解释和说明性的资料中,给我们的查找带来了困难。
第二,笔记的修改与再次整理对我们来说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特别是大量的会议、培训及考试资料。重新进行资料的整理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因为很多内容都是重复性的。
第三,对于厚厚的一本书或是一摞资料,要想建立一个整体的观念,理顺其中的章节内容、信息资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尤为困难。
第四,绝大多数资料都是单一的文字信息表达方式,缺乏灵活的表现形式,阅读变成了催眠,越是专业的信息资料,越是如此。全世界的图书馆变成了最大的公共寝室。
第五,阅读资料被动式接受,信息单向传输,局限在记忆的基础层面,缺乏必要的互动性和创造性。
第六,条列式的笔记及资料结构如有疏漏,容易造成记忆上的断层,特别是在演讲报告时,容易挂一漏万。
发现问题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是我们要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3.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