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PMP学习感言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1-24 14: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叫张羡,六月班的一个普通学员,很多在群里发言比较多的同学对我都比较有印象。我昨天刚参加完PMP考试,正好回家路过博雅,回去也没啥事,就跑过来听课。班主任下达任务说给大家讲讲学习和考试心得,我没好意思接受。当时觉得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当时刚考完,有种刚从坑里爬出来的感觉,太激动了,思路也没整理,容易语无伦次,就没有说。但昨天晚上回去,群里又有同学提到让说说,还提到了喝酒,我一下子就来劲头了,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咱的需求层次没整明白,激励没有搞到位呀,呵呵。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可能也不全面,先说点重要的,把眼前的说完了,其他的以后补充,这叫啥来着?渐进明细是吧?具体的实现以后可以和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慢慢探讨,希望今天说的这些对大家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从学员的角度,我觉得主要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强调规则

从咱们学员的角度,现在智鼎给咱们每个人都分了组了,等于说咱都是有组织的人了,都属于一个小团队了,有了大家共同推选出的组名和组长,昨天大家都背42个过程了吧,我们的组建项目团队完了以后,成员名单有了,下面就到了建设项目团队了吧。这个过程里,咱们先要确立一个共同的目标,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后建立规则,并且大家都要保证遵守。这个规则其实很重要的,体现了大家共同的追求,首要的就应该是时间观念,别迟到,也不要早退,更不能缺课。有的同学认为,缺课了不要紧,找班主任要个课上老师分发的资料,要个录音,问题就解决了,其实很不对。说到这里好像有同学会觉得似乎口气和班主任差不多,其实她很多发言也都是站在帮助咱们学习的角度上谈的,本质上差不多。我只是举一些例子说明把这个问题放在最前面的重要性。如果你恰巧有急事,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走不开,项目出现了风险,这种风险咱们叫已知的未知,应该动用咱们的应急储备,启用咱们的风险应对计划,但应急预案本身是用来应急的,不能成为原方案的替代方案,也产生不了同样的结果。沟通中讲了三种沟通方法,交互、推式、拉式,沟通管理中有详细的描述,交互无疑是最好的。那么老师现场上课的时候和大家的互动就是交互式沟通;下课班主任用E-MAIL发给大家资料就是推式沟通;听录音就是拉式沟通,怎么也不如交互式的好,更何况沟通中55%都是肢体语言呢。所以说课是绝对不能缺的。再说了,课间咱们也没闲着,课上没搞清楚的问题同学之间也是交流很多,也有直接去找老师解决的,中午休息的时候,一个组的组员推荐都在一起用餐,吃饭的时候可以交流感情增加了解,也可以讨论上午听课时没有听懂的问题啊,这都对咱们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都是咱们自己再家自学达不到效果的原因。关于团队是否能做到凡事大家都集体兴中,就考验组长们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啦。

还有同学不怎么重视模拟考试,觉得自己在家拿个电子版做做也是一样的,也不对,在家做题的氛围和在这里模拟的真实考试环境是绝对不一样的,你会感觉到压力大多了,尤其是2个小时过去以后开始有同学开始跃跃欲试准备交卷了,甚至有人已经交了,你才做了150道,甚至更少,这个时候你就慌了,所以第一次模考的时候不少后交卷的同学在这最后50道的地方错误率非常高,本身已经很疲劳了,再加上精神压力,直接崩溃了。这要是模考还好说,多少是象征性的算算分,要是正式考试的时候你也崩溃呢?那就等这一个月后彻底崩溃吧……在我们最后一次模考的时候体会最深,错误出的位置就比较平均了,没有感觉到特别明显的精神压力。而且,那些模考上140的,就没有一个是缺过课的,模考也必来,很多人都是早晨起的很早,就是为了多些课间时间和同学老师讨论一些自己没有研究明白的问题,放学后走的也很晚,像我们班果岩、朱振辉、张鹏、张荷叶、徐立,每次模考前几名都是他们几位占着,那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全是积极分子。一位同学家住廊坊,早晨5点就爬起来,6点不到就动身了,8点到了教室也不闲着,翻翻书,和周围的人讨论讨论,放学后晚上还回廊坊,第二天要还有课,还折腾这么一回,这个同学叫刘刚,每次模考成绩也都非常好,而且精神上就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人没理由不出好成绩的。好像很奇怪的是,我刚才提到了6个人的名字,4个都是海燕组的,他们组组长虽然最后没有参加考试,但她带领的这个团队竞争力太强了。

二、强调沟通

刚才也谈到了一些关于沟通的话题,这里主要说在学习过程中讨论问题的问题。昨天大家才第一次见面,彼此都不太熟悉,还是个项目团队形成的阶段,不过没关系,相信今天都第二天了,肯定好多了吧,不是还有人在群里自荐当组长,要带领小组通过考试吗,其实这都特别好,咱们的项目中需要这样的积极角色。沟通是很有必要的,张斌老师一直强调,有问题先在组内解决,事实也证明了90%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在团队内部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给咱们都分组了的原因,而且在解决的过程中大家能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有时一个问题可以引申出其他的相关问题,那么,能够一同巩固的知识点就多了。

可能在上课期间因为张斌老师给灌输的知识量太大,都来不及小组讨论,但是没关系,在课上小组以外,课后班主任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组,就是QQ群,我真羡慕你们啊,我们班开班的时候,直到第四天课了群里才40人,后来群里讨论多了,分享的资料也多了,同学们开始纷纷加入了,但8月班就不一样啊,群是提前准备好的,你们还没开课的时候,群里就60多人了,这个有些同学没重视,可能你们现阶段使用的QQ群还集中在讨论英文报名和聊天。聊天也没关系啊,你们发现没有,很多人在见面以前就通过QQ群认识了,聊得很熟,上课期间再一见面,一下子就熟悉了,昨天我去找李靖和杨增元聊了两句,我伸出手,说你好,我是张羡,从他们的表情里就能看出,对我那是相当的熟悉啊,没准儿除了lydia,就是跟我熟了吧,这对以后沟通有很大的帮助啊。不能把这次培训简单的理解为应试、充电,交朋友也是非常不错的项目目标啊,8月班明显比我们6月班年轻的女孩多,也都一个个如花似玉的,找个女朋友也不错啊,这些完全可以写进咱们这个小项目的范围说明书里啊。能在这里坐着听课的,都是各个公司的精英分子,都有着数千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结交几十个各个行业领域中的精英分子,以后一同向着项目管理这条路前进,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想想就让人无比激动。

再就是QQ群的另外一个作用,讨论问题。群里面解决问题非常快,基本是除了半夜以外,群里都有人,虚拟团队啊,PMBOK管虚拟团队叫“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互联网上组成了一个作战室,还是不分昼夜的,多了不起。张斌老师把PMP考试比作一个项目,既然是项目,那么就有阶段、过程、输入、输出和工具,阶段就是备考的阶段了,过程就是咱们系统学习项目管理的过程了,输入就是咱们的PMBOK、题解和张斌老师的精彩课程,那输出肯定就是咱们被PMI正式验收的考卷和PMP证书了。中间的用于沟通的工具有很多,从我们6月班的实践来看,MAIL、电话都属于单线联系的工具,局限性很大,QQ群交互性就强了,更主要的是可以多人同时分析一个问题,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搞出头脑风暴的效果来,思维相当发散,而且所有分析的过程都留有记录。QQ群空间里有个“群聊精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人用了,里面是会记录群里所有的聊天记录的,哪怕你把QQ群消息屏蔽了,里面都会记录别人聊天的过程,如果你平时工作很忙,不能经常关注群的话,你完全可以把群消息屏蔽掉,有时间的时候去看那个聊天记录。我们6月班都1000多页了,还清过一次。在咱们这个考PMP的项目中,所有用于沟通的工具上来看,群贡献最大,前期帮助大家互相认识了解,分享书籍和资料,到了学习的中后期,每天里面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书上的知识点和题目。我也在大家8月班QQ群的旁听组,希望大家多在里面提出问题,咱们一起来解决,一起来巩固和学习项目管理知识。

再一个沟通的问题,也是我们在6月班里总结出来的,既然大家是学习项目管理了,建设项目团队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确定一种“共同的语言”,就是项目管理语言,比如,有人问你下周是否有时间出来吃个饭,你就可以回答说,我现在无法获得确切的资源日历,只能够滚动式规划,或者说渐进明细呢?我站在这里说出这些话,你们可能觉得可笑,不过,能把PMBOK里的知识点说的这么有趣味性,不是很好吗?反正咱们彼此都听得懂!

三、强调看书。

其实我提的问题都是越往后就越重要了,如果你觉得书里的内容或者题解里的题记不住,甚至连42个过程都默写不下来,那也没关系,因为我也记不下来。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记不下来,能把整本书都背下来理解了固然好,但如果真的就是背不下来怎么办?如果咱们不能以读书的质量取胜的话,那就要以数量取胜了,数量到了足以看到什么知识点都觉得特眼熟的时候,不用刻意背,只需要给你点提示就够了。比如一提到估算俩字,你脑子里自然联想到三个估算,一个估算成本,一个估算资源,一个估算持续时间,都在规划过程组;说个成本估算,自然就联想到了类比、参数、自下而上、三点、储备,估算+进度=预算,多简单,这就够了啊,考试就考这些东西,有了这些东西做铺垫,自然就考过了。我的看书经验是,PMBOK看困了就翻翻题解,题解翻累了就看看模考题,要是模考题也做不下去了,就去PMBOK上翻翻刚才做过的模考题上的知识点对应书上的原话,周而复始,总之是有时间就要多看看,而且要持续的看,最好不是这个礼拜狂看,下礼拜休息,这样知识很不容易巩固,我大概算了一下,通读的PMBOK有五遍,三遍题解,三遍模考题,结果考试的时候看着什么题都特别眼熟,自然就做的快了,1小时45分钟,比我模考的时候还要快。可是狂看书也有问题,尤其到了后期,看到最后一个礼拜,实在受不了了,看不下去了,恨不得第二天就考试,考完拉到。

PMBOK里提到,项目目标、可交付成果必须要能够量化、可以核实,看书也是一样啊,每天我们看书都要给自己一个目标,我今天要看多少书,这里你也可以采用挣值技术啊,比如你可以把整本书作为BAC,今天的PV是2章书,预计成本要用2小时,那EV呢?是否只看了1章半?是否AC超过预期了呢?用了3小时?那么每天衡量一下CV、SV、CPI、SPI,如果偏差为负,指数小于1了,你可以重新计算EAC啊,如果你不想变动最初的BAC,那算算如果你要按时完成整本书,TCPI是多少?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也都是咱们学过的知识,就当复习了,挣值是肯定会考的。可以把目标变得可以衡量,也会把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我在6月班的时候,在第四组,我们起名叫新四军,在结业的时候,组长发言,狠狠的帮我们感谢了一通这各种V,这些V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也给了我们很多乐趣啊。或者做题也可以量化啊,EV的单位你可以用做对了多少道题来衡量,也可以用金额来衡量啊,200道题,3300的考试费,做对一道就是16块5,如果再扣掉25道不计分的呢?做对一道可就是18块8了,多有意义啊,这都是我们原来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量化的激励方法。

还有讲义方面,不知道大家认真翻过没有,其实那个讲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配合着老师的幻灯片,做笔记,张老师语速比较快,记原话是不可能了,就记关键词就可以,回家慢慢回忆,慢慢补充。再就是,讲义后面有很多补充知识点,很多很多考点在里面,大家一定要配合着书里对应的章节认真的看,我们6月班有同学光顾着看书和题解了,到考完试了还不知道讲义后面有补充知识点呢,希望大家不要吃这个亏。

再就是看书的方法,在我们那期班,总结了一些。

四、说说考试。

这个部分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了。这里就不绕弯子直奔主题了。

从考题的重复率上看,题解+三次模考,出现在28号考试里的原题大概有50道左右,类似的题有些只是问法变了一下,也差不多有4、50道,大家第一天课的时候下午张斌老师讲了一些考试的题型,里面除了采购合同类型的计算题这次没有考到以外,其他的全部都考到了,而且有三道还是一模一样的,从做题的角度上来讲,如果好好读了张斌老师的题解并且完成了后面的三次模考以后,100道题至少是绝对有把握的,也就是说咱们这会儿至少也有100道题的铺垫了,然后再加上张斌老师的课程给咱们灌输的PMBOK中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思路,哪怕你只做对了1/3,那也过了,真是想不过都难啊。

我昨天晚上联系了不少一起考试的同学,有我们组的,也有其他组的,大家都是信心满满,这次我们六月班全体通过的几率非常高的。

再者就是考试涉及的知识领域,沟通是最多的,我大概回忆了一下,至少有30多道题,其次是人力资源、质量和风险,进度方面只考了估算的知识点,还有挣值技术,不过都非常简单,这次没有考采购的题,但采购的题是大家必须要熟练掌握的,或者说所有的计算题大家都必须会算,为什么这么说,昨天张斌老师提到很多题会有争议,不过那些都集中在情景题,计算题是绝对没有争议的,因为都是公式算出来的,只可能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只要大家计算题的公式背熟了,计算题就全是送分题,28号考试潜在沟通渠道就考了三题,n*(n-1)/2,这么简单的公式就给了3分,太超值了。

过程组最多的还是在规划过程组,尤其是质量,因为质量的核心就是质量是规划出来的嘛。输入和工具考了一些。

通过我考试的感受,真的可以在心理上藐视它了,真的没啥,很简单,甚至比模考还简单,尤其是参加完三次模考以后,正式考试的200道题里,完全迷茫的题只有那么十几道,存在争议的变态题目也就那么十几道,其他的都是见过的,或者知识点此曾相识的,稍微回忆一下老师讲解就好了。所以参加10月考试的同学一定要认真的参加三次模考还有最后的模考后的试题讲解,虽然有个别模考的题目在讲解过程中会对结果争议比较大,但那只是个别题目,大家到时候也不要特别追究,毕竟还是不变态的题比较多,我经历过的所有的题目都是可以绝对排除两个答案的,如果对剩下的两个答案有争议,没关系,按照张斌老师的话说,选一个自己比较爽的答案就可以了,这些题只是少数,极少数!

其他就没啥了,感谢大家听我唠叨这么半天,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10-11-26 09: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关键词  很重要。

 

这样能提高考试的速度的。中英文都要记~~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