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宽带决胜下一个制高点fficeffice" />
2003年,以携程网上市首日股价火箭般冲高88.56%,创下了3年内纳指IPO首日股价涨幅纪录为标志的中国互联网,在经历几年沉寂后,犹如被注入了一支强心剂,顿时生机勃勃,风光无限。
与之息息相关的宽带产业,同样以令人瞠目的数字引来媒体的浓墨重彩,当众多厂商纷纷以宽带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宽带服务商、虚拟运营商名目挤进宽带产业时,冷落多时的宽带门庭在喜悦的同时多了几分不可承受。在“过剩经济”充盈的今天,出现了少有的“短缺经济”迹象,在北京的部分地区,甚至有用户排队等候安装ADSL。
宽带发展速度之快将众多专家大胆的展望远远甩在了后面,在CNNIC七月份公布的《第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网民数目达到6800万,然而经历短短的4个月,年底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国网民的数目即达到7950万,名列世界第二。
然而在世人瞩目的背后,我们恰恰忽略了 7950万网民,在我国将近13亿的总人口中还仅占6.2%,我国的宽带普及率即便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也只有2%,而宽带普及率居世界榜首的韩国却高达26%,每百位居民中有26名宽带用户,中国香港以15%普及率排名世界第二,加拿大居第三,宽带普及率为11%。韩国、中国香港、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位于宽带高度普及层级,中国排第84位,处中等普及。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有关专家认为,宽带用户要取得规模发展亟须突破两大瓶颈: 一是用户自身经济不够宽裕。根据CNNIC2003年12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每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9.4%,用户月支出上网费用低于100的用户占69.6%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了两个直接的结果——无法购置电脑和难以支付较高的宽带月租费。 二是内容应用对接入的拉动较弱。2003年以来,业界对“种地”的呼声日渐高涨, “互联星空”、 “九州在线”、 “长宽梦网”等宽带内容相继面世,各大运营商无不期望能在宽带增值服务市场上抢占先机、一决高下。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内容应用还没有对宽带接入业务形成明显的拉力,用户因为应用内容好而选择某个宽带接入商的现象还很少。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宽带业务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策略才能做大:
差异化竞争——较量的开始
在长远利益的驱动下,宽带市场转向了新一轮的竞争,那就是争夺宽带用户。新兴的社区和传统的拨号用户成为争夺的对象,降价成为了首要手段。
众多厂商祭起价格大旗,在北京个别小区,出现众多厂商争夺同一小区用户的现象,“恶性”竞争苗头出现,月租费不断创下新低。一些厂商初尝“增量不增收”的滋味,与此同时,一味发展用户引发的后遗症开始凸现,服务、技术、质量后继乏力带来用户投诉上涨。
如何寻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既能充分发挥产品优势和企业特色,又能给用户更多的受益和实惠,商家将名利兼收,尤其对于部分不具备资本优势与垄断性资源的厂商,选择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以特色来带动用户数目的上涨与收入的增加可谓明智之选。差异化策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服务上的差异化,通过有特色的服务,挖掘用户深层需求,比如,在日本孙正义投资8亿美元,启动名为“Yahoo!BB”的ADSL网络服务。BB Phone”使用很方便,原有的电话机毋须更换,也不必变动电话号码,仅仅将用户家中设置的PC等专用终端IP化,用户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通话。“BB Phone”具有相当显著的竞争力,无论用户在什么地方拨打电话,通话费用都比其它电话运营商低廉。市内电话便宜1日元左右,长途电话则便宜10~70日元。更具诱惑力的是,只要是“Yahoo!BB”的用户,即可享受相互之间的“BB Phone”免费通话。 许多用户因为要打宽带电话而报装宽带的现象,差异化服务带动了公司的业务;二、内容上的差异化,比如自动提示需要采购的生活用品和食物,网上自动抄表,家庭门诊和网上医疗等服务吸引用户,满足其日常的需求;目前国内有许多学生用数码相机记录生活经历,通过photoshop作图软件制作各种各样的数码照片,在通过快速的宽带发送到自己网络相册,让同学、朋友共同欣赏。目前,越来越多的时尚网友热衷于这种生活,并乐此不疲。随着宽带的影响日益深入,网上视频和音乐等多媒体文件正日益丰富,由此促进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也在发生改变。在以宽带为主宰的世界中,电脑和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融到了人们的日常交易中。像查询航班班次、电影播放时间、银行余额等都可在网上完成;三、渠道上的差异化,比如改变以往厂家坐在家里等着用户上门的经营模式,将营业网点直接开到小区中去,通过直销员贴近用户,除了提供单一的宽带接入与维护服务,重点解决上网“傻瓜化”的问题。用户反映的主要需求一是要上网方便,现在调制解调器的配置比较复杂,对于很多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用户而言的确是件棘手的事情,这也增大了电信安装人员的工作量,使本来就很紧张的人员配置更显得吃紧。宽带接入商可以与电脑生产厂商合作,在电脑中内置与上网相关的软硬件,使用户能“一键上网”。通过提供与社区居民上网相关的服务,使宽带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长城宽带大打服务牌,而中国网通与电信大打内容牌,都是在通过品牌细分寻找市场立足点。因此,不排除新一年各运营商会推出类似中国移动三驾马车“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并行的场面,通过品牌细分进一步细分市场,实现资源最大化,并更有效的诠释品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成本竞争——新一轮的市场洗牌
宽带报装费一两千元到几百元到免费安装,只经历了短短的两三年,这固然与硬件设备的价格下降有关。中国电信数据统计,DSL用户资本支出从2000年3005元下降至2002年的1296元,降幅60%,宽带建设成本比初期下降了四分之三。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宽带竞争的背后是成本的竞争、资金、实力的竞争,运营商主导推动宽带市场,设备提供商看到了相对稳定的商业机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他们不惜让出自己的利益,在共同的产业链条里,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运营商不断压缩采购称本以及运营成本,积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用户规模性增长将能够使使运营商和制造商得到规模效益,进而回馈给老百姓更多的实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反过来规模效应又直接导致经营成本的降低,双向互动的结果是强者越来越强。
“井喷”现象之下,互联网泡沫破灭后便陷入困境的接入服务提供商、虚拟运营商,甚至是与互联网应用相关的所有利益环节,都寻找到了新的商机。在突破1000万户大关之后,有关调查报告预测,1380万这一庞大数字,将成为2003年宽带市场的“收官之笔”。而在明年,运营商的动作将更为剧烈,可以预见不具备成本优势的厂商很难在未来的竞争中存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