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打破「習慣領域」,就是打破舊的思維模式[转帖]

[复制链接] 1
回复
119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3-28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石滋宜/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



 一個人要成功,就必須打破習慣領域或習慣的思維模式。也就是我們一定要把偏見排除。每一個人所謂的偏見,就是我們的習慣領域,所以像馬克吐溫就說過,擁有新構想的人,經常被視為瘋子,一直到他的構想真的成功,人家才說了不起。當人家看得見,而我們看不見時,便代表我們的習慣領域太小了。所以是突破性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我以前也是講過,一種新的構想馬上能為多數人接受,這個構想絕對好不到那裡去,因為它全無新意,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受的話,就是和現狀差不了太遠。所以說,被認為「瘋狂的構想」,才有可能成為真正好的構想,因為它和現在完全不同,才會被人視為瘋狂。

 我的好朋友游伯龍教授,是習慣領域的專家,在他書裏曾經談到這個觀念。有時我們與人雖是初次相遇,但是談起話來一見如故,好像是幾十年的好朋友一樣。相較之下,有一些人就算生活了幾十年,還是固守著他們的思維,兩人共通點相當地少。這兩個的差別,就是習慣領域重疊性的問題。要使兩人的習慣領域趨近,唯一的方法,就是將你的習慣領域拉開,擴大,便可以容納其他人的習慣領域,增加自己的思考廣度。

 這個觀念在組織中尤其重要。身為一個領導者,最重要的就是做一個有很多創意的、可以接受其他習慣領域的人。如此,才可以接受其他人的「異見」。

 要如何擴大習慣領域呢?有三個方法。第一個是改良性的擴大,第二個是啟發性的擴大,第三個是突破性的擴大。其中,突破性的擴大極為重要。突破性的想法就像騎腳踏車,如果一直在房子裏騎,騎也騎不快,原因便是思想受到限制。這時唯有到屋外去騎,打破限制,思想才能海闊天空。假如一個人能夠常常突破性的擴大,將會使自己具有有效的、傑出的、果斷的決策。

 這些擴大習慣領域的方式,領導者更須自我督促與練習,絕對不能限制自我在預設的框框裏,才可以突破習慣領域。

 游伯龍教授曾提出改變行為的程序:第一是找出要修改的舊行為,第二要製造相對的壓力,第三創造新行為的引力。我針對第二步與第三步的差異說明一下。第二步是假如我不改的話會怎樣,第三步是我改變的話會怎樣,也就是什麼是我該改的。游教授也談到了很多習慣領域擴大的方法:第一是虛心學習,第二是升高一層的觀察、思考,第三是自我前後比較,第四是事物的相互聯想,第五是改變與事物有關的參數,第六是採取以退為進,第七是改變環境。這一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東西。

 除了游教授提到的之外,我再補充一些自己覺得可以幫助大家擴充習慣領域的方式。第一,是學習NLP,這是二位美國人在一九七八年時發現的。它是一種腦神經語言的Program,和游教授所提的電網理論相似。透過NLP,你不但可以改變自己,也會影響別人。第二是靜坐。有靜坐習慣的人,看事情都比較能看得開。有宗教信仰、或是經過修練的人比較容易達到這個境界。第三是冥想。動腦筋時,腦中電網便會增加。想的越多,頭腦的活力就會越大,反之,如果你不思考的話,腦細胞就會死掉。

 我一直強調,人必須養成一種天真好奇的習慣。當我們還在孩提時代,本性原是天真好奇的,但在成長的過程中,這種天性一直被壓抑,日漸喪失。我鼓勵大家以天真好奇的態度來看任何的事情,不要被既定的習慣領域所壟斷。我常講我的年齡從來沒有超過三歲,看什麼事情都是稀奇的,便是這個道理。我之所以一直主張如何打斷習慣領域,便是因為如此一來,每次看事物都是用新的眼睛去看新的世界,即使是舊的世界,都可以發現新鮮事。

 我之所以強調打破習慣領域,是因為它能讓每一個人能依此增加情緒智慧,不要陷入和人競爭、比較的情態。如果我們能懂得改變、打破舊有想法,就能透過能力感(Self-Efficacy),激發進取、樂觀和希望,而勇敢的面對新的挑戰。(馬紹慧整理/本文與獨家報導週刊同步刊載)

 
沙发
发表于 2008-11-15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描述几有意思!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