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地税局读者张素朴、孙海峰问:近年来,报刊评论中国经济的文章中常常提到“软着陆”与“硬着陆”。但我们对这两个词却不甚明了。你们能帮助我们解释清楚吗?
“软着陆”这个词,中国的老百姓熟悉它是在1993年以后。那时
的新闻媒体都在不约而同地报道、讨论着我国经济“软着陆”成功的事实。与“软着陆”相对应的是“硬着陆”。现在,“软着陆”和“硬着陆”不仅频繁在经济领域里使用,而且出现在政治、文学、艺术、体育等很多领域里。究竟什么是“软着陆”,什么是“硬着陆”呢?
打一个比方说,有两个人分别从一架飞机上跳下来,目的是着陆。
前者背着一个降落伞,打开后慢慢地在指定地点着陆;后者什么都不背直接跳下,顷刻之间就能着陆,当然地面要有相应的保护设备。那么,前者的行为就是“软着陆”,后者的行为就是“硬着陆”。“软着陆”渐进而平缓,“硬着陆”痛快而迅速,两者所付出的成本不同。还用上面的比喻来说,“软着陆”所付出的成本是一个降落伞,“硬着陆”所付出的要多,首先要制造一个几百平方米面积、十米以上厚度的足够柔软的垫子,其次要求跳下的人身体要足够好,要能够达到即使大头冲下落在垫子上爬起来后还能“吃嘛嘛香”的程度,第三,要求跳下的时间不能有一秒误差,否则后果就惨不忍睹了。
可见,“软着陆”和“硬着陆”虽然都能达到“着陆”的目的,
但是二者所付出的成本不同,所引发的后果也不一样。前者在过程中相对平缓,追求渐进发展,可随时调控,后遗症少,但用时较长。后者能够轻易一步到位,但风险较大,过程难以控制,后果有时会严重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软着陆”与“硬着陆”在不同领域里使用,即“着陆”的主体
不同,其具体表现也是不一样的。以经济领域为例,我国在治理1988年经济过热时,采取的就是“硬着陆”的方式,当时国民经济的过度扩张,导致极大地超越了其潜在增长能力,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均衡关系,通货膨胀过度。针对国民经济的“大起”,中央采用了“急刹车”的方式,如采用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紧缩银根、限定物价、冻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利率等具体措施,经济增长率由两位数降到了4%,实现了“大落”的目标。但是,由此带来的阵痛和负面影响也是很强烈的。1993年经济过热又显示出苗头,通货膨胀加剧,为了尽可能保持经济发展势头,中央决心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坚决实现“软着陆”。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制定了十六条措施。这些措施综合利用了经济、行政和法制等手段,适当地紧、有选择地放,很好地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这次宏观调控被国外称为“中国首次`软着陆'成功”。
所以,无论“软着陆”还是“硬着陆”,其本质就是一种方式或
手段。“软着陆”意味着渐进和协调,“硬着陆”意味着剧变和统制。两者只是方式的不同,无所谓谁好谁坏,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侧重和用处。一般来说,从经济体制转型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看,“软着陆”比“硬着陆”更适合我国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