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3-3-27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二、如今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1、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遍面临着难以破解的五大专业难题:薪酬管理、职位描述、员工培训、绩效管理、操守风险控制。
⑴、薪酬管理
按理说,薪酬是员工对企业要求的底线,而薪酬管理却成为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头号难题,尤其在发展较为快速的民营企业更显突出。
就员工个人而言,对薪酬的心理规律是:
——薪酬至少应该满足自己的日常消费;
——薪酬应该体现自己劳动付出的价值;
——具有鲜明的攀比倾向,认为自己的薪酬应该不少于公司内“同层次”其他员工的薪酬,更会利用一切机会获知公司内其他同事的薪酬数额;
——自己在同一公司内的薪酬不能减少。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较快,更需要不断地从外部吸收大量的优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既成的薪酬格局就在一次次的“特殊处理”中屡被打破,加之历史形成的原因,企业在忙于业务拓展过程中未能及时对公司的薪酬格局加以理顺,导致问题越积越多,相对“高薪”的难以降下来,相对“低薪”的,企业又不愿“不明不白”地提上去 —— 维持吧,怨言难消,影响工作的士气;寻求变革吧,到处是扎手的“刺”,不只如何切入。很多企业为了尽量避免“麻烦”,还实施了严厉的“薪酬保密”:禁止打听其他员工的薪酬,也禁止向别人透漏自己的薪酬。为此,我也写过一篇题为《“薪酬保密”大解密》的文章,明确指出,企业无法真正落实“薪酬保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⑵、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是在“岗位职责”基础上,对职位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包括任职资格描述、职责描述、权限描述、直接上级和直接下属等。对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职位描述的难点在于:
其一,文字量大,任务较重;
其二,过程较复杂,甚至要适应日常的绩效管理要求,需要对公司上下几乎所有工作环节进行摸底扫描;
其三,如请专业咨询公司做,费用较高,恐怕老板不满意;
其四,“不是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职位描述往往赶不上公司情况的变化快,需要依情况变化对职务描述进行及时的调整;
其五,在对“职位描述”的理解上,常与公司高层不一致,这最为头痛。比如,公司高层认为:一套规范科学的“职位描述”就可以鞭策每位员工自觉尽职尽责,彻底解决扯皮现象,并且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明确找到责任人——如果高层真是这样理解“职位描述”,确实挺让人力资源管理者们为难的。在此,引用我国“学习型组织”研究权威张声雄先生的一句话:过去,大约80%的工作可以根据明确的规章和程序处理,只有大约20%的工作需要做出判断。并且在过去,判断只是管理人员和专家的工作。今天,工作中的这种比例已经颠倒过来。
⑶、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总是要搞的,难点在于:
其一,培训的效果难于确保。正如前文所说,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培训讲师鱼龙混杂,培训课程严重趋同,培训市场混乱不堪,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使出了“非常手段” —— 先由讲师免费试讲,根据试讲效果再决定是否由这位试讲过的讲师培训授课。这也是无奈之举,能接受试讲的讲师毕竟太少,即使试讲,也要占用企业更多的精力;
其二,公司高层往往关注那些“拿来就能用”的“快餐”式培训,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希望使培训系统化,而员工或许希望培训内容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帮助,如此三方对培训的理解也有偏差,难于统一;
其三,由于各种原因,接受培训的员工往往难于聚拢到一块儿或难于使培训持续进行。比如由于参训员工的工作地点比较分散,工作又一时“走不开”。再比如,本来对一个特定的员工群体制定一个全年的系列培训,结果系列培训进行还不到一半,这些学员的大部分都已离职,使得培训难以继续;
其四,人力资源管理者们也会不失时机地借“培训”为自己“作戏”,或以“自娱自乐”的方式“聊以自慰”,以此“捍卫”人力资源管理者们的专业形象,或考虑到培训效果说不清,人力资源管理者们也要给企业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交代,这些也令培训融入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进一步模糊了培训的效果,加剧了培训的“老化” 。
⑷、绩效管理
可以这样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就是绩效管理,其它管理环节如薪酬管理、职位描述、员工培训等都要适应绩效管理的要求。绩效管理的难点在于:
其一,绩效的标准难于确定,这几乎是所有搞过绩效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切身体会。首先,一些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绩效标准的“模糊”性,特别是那些工作成果难于量化的工作岗位。其次,即使在开始暂时确定了绩效的标准,也难以保持必要的稳定,领导的“创意”、政策的变化、市场的作怪往往迫使绩效标准过频过快地“与时俱进” ;
其二,对多数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深入搞绩效管理(特别是绩效评估)往往费时又费力,其结果要么使绩效管理半途而废,要么搞了今年却没明年;
其三,各方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差:公司高层往往想借绩效管理分清员工的好坏优劣,甚至把绩效管理当成了裁员的工具和借口;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过于学术化地看待绩效管理以至曲高和寡;普通员工则指望绩效管理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并借此得到更多的实惠;“职场政客”们更是借机深藏不露地施展神通、兴风作浪。如此下来,通过绩效管理或许解决了一些问题、或许搞清楚了一些问题,但由此往往也产生了更多的新问题,“不公平”、“不合理”、“暗箱操作”、“不如不搞”、“不干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声音更是嘹亮的,群众的热情绝对是可怕的!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其四,绩效管理往往迫于“形势”而走了形式,透视所谓学术成果和实战经验,实质大都限于各种表格的形式和员工表现的量化方案,只不过是表格越来越多、形式上越来越“精美”,员工表现的量化分值越来越细、量化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甚至连诸如“团队精神”、“对企业忠诚度”也都给予量化分值。从操作意义上说,绩效管理本身的“绩效”大多仅限于形式,有时在形式之外还会额外生出一堆麻烦。如果把企业本身的问题比成一座沙漠,绩效管理就是沙漠中的风暴,声势浩大的风暴过后,原来的一座沙漠变成了沙漠一座,只是沙丘的形状和分布有了些许改变,甚至原来沙漠中的绿洲也惨遭淹没。
⑸、操守风险控制
如今能让老板们睡不着觉的也就是两件事,一件是市场的残酷竞争,另一件就是手下员工的操守风险。俗话说,“家贼”难防,小偷小摸倒也罢了,要是碰上一手搞垮英国巴林银行的尼克李森那种员工真是不可救药、不堪设想、不寒而栗!从中小型民营企业到国有企业再到跨国企业,员工操守都是不容回避、不容忽视、不容遮掩的现实问题。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大都带有表演的成分,而企业对员工操守风险的控制防范却是真抓实干,并大都由人力资源管理者们负责具体落实。难点在于:
其一,虽说招聘环节是员工操守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尽管企业可以挑选那些看起来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员工,尽管企业可以在面试过程中通过应聘者的表现捕捉蛛丝马迹,尽管企业可以对员工的工作履历进行调查,可是人力资源业界既没有出现比较有效且实用的确保入职员工操守可靠的面试方法,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科学数据支持“历史干净的人就更可靠”这一观点。一个人第一次“出问题”之前肯定是干净的,如果招进来一个看似历史干净的人,公司仍然要承担这样的风险:此人第一次的问题记录不幸就出在本公司;
其二,公司对于录用的新人,首先与之签署相关的合同、协议来控制员工的操守风险,其次依靠公司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规章制度加以牵制防范,再有就是凭借公司的文化建设感化教育员工以进一步降低员工的操守风险。即使这样,问题似乎远远还没有解决,上文提到的尼克李森搞垮英国巴林银行自不必再说,就说一向以管理严谨完善著称、企业文化建设堪称典范、并被称为“中国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的宝洁公司,终于忍无可忍地在2000年一下子开除了多名公司培养多年的“巨贪经理人”,一度引起业界不小的震动——谁也说不清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只有这样一种感觉:越是大牌的企业,其员工可能犯错误的级别就越高;
其三,其实企业还必须面对大量的处于道德和法律灰色地带的员工操守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还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好与坏、行与否来说清楚。对于企业那些“违背道德准则”的黑内幕,如果不幸被某位在职或已离职的员工(也许企业不曾亏待过这位员工)给“捅”了出去,企业当然被动。但是,员工这一行为在客观上对社会是有利的,我们如何评价这位员工的“操守”?难道还要结合这位员工当初行事的动机吗?其实,谁都清楚,动机永远都是一笔扯不清的“糊涂帐” !
有部美国大片《国家的敌人》,是说国家对公民的监控的必要性与公民的自由之间的矛盾,影片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需监控每一个人,我们必需监控每一个监控别人的人,……”其实企业如同国家,也面临着监控员工的必要与道德之间的尴尬!
2、逃离事务性的羁绊以便沉醉于附庸风雅的体验中。
这是如今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中普遍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者所面对的工作未必都是自己乐意接受的,特别是那些以较浓厚的学术眼光看待自己“人力资源管理者”身份的人,大都厌恶去面对那些诸如处理厕所堵塞啦、防范内部员工盗窃啦、防范员工宿舍违规留宿异性啦等等“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甚至认为那些事务性的工作如日常文件的处理、考勤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员工工资及社会保险的统计造表、工装及工牌管理等都不是“实质的”、“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他们的“理想状态”是让自己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战略高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比如代表公司参加业界的论坛或沙龙啦、由公司出钱参加一些业界公开课的培训啦、关注一下政策的动态啦、在公司内部刊物或社会的专业刊物上发表一些署名文章啦、更多的参与公司的高层决策或其它“重要事务”啦、以讲师或教练的身份参与公司内部培训啦、就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一些“有水平”的建议啦、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做一些战略规划啦等等,这些工作既风光、又轻松,还能“学到”新的东西。不幸的是,国内绝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者深陷那些事务性的旋涡而难以自拔,几乎天天在救火、时时在救火,没完没了的电话、没完没了的解释、没完没了的协调、没完没了的通知、没完没了的会议、没完没了的扯皮、没完没了的挨批、没完没了的检查,疲于奔命,疲于应付 —— 如果人力资源主管过这种日子倒也罢了,可是很多拥有人力资源总监或人力资源经理头衔者往往也是如此。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⑴、一些企业高层决策者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仅仅出于肤浅的认识搞了一些表面化的东西,误以为模仿式地成立个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几个人力资源管理职位、招聘一两名背景不错的所谓人力资源管理高手、上一套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甚至出神入化的效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整体运作体系中的“定位”还缺乏深入的、理性的思考,对于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缺乏必要的理解、指导和协调,好比是只管播种而不管浇水施肥、只会买车而不会维护保养、只想结婚而不懂得过日子。
⑵、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的工作方法不够科学,这有待于其自身“功力”的提升。
⑶、一些企业的整体指导思想就已经把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置于“不过如此”的地位了,甚至根本就没有人力资源管理这回事,只是出于赶时髦的心态玩一些“花架子”罢了。
3、无法跨越的职场政治
说白了,与“人”的斗争就是政治。毛主席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这是跋涉到政治巅峰的人所体验到的政治的乐趣。其实,常人也能体验到以“与人斗”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的乐趣,批评大师李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与敌人做持续的斗争,与朋友作间歇的斗争。这句话还传递了另一层含义,即政治不仅有乐趣,而且很必要。推动人们参与到政治中的最初动力可能因人而异,也许是“乐趣”,也许是“必要”,也许还有“乐趣”与“必要”的反复相互激发。想象一下,一个在本性上厌恶政治、在行为上回避政治的人如何走向成功?让我们看看对职场政治的描述或引述:
⑴、个人生存于企业的根本法则是“有用”:也许是对企业“有用”,也许是对某种势力“有用”;也许长期“有用”,也许一时“有用”;也许务实地“有用”,也许务虚地“有用”;也许今天“有用”,也许明天就“没用”了,“有用”就留下,“没用”就走人。这样看来,“是否是好人”、“是否有能力”、“是否左右逢源”都不足以从根本上确保个人在职场上的位置。职场中人就要高度地关注于自己的“有用”,千方百计地“沿长”自己的“有用”期限,甚至用心良苦地主动“创造”自己的“有用”——这年头,肉少狼多,粥少僧多,不这样行吗?
⑵、“是否对自己有利”远比“是否应该”、“是否正确”、“是否道德”都重要。职场政客对此非常清楚:言行都要围绕着自己的职场利益,中庸、平衡、沉默、解释、反对、赞成、对抗、拥护、紧跟、保持距离、拉拢、陷害、公开、保密、拒绝、接受,等等,都被打上深刻的政治烙印。
⑶、职场中“对事不对人”这一说法经常出现,而事实恰恰相反,“对人”远比“对事”重要得多。大人物写错了字,那是“通假字”,小人物写错了字,那是“错别字”;大人物说“XYZ很重要”,就被奉若经典,小人物说得再好,往往没人感兴趣;大人物出差错,往往有别人主动承担,小人物即使不出错,也可能成为“替罪羊”——这才是职场政治的本质。
⑷、“团队精神”往往成为职场政治的奴隶,被职场政治所利用、所蹂躏。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团队精神:一个真实的谎言》,指出“团队精神”可能是一些企业搞的限谋,他们用“团队精神”麻醉了员工对个人合法权益的清醒认识;也可能是一些经理搞的限谋,把“团队精神”挂在嘴边只是想掩饰他的心虚——他们内心真正关注的是保住自己的位置,迎合老板的脸色,防止下属的“篡位”。我们能感受到的真正的“团队精神”来自两个案例:一个是2002年底美国西海岸港口的大罢工,这回真让我们看到西方工会那毫不含糊的“团队精神” ;另一个是在广州街边乱摆乱卖的来自新疆和西藏的那些成群结队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团队精神”足够“生猛” ,居然政府也拿他们没办法!
⑸、规章制度嘛,“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不需要”的时后就丢在一边。此外,对规章制度的解释、对规章制度执行尺度也视“需要”的具体情况而定。
⑹、“做样子”远比“做事情”更重要。有记者来采访,就趁机“关心”一下生病住院的员工;故意拖延下班时间,争取能和习惯于晚走的老板在楼道相遇;表彰大会刚结束,就迫不及待地把别人的大红花戴在自己的胸前,在表彰大会主席台的横幅下留影;为造成自己忙碌的假象,故意拿着文件资料在各个办公室来回穿梭……
⑺、被职场政治严重熏染的官腔永远都不可能从职场中消失,这些都是是千百年来被无数政治斗争反复洗涤、反复筛选、反复验证的语言“精华”,堪称“职场成语” ,诸如“这是一次团结的会议、胜利的会议” 、“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嘛,不要这样激动嘛,你们要加强沟通嘛!” 、“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K总经理的周围” 、“我总是轻松不下来,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总得为老板分担些压力吧!” 、“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各位员工的不懈努力下,……”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职场官腔大拼盘》的文章,还想再写一部《职场官腔大辞典》呢!
⑻、“以人为本”最大的作用是装点了企业的门面、丰富了“职场政客”的语言、被利用作为违反制度的借口。企业内很少有人深入了解“以人为本”的历史沿革和人文内涵,“以人为本”不幸也被职场政治所调戏、所滥用。其实“以人为本”本身没有错,错在人们把它给政治化、口号化了。“以人为本”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理念,而企业往往把自身的一种管理举措甚至一项日常的活动都要张扬地贴上“以人为本”的标签,不禁令人想起早些年前国内经常把“一人有难大家帮”之类的故事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来宣传,都是同样的可笑。
⑼、(摘自《第五项修炼》)……大部分的管理者害怕,在团队中互相追根究底的质疑求真所带来的威胁。学校训练使我们害怕承认自己不知道答案;大多数的公司只奖励擅于提出主张的人,而不奖励深入质疑复杂问题的人(在你的的组织里,有谁因对公司目前的政策提出尖锐的质疑而获奖励?)。纵使我们觉得没有把握,为了保护自己,也不会露出无知的样子。结果任何对潜在威胁的探究都被堵死了。最后形成阿吉瑞斯称的“熟练的无能”——团体中充满了许多擅于避免真正学习的人。
⑽、(摘自《第五项修炼》)在欧威尔的《动物的农庄》一书中,名为“拳击手”的这匹马,面对任何困难总是说:“我会更努力工作。”起初,它积极向上的意图鼓舞了大家,但是渐渐的,他的努力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反效果。因为它愈辛苦地工作,统治者加给它的工作愈多。它不知道,主管农场的,实际上只是玩弄权与利于股掌之间的一群猪。“拳击手”的勤勉,实际上只使其它动物看不见这些猪的所作所为。
从客观上说,职场政治是不可避免的,从主观上说,职场政治要“为我所用” ,从宏观上说,职场政治可以鞭策企业改善管理,从微观上说,职场政治是完善个人素质的“拓展训练” 。肯定有人会被职场政治所伤,如果不希望自己受伤,就难以避免伤人 。混迹职场的时间久了,难免对变幻莫测、凶险狡诈、虚虚实实的职场政治气氛感到疲惫和厌倦,苦于对职场的依赖,还要强打起精神去体验那职场政治的所谓“乐趣” 。其实,人对职场政治的完整体验就是“痛并快乐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