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从 “我爸是李刚”中折射出的“为什么?”

[复制链接] 0
回复
153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0-26 23:5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互联网不断地创造与传播出一些“雷人”与“雷语”,最新的“雷言”当属“我爸是李刚”!大概在两天之内就已经响彻云霄,以至于我电脑中的搜狗输入法已经会自动识别、更新这五个字为“常用词组”了。

    这件事情让我很自然地想到小时候读过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过类似这样的描写:地主家的“狗崽子”“狗仗人势”,放出自家的狗疯狂地扑向穷人的孩子,旁边还有一帮“狗腿子”在为小主子呐喊助威。穷人的孩子自小就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联想得再远一点,《水浒传》上的高衙内,提笼架鸟、撒泼无赖,仗着“我爸是高俅”,生生侮辱国家栋梁林冲之妻,把他逼上梁山为“寇”。

    那些都是黑暗的旧社会与愚昧的封建社会的事情。今天是光明的新社会,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让人不可遏制地产生那么多的联想?

    这样的事情是个案吗?撞死人的事确实不多,但类似的场景却比比皆是。有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说许多目击的学生不敢站出来做证,有人说是因为校方下达了“封口令”。登陆河北大学的主页(10月25日),至今没有看到任何与此一恶性事件有关的报道与消息。另外的报道中提到的学生家长不让自己孩子站出来作证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家长们是过来人,知道弥漫在空气中的“官杀”气氛是何等的浓重!这一次如果触犯了相关的当权者,以后有得穿小鞋与倒霉的时候!

    “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出事的河北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王洪瑞,早在今年3月份就由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披露过有两本著作与一篇(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嫌严重抄袭,这一次又被网友们“旧事重提”,与“李刚门”事件中的“封口令”一起鞭挞。前者涉及学术不端与责任缺失,后者攸关人伦丧失与教养缺失。当然也有内部人士爆料王洪瑞在抄袭门事件暴露以后,在校内有一系列的侦查、恐吓举报人的做法,听起来不亚于肖传国的锤子。但这些事目前官方与当事人都没有出面解释或澄清,在此暂不多加讨论。但值得一提的是,打开河北大学的主页,右上角是醒目的八个字的校训:“实事求是、笃学诚行”!

    回到“我爸是李刚”的事件,五个简单的汉字却折射出当今社会至少五条沉重的“为什么”的反思:

    一、为什么李启铭在醉酒状态下的第一反应是“有本事你们去告我”、“我爸是李刚”?都说酒后吐真言,李刚儿子在当时状态下的所言乃100%真话也!这些“真话”的渊源显然来自于家庭里的耳濡目染,他应该是看过很多被他老爸“摆平”的“不平”之事,早就自觉高人一等而可以飞扬跋扈的。直至轧死了人后舆论大哗,老爸也没有办法一手遮天的时候,才因为恐惧而流泪痛哭了;而老子李刚在中央电视台镜头前的痛哭鞠躬倒也不完全是做作,问题是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这起事故的真正罪人?类似这样的人还要添上一个“人民公仆”的头衔,试问神州大地,如今有几个人相信这样的为官者是“人民公仆”?

    二、为什么在新闻报道中多次强调遇难者是“脚穿轮滑鞋”?从第一现场的照片来看,受害者穿的是平底鞋。如果是在玩滑板的话,倒是有可能穿着平底鞋;而如果是在轮滑的话,那肯定是要脱掉原来穿的鞋子的;结合新闻稿中多次提到肇事者是在“某单位”实习,这个“某单位”难道是国家需要一级保密的单位?就这么不可以公之于众?其实网友们已经利索地查了出来,李启铭的单位就是保定电视台。这些内容串通起来的话,就难说是偶然的错误了,至少很难阻止社会公众对电视新闻报道、对李刚父子那么快就有机会上CCTV“真诚道歉”等事件的浮想联翩了。在这里,新闻单位与新闻从业者的独立性的问题火辣辣地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三、为什么在事件出来以后,网友们就迅速地把“战火”延伸到事件以外的领域?譬如在网上很快就出现了有关李刚父子多达5处房产的帖子,房产的地址详细到户;再有就是对于网友们认为“不作为”的河北大学一把手,立马倒腾出其严重学术不端的旧事?有人还富有想象力地把王校长当年在五星级酒店宴请公安分局副局长的事情也与李刚联系起来……笔者并不赞成无原则地“人肉”他人,也不赞成没有事实根据地对别人的隐私进行暴露。但甄别这些信息,读者也会明显感觉到并不是所有的言论都是空穴来风。而笔者最为关心的是:为什么每当官员一有出事的时候,民众的第一反应就是“腐败”?就是“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或“权力寻租”?而据以前的绝大多数案例的实情,又恰恰证明了群众的“第一反应”是惊人的准确!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从“个案特殊”到“群体现象”的演变,说明这绝对不是个体的性格、品格等使然,一定是我们的社会制度设计方面有着重大缺陷。换一个角度思考:从刚刚截止的今年公务员的报考竞争比例可见端倪:平均70:1,热门岗位达到惊人的4800:1。其实官方从来不会承认,但民间的看法是:“公务员”就是不愁吃、不愁喝、有威权、责任轻的公众养着的人员。

    四、为什么在高校当中花了那么多纳税人的钱财(中国大多高校是公办的)开设的思政之类的课程效果甚微?原因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主讲的老师本人也是从心底里就不相信这些东西的。之所以不相信不是因为他们的觉悟低、道德差,而是因为他们也是“社会人”,他们在自身职业的小环境与高校所在的大环境中,实际中看到太多太多与书本上描述的完全不同的现实,他们如果一味教条的话,要么虚伪、要么人格分裂。特别是在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互尊重、普世价值等方面,现实常常是血淋淋的,是打教科书耳光的;二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有着典型的“5<2”的情况存在:即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一周5天的比较纯粹、比较正直的学校教育,其影响要远远小于周日2天回家后的“耳濡目染”,正所谓“行胜于言”,本案中的李启铭之所以在撞死人后脱口而出“我爸是李刚”,概因多年来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相信一位农民子弟在撞人后是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老爸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有那么一种“自娱自乐”的感觉,难听点是“自慰”的味道,主观上把自己塑造得很圣洁或很孤独,一旦接触到社会的细菌,难免不会溃不成军。

    五、为什么“封锁”与“堵塞”俨然已是一种官方处理危机的“惯性”行为方式?这一事件发生以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现场目击学生不敢站出来?虽然河北大学校方否认曾经下达过“封口令”,但网上有关的辅导员在每个班级开会要求学生不要在网上写此事、转帖此事等文章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的。校方也许怕人多嘴杂,说出对校方不利的言论,殊不知宪法赋予公民权利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言论自由”,学生们的言论是要对事实负责,而不是对校方的立场与态度负责。其实,综观整个国家,很多时候某一单位、组织出了丑事,第一反应就是封锁或诱导消息,而很少想到第一时间向整个社会开放信息。从矿难出事、官员跳楼、院士造假、强拆逼命等种种事件中,“捂”与“盖”的思维一直是主流,说明有关涉事的组织与当事人永远没有跳出传统危机处理的圈子,缺少一种社会担当的意识,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手里的“公器”就极有可能被一次次地“私用”了。因此,如何运用制度设计与社会监督来达致公器公用就是一个十分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