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免费的常青藤

[复制链接] 0
回复
11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10-7 14:5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公认的顶级名校很多在网上有公开课教程,而入选的课程多半本身已经在该校内享有盛誉,比如哈佛的《Justice》,能够听到外面世界的声音是网络的主要功能,而对于一个还想学习的人来说,这些课程更是体现网络价值的最佳载体。

   当然,首先需要英语,推荐已经过关的和准备过关的人,直接到这些网站下载喜欢的公开课学习,把看电视的时间改为看这些公开课吧,我们会对这个世界有更明了的认识。

   又当然,即使我们不准备学习英语也没关系,很早就看到这些顶级名校的公开课程了,但现在,国内已经有好事者(请取褒义)将其中很多课程加载了双语或者中文字幕,至少我们可以看看啥叫深入浅出,啥叫启发式教学吧,至少我们应该补补公民社会的入门课吧(比如Justice)。 

   更当然,总有大师级别的人不需要看或者听类似的声音,认为中国的才是顶级的,认为自己已知的才是正确的,那么请飘过好了,这只是个资料贴。

    哈佛《justice》下载(需安装eMule软件)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03004/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心理学导论》(双语字幕)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27597/

   《牛津大学开放课程:批判性推理入门》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44091/

    《剑桥大学开放课程:人类学》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42377/

   

    在verycd的网站上还有更多的双语字幕的相关课程,如有兴趣可一一搜索下载,下面是篇相关的文章,部分世界顶级大学的课程下载地址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有附,喜欢纯英文的可直接选择进入下载。 

 

网上免费上耶鲁?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殷紫
2010/06/25

当我告诉别人我正在上一门耶鲁大学的心理学介绍课,都会招来惊讶且怀疑的目光。因为我离纽黑文远得很,又有年幼的孩子要照顾,要注册耶鲁的成教班,似乎颇具挑战性。于是,我总是像推销员似的,忙不迭地立刻解释,这门课属于耶鲁大学的网上公开录像课,想什么时候上就什么时候上,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任何考试,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结业证书。不过,这个课不仅免费,而且附有教学大纲和书单,我花在这门课上的所有资金不过是从亚马逊买来的两本教科书。

互联网的自学功能,大家都不陌生。只要在GOOGLE或YouTube上打“怎样”二字,就会有无数自动生成的结果浮现出来。我的一个朋友甚至告诉我,他是通过YouTube学习自由泳的,并且当场演示了他标准而漂亮的泳姿。从做日本寿司到修水管,互联网以DIY精神,教会很多人日常诀窍和应急措施。而现在,免费高等教育在互联网上的上升势头,在我看来,更是一场具有开拓性的教育革命。

耶鲁、麻省理工、哈佛和加大伯克利分校,都是网上公开课的头筹,原因不外乎学府之著名、教授之出色。其中耶鲁口碑最佳,皆因其录像制作精良,令观者感觉犹如置身课堂。我所上的心理学介绍属耶鲁热门课,不仅因为很多人对心理学极为好奇,更因为主讲教授保罗·布隆姆(Paul Bloom)讲课风格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听来毫不费力,甚至颇有娱乐性。哈佛的《道德推理:公正》、加大伯克利分校83岁老太太的《人体解剖总论》、麻省的《微分方程》和《线性代数》,以及斯坦福的《现代理论物理:爱因斯坦》等,都位列目前网上的十大热门免费课程。
如果大学的使命是通过研究创造知识,通过教学传播知识,那么以互联网为载体,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向更广泛的人群撒播知识,应该是大学的终极使命了。值得留意的是,在免费网络高等教育中开先河的,都是著名的私立大学。也就是说,在这些大学里就读的大多数佼佼者们,都必须付出高昂的学费;而这些宝贵的免费网络资源,也不是免费得来的。耶鲁的每门网络公开课,都需要三到四万美金的制作费,这些钱大多来自休利特(Hewlett)基金。虽然公开课的目的并不是“复制耶鲁教育”,也就是说尽管资源丰富,像我这样的学生,既没有同学,也无法和教员保持密切联络,更不能参加任何耶鲁考试以此获得任何学分,但耶鲁公开课程始终以“质量保证”作为准则,所有公开课程几乎都是本就在耶鲁校园广受欢迎的“好课”,教授也几乎都是在本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这个秋季,耶鲁的网络公开课将增扩至36门,正是耶鲁四年前创建网络公开课时的预定目标。

据估计,在过去十年里,公开教育的投入资金约一亿五千万美金,大多数来自非学院方面。比尔和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去年也投了八百万美金。有趣的是,盖茨本人也是公开课学生。他曾经听了麻省理工的一门《固体化学介绍》,还在网上发表了感谢的评论,至今成为麻省津津乐道的段子。我和盖茨,都是免费网络公开课消费者——所谓“散客”中的一员。除去大多数“散客”,其他的听课者分别为在校生和教育工作者。自2008年起,致力于网络教育的休利特基金不得不削减预算,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目标——“为所有的人提供知识,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我们为什么学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免费公开教育和正规学院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它的传播面和教学目的。上公开课的学生,多数是出于自身对某项知识极大的兴趣而学,比如耶鲁有名的哲学课《死亡》;或是目的性更强的学以致用,比如斯坦福的一门计算机公开课,专门讲授如何设计iPhone小程序,做得好马上能放到苹果程序店里卖,两美金一个。如果说我们上学时,为了一纸文凭,不得不把时间浪费在许多自己并不十分感兴趣,甚至不那么擅长的科目上,如今面对公开大学,我们便拥有充分的自由度,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你可以一本正经地学,下载考卷测试自己;你也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随便听听,来劲就多听,乏味就不听。

针对不同目的的学生,免费高等教育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像耶鲁这样的著名学府,大方公开其高质量师资资源,但其底线很明确——如果你想要耶鲁学分和文凭,你还是得通过正规的入学渠道。如果每个坐在客厅沙发上听课的人都能轻易拿到耶鲁文凭,恐怕耶鲁也不成其耶鲁了。然而有些远见卓识之士,已经从耶鲁和麻省理工的案例中另辟蹊径。一个哈佛商校的博士生创办了P2PU(Peer 2 Peer University),弥补了公开课程所缺乏的“课堂气氛”。在P2PU,学生可以找到上同一门课的同学,互相答疑解难。这样一个简单的网上社区概念,著名学府没有做,一个普通的在校生做了,也就搭建起了重要的人脉。人民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eople)也是在同样的理念中产生的,创办者从网络公开教育体系中得到启发,开办了这家由学生互相评分的网络大学,并希望将来能够颁发证书和学位。

在我看来,能为所有的人提供免费高等教育,应该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把学习作为一种终身习惯,把汲取新知识作为一种精神养分补充,更是一个人类应该共同创造的美好氛围。美国虽然还没有做到像北欧国家那样,建立免费的高等教育制度,但它俨然已成为免费公开网络课程的开创先锋,这要感谢一部分美国权富回馈社会的仁慈和慷慨。以网络课程传播的涉及面和影响力来讲,世界上任何一家单独的大学都无法与其比拟。它为没钱没力,无法亲临课堂的人,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定向,为芸芸众生挖掘了一条通向大海的涓涓溪流。
到哪里找高质量的免费网络课程?

耶鲁大学公开课程:http://oyc.yale.edu/

麻省理工大学公开课程:http://ocw.mit.edu/

斯坦福大学公开课程:http://itunes.stanford.edu/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开课程:http://webcast.berkeley.edu/courses.php

卡内基·梅隆大学公开课程:http://oli.web.cmu.edu/openlearning/

ITUNES U 和 YOUTUBE.COM/EDU——通过这两家媒体,可以找到众多录像和录音课程。其中YOUTUBE已有300家大学的200门课程和六万堂录像课。

Academicearth.org——拥有十所顶尖大学,130门课程,3,500堂录像课。同样附有收费网络大学学位的咨询,多为著名学府如哈佛网大等。

Ocwconsortium.org——搜罗了全世界250所大学的13,000网络课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