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陈美华所著《李嘉诚全传》,方明了李氏商业帝国全貌,联想到国美股权之争、房子,有点感想。不妥之处请各位斧正!
一、李嘉诚的成功
1、得益于香港几十年的经济腾飞。首先,没有战后香港经济的腾飞,李嘉诚就不一定能从塑料行业的发展攫取到第一桶金。当然,李先生的眼光、勤奋、爱动脑筋是他成功的必要条件。
2、与汇丰的友好关系。李先生在relationship(或说拉关系)上非常独到,如果没有那位汇丰大班的支持,李先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以极低价格从汇丰手上买到和记黄埔的,而正是和记黄埔奠定了李氏帝国的基础。
3、房地产主业。香港人随经济的快速增长,迅速富裕起来,但另一方面他们被控制高地价的政府和地产商共同剥削,为地产商提供了大量的利润,〈全传〉写到90年代香港股市的一半市值是房地产商。
4、上市。上市为长江实业免费获得了大量免费资金,使其能够进行大规模收购、圈地造房。后面会讲长江实业的股权治理结构。
5、管理的艺术。无可否认,李先生在管理上高人一筹,其手下大将均是几十年前就跟随他的旧部,待遇之高,如霍建宁等高管,均是亿万富翁。
6、未获成功的业务。3G并不是李先生的眼光问题,其实对新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赌博。但是TOm等互联网业务,长江实业呈现明显的 不擅长,这可能是其根源于地产、航运业的特质,难以适应新兴行业。
二、公众公司的股权结构
最近国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争夺今天落下帷幕,浅谈下自己的股权认识。
一般来说,公众公司是指上市公司。公众公司的股权结构并无明确定论,即不是说创始人或大股东就不能绝对控股。一般来说,有三种:
1、股权分散。此类公司一般规模庞大,如微软,盖茨的股份只占6%,但他仍然是最大的个人股东。欧美很多大公司均呈此状况。
2、家族或创始人控股但非绝对控股。欧美一些上市公司其一半为家族企业控制,当然其股权由于经几代人经营,已不能达到绝对控股(>50%),但是由于其家族历史渊源,其仍然能够控制公司,如FIAT汽车(记不清是不是FiAT了,前段时间看的一家位居全球前15之列的法国公司年报),其家族股份在>30%。
3、绝对控股。 有些大企业也非常重视控股权,一般对其上市的公司绝对控股。 (1)李氏帝国的绝对掌控权。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是上市公司,李氏家族应该是绝对控股的,因为无法查到其股权结构,所以无法知晓具体份额,但是其董事会全部是李嘉诚父子、其管理层及多年合作的非执行董事,其股权结构可见一般。长江实业对其旗下的上市公司和记黄埔也是绝对控股,控和记黄埔49.97%股份,接近于绝对控股了。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控也是上市公司的和记电讯共计65.08%股份。和记黄埔控也为上市公司的长江基建84.58%股份。李氏帝国的主要业务均被其绝对控股,除非李氏家族出问题,外界很难撼动其对帝国的掌控。 (2)全球第一的互联网公司GOOGLE。 Goole 2004年美国上市,但其上市股本只有1900万股,且未增发,而公司的总股本在2亿股以上,即只有10%的股份上市流通(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google的股份连年上涨),创始人对google的绝对控制可见一斑。 (3)中国的大型上市国企。这个不多说了,绝对控股。
黄光裕白手起家,做成国美不容易,但其忽视股权控制,个人太自大,认为能完全控制公司。他应该向李嘉诚先生学习下管理的理念、艺术和气魄,研究下公司治理的问题,读下《李嘉诚全传》,而不是投机。自利和投机在商业领域大展身手,国美的股权风云是中国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值得深思的地方,尤其是在这制度不完善,且即使有制度也不能正确实施的土地上,国美给中国的企业家们上了非常有意义的一课,或许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经理人这个群体发展的减速。
三、房子的二次财富分配功能
1、李氏帝国是建造在房地产之上的。 如果没有在房地产上的大量财富的持续积聚,就不可能有长江实业的多元化扩张。一定程度上说,李嘉诚的成功是建立在对港人的剥削基础上的。以高房价为手段,港府以高地价支撑公共支出,同房地产商一起大力剥削靠辛苦劳动富裕起来的港人,成功实现港人财富向政府和少数富人的转移。
2、香港经济与房地产的发展历程与大陆现在的状况极其相似。 香港以房地产为主要的财富二次分配手段,在大陆已经成功实现。当庞大的中间阶层的财富被房子侵占绝大部分的时候,其剩余的可支配收入就必然不足以支撑其消费,扩大内需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大量发行的纸币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如政府职员、教师等大幅提高待遇而制造业等薪资却未见增长),且造成的通胀造成除少部分人以外的阶层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也就更加难以刺激消费。
这个国家怎么了?至少我们还有肉吃、还有衣穿。 market-cap-230810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