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PMC管理常见问题

[复制链接] 3
回复
58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9-26 16: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问:物料超负荷积存在仓,但生产线却时常停拉待料,物控起不到作用,因为货物的回料期控制在采购员的手中,而采购部又是老板直接控制。我想这应该是企业管理不善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不知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可否支两招?

答:如果您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将每月/周进、出物料做个详细的汇总,并说明有多少物料是用在合理的地方,有多少物料存放过久造成资金积压。并说明哪些积压是可以避免的,要如何改进工作方式,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解决。这样多几次向老板提供每个月(或每周)浪费的资金数额以及合理的解决方案,让他知道他的钱是否花得合理。当然,有的老板对这种做法也不以为然,你可试着利用自己的能力与相关部门沟通取得配合,例如:人力资源部、采购部门及生产部、PMC或WH部等。如果这些做好了,你的能力将会有大的提升,并协助企业向上迈一个很大的台阶。生管物控网好

要知道,企业发展壮大了,对每个人都有好处;企业停滞不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件很痛苦的事。

2、问:我公司是一家私营小企业,现在的问题是:业务订单不稳定,经常性插急单,PMC没有职权小,很多事情受到老板的控制,无法有效的推行计划。针对这种情况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多企业都会遇到的,毕竟小企业还是占大多数的嘛!再正规的厂也会出现插急单的事情。针对您的问题,已经不是怎么做事的问题了,而是要考虑如何应用战术了。您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首先将您现在的流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找出来,并制订一个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中一定要注明每个人现在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现在这样的利弊是什么,你方案中的利弊是什么;现在这样做的代价是什么,改革后的代价又是什么。一定要有鲜明的对比。这个方案完成后,一定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不要存在漏洞。经多方沟通后,觉得这样做确实可行时,请将你的方案先给您老板看看,征求他的高见。

2)其次,做任何事都不能简简单单停留在“想要”上,而是让别人感觉到你“一定要”。决心至关重要。你要让你身边的人感觉到你一定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现状的决心,这样你才可以体现出你做大事的动向,老板看到你这样认真,说不定真给你机会让你好好去试试呢。

3)业务订单不稳定的原因料想您比我还清楚,要想使订单稳定下来,交期是一定要努力改善的,您必须设法与客户和生产部门以及老板平衡这些问题。有时候,你的工作就像在一把三棱刀的刀尖上跳舞,相当困难和辛苦。但你的工作就是这样,你必须努力面对。

另外,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改变一种现行的行为模式都是相当困难的,您除了良好的方案和决心外,寻求相应的支持后盾也至关重要。新的理念和思维总是会受到抵触的,你必须要有准备多次失败的心理准备。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定,就是看谁能坚持到最后。相信您一定能取得成功的。
3、问:在我认为,PMC部门应该是一个单独部门,但我司现在放在采购部,如何发挥PMC的作用?我刚刚接触PMC这个工作,对工厂的很多产品所要用到的物料都不怎么熟悉,工作不知从哪开始展开,而老板也只给了我一个月的时间,压力很大。针对这个情况,不知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可否支两招?
答:首先讲一下对物料的了解。凡是从事PMC管理的,对物料的了解是必修课。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物料。
1)通过公司现有的物料清单(BOM);
2)通过公司现有的工程资料;
3)通过开发部的相关资料;
4)如果公司有完善的ERP系统,ERP里会有相应的更详细的资料;
5)到生产现场或仓库现场去了解;
6)方便的时候常去样板室或展厅;
7)如果有条件,也可自己拍摄些图片资料,但拍图片资料前须征得公司高层人士的认可,否则可能会吃官司;
8)查看以前同仁留下的PMC相关资料。

从你上面所说的,老板给你一个月的时间,看样子公司不是很大,你会有更多的自主权,这就需要你先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班组长搞好关系,在很多中小型企业,与其说做事,倒不如说做人更好些,你把人际关系全都理顺了,工作就成功了3/4,即使你在某些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但有了关系,其他一切都不在话下了。

对于做PMC管理的,你还必须要对企业的现有产品类型、新产品的投入程度、现有机器设备、工人、产品成熟程度、品质保证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如果您想做好PMC的话,还要在IE工程和采购工程、品质工程上下些功夫。 4、问:我司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在标准工时的制作这一块还未健全,所以计算产能不准确,试问在现今的情况下计算产线产能有没有一些好的技巧?如蒙赐教,不胜感激!
 
答:做标准工时计算,大些的企业里有专门的IE工程师,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些IE工程方面的书来看看。这里我先大概讲一下,因为我做IE工程师也才一年多一点的历史,这方面经验不太足,仅供参考。

我这里讲个比较原始的方法:已经生产得比较成熟的产品,可以将每个工序的生产周期记录下来,最好多记录段时间。例如:加工100个电子元件,用时2分钟上,那么,单个的时间就是1.2秒。计算工时的时间最好用秒为单位。

用以上方法将一条流水线的所有工位、工序全部测完后,把所有的单独工时加起来(千万不要加人数)。例如:加工一个电子元件用1.2秒,一条流水线有100个电子元件需要加工,那么用时就是120秒;插件100个工序,用时200秒,其他工序总用时300秒,那么这个流水线从头到尾总用时就是600秒。之后用一小时3600秒去除以总用时600秒,那么这个产品一个小时可以生产5个,按IE工程人休工程学理论,再X85%,最后得到的结果是5X0.85=4.25个。即在正常情况下这个产品一个小时的产量为4.25个。

接下来计算一下这个流水线有多少个人,假如就有45个人,那就是4.25X35=148.75个。要求不高的企业,可以只保留整数,妈148个。

工作中,你只需要有个标准工时,即那个4.25就行了,因为每次生产的人数都是不一定的。你在做PMC的生产计划时,只需用相应的人数X工时就可知道一天能生产多少了。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仅需要一个秒表和一个计算机就可以搞定了,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对于那85%是指一个小时中有85%的时间这个人不能从事生产工作,例如上洗手间、喝水等。现在很多中小型企业的IE工程师还用这种方法。
国内有很多专业的IE工程测试法,我没做太多的深研,也试过几次,但当时我服务的企业是中型企业,货单相当不稳定,也不太实用。您可先试试再说吧。
5、问:我是一家工厂的PMC主管,我在这家公司已工作了快5年,我们公司是接单型生产的企业,而且是少量多样,换模非常频繁,一台机器经常1天要换3-4副模具。95%的生产量是接到订单才生产,只有少部份才计划性生产,因为计划生产有一定的风险。正因为是少量多样,又是接单性生产,所以当标准的不良率偏高的时候,就会产生产订单量不足,需要补数再上机生产,非常浪费;如果不良率偏低时,就会产生多的库存品,因此在我们公司就形成了,补数多,成品库存多!对此种生产型态,请支一下何高招?

答:对于这种问题,很多厂都会遇到,尤其是很多小型企业,更是普遍。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做流程再造,改进接单方式,选择更好更利于管理的客户,这是所有做PMC的人都知道的,但决定权不在于你,而在于老板,我们给别人打工的,也是想和公司一起发展壮大,到年底你可以在会议上给老板些建议,对那些其实根本就不赢利的客户进行逐步淘汰制。当然这是对外的,所有的事情发生都有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您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公司的特性和老板在这方面达到一致,要不然,即使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也不能最终变得高效。

第二方面就是内部改制。对内部机器进行承包制(细则您可以参考海尔的SBU,您可先看看),用我们自己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独立核算。员工们会自己按订单去生产,也会自己自发地安排相应的订单,您只需要对其进行紧盯管理就可以了(您如果有条件可参考一下余世维的“赢在执行”第二讲中的方案),就您目前的职务来说,不一定要凡事亲力亲为,您公司的特殊性决定了非计划性,您只需要设法改进机制,让员工不要生产不良品,不生产库存产品,你就算赢了。
6、问:关于“物料进度跟进”,我该怎么做才能把物料在上线之前催到工厂来呢?

答:物料不是靠催出来的,您要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工作,一切做到尽在计划中,加上您自己企业内部的不断优化与改制,不断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开发新的符合要求的供应商才能行。有空查一查沃尔玛物流,就知道他们是怎么实现供应商准时产品到货的了。

7、我公司主生产计划以天排产,生产周期远远小于物料请购周期,几乎接单就生产,而生产物料全部根据营销预测为主请购!请问怎么合理安排调度生产计划和处理车间均衡?能否举一案例?

答: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搞独立核算方案,每个部门通过独立核算后由现在的受人控制部门变成了独立和运算主体,每个部门的每个人都直接面对市场,所有问题都会变现在的被动为主动,我公司现在正在试行SBU独立核算,目前运行效果还不错,您可以说服您公司高层领导采用这种方式.

8、问:我是一个刚从学校出来从事PMC工作一年多,在公司做PC的工作,但是现在我又到了一家公司做MC的工作,就是物料损耗不知道怎样控制才好,请指导!
答:在物流损耗的控制上,您可先制做物料需求计划,根据此计划给生产提供相应的物料,如果相应的部门的物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超过了这个标准,就由他们自行负责。说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落实与运作,要看您的上级领导是不是一个有用的人,如果他没用,再好的方案都形同虚设。
刚刚出来工作的人,有一个好的上级领导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他(她)不行,就离开他(她),寻找一个在工作上能培训您,帮助您提升,并能实实在在地为您的工作解决些问题的领导。

关于MC的管理工作,您可以参考供应链、市场链与价值链的些资料来看看,也可请教您的上司,如果您上司在这些方面都讲不出个所以然,最好就换一家公司。要知道,最先的工作学习知识是相当重要的。

9、问:我在一家韩资企业任PMC管理,从2006年开始投产至今,目前只有一家客户,是摩托罗拉的键盘供应商。我现在遇到一些比较麻烦的问题,很希望得到您的指教,谢谢!

一、也许是新成立的公司,现在订单比较少,做新样品比较多。产品的原材料90%是从韩国过来,由采购部跟进,现在业务部的出货计划下来后就由采购部确认物料的交期,然后根据物料交期我部PMC回复业务出货日期。现在有这样的情况,采购的物料交期经常性的变更,有时候今天告诉我明天的来料计划有变,而业务部又马上要我根据新的物料交期回复新的出货日期,如果回复的出货日期达不到,又马上再与采购协商来料计划。像这种状况近来天天如此,我被搞得焦头烂额,几乎一整天的时间都在确认物料与出货,而其它生产上的事就没多少时间管理。还有一个就是业务答应本周的出货计划不变,但是现在也做不到了,经常性的更改出货计划。我们的出货主要取决于来料,生产上是没多大的问题(因为工厂的产能大于出货)。现在来料计划有变加上出货计划不稳定,请问您,要如何解决此问题,才能使PMC的工作顺利。

二、 我们公司的部门:生产部分为PMC部与各生产车间(如:Mold,Print,CNC 等),采购部、仓库、业务部各是独立的部门。我的工作主要职责是:1、生产人员的需求与状况分析; 2、产能的分析; 3、出货计划的审核,生产计划的制定;4、物料需求的制定;5、各部门间事务的沟通、调配。还有较多的样品单要生产,现在我想制订一个方案,如何来开展PMC的工作,如何来调配各生产车间(现在是PMC很被动),如何协调来料与出货之间的矛盾。

三、我还有一个想法,我想把采购、仓库与PMC划分到一个部门,如果这样,需要如何来规划,您能帮我制订一个方案吗?

答:第一个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对供应商没有进行全面考核,原则上生产企业对同一种原料的供应商应考虑5家以上,至少经常联系的应有四家,至少有一家是在开发中,要不断淘汰不合格的供应商,如果您不淘汰他们,反过来,您的客户就会因您不能如期交货而淘汰您的公司。

第二个问题:出现的问题是您与其他部门的矛盾较难平和解决,这是正常的,各部门都会以自己部门的利益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能满足其他部门利益或公司更高利益时他们才会有精力去兼顾。您要做好这个权衡,一方面需要您对公司内各部门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固定资产、团队力量、时间掌控等)有很全面的了解和管理能力,您能将他们每一小时能做些什么工作都计划到位,他们找不到其他借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服从于您的安排。通常,这种方法还需要各部门人员的高素质要求,如果每个部门都以自我为中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展独立核算,计划要求没完成的,您就可以向他们进行索赔。
第三个问题:原则上PMC在很多企业中就是包括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在内的,我之前从事PMC管理时,下面的部门更多,包括生产计划、物料控制、仓库、采购、生产各车间。您的想法是很合理的,您上面还有一个领导的话,需要通过他的协助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如果说服不了他,就让他读一下杰克.韦尔奇的资料,为了防止“穿四件毛衣”现在出现在我们中间,有两本韦尔奇的专著供参考《杰克韦尔奇自传》和《赢》。合并同类项是初中时就学过的数学公式,现实中好好应用,相信您能取得好成绩的。

10、问:我在一家台资钮扣厂做PMC,我们生产的产品,还需要外加工(电镀,烤漆等)一些工序。现在我们厂把生产与外加工分开,我是做外加工这部分。就在这出现了问题,生产部门只管在承诺前把产品做出来,不留时间做外加工,造成我很被动,向上反应,就要我们催。供应商天天帮我们做急单,一些不急的积压下来,又成了急单。请您帮我解决!谢谢!

答:这些不是您的错误的造成的,公司流程的问题导致很多方面工作低效和痛苦,是中国中小企业的通病。这些公司的高层领导都以自己经验丰富和蛮干而出名,不和市场链挂钩,做起来所有人都很难受。生管物控网

我劝您还是先忍耐一下吧,学得东西多了,自己做老大了,有能力做流程再造了,离开那个不能给你的团队未来的企业,那时,您会看到一片蓝蓝的天的。这些流程方面的问题,我真的是心痛但没有办法,毕竟那工厂不是我开的!您说呢?
11、问:物控管理中最高存量公式中用到“一个生产周期的天数”是什么意思,我不太理解,请帮忙解答,谢谢!

答:不同的企业对生产周期有不同的解释,但总体来说,生产周期的定义都是一样的。就是指生产这一个产品,从开始生产到完成生产所用的时间总合。

例如:生产一个光盘:
1)预料 每次10万张以下-1小时,10万-100万-2小时,100万以上-3小时。单张用时可以忽略不计。批量生产可按一个标准计算。
2)注塑 每模4张,周期为30秒,搬运平均10秒,单张用时10秒。
3)压模 每张用时1分钟。
4)印刷 四色+专色,每张用时5分钟;四色,每张用时4分钟;三色,每张用时3分钟,两色,每张用时2分钟,单色,每张用时45秒。
6)包装 每张用时300秒。
7)其他耗时 每张约100秒。
根据相关的要求及标准,把单个生产时间计算出来,再加总,就是单个产品的生产周期,按一天8小时计算,是零点多少天就是这个周期有生产天数。

12、问:我以前是在仓库管理的,现在想改行去做PMC,平时看过一些关于PMC方面的书籍,但我想肯定是不太全面的。就要去复试了,现在没有什么把握呀。假如你是面试我的考官,你一般会问些什么问题?好让我心里有个底。谢答:对于PMC管理方面,我做得也不是很久,总体感觉就是您如何把公司给您的定单高效的完成,达到领导们想要的结果。当然这里面有包括定单评审、产量分析、资源核算等4M1E(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的问题。不同的管理人员问您的问题不尽相同,我不能以偏概全。进入一个公司做PMC很容易,最难的是您如何处理紧急订单、资源在不全备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订单的准时交货(包括物料需求计划、采购分析与开发、生产计划、产品实现跟进、异常紧急处理跟进、货柜计算,有的PMC还要求懂报关知识等)。能做到这一点,才算一个合格的PMC管理员。

13、问:我做PMC已有五年,但是关于机器驾动率如何提高这个问题一直没办法解决,请问要怎么处理才能解决?机器驾动率要如何才能说算得比较标准?我们以前的算法是:IE单个作业为标准,而整个流程只能达到标准的33%左右。

答:机器的驾动率要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来定的。假如一台机器一小时的产量为100,报废期限是10年,那么每年这个机器的性能就要先降10%,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有20台机器,只有10个人操作,那么驾动率只有50%,再假如一天按20小时计,实际产出率只有15小时,计算法是:
生管物控网好


(15×10)/(20×20)=37.5%,

即[实际作业有效时间(不是上班时间)*实际作业人数]/(机器总数量*每天计划有效工作时间)×100%

沙发
发表于 2010-9-26 16:29:11 | 只看该作者

坐下慢慢看!!!!

板凳
发表于 2011-9-26 11:16:47 | 只看该作者
● 产能分析主要针对哪几个方面? 产能的分析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1、 做何种机型以及此机型的制造流程。 2、 制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设备负荷能力)。 3、 产品的总标准时间,每个制程的标准时间(人力负荷能力)。 4、 材料的准备前置时间。 5、 生产线及仓库所需要的场所大小(场地负荷能力)。

● 生产排期应注意什么原则? 生产计划排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原则: 1、 交货期先后原则:交期越短,交货时间越紧急,越应安排在最早时间生产。 2、 客户分类原则:客户有重点客户,一般客户之分,越重点的客户,其排程应越受到重视。如有 的公司根据销售额按ABC法对客户进行分类,A类客户应受到最优先的待遇,B类次之。C类更次。 3、 产能平衡原则:各生产线生产应顺畅,半成品生产线与成品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应相同,机器负 荷应考虑,不能产生生产瓶颈,出现停线待料事件。 4、 工艺流程原则:工序越多的产品,制造时间愈长,应重点予以关注。

● PMC管理做得差,容易造成什么现象? PMC的计划能力、控制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做得差,容易造成以下现象:
1、 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致经常性的 停工待料

2、 生产上的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间不足, 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 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 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 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生产 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 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没有空留余地,生产计划的 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6、 计划、生产及物料进度协调不强,影响交货期,降低公司声誉。

7、 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造成经常性的返工,经常返工又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造成恶性循环.
PMC的流程从大的来看就是公司的运作流程:从销售得到订单开始,PMC就该接手并参与到后面所有的工作中,新产品的关务的合同备案(如无外销则无需海关备案),然后是根据需求得到MRP(物料需求计划),指导采购下单并根据料况及时调整生产,因为料况的变化是比较大的,所以工作的重点肯定是根据料况来调整生产。 成品OK后还得关注是否及时入库,然后出货扣账,再就是关务出货是否会有问题...直到物品到达客户手中你还得考虑到中途是否产生损坏(RMA),当然了,做到后面就是细节问题了.其实,快速建立一个具有可执行性的PMS分四个环节做就可以了。

第一个环节:确定公司的产品方向和产品策略 这个环节是一个PMS中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个公司的市场基础,盈利基础,一个公司必然有一个非常明确产品方向和产品策略,这个方向和策略只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只是画了一个圈子,告诉公司的员工我们要做什么东西,那些是重点产品的,那些二线产品,如何做这些产品,比如说一个软件公司,其产品方向就是个人用户,一共有四条产品线,分别是娱乐,办公,网络应用和系统安全,娱乐和办公是一线产品,其产品策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是以自研为主,市场零售为主渠道,还是以合作为主,OEM为主渠道,是做领头羊还是做追随者,这就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公司任何人都得了解,如果是面向个人用户的系统安全软件,以OEM为主,那么这个公司即使有实力开发企业级的系统安全软件,那么他也不会去做的,因为不能违反公司的产品方向,违反了方向,就会造成公司资源的紧张,尤其对于产品管理中心来说,这更是大忌,一个PM如果连自己公司的产品方向都不清楚,你能想象他可能会和公司呼吸保持一致吗? 联盟中有兄弟就说的好:PM一定要把握公司的想法,公司想要什么,你就做什么,而不是你做了什么,就希望公司接受什么。 因此,在你建立PMS的时候,首先要把这个明确了,形成一个文档,每当一个PM入职的时候,把这个文档交给他看,这个公司不是人力资源部来做的,而是你来做的,只有你是最了解公司产品方向的人,其实这个文档非常简单,我建议用一个矩形图来描述就可以了,上面说明公司的产品线有那些,所有产品的技术核心是什么,在技术核心上已经存在有那些产品应用,每个产品应用都处于那个阶段(上升还是下降,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生命周期线)等可以让新人一幕了然的信息,这样,新人进来后就不会每天追着你问:我们应该做什么产品;做这个产品合适吗?等这些基础的问题,如果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PM,他在看到这份文档之后,可以立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工作方向,无需再多费口舌。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能做什么。

第二个环节:确定公司的内外资源 如果说第一个环节确定了PMC能做什么,那么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你做出来的产品能做成什么样子。 公司的内外资源主要包括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物质资源(包括设备和可投入资金),外部资源则包括合作伙伴,公共关系(含政府),口碑,影响力等。 其实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内部资源,先说一下技术资源。 技术资源简单的说就是研发和生产部门能把你设计出来的产品做到那种程度,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同样是一部汽车,都是四个轮子一个发动机,国产和进口车的质量却是千差万别,难道是我们的产品设计人员笨,设计不出好的汽车来,不是的,是因为我们的生产部门的制造工艺比不上国外的企业,这点在国内好多产品中都可以看到,东西是能做出来,但是品质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市场资源就是要明确我们目标用户有那些,市场范围有多大,每个市场中我们的份额有多少,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进入市场等等,明确了这个资源,在你前期做一些市场调研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而不会出现把羽绒服考虑卖到广东的笑话,在后期的时候就会有助于PM制定合适的市场销售策略,更好的协助销售部门完成产品的上市。 物质资源就是要明确公司现有那些设备是可用的,公司愿意为那些产品多投入,那些产品少投入或者不投入,这就决定了PM在工作的时候必须有侧重,不要为一个公司不重视的产品而渴望获得公司大部份的资源,除非你有回天之力,否则还是慎重为好,避免出现自己把自己折到里面的窘境。 对于外部资源,就不一一说了,因为外部资源可变因素太多,不是PM一个人可以把握好的,就只说一下外部资源中的合作伙伴吧。 曾经在设计一款软件的时候,有一个功能出了一些问题,其实这个功能很简单,开发人员不是不能做,而是一旦自己去开发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发布周期,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借助外力来实现了,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做共享软件的个人,正好他已经有一个成型的东西了,为什么要找个人呢,因为个人比公司来说,更容易谈成,并且价格也不会很高,记得当时只花了2000块钱就把这个功能搞定了。 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PM手里一定要有一些外部的资源,尤其是合作伙伴的资源,行业不限,积累足够多的外部资源,可以使你在工作中更得心应手,不过应该注意一点的是:产品的核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并且合作要考虑成本,还要采用合适的合作方式。 一旦有足够的合作伙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把自己产品的外延大大地延伸了,这对于自己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能把产品做成什么

第三个环节:确定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联系 这个环节是PMS中得必要手段,因为只要是体系,就必然和各种各样的人和部门打交道,尤其对于PMC和PM而言,更是重要,因为PM工作的本质实际就是运用公司内外的各种资源为产品服务,缺乏了关系的产品部门是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产品来的,但是因为PMC要涉及的部门基本都是同级的或者是还要高一级的,因此确定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联系一定要明确成文,经过公司高层的认可,并且和其它部门形成共识,主要的作用是要让其它部门能够意识到PMC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能为其它部门提供什么,同时又需要其它部门为PMC提供什么,这个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可以通过培训,私聊等各种方式灌输PMC的思想,实在不行,就必须靠高层的强制力来推动了,但是前提一定是高层铁了心要建立自己的PMS,否则一旦涉及到部门利益之争,高层肯定会牺牲新建部门的利益。 其实这个环节的核心就是确定PMC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是什么部门,相应的接口规范是什么,一旦出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部门之间肯定是存在利益之争的,公司为了保证各部门能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协同工作,就必须制定一个顾大兼小的契约,这就是部门规范和接口规范,这对于PMC来说,就更显的重要,因为PMC是公司内唯一会和公司所有部门打交道的部门,包括市场,销售,研发,生产,甚至财务等,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规范,PMC是很难开展工作的。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的工作得依靠那些部门来做

第四个环节:确定部门内部的规范和流程(保证) 这个环节是PMS中的保证,也是整个PMS中的核心建设方向,也是唯一的可以完全由PMC自己控制的环节。

PMC的主要规范包括:
1)部门规范:这个规范就是要说明PMC的工作职责,工作特点,内外联系,组织结构,工作方式等内容,其实就是对PMC的一个定性。
2)人员规范:这个规范就是要说明PMC的人员设置,人员要求,个人工作职责,个人工作范围等内容,是对PMC人员的一个定性。
3)产品规范:这个规范要说明的就是公司的产品特点,技术特点,产品级别,产品方向等内容,是明确PMC要做那些产品,现有产品都处于什么阶段(这在第一个环节中就应该明确)。
4)文档规范:就目前情况来说,公司内外沟通的纽带还主要以文档为主,尤其对于PMC这样的部门来说,文档就显的更为重要,主要包括文档模板,文档编号规范,文档存取规范,文档撰写规范,文档级别规范等,其实文档不在多,而在适用和使用,坚决反对从网上下载模板直接使用,文档别看简单,其实真正好的文档全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5)流程规范:这个规范主要就是说明PMC和PM在工作中的工作流是什么样子的,从一个产品概念提出到完全上市,这个过程中需要那些环节,需要那些部门,PM在每个环节都扮演什么角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品规划流程(根据产品实现特点应该有自研,外包,合作,如果按产品应用方向应该有个人应用产品,企业应用产品),其它可能涉及到的流程还应该有个人考核流程,对外合作流程等。
6)考评规范:这个规范就是要说明PMC在公司内是如何被考核的,个人在部门内是如何被考核的,考核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考核,如何晋升和降级等内容。

PMC的主要流程包括:
1)产品规划流程:这个流程应该准确描述出产品从概念化阶段一直到市场化阶段所要经过的各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负责人,应该出现的里程碑,应该出现的文档等。 如果公司产品线比较广泛,涉及个人,企业,自研和合作等各种形式,那么就得考虑是否需要制定不同的产品规划流程。 有时候一个主流程不能很好的说明产品规划的各个阶段,这就需要把流程分解,分阶段细化,一般按照产品的5个阶段细化就可以了(产品的5个阶段请参看联盟中的“产品规划的概要说明”一文)。
2)考核流程:这个流程主要说明一个PM是否称职需要经过那些步骤才可以得出,而不是凭个人的主观判断来得出,这个流程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因为一个合理的考核流程才能客观和综合的对一个PM进行评价,我建议,这个流程多和人力资源的同事沟通,千万不要闭门造车。 对于流程来说,基本的原则就是详细、准确、清晰。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要明确怎么做才能实现PMC的目标 这四个环节涵盖了产品管理体系的基本范畴,也仅仅是进行一个概述性的说明,具体的操作还需要自己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


2.2.1 PMC的流程
PMC的流程从大的来看就是公司的运作流程:
从销售得到订单开始,PMC就该接手并参与到后面所有的工作中,新产品的关务的合同备案(如无外销则无需海关备案),然后是根据需求得到MRP(物料需求计划),指导采购下单并根据料况及时调整生产,因为料况的变化是比较大的,所以工作的重点肯定是根据料况来调整生产。 成品OK后还得关注是否及时入库,然后出货扣账,再就是关务出货是否会有问题...直到物品到达客户手中你还得考虑到中途是否产生损坏(RMA),当然了,做到后面就是细节问题了.其实,快速建立一个具有可执行性的PMS分四个环节做就可以了。

第一个环节:确定公司的产品方向和产品策略

这个环节是一个PMS中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一个公司的市场基础,盈利基础,一个公司必然有一个非常明确产品方向和产品策略,这个方向和策略只是一个框架性的东西,只是画了一个圈子,告诉公司的员工我们要做什么东西,那些是重点产品的,那些二线产品,如何做这些产品, PM一定要把握公司的想法,公司想要什么,你就做什么,而不是你做了什么,就希望公司接受什么。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能做什么。

第二个环节:确定公司的内外资源

如果说第一个环节确定了PMC能做什么,那么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你做出来的产品能做成什么样子。 公司的内外资源主要包括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物质资源(包括设备和可投入资金),外部资源则包括合作伙伴,公共关系(含政府),口碑,影响力等。技术资源简单的说就是研发和生产部门能把你设计出来的产品做到那种程度,市场资源就是要明确我们目标用户有那些,市场范围有多大,每个市场中我们的份额有多少,一般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进入市场等等,明确了这个资源,在你前期做一些市场调研的时候就会有针对性,而不会出现把羽绒服考虑卖到广东的笑话,在后期的时候就会有助于PM制定合适的市场销售策略,更好的协助销售部门完成产品的上市。 物质资源就是要明确公司现有那些设备是可用的,公司愿意为那些产品多投入,那些产品少投入或者不投入。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能把产品做成什么

第三个环节:确定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联系

这个环节是PMS中得必要手段,因为只要是体系,就必然和各种各样的人和部门打交道,尤其对于PMC和PM而言,更是重要,因为PM工作的本质实际就是运用公司内外的各种资源为产品服务,缺乏了关系的产品部门是根本不可能做出任何产品来的,但是因为PMC要涉及的部门基本都是同级的或者是还要高一级的,因此确定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联系一定要明确成文,经过公司高层的认可,并且和其它部门形成共识,主要的作用是要让其它部门能够意识到PMC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用,能为其它部门提供什么,同时又需要其它部门为PMC提供什么,这个过程是比较繁琐的,可以通过培训,私聊等各种方式灌输PMC的思想,实在不行,就必须靠高层的强制力来推动了,但是前提一定是高层铁了心要建立自己的PMS,否则一旦涉及到部门利益之争,高层肯定会牺牲新建部门的利益。 其实这个环节的核心就是确定PMC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是什么部门,相应的接口规范是什么,一旦出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部门之间肯定是存在利益之争的,公司为了保证各部门能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协同工作,就必须制定一个顾大兼小的契约,这就是部门规范和接口规范,这对于PMC来说,就更显的重要,因为PMC是公司内唯一会和公司所有部门打交道的部门,包括市场,销售,研发,生产,甚至财务等,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上下游部门的工作规范,PMC是很难开展工作的。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就是明确PMC的工作得依靠那些部门来做

第四个环节:确定部门内部的规范和流程(保证)
这个环节是PMS中的保证,也是整个PMS中的核心建设方向,也是唯一的可以完全由PMC自己控制的环节。请购-投产-产线产量-入库-出库等,这些都是需要PMC来监控把握的,如果部门内部都不确定原材料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投产?什么产品?线产量平均每小时多少?入库多少?那么公司也就基本不用运作了,PMC作为公司的核心必须把握好公司的车间的整个运作流程,做好生产计划与料控制。
总结一下:这个环节明确了PMC在公司的重要位置。
4
发表于 2011-9-26 11:23:0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别人的
??“PMC”是英文“Production Material Control”即生产与物料控制的简称,通常可分为两个部分,PC:生产控制或生产管制(台日资厂俗称生管),主要职责是生产计划与生产进度控制;MC:物料控制(俗称物控),主要职责是物料计划、申购、调度、控制(正常料与坏料)等。但这仅是狭义的PMC管理的概念,为了整合企业内的资源结构,广义的PMC管理已延伸至采购、货仓、船务、报关等领域了,即企业内物流管理。
??PMC是企业内生产与物料的总调度。目前商家竞争激烈,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努力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尽最大可能节约企业内的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好品质。PMC部提负着极期重要的责任。被称为“企业内的第三利润源”,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
??下面就目前一些中小企业PMC管理在理念及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及针对性改善对策,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缺陷一)PMC部管理定位不准,其强大的功能发挥受限。
??目前,在一些中小企业中,虽设立了PMC部门,但很多时候缺乏独立性,成了生产部门的附属品,其功能难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工作的开展中,往往也只是充当一个配角、点缀的角色,犹如一个跳梁小丑,东讨好西巴结。搞到最后,自己也不知在做些什么了。其功能最终被弱化成一个生产跟单员的角色了。
??(对策一)从组织架构、管理理念等方面确立PMC部在工厂内生产与物料管理运作中的主导地位,为其功能最大发挥提供前提保证。
??整个业内的管理,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两部分:管理性管理与执行性管理。纵观企业内所有的管理活动,也只有PMC管理算是管理性管理了。其它部门的管理活动说到底,都是一些执行的过程。整个PMC管理,简言之,就是推动与维护“三大指令”的过程,即“生产指令”,包括MPS(生产日程总表)、周生产计划、日生产计划(生产指令单);“物料指令”,包括物料需求计划表、物料申购指令(请购单)、物料领用及发放指令(领料单及发料单);“出货指令”,即出货(柜)通知单、安排表等。其它部门的管理活动虽然千头万绪,无不是围绕以上三大指令展开的。生产部门要生产、业务部门要出货,PMC部门就是保质、保量、按时提供、统筹、调度生产出货所必须的一切资源,协调处理在生产出货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异党状况,以保证生产任务按预定的交期达成。PMC部虽不能凌架于其它部门之上,但它可以利用其强大的协调、沟通、控制等功能,让各部门步调一致。
??(缺陷二)客户订单照单全收,订单评审环节缺失。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其正处于创业阶段,订单对它来讲,就显得极为重要,是其生命线。因此,对于客户所下订单,不加选择,不加排斥,照单全收。这样造成的真接后果是,因为接单时未考虑工厂的实际接单能力,不能很好地保证客户交期。客户天天催货,生产忙于应付,工人天天加班,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久而久之,就会失信于客户,最终丢失订单。
??(对策二)重视订单评审,提高客户订单回复的准确性。
??PMC部接到业务部转过来的客户订单后,应马上召集工厂内所有相关部门,如开发、工程、品质、技术、生产、PMC、采购、货、船务、报关等部门组织召开订单评审会议。订单评审会议说白了,就是一个资源动员及筹备会议。各部门在开会之前,就事先有一个充分的准备。满足订单需求的,涉及到本部的有哪些资源、目前有多少,还需多少,所欠部分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可获得?会议的结果就是要确定各部资源什么时间可以到位,以便为后序的计划安排提供依据及回复客户交期。
??(缺陷三)产能负荷分析力度不够,不能为生产计划的准确制定提供依据。
??一些中小企业,产能负荷分析仅限于物料这一块,往往认为只要物料齐备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物料负荷只是产能负荷的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机台与人力负荷。
??(对策三)加强对机台与人力产能负荷分析,物料、人力、机台等三管齐下。
??当所有的订单置于我们的案头,我们该如何安排?首先要对客户所下订单的MODEL,从接单到生产完毕需要耗用的工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即订单耗用总工时,某一个生产周期内,如一周或一月本厂真正能利用的有效工时有多少,即有效总工时。若订单耗用总工时小于有效总工时,说明生产处于不饱和状态,可以排上其它订单;反之,则说生产处于过饱和状态,所要作短期产能调整。短期的产能调整往往可以考虑增加加班工时、外发及提高工人的熟练度等。
??(缺陷四)生产计划大而划之,与实际生产脱节,不能很好地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
??有些中小企业,PMC部做的有生产计划,大计划、小计划都有,但生产往往按计划执行的少之有少,那样的计划做出来又有什么用呢?
??(对策四)全盘统筹工厂内的一切生产资源,做不松不紧的生产计划。
??要做出一份可执行性的生产计划,必须时刻关注资源动态,及时根据资源状况对生产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排计划时,就应知道该MODLE客户订单总量是多少,目前已完成了多少,还有多少未完成,未完的订单目前资源状况如何等?
??(缺陷五)物料计划、申购等环节中考虑欠周详,造成采购过多物料。
??有些中小企业,其物料管控仍限于传统的仓储填鸭式的管理,假定物料运作是一陈不变的,事先设定一定数量的库存,等用的差不多了,就持续不断地补回原先的那个数量。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往往会造成过的物料积压。
??(对策五)物料需求不偏不倚,订料量以经济订购量(订购点)为准。
??要完成客户订单,需要物料,这些物料订多少为最好呢?一个订单到手后,PMC部应联系货仓,目前仓存的可出货的成品、半成品、材料等有多少,采购部下了订单的,还有多少物料未回?该物料的安全库存、标准损耗量是多少等,在这些了解的基础上,计算出该物料的经济订购量,即订购点。订购点=订单数量*BOM-库存数量-采购已下单未回数量+标准损耗量+安全库存。实际订购时,有些物料当然要考虑到最小包装的事项。
??(缺陷六)物料(包括材料、半成品、成品)在领发、移转、入库过程中缺乏严格监管,物料流失严重。
??有些中小企业,由于计划层面做的较差,客户紧急订单一多,生产周期明显缩短,整天忙于生产出货,由于时间仓促,物料在领用、发放、移转、入库等诸多的环节中,严重失控,物料流失严重。
??(对策六)在订单评审、产能分析、计划层面上下足功夫,另外在物料移转过程中建成立中转虚拟仓制制度。
??物料在不同生产环节移转时,各部应有“中转虚拟仓”的理念,严格执行物料、单据、制度化、程序化作业。不致于使物料在这一移转环节出现真空。
??(缺陷七)呆滞料积压过多,处理不及时,浪费成本。
??由于客户订单更改、工程变更、生产计划变更、生产线管理不当、采购过量、物控及货仓部门控制不当、品质部门检验疏忽等原因,工厂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呆滞料。所以在预防呆滞料产生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原因加以改善外,另外就是要及时申报处理,或开发新产品用掉,或降价处理,或以货易货等。
??(对策七)几种预防呆滞料产生的小技巧。
??1、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在仓库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联单、分区、联区、双区、颜色标签等管理方式执行先进先出原则,以避免呆滞料的产生。
??2、过期品定期申报。不同材质的物料,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超过保存期的物料,应及时申报处理。
??3、PDCA循环盘点。每天执行PDCA循环盘点,及时发现一些长期不用的物料,及时上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