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三力企业董事长张勰的创业故事

[复制链接] 0
回复
116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9-10 15:1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勰,一位憨厚、淳朴、响当当的榆中汉子;一位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白手起家创办兰州三力企业、享誉甘肃的汉子,以其艰辛创业历程演绎出生活在黄土高原这片热土,热爱这片热土,开发这片热土的绚烂画卷。他出生于甘肃榆中北山园子乡青年村。当时的北山由于严重缺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向好学上进的张勰以优异成绩在榆中二中读完了高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窘迫,很小就已懂事的张勰只好含泪将大学的梦藏在心底。

  有一次他听说榆中工程队在兰州承包工程,便毅然悄悄的来到兰州。工程队王队长被这位一路打听着赶来的瘦弱小伙子感动了,派他同其他民工一道去工地挖土方。挖土方是个力气活,可他从来没有叫过苦。每月的一百多元工资,他总是省吃俭用积攒起来大部分寄回家中。面对自己所处的窘境,颇有些经济头脑的张勰,看准了卖酥饼的生意。每天他6点就起床,批发几十个酥饼去卖,小打小闹竟也解决了燃眉之急。

  金城的十月已有了寒意,对兰州熟悉起来的张勰在工作之余,就四处转转。机遇总是青睐有心人,电线杆上一张不起眼的招聘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某印商社招聘员工。有心的张勰记下了地址,一下工地就四处打听找到了印商社。经理接待了他,看着个头不高,显得瘦弱的张勰,经理问:“今年多大了?”“20岁。”张勰忐忑不安地回答。其实那时他已经22岁了,他怕经理嫌他岁数大不要他。经理犹豫了片刻,答应留下他。但条件是必须在一个月之内掌握丝网印刷技术,否则另找出路。由此,他走上了印刷这条自己终生可能都离不开的路。靠着自己的聪明刻苦,他不仅在一个月之内学会了丝印技术,不到一年半时间,完全掌握了感光制版、网印和其他印刷技术。

  年起,张勰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千多元钱,开始了人生中又一次超越——自主创业。他用仅有的钱购置了丝网网框,油墨、感光材料等,租了一间七、八平方米的简陋铺面。铺面非常小,只能放下一张床,于是张勰白天卷起铺盖用床板当办公桌,晚上放下铺盖休息。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并多次南下广州、深圳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到1995年,他的企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他也被中国丝网协会吸纳为会员,1998年在兰州举办了首届甘肃丝网印刷展示会,正式成立了中国丝网印刷协会兰州联络站。

  年起,张勰又开始组办广告印刷的行业展览会,每年举办一届“中国西北(兰州)广告印刷及办公用品展览会”。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会展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扩大,已经成长为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的龙头行业盛会,在西北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张勰又在借鉴全国同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筹划组建“西北广告印刷标牌市场”,吸引广告、印刷、标牌生产制作厂家入驻,形成专门的专业化市场。目前,此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到现在,三力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专业技术先进、商业信誉甚佳的老字号民营企业。

  张勰在做好企业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从1995年开始,每年都抽出大量的精力帮助下岗职工。看到许多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技能单一,不好就业,他便伸出热情的双手,免费为他们培训丝网印刷技术,使他们走上了新的岗位。2002年起,他每年利用开办行业展会的机会,定期举办印刷、网印、广告等技术培训班,到现在为止,已经累计有上千名下岗职工、残疾人、农村青年进行了技术培训,让他们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他的公司也累计安排下岗工人达300余人。在扶贫解困方面,他也是慷慨解囊,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连续几年获得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及“先进企业”、“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2010年元月被评为兰州市首届“十大创业就业优秀青年”。(转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