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yadian - 

[原创]生活佛——不生气的智慧(1)

[复制链接] 77
回复
2312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10-9-1 20:37:34 | 只看该作者
佛心之道,永无止境
22
发表于 2010-9-2 11:26:53 | 只看该作者

大师就是大师,常人做不到,七情六欲,放不下,看不开,只能尽量修心养性吧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6:09:46 | 只看该作者
 

14. 不拘小节者,不被小事累

      懒悟和尚是近代有名的画僧之一,一生学生无数,颇得他真传的学生

彭希庆赠诗曰:“枯笔欲定平生事,点染苍烟与绿苔。爱住青山云雾处,

胸中丘壑腕中来。”他这个法号的来源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民国初年有位和尚释溪如,出家后号晓悟,晚年称张僧。因其痴于作

画习禅,忽略生活细节,常不洗澡,不换衣,不拘形表,人称懒和尚。久

而久之,他索性改号晓悟为懒悟。在懒悟和尚身上存在一种悖论:懒而有

所成。

     懒悟和尚虽不拘小节,但因其颇有金山活佛妙善法师之风,且绘画技

精湛,在安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都与之相熟,是当时“安徽

四老”之一。他把平生所悟都表现在画中,所谓“胸中丘壑腕中来”。事实

上,在他不羁的外表下面,是达到上乘境界的心性修为。

 

点评: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人的怒火有时候会起于生活细节,琐

碎小事,大外着眼,不拘小节则不容易于细微处起火。不拘小节者,不被小事

累,懒人闲人自有其悠闲之处。反而是那些斤斤计较的人,老是把目光放在小

事上,患得患失,弄得别人和自己都不自在。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6:10:58 | 只看该作者
 

15. 何者是无明,无明从何时起?

      唐肃宗时期,慧忠禅师奉诏入京,为唐肃宗讲解佛法。

      一日,对佛学也颇有研究的大臣鱼朝恩想故意让慧忠禅师丢丑,便当着

唐肃宗的面问慧忠禅师:“何者是无明,无明从何时起?”

     岂料,当着皇帝的面,慧忠禅师竟一点儿也没给鱼朝恩面子,直接对

说:“佛法的衰败之相是日渐显现了啊,连你这样的人也要解问佛法。”

     鱼朝恩当场脸色骤变,正要发作,慧忠禅师笑了笑,又说道:“此既

蒙蔽心性的无明,心性的蒙蔽就是这样开始的。”

 

 点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那些无知或是一知半解的人,他们的粗俗和

卖弄可能会让你有忍不住指责几句的冲动。如果你这样做了,你我与狗抢骨头

的人没什么两样,不要因为众行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的,与其说是别人让

你生气,不如说自己的的修养不够。因为不是他人使你恼怒,而是你拿他人的

言行来烦扰自己。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16:13:39 | 只看该作者
 

16. 认为别人不怀好意的人大多是自己动机不纯

 

    有一位小和尚到智常禅师道场参学,正赶上智常禅师锄草时,遇到一

条蛇,智常禅师便举起锄头要砍断蛇。

   这一幕被小和尚看见了,很失望地说,“很久就仰慕智常禅师慈悲的道

风,没想到到了这里,我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粗鲁的俗人,更是一个滥杀无辜

的残忍之人。”

    听到小和尚的话,智常禅师放下了锄头,反问道:“像你这么说话,是

你粗鲁还是我粗鲁?”

    小和尚便问:“什么是粗?”只见智常禅师放下了手中的锄头。

    见状,小和尚又问“什么是粗?”智常禅师举起锄头作出欲斩蛇状。

   “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理解。”小和尚理直气壮地说。

    智常禅师反问道:“且不依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见到我斩蛇?”

    小和尚指了指地上,豪不客气地说:“当下。”

    “你当下看不见自己,却来看蛇做什么?我并非有心要伤蛇,而是想为

他引出一条逃生的路。而你却武断的认为我就是要伤它一条性命,而出口伤人,

实属粗鲁的表现。”智常禅师又接着说,“粗细是自己眼中的粗细,而非真正

的粗细。”

   小和尚听完,有所悟。

点评:人们能够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更多的时候要不断地审视自己。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在无形中暴露的正是自己的心意。好意并不一定都

是有所目的的,认为别人不怀好意的人大多是自己动机不纯,当你为别人老是

各你过不去而气恼时,不妨先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也看他不顺眼?

26
发表于 2010-9-4 06:56:28 | 只看该作者
 心境静心,惊尽心空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6:03:53 | 只看该作者
 

13 他人犯下的错误,你何必急着埋单?fficeffice" />

     佛教,本出身于名不见经传的婆罗门教,但是由于欺佛法和教理与时代相适应,因此

深得民心,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舍弃婆罗门教而皈依释迦牟尼所创建的佛教。

    眼看看着婆罗门教江河日下,风光不再的局面,有一些虔诚的婆罗门信徒开始气急,

他们不觉得婆罗门教比佛教差,一心怨恨释迦牟尼使用了卑劣的手段蛊惑群众。

    一次,有一位年轻的婆罗门人实在气不过,便找到竹精舍,开始对释迦牟尼佛破口大

骂。他在释迦牟尼佛面前手舞足蹈,谩骂侮辱,恶语相加。

    看到他来,释迦牟尼佛起身站定,默默地看着他,那神情就像是在观看一场小丑的表

演。既不躲开,也不回应,还示意其他弟子各忙各的,不要围观也不要有过激行为。

    那个年轻的婆罗门人叫了一阵子,终于有些累了,声调弄好一点点地低了下来,主事

也一点点地慢了下来。最终一个字也骂不出来 了,愣愣地站在原地和释迦牟尼佛大眼瞪

小眼。最后,他还是被释迦牟尼佛炯炯有神的目光给盯了下去。

    看着不为所动的释迦牟尼佛,他觉得自己刚刚经历过一场极其失败糟糕的表演,他一个

人,站在舞台上疯狂地发挥,台下却都是冷漠的看客,迫使他根本表演不下去,便生气地

使劲跺了几下地。

    面对着他最后的威胁,释迦牟尼佛总算开口了:“施主,你刚才好象很生气,这是在骂

谁呢?”

    听到释迦牟尼佛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年轻的婆罗门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心

想,自己折腾了半天,洋相尽出,当事人却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不但一点儿都不生气,

甚至似乎是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这不是说明他刚才的一切都白做了吗?

    想到这里,他气得不行。眼见着他没有气着释迦牟尼佛,自己反而被气坏了,他就更加

生气了。于是,恶狠狠的对释迦牟尼佛说:“当然是骂你了,你以为我在骂谁呢?”

    “哦,真的是这样吗?”释迦牟尼佛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平静地提了一个

问题:“在喜庆的日子里,你是不是要经常和家人相聚?”

    年轻的婆罗门人瞥了释迦牟尼佛一眼,愤愤地回答道:“当然啦,不过,自从你--释迦

牟尼,侵入了我们的地盘,我们欢乐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少。”

    没有理会他的挑衅,释迦牟尼佛继续问他:“他你和亲人相聚的时候,你会准备丰富的

晚餐、水果和点心。但是如果亲人们都有事不能来,你会怎么处理这些食物?”

    年轻的婆罗门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用意,于是想也没想,没好气地说:“当然是我自

己吃了,你以为我会浪费吗?我们婆罗门人是不会轻易浪费食物的。”

    “哦,是这样啊!”释迦牟尼佛又接着说:“那如果你兴致勃勃地带着一份厚礼去亲人

家,但是他们气绝收下你的礼物,你会怎么办呢?”

    年轻的婆罗门人被问得有些不耐烦了,没好气地回答道:“当然是我自己带回来了,这

还用问吗?你到底想说行径?我可没时间和你闲聊。”

    “那么,我请问,有人在我面前恶语相加,如果我不接受,那么这些谩骂是不是仍然属

于那位挑起事端的人。所以,我想说的是,”释迦牟尼佛正色道,“你的谩骂自己还好好留

着,老衲就不受用了。”

    年轻的婆罗门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被释迦牟尼佛引诱进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但他仍然不

愿服输,梗着脖子说道:“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罢。谩骂是我发出的,我可以选择收回,

也可以选择不收回,这由不得你做主。”

    “那你就试试迎面唾天,结果会是怎样?”释迦牟尼佛反问道,“你不回收的东西,不

是还要落在你的脸上吗?”

    这下,年轻的婆罗门人彻底没有话说了,灰溜溜地走出了竹林。

点评:别人辱骂你的话,如果你不收,仍然会落回到他那里。别人气你,你不生气,对方一

定会暴跳如雷。所以,当别人试图惹你生气的时候,千万不要中了他的圈套。他犯下的错误,

理应由他自己承担,你何必用自己的气急败坏来埋单?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6:05:09 | 只看该作者
 

16.认为别人不怀好意的人大多是自己动机不纯fficeffice" />

    有一位小和尚到智常禅师道场参学,正赶上智常禅师锄草时,遇到

一条蛇,智常禅师便举起锄头要砍断蛇。

    这一幕被小和尚看见了,很失望地说,“很久就仰慕智常禅师慈悲

的道风,没想到到了这里,我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粗鲁的俗人,更是一

个滥杀无辜的残忍之人。”

    听到小和尚的话,智常禅师放下了锄头,反问道:“像你这么说话,

是你粗鲁还是我粗鲁?”

    小和尚便问:“什么是粗?”只见智常禅师放下了手中的锄头。

    见状,小和尚又问“什么是粗?”智常禅师举起锄头作出欲斩蛇状。

    “你说的粗细,叫人无法理解。”小和尚理直气壮地说。

    智常禅师反问道:“且不依这样说粗细,请问你在什么地方见到我斩蛇?”

    小和尚指了指地上,豪不客气地说:“当下。”

    “你当下看不见自己,却来看蛇做什么?我并非有心要伤蛇,而是想

为他引出一条逃生的路。而你却武断的认为我就是要伤它一条性命,而

出口伤人,实属粗鲁的表现。”智常禅师又接着说,“粗细是自己眼中

的粗细,而非真正的粗细。”

    小和尚听完,有所悟。

点评:人们能够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更多的时候要不断地审视自己。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在无形中暴露的正是自己的心意。好意并不一定

都是有所目的的,认为别人不怀好意的人大多是自己动机不纯,当你为别人

老是各你过不去而气恼时,不妨先问问你自己,你是不是也看他不顺眼?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6:06:01 | 只看该作者
 

17.别人怎样看你,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自己

   鬼逼禅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忏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着月光归去。某天晚上,他刚赶完一堂经忏,回程途中路过一户人家,院子里的狗不断地向他咆哮着,他听到屋子里传来女人的声音:“孩子他爹,快出去看看,是不是有贼?”

    接着,他听到屋子里的男人说:“什么贼啊,就是那个赶经忏鬼嘛!”鬼逼禅师听了羞赧地想着:“怎么给我这么一个不好听的名字呢?我为亡者祈福,他们却把我叫做鬼!”这时候,正巧下着雨,他便跑到桥下避雨,顺道也打打坐养养神,于是就双盘而坐。

    这时,真正来了两个鬼,一个鬼说:“你看,这里怎会有一座金塔?”另一个鬼说:“金塔内有佛舍利,我们快顶礼膜拜,以求超生善道!”于是,两个鬼便不停地顶礼。

    鬼逼禅师坐了一会儿,觉得腿痛,于是放下一条腿来,改成单盘,一个鬼就说:“怎么金塔忽然变成银塔呢?”

    另一鬼斥责他说:“不管是金塔、银塔,皆有佛舍利在内,礼拜功德一样是不可思议!”于是两人继续膜拜。

    过了一段时间,鬼逼禅师感到腿痛难忍,于是把另一条腿也放下来,随便散盘而坐。

    这时两个鬼齐声大叫:“怎么银塔变成土堆呢?竟敢戏弄我们,真是太可恶了!”

    鬼逼禅师听到两个鬼生气了,立刻又把双腿收起来,盘腿而坐。两个鬼又叫道:“快看,土堆又变成了金塔,一定是佛在考验我们的诚心,赶紧继续叩头啊!”两个人趴在地上又咣咣地磕起头来。

    这时雨停了,鬼逼禅师坐在地上自忖:“我结双盘,就是金塔;结单盘,就是银塔;随便散盘坐,就变成了泥巴,这禅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从此之后,他再也不赶经忏了,只管专心、精进修行,不久便智慧大开,获得神通,自号“鬼逼”,因为他觉得是两个鬼逼得自己成就了自己的修行。

 

 

点评:别人怎样看你,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自己。在别人错怪你之前,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对的。在为别错你而生气前,看看你是不是真有让别人误解的不妥言行。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6:06:33 | 只看该作者
 

18.你看别人像什么,你就是什么

    苏东坡为文坛巨匠,诗、书、琴、艺无不精通。学佛多年,悟性甚高,颇能领会佛法妙谛。苏东坡和佛门高僧多有来往,尤其和佛印禅师,交往甚密。

    一日,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苏东坡觉得身心舒悦,于是问佛印禅师说:“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叫喔,像一尊佛!”佛印看了他一眼,回答说。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立刻流露出一丝得意之情。佛印禅师接着反问苏东坡:“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呢?”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佛印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哈哈,像一堆牛粪!”

    却不料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苏东坡却不在意这些。他高兴的是自己有机会把佛印禅师比喻成了牛粪,终于占了优势。欣喜之余,他回家逢人就说:“我和向都输给佛印禅师的,但今天我扳回一局,可赢他了!”

    消息很快传到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天资聪颖,才华出众的苏小妹却对苏东坡说:“哥哥,你输了,彻底地输了!人都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佛印禅师的心如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像牛粪,所以你看到他才像一堆牛粪。”

 

 

点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好恶、欲望和观念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所以说,别人是自己的的一面镜子,你看别人像什么,你就是什么。那个让你看不顺眼的人,其身上一定带着你的某种影子。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