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原创]初读《平安心语》

[复制链接] 4
回复
24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8-11 00:1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到马明哲的新书《平安心语》,吓了一跳,定价59元,疯了吧?第一感觉就是,靠,马明哲的身价贵也就罢了,书价也这么贵!今天拿到这本书,初读一番,发现是值得的,至少在保险行业混的人是要读一读的。对平安的兴趣源于平安大学,但对平安的仰慕则源于几次保险行业的同行聚会,那阵势,几乎每次聚会都更像是一次平安校友会,而且每个人回忆起平安岁月,俨然一幅“忆军营,思战友”的样子。这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了不起的!一直认为检验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过硬,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在职的员工是否愿意将身边最优秀、最亲密的好友推荐给这个企业,第二个是离职的员工对这家企业发自内心的评价。这家企业在我这个外人看来,都具备了。真正能够基业长青的企业,不仅意味着自身各项经营指标的稳步健康上涨,还意味着它是一家人才工厂式的企业。平安做到了!君不见哪家保险企业没有平安员工的身影?说平安是保险业的黄埔军校,一点也不过份,更绝的是,在同等的条件下,平安人的身价要比其他企业的员工高了很多,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平安员工的市场价值得到了承认,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员工自身的价值增殖和学习成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平安心语》里讲到了企业文化、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管理话题,都是很质朴的语言,读来读去,核心其实还是要回归管理基本面,回到管理世界的原点去思考企业问题。每个句子都有其背后深层的思维逻辑,这是我喜欢的!有许多保险公司的制度、流程、习俗看上去和平安没有什么区别,比如晨会,比如绩效排名,比如所谓的企业文化大纲,比如一些规章制度。但盲目的拿来套用,忘记了管理的原点在哪儿,其结果往往是对自身企业文化和雇主品牌的伤害。比如这本书说到的“强制排名”这四个字,一字百万元。强制排名和721计划来源于GE的活力曲线,许多企业也有这个东西,但中国企业对于西方管理理念的误读往往来源于三个方面,要么陷入工具崇拜,要么不屑于顾,要么瞎编乱造,改得面目全非。比如平衡计分卡在中国的水土不服,其实根本上就是上面三条所致!任何管理工具,如果没有经过文化审计,没有管理思维的升华,没有合理的制度作为管理工具的支撑,没有对中层管理者的人性道德和权力约束,管理的技术性工具必将堕落为公司的政治性工具。一旦沦落至此,对企业、对人才的隐性伤害是无尽的。创新能力的本义首先在于模仿能力,但模仿决不是拿来主义,模仿决不意味着盲目套用!在这方面,阿里巴巴是值得学习的,它的许多管理工具的确源于西方的理念,比如六脉神剑价值观考核和宝洁的PVP价值观考核思路相似,比如人力资源政委制度其实是把人力资源的角色定位为业务合作伙伴,等等,似乎总能找到国外管理理念的影子,其精妙处在于,形不似神却似!

沙发
发表于 2010-8-11 11:56:4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把"有用"的投票去掉了?

此文写得不错,回头关注下此书

板凳
发表于 2012-2-1 21:49:26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名平安人很有同感!
4
发表于 2012-2-1 22:25:08 | 只看该作者
我对于保险行业的状况不太清楚。但是对于楼主所说的许多管理制度或者管理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问题还是比较认同的。我们通常面临的情况是端进来的东西水土不服,对于端进来的东西不是削足适履,就是改变本身的土壤。而不是改变植物。这样的做法当然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5
发表于 2012-2-20 20:06:16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