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调控新政下拿地策略的三招七式

[复制链接] 0
回复
82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5 22:56: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月以来房产调控不断深化,政策频出。对房企而言,土地储备量不仅是衡量企业实力的主要指标,而且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兴旺的头等大事。房企的拿地策略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现将拿地策略做个简单梳理,以供参考。

    第一招:“大”。

    对房企而言,竞争的实质是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竞争,话语权永远属于强大的实力派。金庸小说里有句名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一如杨过使用玄铁重剑,一剑既出,摧朽拉枯,所向披靡。

    依此理类推,首先要“以大制胜”。具体说,无论是龙湖、万达、世茂、绿地等民企,还是中房、华润、保利等国企,共同的特征是企业规模大,品牌影响力大。资金雄厚。招拍挂是主要的拿地方式。 5月,保利地产花费31亿元在上海、成都和沈阳共获取4幅地块,建筑面积为89万平方米;6月,一季度末拥有673.51亿元货币资金的中铁建在广州、天津斥资53亿拿地。都可谓充分发挥自身家大业大的优势。

    其次,气象要宏大。眼光放长远,盘子要做大,做好政府的工作。或借助品牌优势搞城市综合体,新城建设等方式拿地;或利用区域规划、开发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拿地,将拿地上升到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发展的高度。如早年中远集团与西安市政府签订了投资50亿元、占地4005亩的浐灞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开发协议,打造欧亚国际论坛,西安市也借势以此项目为核心和起点规划了集中治理区89平方公里、控制区129平方公里的浐灞生态区,政府和企业实现了双赢。此方式获利极其丰厚,但是对企业的背景、资金、协调能力、运作能力的要求极高。

 

    第二招:“小”。

    调控新政下,中小规模企业的融资来源受到限制,拿地资金有限。因此,要以小搏大,强调快速周转。拿地上要倾向二三线城市,关注有潜力的中小地块,以保持资金链的健康和公司的稳健运作。

    举个例子,新政出台不久,合肥土地市场接连遭遇流拍,多处地块无人问津。5月份合肥土地市场推出11宗地块共计1168.6866亩,主要以中小地块为主。市场拒绝大宗地块,却对中小地块表示出浓厚兴趣。

    第三招:“巧”

   “巧”的精髓在于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实现低成本拿地。

    从公开市场拿地途径看,侧重综合评标的招标方式将成为后招拍挂时代拿地的主要方式。北京在5-6月供成交11宗住宅用地,其中9宗以招标方式出让,仅2宗以挂牌方式出让,且北京今年土地供给面积一半是给保障性住房,招标方式对国企背景的企业尤为利好。

    非公开市场。房企可通过投资参股、股权收购、与拥有土地资源的企业或项目合作、与政府直接对接、承接公益项目以获得额外土地补偿、BT模式拿项目等方式在非公开市场以相对低成本获得土地。

    一二级联动协议拿地亦不失为较好的拿地方式,但面临调整。据传闻内蒙古从今年开始收回土地一级开发权,只由政府负责一级开发,北京、湖南等地亦有动作,未来一二级联动方式的生命力有限。

    “经营之道,知变为大,以变合于事。”对房企而言,应主动适应产业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选择适应自己的拿地策略、方式,做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