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荐我读下《智慧书》,说这本书可以教我如何更好的生存。
于是找来原著,略读了一下原文,又简单的了解一下作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生平。脑袋里顿时画起了一连串的问号:为什么这么有智慧的人,却是一生坎坷?为什么他不用《智慧书》中的智慧改变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幸福些?是其中道理在现实中行不通?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智慧书》只是单纯的传授技巧,还是隐含着其他什么东西(比如控诉、讽刺等等)?
《智慧书》成书于1647年,四年后(1651年)他被耶稣会放逐到乡下,直至1658前终老在那。从上面的事实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么他没用书中的“智慧”;要么就是用了,但书中的智慧不灵。于是带着种种疑惑,开始了《智慧书》之旅......
我觉得全书的主旨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就是:“谨言慎行”。而这恰恰与作者生活态度截然相反。要不是他自己乱发表言论,也不至于落得个放逐乡间,终老异地的下场.可见他并没有按照《智慧书》中的道理去做!
那《智慧书》中的道理到底管不管用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
7.不要显得比上司高明: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人)喜欢在智力上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无异犯下弥天大罪。 ——事实上这哥们天天在鄙视“上司”。
21.成功之道:真正的哲学家却只有一种行动计划:依靠美德与小心谨慎,因为好运与厄运常常取决于我们是谨慎小心还是鲁莽草率。 ——事实上这哥们一直都很鲁莽草率,如果要是言行小心谨慎的话,结果也不会那么悲惨。
47.冒险事业不可轻易插手:只有经过长期的周密考虑之后,他们才会采取行动,因为事先躲避危险总比临难时才克服危险要容易些......头脑清醒的人则善于审时度势,他们明白真正的勇敢在于善于躲避危险而不在于征服危险。他们明了匹夫之勇的愚鲁,所以不想重蹈覆辙。 ——事实上这哥们一直都在冒险,且百“辙”不挠!
59.收场好才算好:与其开场时风光热闹,不如收场时成功幸福。 ——事实上这哥们的言论把政、学、宗界弄够热闹了,但自己的收场却......
120.生活要讲求实际:要注意人数的多寡,这是最要紧的。要想出人头地,先得在品味上随大流。即使过去更令人倾心,明智的人也会努力适应现时而调整自己,不论是在思想的包装还是在身体的包装方面。 ——事实上这哥们一直想要调整别人,根本不讲什么实际。
133.宁与人共醉,不要我独醒:宁与人共醉,不要我独醒:政治家如是说。倘若人人都醉,我将与之同醉;倘若独自清醒,便将被视为癫狂。 ——事实上这哥们一直独醒,被视为癫狂。
135.不要唱反调:唱反调者,只能赢得自己累、他人恨。聪明人应该设法抑制此举。事事抱有异议者,固然富于创见,然而固执己见者几乎都是傻瓜。 ——事实上这哥们一生都在与强权唱反调。
......等等等等。实例之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我认为书中的道理大部虽然正确,但如果我们单从实用技巧的角度上学习书中文字话,显然是不够的。这哥们深知“无咎者,善补过也”的道理。《智慧书》就是他的自省之作。但他生活中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背后,大概是想告诉他的“敌人”们,“我知道怎么做活的会更好,但那样做显得我怕了你们,所以我是不会那样做的!”。其间表现出的勇气可见一斑~
如果我们完全遵照《智慧书》上面的文字去生活,不知道这哥们在下面会不会嘲笑我们?
“象”“数”都变了,“理”岂有不变之理?建议大家发现一个“理”时,同时关注一下这个“理”的“象”与“数”。一是能更好的理解此“理”,二是能更好的把握时空变化导致“理”的变化。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不光要知其“理”,还要知其“用”。为与不为皆存乎一心!知道一定要做到么?“不一定”。但“不一定”只是一个答案,同问题一样没有意义,关键是你我到底明白不明白为什么“不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