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 · · · ·
《三井帝国在行动》主要内容分为:第一章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第二章 踏上四通八达的跳板;第三章 种下一棵 “摇钱树”;第四章隐藏的垄断与共谋;第五章 大产业链上的棋局;第六章 无敌的商人道;第七章 商场如战场;第八章 “商人幕府” 的真经;第九章 谁在觊觎 “核按钮”;第十章 财团就是力量。
作者简介 · · · · · ·
白益民,男,l96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1993-2005年,就职于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2006年,他创建了“超级主义者”网站,率先提出东方经济学的理念,并推出了介绍日本经济模式的《三井帝国启示录》一书;2007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的理事,并组建了“财团经济研究室”,还同时担当多家财经类杂志媒体的特约撰稿人。
目录 ······
自序 前言 (略) 第一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井财团成功地将上海宝钢纳入到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中,并将其打造成一部 “超级提款机”,从而在铁矿石涨价、海运费上升和钢材物流布局中享用着一道道美味大餐。在分享中国钢铁红利的同时,一个更庞大的战略正在酝酿,三井财团推进的“大东亚钢铁共荣圈”开始逐步形成。 第一节 启动中国攻略 第二节 向全方位和纵深发展 · · · · · · ( ('#dir_3235204_short').hide();$('#dir_3235204_full').show();$.get('/j/subject/j_dir_count',{id:3235204});void(0);" jquery1274234601222="64">更多)
自序 前言 (略) 第一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井财团成功地将上海宝钢纳入到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中,并将其打造成一部 “超级提款机”,从而在铁矿石涨价、海运费上升和钢材物流布局中享用着一道道美味大餐。在分享中国钢铁红利的同时,一个更庞大的战略正在酝酿,三井财团推进的“大东亚钢铁共荣圈”开始逐步形成。 第一节 启动中国攻略 第二节 向全方位和纵深发展 第三节 占据上游制高点 第四节 高明的玩家 第五节 梳理中国钢铁产业链 第六节 大东亚钢铁“共荣圈” 第七节 谁来主导中国钢铁联盟? 第二章 踏上四通八达的跳板 中国著名的“新浪网”是由四通集团创立的,而四通的发展历程以及它辉煌一时的产品“四通打字机”却与三井财团密不可分。因为四通最初的贡献,富士通、松下电工、瑞萨、ALPS公司、Ferrotec公司等一批三井财团的关联企业如今已经在中国市场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了。 第一节 “慷慨”的帮助 第二节 搏弈、竞合、抛弃 第三节 鸠占鹊巢,借壳生蛋 第四节 大中国工程 第五节 活跃在全球居民周围 第六节 失去的十年 第三章 种下一棵“摇钱树” 三井财团目标是将曾经制造出中国第一台彩电的“上广电”(SVA)打造成“中国的索尼”。在此过程中,索尼、东芝、松下、NEC等三井财团的重量级企业借助上广电这棵“摇钱树”,都参与到了对中国电视产业链的战略统合之中。时至收获季节,曾经种下的摇钱树开始哗哗作响了。 第一节 重复“引进-再引进”的老路 第二节 种下一棵棵树苗 第三节 不由自主的 “龙头” 第四节 暗中的统合 第五节 日本领头 “雁行模式” 第六节 政府担当怎样的角色 第四章 隐藏的垄断与共谋 以三井财团的东芝和索尼为首组成的6C联盟和3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擎起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利剑。此后,针对中国民间企业主导的EVD联盟的反抗,三井财团又通过“东芝HD-DVD阵营”和“索尼BD阵营”分别整合清华大学和中国华录集团的力量,实施“以华制华”的战略。 第一节 挥起专利大棒 第二节 竞争背后的垄断 第三节 红光PK蓝光 第四节 相煎何太急 第五节 内容为王的铁律 第六节 中国需要怎样的产经体制 第五章 大产业链上的棋局 三井财团曾经错误地估计中国3G手机牌照发放的时间,也低估了中国政府对国产标准的支持,造成了早期的市场战略被打乱。NEC、松下、东芝、三洋这些三井财团的企业在试水中国2G手机市场之后,采取“以退为进”战略,隐身中国3G市场。其中,NEC摆开了“3G,以中国为核心”的棋局。 第一节 3G产业的幕后推手 第二节 咄咄逼人的实力 第三节 目标中国,以退为进 第四节 布局中蕴含的野心 第五节 整合资源再发力 第六节 韩国带来的启示 第七节 中国缺失“综合性企业” 第六章 无敌的商人道 人们熟知的丰田集团是三井财团的重要成员。深受三井商业文化影响的丰田集团向来以夺取商权为根本目标,其商业能力集中体现在丰田通商(隐藏的三井)身上。丰田通商与丰田汽车如影随形,在中国悄然投资了120多家企业,分布在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不断延伸到其它领域。 第一节 影子丰田在中国 第二节 丰田汽车商社 第三节 产业配套体系 第四节 决胜流通领域 第五节 价值综合者 第六节 像商人一样思考 第七章 商场如战场 中国燃料油垄断企业“中航油”,曾经被《求是》杂志盛赞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却浑然不知地掉进了三井财团的大网中,在石油期权交易中亏损5.5亿美元。随后,三井财团的期货公司和战略研究所在中国境内展开行动,对中国能源市场和政策施加影响。 第一节 巨亏背后有玄机 第二节 “3对1”的庄家赌局 第三节 事后现身的操盘手 第四节 遏守咽喉,卡住物流 第五节 情报力与战略视野 第六节 学费不能白交 第八章 “商人幕府”的真经 为争夺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日本财团组建了“中国高速铁路日本企业联合”,基本上是“台湾新干线日本企业联合”中的原班人马。有所不同的是,在台湾出面领头的是“三井”,而在大陆换成了“三菱”。以台湾的“市场换政治”和大陆的“市场换技术”为背景,日本财团两岸通吃,满载而归。 第一节 政治挂帅显神通 第二节 “三位一体”的攻势 第三节 进军中国“大提速” 第四节 陨落的“中华之星” 第五节 韩国为什么能? 第六节 呼唤“中国产业军团” 第九章 谁在觊觎“核按钮” 根植中国电力市场多年后,三井财团的东芝公司以54亿美元收购了有“核电鼻祖”之称的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从而顺利地从中国政府手上获得了80亿美元的核电设备合同。与此同时,三井财团还借助中科院和韩国企业的力量切入中国电力装备市场,并且在中亚地区与中国展开“核原料”的争夺。 第一节 悄然的渗透 第二节 从“三峡”到“2008奥运会”(略) 第三节 抢占中国核电市场 第四节 “一鱼多吃”的手法 第五节 资源争夺引发“核大战” 第六节 日本是怎么赢的? 第十章 财团就是力量 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围绕“全套完整产业链”而构造组织结构,以主办银行、综合商社和制造企业“三位一体”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原料、技术和市场。这种财团体制充满着家族文化和商帮文化的浓厚色彩,而日本大学经济专业的参考书则直接称之为“日本型社会主义”。 第一节 对抗列强的坚定意志 第二节 合纵连横,网状生存 第三节 忠诚的经理人队伍 第四节 争夺全球“商权” 第五节 金融战败的教训 第六节 新的丰收季节 第七节 从内看是社会主义 后记 · · · · · · ( ('#dir_3235204_full').hide();$('#dir_3235204_short').show();void(0);" jquery1274234601222="65">收起)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在中国的布局].白益民.扫描版.完整版.part01.rar :[upload=rar]down10_10223.asp?ID=151735[/upload]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在中国的布局].白益民.扫描版.完整版.part02.rar :[upload=rar]down10_10223.asp?ID=151736[/upload]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在中国的布局].白益民.扫描版.完整版.part03.rar :[upload=rar]down10_10223.asp?ID=151737[/upload]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在中国的布局].白益民.扫描版.完整版.part04.rar :[upload=rar]down10_10223.asp?ID=151738[/upload]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在中国的布局].白益民.扫描版.完整版.part05.rar :[upload=rar]down10_10223.asp?ID=151739[/up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