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懂点经济学再来谈管理

[复制链接] 12
回复
22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4-28 15:5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管理这个专业这么久总想找个时间总结一下,好好梳理一下思路,能够系统的提升一下对管理本质的认识。上国内一些著名的管理论坛看看,发现没有可以有启发作用的新思想或者醍醐灌顶、高屋建瓴的大视野,这也难怪,国内管理论坛如同论坛成员自己的共识那样:是管理初学者的天堂。对管理领悟到了一定程度,限于个人知识面、经历的限制,对管理的认识肯定不同,这些东西展开来讲肯定是颇费精力的;另外一个方面,对管理有深刻认识的人,肯定是社会的精英,期待他们在网上码文字,自己想想也可笑。只有我这种没太有体会的人才会冒称有点想法,有点感触,在网上分享分享,总结总结。
其实,对管理的感触很多,但我估计我的观点肯定会争议很多,不是说我的观点不对,而是个人的哲学观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方法论不同,因而结论不一样,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个人澄清的问题,也是我努力寻求突破的地方。这些争议暂且搁置,如果我真的想明白了,会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废话,是想说写这些文字的出发点是写一些共性的东西,不涉及文化背景、价值观、哲学认识的一些东西,就是不涉及“道”的东西,谈一些“术”的问题。记得曾经听人讲过,做我这个行业有入门、入段、入道之说,很显然我要写的东西是入段级别的总结,希望自己总结一下,如果你看了有些用处,那就谢天谢地了,自己有个总结又帮助了别人,何乐而不为呢?同时,只有将东西系统梳理,才会更好的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才会有更好的提高。
    做个小小的总结,谈共性、入段级别的总结,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管理学是很有指导意义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在经济学家(绝大部分)的眼中,企业是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箱子,之所以是黑箱子,这里面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学本身的缺陷(废话就不多说了,可以看看弗朗西斯福山的书)。用经济学的一些理论打开企业这个黑箱子不是没有人干过,组织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就是这样的学科,但本人比较讨厌这种教科书,这些教材还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理解企业。达到波特、科特勒(两人都是经济学博士)这样高度的人毕竟少,他们都是大师。离题一些,管理学是交叉、边缘学科,要成为管理学大师,“杂家”可能是必由之路。话题收回来,我希望从一个管理从业者的角度来解读经济学的东西,一方面本人有经济和管理学两方面的专业背景,另外一个方面,从容易理解的实战出发即使你没有相应的基础也可以理解我的总结,省的看那些教材云里雾里,讨厌反胃。
    反过来说,现在管理学也很发达了,很多人仅仅研究管理学就可以成为这个大师那个大师的,反而忽略了一些经济学的东西,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一些经济学的理论对管理学的作用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码的文字尽量让读者看的有趣一些,目的无非是让大家容易理解,能够多提一些好的建议,多多讨论,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建议,这就远远超出个人总结知识的范畴了,哈哈,我码文字就一举两得了。
打住、打住,废话不能再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8 15:51:13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5:53:43 | 只看该作者

从交易成本说起


       从交易成本说起



    一谈交易成本,就会谈到科斯。这是必然的,因为人家有交易成本这个东西的知识“产权”。科斯是个牛人,他1937年发表的小论文《企业的性质》使他在199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更牛的是,跟他学术成果密切相关的诺斯,在1993年也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有更牛的,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姆森也是科斯这一经济学派的。牛吧,如果你知道科斯的产权经济学理论曾经指导了中国的经济制度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块,你就明白他的理论在中国有多牛了。科斯为首的三个诺贝尔奖经济学家的成果没有数学,这在数学当道的经济学领域拿下最高奖项,足见人家的功力。
    大了不说,说说科斯“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和它对管理学的指导意义,科斯更多的理论就不做过多阐释了。从这个概念出发,你会发现经济学的理论是很概括、很抽象,同时它的指导意义更强、更深刻,希望我所提到的东西能够给没接触这些东西的从事管理的人提个醒,不要去犯一些低级错误,做决策的时候把握住最基本的规律。
    “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费的成本。”这是从网上资料找到的定义,很容易理解,很浅显,浅显的有点废话的感觉。这个东西会跟管理学有啥关系,还真有关系,而且是很多战略层面的关系。为啥?
如果要说,还真的从科斯他老人家的论文说起。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性质》核心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为什么存在?没受过西方经济学而的洗礼,也能从生活经验中大体判断这个问题的答案。企业嘛,一堆人在一起工作,为什么存在?肯定是一个人干不了的事情大家一起来干吗,比如一大堆人在工厂里面造一个冰箱或者汽车,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这种回答有道理也没道理。就从这个回答看看人家科斯是怎么解答这个问题,提出交易成本概念的。
    1000人的家电企业,大家一起合作造冰箱,单个人的力量肯定造不了冰箱,专业化分工再合作可以高效的生产冰箱,这是企业存在的理由。但反过来讲,每人生产一个零件,这些零件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然后组装成一个冰箱,可不可行?有点类似于你买组装电脑,自己选择那些键盘、主板、显示器等配件,自己组装成台式机,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个人就取代了联想、戴尔、惠普等生产台式机的“企业”,自己完成了组装环节,而不需要企业去做(当然,这些电脑配件也是企业生产的,在这个例子中不关注,只关注组装这个环节)。理想化的来说,个人通过市场买卖、交易的方式也是可以实现现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也就是说,一堆人都造零件,然后最后一个人组装就可以生产一台冰箱,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不存在了。
那为什么企业还存在呢?如果你接触过科斯的这些理论,这个问题当然不需要我啰嗦。在此就为懒得搭理这些经济学理论的人说道说道。刚才在讨论理想化的个人分工买卖交易的例子中已经涉及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这还得从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市场机制说起。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学是解决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说白了他有两个前提,第一,资源是稀缺的,是不充足的,第二,资源需要有“效率”的配置,别浪费。可以说“效率”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用市场交换,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当然市场还有一个机制是竞争),用价格的高低来决定效率。这些东西萨缪尔森在它的教材里一开始就跟你说过。
    Ok,市场经济用价格机制来解决效率问题。而且瓦尔拉斯同志(大牛,感兴趣不知道的可以自己百度一般均衡或者瓦尔拉斯均衡)用数学证明了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是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就是说,市场机制是可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通过价格这一个魔棒是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终极目标的。
    回到科斯同志的思考,企业为什么存在?既然价格机制是有效率的,那就是说,通过市场买卖交换是完全可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的,也就是通过市场交换是完全可以以个人为单位生产零件,然后在组装电冰箱的,那为什么还会存在企业这个组织呢?这不是矛盾吗?企业存在了这么久,很显然做错的不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肯定是经济学家。因为在瓦尔拉斯均衡中,没有考虑一个因素,那就是交易是需要成本的。
    在市场上买卖东西是需要成本的。这些成本就是前文提到的在网上搜索资料中显示的成本。由于有交易成本的存在,通过交换是需要代价的,是需要损失一定效率的。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生产,然后交换,在交换过程中是需要成本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个人造一个冰箱零件,比如我是最后一个组装者,我就得去买N多的零件,去市场上找、去谈价格这都得花费我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些都是交易成本。而“效率”这个概念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怎样才能在这种情况下节省成本、提高产出从而提高效率呢?这就是企业存在的原因。
    很显然,把一堆人集合在一起搞生产无疑会节省很多的交易成本。省的你去市场上去找、去谈判价格,把市场价格机制内化成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协调【管理作用的经济学解释哦】,节省交易成本,这就是企业这个组织存在的解释,是科斯的解释。也就是说,企业是市场交换价格机制的一个替代物,是以一种更有效率的方式替代价格为基础的交换的机制。当然了,服从于市场机制效率的基本概念,企业也要不停的的压缩成本,提高效率。关于企业提高效率,有必要说一下波特的竞争战略。波特提出了三大基本竞争战略差异化、低成本、聚焦,从经济学上理解,低成本显然是直观的降低本、提高效率,差异化可以理解成用同样的成本提高差异化的产品——价值更高的产品,也是一种效率的提升,聚焦就是在某个细分市场上提高效率。这跟经济学上的效率是不冲突的。
    晕,说了半天,怎么到了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不是常识吗?企业生产的东西成本高不就要破产吗?这还有你说嘛?恭喜你,答对了!本来这些经济学道理就是用一个解释框架、一个定义去解释经济现象的,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
    但提醒一下,关于交易成本相关的概念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企业存在的原因是用更低的交易成本的方式替代市场交换的价格机制,这是科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企业为什么存在的原因;第二层面的东西才是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第三个层面,效率是核心,不管用市场价格来交换,还是用企业的方式组织生产,都必须以“效率”为评价标准。好了,明白了这三层意识就谈谈管理方面的东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8 15:57:56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5:56: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

    好了,交易成本罗嗦完了,进入管理领域。从大企业病说起吧。
    记得杰克韦尔奇同志来中国的时候,张瑞敏问他一个问题:怎么让GE这么庞大的一个公司能够具有小企业的高效率?这个问题切中要害。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管理层级的复杂,机构会越来越臃肿,官僚主义、人浮于事越来越成为生存方式,大企业低效率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大企业病随之而来。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说,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因为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管理,实现比市场交换更高的效率。在现在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把企业也看成一个基本的交易单元,你这个企业存活的理由就是要更有效率,或者是成本更低,或者是生产更高价值的产品,或者是在某个市场效率更高(波特竞争战略),否则的话,很简单,被淘汰。大企业病会侵蚀企业的效率,将企业存在的理由弱化,当这个病严重到一定程度,如果高于市场交换的成本,那这个企业就丧失了存在的理由了,市场会把它淘汰的。
    道理是很简单的,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如果不理解的深刻同样会犯一些错误。举两个案例来说这个事情吧。先拿上面提到的海尔和GE说说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8 15:58:40编辑过]
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5:59: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案例一:海尔以“ 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模式

     案例一:海尔以“ 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模式



    从网上搜索的一堆资料:“海尔的“企业源头论”认为,员工是企业的源头,源头的活力是企业的活力之源。员工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唤起员工对企业、用户高度责任心,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企业这条大河奔腾不息。因此,这就需要创建一种员工与用户相咬合的利益调节机制,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市场链正是建立在“ 企业源头论”上的一种客观必然选择。在市场链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自我创新整体能力,把对员工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与企业经营资源更有效的配置结合起来,瞄准“ 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来提高业竞争力和市场美誉度,海尔提出了负债经营的观念,就是将企业以前无偿给员工使用的资源(如设备、工具、材料等)转变为有偿使用,企业给员工提供的这些资源就是员工的负债,员工必须运用创新的方法经营这些资源,使资源增值,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这样才能得到相应的索酬;否则,就等于浪费了企业的资源,就应当自己掏钱索赔。负债经营思想的实施首先要量化负债资源,建立负债经营计算平台,对比国际先进水平以及本企业上一年度最高水平,确定资源增值的目标,通过竞标形式确定经营自我的创新主体,由创新主体利用创新的工作方式去经营负债资源,达到资源增值的目的。当然,市场链和负债经营理念的实施是建立在扎实有效的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之上,这个基础的核心就是OEC管理。OEC管理法即Overall(全方位)、Every(每人、每天、每件事)、Control&Clear( 控制和清理),简言之就是五句话: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Bu-bla,bu-bla,说了一大堆。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充分的引入市场机制,试图通过价格机制来提高内部效率。这可能是海尔居安思危,从大企业病出发力图提高内部效率的革新之举。不得不说,这个思路是很有意思的,是创新之举,但这个方法可行吗?
     不妨从交易成本角度来看看。海尔很大了,可能内部效率有所降低,为了提高效率,引入虚拟的市场机制来治疗大企业病,看海尔的架势是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市场主体,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作用的。但这里面的逻辑需要澄清一下。企业存在本身是节省交易成本的,是比市场交换有效率的,也就是说比海尔内部的市场链业务流程是更好、更节约成本、更有效率的,那你这样改有前途吗?你不能用落后的价格机制来替代更加有效率的企业组织啊?这不是反其道而行吗?
    难道说海尔的大企业病非常严重?已经严重到了,效率非常低下,已经远远低于市场交换机制?如果是这样,海尔的竞争态势可就有很大麻烦了,会被其他竞争对手击垮的,因为你比松散的市场交换都效率低下了。更深层次的讲,交易成本的特征还有资产专属性、交易频次、不确定性等特征,在一定层面上是可以用价格机制在企业内部运行的,降低一些交易成本,但海尔这种比较彻底的反其道而行之的创新方法从逻辑上来讲是违背了科斯同志交易成本理论的。如果这样推行下去,单个的员工之间会不会产生新的交易成本?
    无论怎么说,海尔这种比较彻底的逆向创新是存在问题的。从理论上来讲是完全逆科斯对企业存在理由的解释的。如果海尔成功那只能说海尔推翻了经济学,推翻了市场机制。反过来讲,在企业内部提倡的协同、团队合作等等一系列的东西统统没有价值,为什么?让他们作为市场主体,去交易、去买卖就得了,管理者可以统统失业,企业统统解散,只要市场就行了。这种彻底的向市场化进军的创新模式是一个神话,不可能成功。
    在此之下,海尔内部的变革更加可能的是“市场链模拟”,不是彻底的引入市场机制,以比较大的业务单位为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一定程度上克服大企业病问题,提高内部效率,满足客户需求。如果海尔走火入魔,觉得把个人变成市场主体是最终方向,那我只能说海尔这种变革必将失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8 16:00:10编辑过]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6:01: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二:GE根治大企业病之道

    案例二:GE根治大企业病之道


    杰克韦尔奇时代GE的管理为大家所熟知。什么无边界管理、消灭官僚主义、群策群力、数一数二之类的,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重复了,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这些信息信手拈来。
    可以看出来,GE解决大企业病的思路完全不是从市场机制提高效率的思路。是从企业内部合作,加强管理,降低交易成本的思路来提高效率的。这是符合科斯交易成本基本思路的。是用更加优秀、节省交易成本的企业组织替代价格交换机制的解决之道,是通过不停的提高企业效率、进一步降低内部成本来实现企业经营成果的思路。本身企业存在就已经比市场机制更加有效率,慢慢变得效率低下,通过内部管理的提升来改善效率,这是符合基本思路的。
    总结海尔、GE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完全的把企业内部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是错误的,是大的路线错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如果海尔的效率低下到不如市场交换机制,那么他的改革就是对的。问题是海尔的大企业病真的如此严重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企业是优于市场交换的,只要存在企业就说明企业是降低交易成本的,这是毋庸置疑的;海尔之外还有很多同类的竞争对手,他们是效率的标杆,这些竞争对手的存在就为海尔树立了一个效率标杆(反证一下就可以,如果他们效率不如市场交换,他们就不会存在),海尔还能活下去,就说明海尔的内部企业管理是有效率的,是高于市场交换机制的。因而,海尔如果采用彻底的市场化内部改革是不可取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8 16:01:16编辑过]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6:02: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案例三:壳牌的内部竞争机制 ——大企业内部的价格竞争机制,到底怎样引入市场

案例三:壳牌的内部竞争机制
——大企业内部的价格竞争机制,到底怎样引入市场机制?


    壳牌在内部分子公司之间引入了市场机制来提高内部效率,保证公司收益。具体的案例描述我就不多解释了,简单的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壳牌有一个油井需要开发,他会在壳牌全球的分子公司中进行招标,谁出价最低(成本)谁就去开发,这从整体上来说保证了壳牌集团的利益。
    壳牌的这种市场竞争、价格机制在大型企业集团内屡见不鲜。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引入价格交换机制是可以提高效率的。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说企业存在是降低交易成本,优于市场交换的,为什么这种反其道的方法还可行呢?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主要是看企业节省的是什么交易成本的问题。前面也提到过,交易成本有资产专属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次等特征,这三个特征越高,交易成本就越高。翻译成管理上的语言,比如一个SBU(战略业务单位,如壳牌的一个钻井事业部)内部的资产专属性是比较高的,内部雇员之间的交易成本是高的,你就不能在这个SBU内部进行市场机制改革,这是违背交易成本规律的。但他如果跟其他的SBU发生交易,这两者之间不存在资产专属性、不可分割性的问题,交易成本是很低的,这时候用价格机制就是可行的,因为两者之间发生交易本来就没多少成本,用市场价格、内部管理同样可取。壳牌母公司可以用一定的价格卖项目给下属公司,也可以分配这些项目给下属公司。理论上说,壳牌完全可以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来取得比招标更好的效果,只要壳牌管理到位,肯定是能够更加压缩成本的,因为公司内部是靠管理、权威运作的,不是市场平等的交换、讨价还价方式的,理论上肯定是更好的运作方式,是更好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方式。
    总结一下,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也是可行的,是一种折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效率的,这种方面只能用于发生交易的双方交易成本不高的情况,比如以sbu为单位的市场机制。资产专属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次越高,这种机制就越不行。
    再深一步讲,壳牌也知道可以通过内部管理来取代价格机制,为什么他还推行内部价格竞争呢?这其实是牵扯到更复杂的问题,是牵扯到人的问题,是人的积极性发挥问题。不能只看到企业这种组织比市场降低了交易成本,是有效率的,从经济学上来讲,企业只是在价值创造上比市场交换更有效率。但是,从价值分配上来说,他的分配原则激励效果是弱于市场交换机制的。因为在企业内部员工不是市场交换的主体,收益不是来自于买卖,而是来自于工资和奖金等收入,这些物质报酬是否完全能够体现工人的价值,这是存在疑问的。这与市场机制下包干到户,个人说了算的机制是不可相互比较的。完全的价格机制能够发挥充分的激励作用,提高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企业组织的价值分配模式是弱于市场机制激励效果的。但企业通过缩减交易成本来提高效率,通过相对合理的分配模式来保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防止效率的降低。
    总结一下,企业以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取代了市场交换机制,同时它牺牲了激励效果从而降低了个人的效率。两者是一个度的取舍问题,你是通过更加有效的管理来降低内部成本,走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效率的道路,还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提高激励效果来提高个人的积极性(一个sbu的机制也是一种总体上提高激励效果的方法),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的道路,这是企业的共同选择。第一种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企业取代市场—降低交易成本“道路,后一种是”市场取代企业——提高个人激励“的道路。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知道,现实社会既然存在企业组织,就说明,“企业取代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的收益远远大于他所带来的”个人激励降低而导致的效率降低“。
    所以说,对于企业来说,正确的道路应该是适度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当且仅当这个市场机制的交易成本很低时。通过市场机制的激励效果来提高人的积极性,避免人的积极性降低从而带来整体价值创造效率的降低。话说回来了,企业也可以通过其他一系列方法来提高人的积极性,有物质的、精神的,种种方法可以选择,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效率也是有很多替代方案的,这就是管理,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是可以用一系列手段完全取代市场机制的。【从价值创造总量上来讲,企业作为整体取得了1+1大于2的价值创造效果,这些价值分配是完全可以让每个人取得在市场交换机制下更大的价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8 16:02:46编辑过]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6:03: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案例总结

    OK,三个案例讲完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企业病的三个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完全的市场化改造时不可能成功的,企业内部是可以引入市场价格机制的,当且仅当交易成本很低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的好处是调动个人或者事业单元的积极性,同时,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一定非要用市场机制手段,现代管理就有很多很好的方法。【更深层次的讲,经济学只从价值最大化—效率的角度考虑问题,管理学上承认人是社会人,是需要物质、精神各方面激励的,远比经济学上的理性人来的完善,市场机制只激励人的经济动机,但管理手段激励人的社会动机,孰优孰劣,立等可见,这也是管理激励手段强过市场机制的重要来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8 16:03:34编辑过]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6:04:14 | 只看该作者
痴人呓语,罗里啰嗦,不知道这么多文字,乱七八糟是否有人愿意看
9
发表于 2010-4-28 22:44:12 | 只看该作者

初看,有点难懂,反复看了1-2遍,我认为写得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从经济学角度和管理角度两方面更好更有效地去进行企业管理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地方。内地企业管理往往太粗燥管理了,或生搬硬套国外的 东西,没有进行有效消化和比较内外差异,最后造成企业寿命不长,这些短视行为的企业应该多反思反思。

不过,前面第一段确实有点罗嗦了。

  

10
发表于 2010-5-3 18:46:54 | 只看该作者
恩,谢谢楼主辛苦的工作,等我详细读了,再与楼主讨论讨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