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管理者都相信“定位”是当今世界最好的竞争理论,当我第一次读到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时,曾被这个概念深深地吸引。深入研究,发现有很多不能明白的地方。许是文化上的差异,加上著作是翻译的缘故,《定位》这本书也一定走失了一部分营养。当然我并不是说翻译者翻译的不好,这是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不可避免的。书中的内容是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与中国独特的二元经济环境有很多不同,如果完全接受西方“定位”,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我想特劳特的《定位》直接用在中国似乎是不适合的。
身边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刚好证实了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我有一个朋友。曾经深受特劳特《定位》的启发,于是将学到的“定位”运用到他的企业的营销中去,可是结果并没有像预期想象中那样好,朋友也因此而感到失望。
因此,什么是定位,到底如何在中国当下的营销环境下进行定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定位定天下》这本书,很快就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中国的企业太需要本土化的定位理论进行指导了。“中国是最古老、最大的产茶国,然而至今没有一家全球性的茶叶品牌,德国不产茶叶,却占据了全球茶叶市场的绝大多数品牌。”从自序开始,我就知道这本书一定是我需要的。翻开了第一章,从为什么要定位起,我就爱不释手的读起来。“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我们大部分的企业还停留在三流的阶段。”“世界工厂”绝不是什么褒义词,打造世界品牌才是王道。耐克公司委托中国东莞的工厂加工一双鞋子,只需要几十块钱;然后再把这些中国生产的鞋子贴上NIKE的标签,这鞋就成了一夜蹿红的明星,身价暴涨!但同样是这双鞋,如果没有耐克的那一勾,你几十块钱都不好卖!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要打造品牌,绝对不是只靠广告就可以奏效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完成这个工程的关键就是正确的定位。
在《定位定天下》这本书中,我清晰地找到了适合中国企业的定位。定位就是通过差异化策略,让自己的产品独立无二,要完成这个目标,作者讲述了四个步骤,十种方法,可谓用心良苦。
市场细分化的激烈竞争,让作者将定位理论更加向前推进,提出了反定位理论,通过这一新的理论来弥补定位在应用中的不足。作者尤其为中小企业着想,帮助中小企业出谋划策,让中小企业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相信这本书能够给许多处在混沌状态的中国企业指出一条生路,我们必须要坚定的应用适合自己的定位法则,实践真正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定位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