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N-US">——从复星董事长郭广昌参加税总座谈会所想到的
ANG="EN-US"> 4月1日上午,“税收·发展·民生”座谈会在国家税务总局多功能会议厅召开,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钱冠林主持。总局领导王力、冯慧敏、张志勇、汪康及有关司局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纳税人代表,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广昌也参加了会议。
每年四月是全国的税法宣传日,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座谈会,这个无可厚非,但若把郭广昌参加会议认为是税务总局从纳税人数据库里随机抽出来的,这种可能性的概率比中六合彩还小,可见,复星集团刻意税务公关的成分还是存在的。
参加这样的会议,对郭广昌本人有利的一方面是,通过媒体的传播,使正在对复星集团进行稽查的国内其它地区的税务机关来说,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因为“被邀”参加税总的座谈会,可能意味着复星集团和税总关系不一般,所以地方税务机关会在所稽查出税务问题的处理上有所放宽。但我认为,从总体来看,郭广昌参加这个会议的弊大于利。原因如下:
2009年,税总稽查局所抽查的63户名单中,上海的企业只有一家,那就是复星集团,其中深层次的原因,这个不得而知。当时就有记者问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答:“希望郭广昌不要变成第二个黄光裕”。随着税务稽查的开始,复星集团所采取的税务应对策略,恰恰是与国美集团一致,那就是各地“分头应对”。虽然该集团配有专职的税务总监,并且与上海当时税务机关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且在我所接触的人当中,不论是记者还是中央部委一般的工作人员,与郭广昌本人有过交流的人,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由此可见郭广昌本人是一个比较平易近人的企业家。但我想说得是,当你在税总的座谈会上发言时,本来对你不太注意的人,包括总局局长肖捷在内,这次对你及所在的企业开始关注了。如果在会后,相关领导再询问总局稽查部门:“复星集团查得怎样了?”后果就无法想象了。在中国,领导过问的事情如果不是说情的话,那就很可能是严查,而且稽查的情况要向领导汇报,所以有时候引起政府主要领导的注意,不见得是件什么好事。近日,从民间听到了一个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某市已退休的地税局长,“平安过渡”到当地政协任职,由于其在任期间,在该局某项目招标时涉嫌受收贿赂,因此被当地纪检部门调查。由于本人对此并不知情,所以在今年“两会”期间,该人特别活跃,时而面对媒体发表看法,时而“凑到”市委主要领导面前“献计献策”。该主要领导随后把纪检部门负责人叫来问:我已在对他双规的文件上签字了,怎么今天我又看到他了,你们工作是怎么干的?纪检主管领导马上解释道:前几天他有病在住院,我们想等到他出院后再动手,既然他病已经好了,我们就马上对他进行双规。于是,此人春节前就被带走了。所以,在领导面前“晃来晃去”,把领导不当“外人”的人,小心领导把你当“外人”。
适当的税务公关是必要的。但我不认为,通过在会上与领导的交流对自己就一定很有利。参考黄光裕当年显赫的政界、商业背景以及现在的状况,当时的黄光裕可能不知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所以,当税总稽查局对其所在企业进行全面稽查时,他的理解是这不过是一个税务方面的事,是关于“钱”的事,至于政治方面、国家层面的事就没有去考虑。结果,税务层面的事被他“摆平”了,他自己却“进去”了。所以,上海的首富郭广昌同志,您可要小心啊!!!同时,建议您有空看看我当时写过的《手枪变大炮:黄光裕“敬酒不吃、吃罚酒”》这篇博文。愿您及“还健在”的企业家会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