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钱是怎么赚的?(一)

[复制链接] 6
回复
20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11-5 16: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陈月华 林韦:钱是怎么赚的?(一)
--------------------------------------------------------------------------------
作者:china  最后编辑:china  来源:转自《中国管理传播网》  类别:经济理论  日期:2003-11-4 18:00:21  今日/总浏览: 190/298   



钱是怎么赚的?(一)
(第二稿)

陈月华 林韦
e-mail:lwxch@163.com



我有一位要好的朋友,原先任职政府机关,当了近十年的国家干部,一路还算顺风,官职已经混得不算小。
后来,受不了太太经常拿自己同别人已经富有的丈夫作比较,于是,下狠心辞去官职,跳槽到一家颇有点规模的民营企业打工,出任一个高级管理职位,当起职业经理人。
一年之后,我们再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他这样问我:
“我的老板,怎么看也不像一个能人,凭什么就可以发这么大的财?”

两种人两种命运

我相信,不单只是我的朋友,可能也包括读者你们在内,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疑惑。
为什么在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文化、智慧和水平,不见得比别人出色到哪里去,甚至可能远不如身边的其他人。然而,他们的事业和成就,却偏偏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望其项背的。比如,他们现在拥有的财富,可能是我们一辈子都挣不来。
以下例子中的人物,就属于这种类型,读者多半也曾经在生活中遇见过:

例一:
他是我的一个中学同学,读书的时候,成绩一直排在全班倒数的位置上。依稀还能回忆起来的印象,是他少年时代的生活条件特别差,为人性格内向,大部分时间用于操持家务,一向不被同学和老师重视,总是成为受人批评的对象,班中没有多少同学愿意跟他来往。
除此之外,从来不感觉他有什么出众或者特长的地方,即使在平常的集体生活,例如体育活动或者课外项目中的表现,也时常让人失望!后来,连高中也没有读完就离开了学校,早早地走到社会上去。
到今天为止,在我们这些同学之中,能够当上企业总裁级别的,就只有他一个。反而,当年那些成绩特别好、作为班中明星的同学,现在还远不如他了。
也许你要说,士别三日,尚且刮目相看,何况那是经年已久的事,人是会变的!可能,他比我们早到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学到了我们在学校、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和本领,所以,他能够成功地走在我们的前面。

例二:
但以下这位邻居则近在眼前。他一直生活在我的身边,同住在一个居民区里,经常还有一些交往,可谓再熟悉不过了。
无论他的能力、学历、以至业务水平,甚至日常的举止,都颇为一般。为人属于万金油一类,虽然没有特别的专长,却好像什么都懂一点。最大的爱好就是种花养鱼,以及下棋打牌。
就是这么一个人,偏偏备受上司赏识,屡屡得到提拔。即使在新的岗位上,也没听说做出过什么政绩来,却照样接连升职。尽管有不少的人在背后非议和责难,倒也没有妨碍他照样稳稳当当地继续当官。
最近,他又调动了一个新的职位,不过,这次不是升官,而是他主动请缨承包一家公营企业。虽然从未经过商,却在短短的时间里,把原来负债累累的烂摊子,硬是变成一个创收大户。
而那些明显比他出色、能干,而且精通业务、不断出成果的同事,反而没有这种机会。故此,常常为自己屈屈不能得志而愤愤不平!
或者,你又要说,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运气,与其后台靠山和人脉背景不无关系。一个人的成功,背景有时比能力更加重要。

例三:
那么,这个人呢?他是我一个从乡下出来的远亲,当年拿着一包破旧得掉了也不会有人捡的行李,只身来到陌生的城市谋生。
至于他的身世,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文化程度连小学水平也达不到,估计最多也就能够看得懂一份报纸而已。人也不怎么聪明、能干到哪里去,逢人对他的评价就是老实得很,所谓只会埋头干活,不识抬头看路!
这样的人,显然不会有什么背景可言,运气也不算得好,曾经屡遭挫折而不得不一再转行。
与其说这几年来他一直在拚搏,不如说他更像一只瞎猫四处碰死老鼠一般地寻找新机会!也搞不清是从哪里找来的门路,现在已经成为两家企业的老板,从事的竟然还是高科技行业,天天日进斗金,身边有一帮大学毕业生在为他工作!
尽管这些大学生对他也并不那么服气,甚至,当中有人曾经挖走一些业务骨干自立门户,要同我这位远亲争个高低,却也没有影响他的生意继续在扩张。反而是那几位一心想自己当老板的大学生,终究以失败收场,最后还是摆脱不了继续为人打工的命运。

如果,读者你们仍然那么坚持地认为,每个人都总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强项,可能知识见长,或者经验丰富,甚至脑筋灵活,运气过人。总而言之,自身拥有的条件,正是决定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
世事并不绝对!我们不妨反观另外一种人,来一个对比。他们的情况正好相反,论学历、才干和背景,比一般的人要强得多,优秀得令人羡慕。所以,他们通常总是被委以重任,寄予厚望。按理,他们应该更加成功,因为,所有的条件,似乎都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
然而,结果却往往出人意料。他们也想过要创一番事业,并且曾经付出过极大的努力,手中拥有的优势不可谓不好!最后,竟然不但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反而落得损失惨痛的收场!

以下的这段经历,正好是一个例证:
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从小到大,无论读书还是工作,一向都十分拔尖。人也很精明,能说会道,兴趣广泛,可谓一表人才,而且家庭背景甚好,能给予他很多其他人不轻易得到的支持,例如海外亲友资助、社会关系网,等等。
读大学的时候,他既是校中的活跃分子,也是班中的先进干部。参加工作以后,因为表现出色,深受领导器重,一直成为单位的栽培对象。所以,经常被委派承担最艰巨的任务,他也往往不负所托,因而很得众望,被认为是一个有前途的年青人。短短几年时间,接连升了几级。
经过多年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一番历练,应该说,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挤身到社会中去,应付各种场面和挑战。况且,之后还添加了二年多的企业管理经验,对于商场市道,也不至于感到陌生和外行,恰逢刚刚完成工商管理硕士进修课程,所以,也该是他出手的时候了!
在我同其他人的怂恿下,他又一次跳槽出来,这回是自己下海经商。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一致乐观地断言,凭着他的背景、水平和才干,虽然不敢担保一定能够创造一番伟业,但要闯出个名堂,发一笔财,对于他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甚至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难得的是,他为人正派,富有冲劲,而且踏实又肯干,学识与资历并重,这些不都正是一个未来企业家所应有的素质吗?
如果,用股票来做个比喻,显然是一只刚刚上市的潜力股,正好处于冲高阶段,所以,他被很多人看好,我也投身加盟到他的新企业当中,成为一名合伙人,期望沾他的光,能够捞上一把!
结局却是让人难以置信。竟然发财不成,反而输得个倾家荡产,以至负债累累!谁也搞不清楚,究竟出于什么原因?本来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属于创新型的朝阳项目,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开局也颇为顺利,而且,无论资金还是技术,都要比同行优胜得多,到头来却以败局告终!
更让人气绝的是,偏偏就是给一个被自己看不起、比我们弱小得多的竞争对手打败!

换一种眼光看世界

我不指望读者你们能同情我们的遭遇,事实上,它也只不过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现实生活当中,类似的败局,商场上几乎天天都有发生,我们这段经历,不过是其中一个很不起眼的例子而已,不值得受人注目。
但是,作为当事人,我一直耿耿于怀,成了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以至本书一开头的那个问题,时常在我的脑海里面浮现出来,让我固执地非要去解开其中之谜。
以后的很多年,我一直在社会上闯荡,有幸得到周围的人言传身教。从他们的经历和行为当中,终于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十分感谢他们!坦率地、毫无保留地把他们宝贵的经验和珍藏的秘密直言告诉我,给予我很多真诚和有益的忠告,让我有机会明白不少的东西,以至能够在这里同读者分享。他们以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言谈与行动,一再向我证明以下一个事实,令我有如梦初醒的感觉!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是孤独的,因为,生活需要有一个环境。在这个空间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条件,我们要利用它们才能得以生存。
也正是由于对它们的发挥和利用,令我们有可能突破自身条件的局限,从而极大地提升个人的生活能力,正如你借助工具来完成凭自己一双手不可能做得好的工作一样。基于这个理由,我们并不因为自己身上、或者个人的原因,存在着某些一时难以克服的不足和缺陷,为此必然地丧失了争取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说,一个人现有的能力和条件,并不是决定他未来能否成功的唯一依据。
从相反的角度来看,谁也不可避免要受环境的种种约束和限制,它们也不是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改变得了的。我们通常只能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适应然后利用它们去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同社会相比,个人实在弱小得微不足道!过于自信、自大和自负,无视这些约束和限制,最后受伤的总是自己。
机敏者们更乐于顺应潮流,应势利导,采纳并加以发挥,为此让他们打开一条出路,反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从而赢得一个成功的未来。这是成功者给我最有益的经验。
与他们相比,之所以不及于人,并非我们身上有什么不如他们的地方,而是失于对周围那些极有价值的外界条件和社会力量加以利用来强化自己。我们往往无视、抗拒这些外来而有益的支持,凭一己之力,甚至好呈个人英雄。事实一再地证明,这正是我们不如他们的原因。
人生有精彩的表演,需要一个适合的舞台,否则,就算有超人的本领,也未必有机会让你施展得出来。特别是在这个广泛存在竞争和分工合作的社会里面,单凭自身的能力,要同已经武装起来的人较量,成功必然来得渺茫,失败反而才是理应如此的结局。这是我深有体会的教训。

不可否认,在下意识之间,我们常常倾向于封闭着自己,目的是为了抵御外面的世界,防止遭遇不期而来的伤害,以此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与此同时,我们也往往因为这个原因,拒绝了从环境当中汲取那些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条件,所以,才让我们失去了本来应该取得的成功和利益。在成功者们看来,这些外界条件,比自身拥有的长处,要有用得多!
那些不怎么被我们看得起的人,偏偏就是在这个方面有过人的发挥,他们正是巧妙地吸收、利用了周围环境中有利自己之处,并不计较和在乎面子上的问题,只是专注于如何才能弥补了自身在能力上的缺陷和不足,不惜争取所有值得利用的一切,务求达到目的。由此,顺理成章地取得了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成就。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提起劲来考究一番吗?
他们的经历,一再地告诉我,在商场上能够取得成功,自身的能力,在当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我们总以为,某个人有那样的成就,是因为他的个人才华出众,才必然地为他带来了如此的功绩。我们之所以抱着这种成见,部分的原因,是出于报导上的片面渲染,不自觉地灌输到我们的意识中去,令我们相信,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干!更主要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英雄主义思维习惯,令我们以及成功者们自己,都夸大了他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何以见得呢?读者不会没有听闻,那些从前一无所有,靠白手起家,已经相当成功,创出一番成就的人,一旦他们失手之后,当中有多少人能够重新再站起来的?他们为什么就不能重演惜日的辉煌?
按理,他们的经验和能力,应该比最初入行的时候,要长进和丰富得多,却也奇怪地没能让他们成功实现再一次创业,登上另一个成就的高峰。这是为什么呢?仅仅凭“时移境迁”,或者“锋芒不再”这些理由,能够解释得了吗?
世界真奇妙!看来,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去观察现在这个已经变得令人眼花潦乱的时局了。所谓的老眼光,是我们一直习惯于从某人的身上,去挖掘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例如,一个人有多聪明,往往认为这是决定他能否成功,以及有多么成功的先决条件;或者,他的知识和本领,与其成就,似乎有着一种必然的对应关系,越是有才干的人,好像应该越成功;又或者,成功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加勤奋,所谓汗水与成就,重量相当!而平庸的人,总是被认为与成功无缘。
大量的事实,不断地向我们证明,以上提到的这些个人特征,的确与成功有着不解的渊源,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实在难以想象,成功是怎么来?
同样也是来自于事实,却也一再地提醒我们,一个人的条件和能力,并不是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我们不妨搜集一些另类的例子来做一个比较: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16:43:00 | 只看该作者
其一:论学识
你的老板,可能只不过是初中毕业,自出生至今所读过的书,加起来可能不超过一尺高,也许连一本世界名著以及它的作者也讲不出来。企业里面必不可少的诸如制度、文件、报告之类的文字材料,往往都要由下属代笔。对于国内形势、国外时局,以至热门话题、潮流动态,从来不怎么关心过,所以,谁也不屑于同他讨论这方面的内容,被视为是一个落伍之人。
而你则是国内某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学贯东西,谈吐不凡,思维敏捷,甚至拿的是响当当、热乎乎的MBA文凭,可能还曾经在外面喝过一点洋水,不久前还在某家国内或者国外著名的大企业担任一个不算低的职位。
在现在这个企业,几乎所有的发展大计和经营方略,都出自你的脑袋。每当在例行的工作会议上,对于外间的市场分析以及内部的管理问题,总能提出精辟、独到的见解,因此很得众人,尤其是老板的赏识。
然而,现实的情情形就是,你正在为这样一个老板打工,并因为自己备受他的重用,既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又诚惶诚恐、恭恭敬敬,唯恐失去现在这份不错的工作!
连比尔·盖茨和戴尔都这么说道,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是为他们这些中途退学的人而工作的。

其二:论才干
至于一个人的才干,好像也不见得因为它而决定了未来必定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平平无奇者,照样能有所作为的也大有人在。
以我的另一位朋友为例,他在一个事业单位当领导,手下掌管着几个技术项目部门和一批合作单位。机关里面的人事,通常比较复杂,难免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出风头,甚至拉帮结党,互相拆台。这样的事,我们也常有所闻。
我的这位朋友,虽然不是专业科班出身,基本不懂本行技术,纯粹是外行领导内行,却就是能够把这帮子人,这些部门管治得贴贴服服,一直以来未曾出过大的差错。每到年终考评,都能轻松过关,偶然还能拿到一个先进部门的名次。
他有一名下属,向来是部门的主力骨干,大报上的文章发表一篇又一篇。面对着几百人的演讲,出嘴就能成章,据说从来不需要写稿预先演习。
尽管他也一直在努力表现自己,总想往上爬,却就是不能如愿。后来,终于因为我朋友的调职,有机会顶了空缺。于是,满怀抱负,一上任即大刀阔斧,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力争更上一层楼。
之后,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接手时还是好端端的一个部门,被搞得一塌胡涂,内部矛盾重重,烽烟四起,人事关系混乱,以至影响部门的运作,并且拖累了整个单位。最后,因为负有管理不善的责任而被撤职下了台。

其三:论勤奋
我一位同学的父亲,从事技术研究工作。数十年如一日,从早到晚,投入工作里面,可算是达到忘我、忘家的境界,业务成果累累,经常被所在企业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最后却落得一生清贫。退休后,因为生活扼据,不得不到社会上发挥余热,凭着身上掌握的过硬技术,兼职替人家当个顾问,挣一点外块。
他的儿子,原来是一名教美术设计的老师,也是因为不甘于清贫,辞了职当起自由职业人。自此,我就从未见过他早于上午十点钟起床的。正如他母亲所说,偏偏就是坐高级轿车的命!
谁也搞不清楚,他为什么能够赚这么多的钱,也不见他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和工作场所,只晓得他天天出外吃喝应酬,花钱如流水。好像在搞一些中介、代理、策划之类的营生。
据旁人说,全靠手下有一帮能干的在校学生为他卖命,分担着他由外面拉回来的业务,自己则从中抽取佣金,所以,他无须操心具体的事务。虽然项目也接得不少,时间却是过得舒服、宽裕,经常闲着没事去打高尔球。与其说他这是出于联系业务需要,倒不如说纯粹是一种玩意。因为,我也曾经陪同在场,却一直没有看见他做出什么与生意有关系的举动。
以上并不算得是一些个别的特例。在不少当老板的人身上,我都曾经发现过类似的迹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与其他人相比,在付出和收获之间,有如此巨大的反差?他们曾经像个谜一样,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胜在突破

我一直以为,能够当得上老板的,一定是那些才华出众的人,或者是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至少也应该得益于某些特殊的背景或者本领,才让他们在竞争剧烈的商场里面脱颖而出,取得如此的成就,赚来巨额的财富。与普通人相比,他们属于精英一族。
一旦接近他们,你才发察觉出来,他们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俗,其中有些实在也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尽管他们也不乏有拼命努力的时候,问题却是,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同他们的能力和付出,往往极不相称,令你不可理喻,也很不服气----不妨想一想你对自己的老板或者上司是什么态度和印象!他们不就常常令你不服吗?
生活的经历,让我有机会接近他们。我发现,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无论从前还是现在,其实都很平常。并不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可能有一身这样或那样的陋习。而且,他们都不例外地都是从一无所有开始创业,最初从事的也不过是一些很简单的行业,却就是能够创出一番事业,成为掌握社会财富最多的人!
为什么他们这么普通,却能够有这么出色的成就,掌握着那么巨大的财富?即使我们姑且相信,他们当中的某些人,的确有着超乎于一般人的水平、能力和天分,这也不至于令他们拥有的财富,同我们相差得如此悬殊。
他们总不至于比那些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更聪明吧?但他们所赚的钱,常常连这些专家们也预计不到,更不用说要同他们相比了。这显然没有道理的!假设地说,就算他们的确是一群资质聪颖、才智超群的人,足以一抵百,如此推算,在理论上,他们的创富能力,最多也只能比我们高出相应的比例才对,例如,充其量比我们的所得多一百倍,甚至给他们三百倍!
事实上,他们得到的财富,比一般的人要多得多,远远超出这个极限,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比例关系!更为甚的是,这个差距还在不断地迅速拉大。无论你怎么计算,他们拥有的财富,同他们的个人能力和个人条件加以对照,总是极不相称的。
而我所接触的另外一些企业老板,同他自己的员工比较,并不一定高明到那里去,可能还不如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或者创造性,更加不比其他人多,却一点也没有妨碍他们继续成为企业的当家人,赚的钱要比自己的员工多得多!

我曾经遇到的一件事,就很让人不能不去思量这个问题。
有一次,我到一家企业联系业务,碰巧他们正在举办公司运动会。老板十分热情,邀请我放下工作一同参与。
因为兴致所在,所以我也不作推辞,欣然加入到其中,选择了一些自己喜欢、也以为是强项的竞赛类项目,并同老板结成一组,挑战他的员工。但最后的结果,都是以我们落败而告终。
休息闲聊的时候,老板笑着对我说:
“你别小看我们这些员工,不论工作还是业余活动,他们都是一帮不错的好手。以一对一的话,我多半要输给他们;如果他们结成团队,我就更不是对手了。”
他话中的意思,显然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员工有多出色,却由此引起我另一个念头。借此机会,我开玩笑地向他问道:
“那为什么做老板的不是他们,反而是你呢?”
他装出一个诡秘的样子,笑着回应我:
“因为有本事用得起比自己高明的人,所以,做老板的应该是我!”----这同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墓碑上的志文,竟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只不过是一句戏言,但其中的含义,却很值得提醒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自己有什么不如他的地方!

可能,也正是因为他们那么普通,不那么完美,反而让他们更加重视、更加懂得利用和发挥身边周围有利于达至自己目标的资源和条件。正如这位老板所说,利用比自己更高明的人。而这些人才、资源和条件,却提供了比他们自己身上所拥有的才干和能力,有更大的作为,正是得益于这种运用和发挥,让他们取得到今天的成就,反映在他们的财富创造能力和创造数量上。
我们再不能仅仅从学识、才干和勤奋这些个人特质、知识和水平,或者是性格、运气和机遇这些内涵当中,找寻他们成功的原因,这样,显得我们的眼光有点狭隘了。一旦我们用更广阔的视野,透过社会这个大角度去观察、考究他们富有成效的举行,也许,我们可以更深入,而且更客观地发现其中的内在与外在原因。
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杰出人物,常常被称之谓企业家。在我看来,他们同科学家、艺术家,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并不完全依赖于个人的努力、才干和天分,去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社会环境提供给他们的条件,尤其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是显而易见。因为,他们从来不可能关起门,局限在小圈子范围内取得成功。越是广阔的空间,越是规范有序的社会,越是全球化,他们就越能够充分地施展出来,发挥独特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环境能够提供给他们什么,要比他们自己身上拥有什么,更加来得重要!
所以,以他们的看法,在商场上,即使是很一般的人,同样都有成功的机会。这是因为,经营这个行当所具有的特征所决定的,故此,追求成功,不需要任何的前提条件。因为,你所缺少的东西,往往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等待着你去发现和利用。有时候,我们特别相信机遇和运气这些缘分,其实,它们也就是我们对周围资源和条件,意外地有所发现的一种解释。
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呢?经他们言传身教,总算让我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奥妙!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当然首先取决于自身的才干,不存在即使是白痴或者懒人也可以轻易成功的道理!但更主要的是,他们有赖于从以下这三个方面赢得了其他人所不可企及的优势:

第一:
他们的成就,得益于经营这种外在行为所带来的倍增效果;

第二:
社会的组织功能,为他们创造出这种效果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三:
发挥管理作用,令他们得以成功地把这些条件转化成为财富。

财富创造的杠杆效应

借用以下一个的比喻作为解释,我认为再恰当不过。
亚基米德曾经说过一句豪言:只要有一个支点,再给一条杠杆,他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可惜的是,在他的一生,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给他一试,所以,终究未能一酬壮志。
而对于那些企业老板们,现在的世界,却真的提供了他们这个机会和可能性!首先,他们透过经营这种盈利性行为,从市场当中把社会上有价值的条件和资源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并且把它们组织起来,然后,发挥管理的作用,不断地演绎着他们的创富过程。
我们姑且把管理比作是他们的支点,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支点的位置;而组织有如他们手中的一条杠杆,组织效果等于杠杆的长度;经营则是压在杠杆一端的重量。这个重量,也就是老板们自身所拥有的全部个人素质的综合,包括他们的欲望、意志和品格,以及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等的集大成。
这些个人素质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力,并不一定都是指着同一个方向,它们之间既可能互相叠加,也可能相互对冲。正如有的人,由于性格上的缺陷,抵消了自己在智慧方面所具有的部分长处;而另外一些人,则因为知识和经验丰富,助长了他们追求更大目标的志向和信心。
最后,由这些素质的全部表现,合成为一定的份量,虽然,可能并不显得有多么厚重,却是通过杠杆效应,撬起了另一端令常人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
借用这种比喻,我们或许能够发现,那些企业老板、经营者们,他们的成功与自身的能力相比,之所以有着令我们感到疑惑的不对称,究竟是基于什么原因?
我们设想,经营者的个人能力,也就等于压在杠杆一端上的重力。显然,重力的大小,同另一端能够撬起多少数量的财富,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没有重力的作用,杠杆永远不会有反应。所以,能力决定财富创造!
问题是,在这种杠杆作用条件下,一个人的能力大小, 同另一端的财富创造数量相比,未必有着相等的关系,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杠杆效应,即使只有微弱的份量,也有可能导致类似乘数一样的倍增效果。
至于它的倍数大小,指的是经营的最终收益,既取决于支点摆放的位置,即是当局者的管理才能;以及他们拥有一条多长的杠杆,也就是他们的组织水平!所以,在你所见到的任何一家企业里面,都肯定不会缺少经营、组织和管理这三个互相连环的部分。企业的效益,也就视乎这三个部分之间的有益程度和协作效果。
所以,在本书的正文部分,对于企业结构和活动的表述,也离不开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它们是任何一个企业的运作过程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核心的活动方式和环节,因此,它们成为全书写作思路上的一条主线。

正如一位企业老板所说:“企业经营能够成功,涉及到很多方面;一旦它失败了,原因通常只有一个,往往就在于管理不善!”
说的是,尽管存在着经营的杠杆效应,足以四两之力,拔起千钧!却也十分强调平衡水平。管理作为成功的支点,常常因为疏于重视,以至管理不到位,令组织这条过长的杠杆,已经不堪负担得起经营者对另一端过分膨胀的财富欲望,最后的结局,不是把对面的财富撬了起来,反而是摔坏了经营者自己,即是被钱财所累!哪里还有什么倍增作用可言呢?
读者可能同我一样,最感兴趣的是,究竟这个所谓的杠杆效应,是怎样起作用的?这正是本书的中心内容,它也是我所要解释的“经营者如何创富”这一命题的主要部分。

为了给读者提供一条便于理解的线索,让你们能够轻松地浏览我所认识的那些成功者们,关于如何创造财富的种种心得和经验,在书中,我遵循着:
从个人需要出发---到参与群体活动---然后发展社会联系
这样一条路径来考察我们的日常生活特征和活动规律,从我们自己也相当熟悉的行为习惯出发,解析经营者们独有的一些行为特征,从而找出上述疑问的答案,作为本书内容表述的脉络。主要也是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他们那些看似很特别的经营行为,其实既曾经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出现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同我们自身的社会行为息息相关,一旦离开了我们,他们就不可能经营得下去。
更主要的是,他们那些略带着一点神秘色彩的商业行为方式,当中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所以才会出现象师傅带徒弟那样,不断地在他们身边繁殖出更多的经营后继者,从而令经商这个队伍越来越庞大,我们也因此有更多的机会享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优质、越来越廉价的产品和服务。
其中的规律性,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一般行为模式上发现出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经营---组织---管理
这是我所见的每一个经营者、任何一家企业都离不开的活动范式。你看见有哪一个做生意的人、哪能一家企业,他们的日常活动可以省缺以上三种行为当中的任何一项,却又能够成功发财的?
基于这种看法,本书也将遵循上述行为模式以及它的结构层次,按照我的所见所闻,尝试把一个普通经营者、企业老板的创富过程,包括他们赖以活动和发展的企业形态,及其对外联系,以至因为这种行为方式所带来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果,表述在读者面前。
本书所有的观点和解释,全部都取材于我周围的企业经营者、管理者们的经验、见解与体会,以及他们的日常行为和处事方式。他们以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凭着多年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以上那些一直让我感到疑惑的问题,其实它们也曾经是那些经营者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分析上常见的答案。
之所以说它是一个规律,也是一种行为模式,是因为,我发现它曾一而再地在不同的人身上都产生过作用,在众多的不同场合中也能够带来行之有效、大致相似的成果。为此,我有理由把它看成是一种人的社会行为,它几乎适用于每一个人,这是那些成功者们也承认的,事实上也被他们自己的经历所证明!
更有意义的是,这种行为模式,在现实当中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分析和理解,这对于他们以及我们来说,还有什么比实用更加重要的呢?
当中,最令我有感触的是,他们已经习以为常地把以下一些理念,溶汇到自己的日常事务之中,并由此给他们带了旁人所不及的成就。而我们却还以为这是一种多么神秘和深奥的学问,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其一:
经营是每一人都能够做的事情,透过经营,你就有条件实现那些凭个人力量无法企及的目标。事实上,在现代这个社会,谁都在不同程度上经营着。

其二:
管理也并不是职业管理者的专利,而是任何一个人都拥有的一种能力,发挥管理作用,被视为是他们取得成功的法宝。

其三:
当你想做成一件事情,难免要遇上障碍,并且受自身条件的局限,要成功的话,除了不懈地努力,以及运用你的智力之外,还得发挥协力的作用。

提供一种参考

他们有着诸多类似上述的种种另类见解,显然不会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成功,正是来源于这些信念所驱动。尽管,可能常常只是出于潜意识,甚至是本能的,却因为他们对于经营、管理以至财富,背景,同我们在课堂、书本里面所学的,或者传统观念上理解的,有着很不一样的看法,所以,显得别具一格。
虽然,所有这些见解,可能让人觉得朴素、零碎和肤浅,远远未能成为一种科学性的解释,然而,在我们的民间经济生活当中,着实蕴藏着许多闪光的东西,全都来自于他们的切身体验。其中,不乏有值得你掂量一番的独到之处。其实,也就等于回答了这样一个疑问:
为什么有的时候,他们在我们眼里,是那样的普通,却就是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而我们好像也不比他们逊色,起码在条件上更为优越,却反而做不到,甚至常常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不是他们提供这些有益的启示,虽然我们可能也已经掌握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甚至在企业里面工作了多年,即使身在其中,原来也未必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对于企业运作,其实也并不真正地了解、甚至有着那么多的误解!所以,屡屡在同一个地方栽了跟斗!
本书的内容和观点,从未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却曾经向别人讲解,或者与朋友交流的时候,意外地得到行家的认可。

有一次,我一位当职业培训师的朋友,为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介绍本书中提到的内容。一直从旁监课的老板,是一位台湾人,拥有多家企业。课后,他对我朋友说:
“我搞企业已经二十多年了,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相信比你们多一些。但你要我告诉你怎样去经营、管理一个企业,这就难倒我了,我是肚中有货吐不出来。没想到,你能够把企业的脉络解释得如此清晰!”
我不知道,这位老板是真的认同本书内容的有关观点,还是出于习惯性地鼓励我们。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面,这位老板以及他的朋友,都曾经给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极有贡献地丰富了本书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意见和观点,纠正了许多我原来一直坚持不肯改变的看法。
另外,我也发现,他们十分习惯于只要有机会,便鼓励和称赞同他们交往和相处的人。他们、包括同他们交往和相处的人,都视为是彼此之间一份有益的见面礼!
而我们却总是羞于做出这样的举动。其实,它也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做出来却就是好像让人难以为情,以至吝啬得不屑于给人一句问候!这恐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常常为此令我们失去了很多一闪而过的机遇和支持。感情沟通商情----这正是他们给我的一个忠告!

在现在这个盛行偶像模仿的年代,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很多,例如美国的比尔·盖茨、日本的松下幸之助、香港的李嘉诚、台湾的王永庆这样的人物。但是,他们的例子太特殊了,离我们也太遥远了,不容易让我们看得透彻。我相信,即使再有同样的机会和条件,也不容易再出现他们的第二个。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他们不一定有多少能让人借鉴的地方。
反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人,有如繁星似的遍布在周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甚至,每天都要同他们打交道,比如,工作的时候或者在社会上。在这个时代,他们有着相当大的数量,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阶层,很大程度上在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不知会变成怎么样!
按照大数原则,从他们身上发掘出来的成功经验,应当有一定代表性,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更重要的是,透过他们一个个独特、鲜活的例子,也透过他们的处世为人之道,有机会让我们看得清楚,自己也生活在其中的这个越来越商业化的社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原因,令到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的同时,也令我们为了享受这种生活而越来越疲于奔命?
隐藏在这些成功者背后的又是一股什么力量,以至他们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时,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即是亚当·斯密早在二百年多前就已经告诉我们的,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它是怎样指挥那些经营者们、其实也包括我们,每天必须要做些什么?我们渴望拥有的、既爱又恨的财富,到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并且,总是首先集中到他们的手上,偏偏就是与我们无缘?
因为他们,我得到了答案。为此,我衷心地感谢这些甘于藏在背后,不愿意表现自己,却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的前辈!我要特别地声明,本书中的所有例子,全部都经过改编或者虚构,原因是:

一来:
是出于表述上的方便,以求增加本书的可读性,至少也是为了能够把问题解释得清楚;

二则:
也是为了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因为,我的理解,未必能够完全反映他们的意思;

三者:
在我的周围,的确也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经典例子,倒是希望将来能够从有成就的读者你们身上发掘出来。

故此,我尽量找一些能够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加以改编,尽可能地融入本书内容中去,以便在条理上更加清晰,思路更加流畅。我相信,这并不影响本书内容的可信度。因为,类似的事例,只要你留意,身边随处都俯首可拾!
再一次感谢书中提到的,以及为此书内容提供了思想、意见和例证的朋友,特别在网络上有过书信往来、却从没见过面的网友!我曾经把本书初稿的部分内容上传到互联网,以及发给我们的朋友,企图试探他们的反映。
幸运的是,我赢得了他(她)们当中不少人给予很多有益的建议和鼓励。十分感谢他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他们的认同,我们从未打算过把它写成一本书。
写这本书,纯粹是我出于对他们的敬意,以及还他们一个人情。原因是,他们一直在鼓励、催促我尽快把书写出来。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们让我相信,在我们一直捧为经典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当中,其实仍然有很多尚未解开之谜,甚至存在不少的误解。或者,因为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观察,所以才有另外一番见地。
事实上,世界的复杂性,使到同样的问题,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我试图以来自于他们亲身体会出来的经验和见识,为读者提供一个另类的视角,透过这个视角,或许能够解开他们成功之谜。
例如,我们每天购物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利润和财富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同社会之间,具体地我们与市场之间,与这些经营者之间,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在我看来,正是剖析他们为什么能够赚钱原因的所在!

在真正下笔的时候,我才发现,写书原来是一件很难的事,要把他们零碎的思路整理、串连起来,愈加不容易,何况有这样的篇幅!篇幅过短,则担心说得不清楚。事实上,为求文字结构上的简约,我已经除了很多的内容,尤其是与其他书上的解释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书中所述,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为了在内容、思路的表述上能够尽量清晰,本书按照三分式结构,即是总体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列出三个重点进行论述。这样做,是出于方便我的表述和读者的阅读,并期望本书能够达到以下三个效果:

第一:
争取书中内容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不辜负为我提供素材的那些实干家们。

第二:
希望书中的表述层次,能够体现与实际情形相接近的条理性,这样,便于读者与事实进行对照,从而容易分辨是否合理。纯粹列举事例和说理式的辩论,不容易说服人。

第三:
正如一位网友向我提议的,力争本书多一点可读性和实操性,尤其是针对于在这个领域只有一般性认识的普通人。虽然,不敢担保以上的两点我有能力做得到,但不至让你们阅读起来过于费神,却是我不能找藉口的责任。

本书在内容表述上,力争体现出平民性的三个特征。一是只要你认识书中的每一个字,就能够轻易地理解当中的意思;二是所有涉及到的现象和问题,都几乎地曾经、或者现在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三是具有相当的实际可行性,基本上能够让你亲身去加以尝试或者体验,差别也只是它的程度和效果。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本书中的内容是一种低级的行为解释,如果这样看的话,恐怕侮辱了为我提供材料的那些已经相当成功的人士。之所以特别地提到它的平民性:

一来:
它正是它曾经令我感到惊奇的地方。所有这一切,都首先发生在那些普普通通的平民身上。我们通常不会认为,科学、艺术、体育这些领域,是一般的普通人能够有资格进入和从事的行业。而经营恰恰就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做的事情,这是我认识的那些成功者们一直相信的真理。

二则:
我也发现,再怎么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所做的一切,离不开要同普通平民发生关系。科学家、艺术家的作品,通常不是专门提供普通人欣赏的,这些人既没有水平欣赏,那些大家们也往往不会创作能够让他们欣赏的作品而贬低自己的身价。但是,世界上最有钱、最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一般都不会拒绝哪怕是最没有水平、社会最低层的顾客,只要你付得起钱就行。

三者:
我认为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在他们把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见解与体会,向我和其他人讲出来的时候,竟然就是当作一件很普通、平民化的事情,他们自己也是这么看的,常常为此责怪我们:就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你做不来?从而令我们汗颜!已经不如他们也就罢了,但我总没有理由,将他们的意思解释得让人看不懂?岂不是自欺欺人!这也正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企业老板看了初稿之后忠告我的。

愿更多人成功

在表述过程中,我发现,没有办法回避一些颇具争议的话题,例如,那些当老板的人,他们的钱究竟是从那里赚来的,也就是说,利润来自什么地方?为什么他们能够拥有如此巨额的财富,他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等等。如果不解答这些问题,总有落入俗套,隔靴挠痒的感觉。
在我看来,常见之于报端、书本上的解释,似乎不那么切合实际。我在此提供一些另类的见解供读者作一个比较。因为,我相信,有不少的年青人,甚至是各种年纪和性别、来自各个阶层的人士,他们也会像我以及我的朋友一样,曾经或者现在,渴望着能够自己创业当老板,不惜一尝商海里面的甜酸苦辣,体验一回成功与创富的滋味。
我衷心地祝福你们能够成功!并以我写作本书所花费的全部心血,作为向你们表达我的祝愿和敬意,由衷地希望书中所收集的别人的心得,能为你们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启示,也好从中借鉴成功者的经验,以及避免重蹈人家曾经走过的、实在是没有必要重复的冤枉路!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关于企业的轮廓,包括里面所发生的经营、组织和管理行为,以及其活动特征,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简括,给予有别于你在其他书上所看到的理解。而这种解释,主要是我透过日常的观察,以及与同行中人交流后的体会,基本上来自于他们的体验----甚至,我们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从读者身上,获得更新、更有价值的心得!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很值得与别人分享,这样更能突显成功的意义。
正如他们曾经鼓励我的一样,之所以我也这样热心地鼓励你们、更多的人投身到事经营这个领域,除了它确实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在其他方面无法领略得到的人生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家、经营者,虽然,正如书中将要证明的,他们不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但却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有功者!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公共财富,以至我们自己的私人财富,都不会像现在那样增长得如此迅速,令我们有今天这样富裕的生活!
这正是我要介绍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所在。在我看来,一般地说,尽管他们的财富,同他们的个人能力和水平之间不一定存在对称性,但是,他们对财富创造所作的贡献,与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当我们看到,他们的财富正在迅速增长,而且数额巨大的时候,作为一个对比,我们可以近似地估计,他们其实也已经在为我们的社会,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为我们自己,带来出大致等量的财富。他们的成功,同我们的自身利益,有着不解的渊源,常常达到唇齿相依的程度。
即是说,如果他们不是以欺诈、违法作为敛财的手段,而是通过正当经营获利的话,当我们看到那些企业老板们的钱袋在鼓胀的时候,可能,我们自己的钱袋也在无形地在膨胀着!只是,我们不是那么轻易看得到罢了,或者说不是这么确实罢了。
言下之意,他们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着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成功,间接地又是我们自己的成功。由此,除了值得我们羡慕他们之外,更值得我们支持他们合法、公道地争取成功,就像我们投资一个企业,当然也会希望它能够成功一样。
这是因为经营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他们的成功,离不开社会这块土地,也就是说离不开我们。因为,他们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我们的付出作为条件。基于这个理由,他们对社会、对于我们,应该承担比普通人更多、更大的责任。并且,他们的行为,更应该受到社会的规范和我们的关注。
也许,我们更关心的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隐蔽在其背后的真正原因,以便为我们所参考,以期也能圆自己一个成功的心愿。
既然,那些成功的企业老板们,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个人天赋的原因,才令他们成功。那么,对于一些自身条件并不被看好的人,可能是一个福音,为他们带来了一线希望。原来,成功不是天生的!故此,我们不需要因为自己有缺陷而失去这个希望!每个人都应该平等,这种平等,尤其需要在机会均等这一方面体现出来。
这是有事实根据的。书中的正文部分,将对此加以论证,并且还要告诉你,他们的成功,是我们的生活水平得以如此迅速提高的根本原因,看看这二十年来的变化,你应该不会有异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我们的周围,出现更多的成功者,怎会不是一件好事呢?
有一位已经相当成功的企业老板,这样对我说过:
“赚钱,不一定能为你带来多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尤其是在你已经相当富足以后。反而是因为,来自社会和身边的人,他们对你的认同和对你的需要,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活得多么有意义!”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陈月华 林韦:钱是怎么赚的?(二)
--------------------------------------------------------------------------------
作者:china  最后编辑:china  来源:转自《中国管理传播网》  类别:经济理论  日期:2003-11-4 18:17:47  今日/总浏览: 138/212   



第一部分:前言

本书以一段对话作为开篇,据说它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念。而作者相信,观念对于行为以及人一生的影响,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以下要讲述的,正是一些来自民间的另类观念。

儿子出生了,面对自己的新生代,为人父母者,兴奋之余,总是要为他的将来着想。
看着熟睡的儿子,母亲暗暗地说道:“亲爱的孩子,快快长大吧!将来,我一定悉心地照顾你,尽量满足你的所有需要和要求,为你安排好今后生活的每一步!”
父亲也暗暗地对儿子说道:“亲爱的孩子,快快长大吧!将来,我一定悉心地培养你,尽量提供你最好的教育和培养,让你有能力走好自己一生的路!”
儿子终于长大成人,即将走向社会,自吃其力。望着准备远行的儿子,做父母的总是依依不舍。
母亲叮嘱儿子:“我的孩子,家里是不会忘记你的!遇上什么不如意事的话,尽快告诉我们,好让父母资助你渡过困境。”
父亲告诫儿子:“我的孩子,社会是不会亏待你的!遇上什么不能解决的事,要懂得向别人求助,争取他们支持你闯过难关。”
很多年以后,儿子衣锦还乡,探望已经老迈的双亲。父母看着一脸饱经沧桑的儿子,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母亲说:“儿子啊,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吧?我一直担心你遇到危险,被恶人陷害!”
父亲说:“儿子啊,你一定事业有成了吧?我一直担心你孤独无助,走上歪路!”
儿子对父母说:“………”

所有人的愿望

每一个人,必定都是从婴儿开始成长起来,每一个做父母的,无不对自己的儿女寄予厚望。我们何尝不是盼望着能够成功,起码也要有一些作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不至于比别人差,或者被旁人看小,从而无愧自己的一生!
在这种观念熏陶下,成功,已经是每一个人根深蒂固的追求。因为,我们从小就受这样的启蒙:成功是人生的目标!
问题是,我们常常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寻常人。才华既不出众,也不聪明过人;甚至没有什么背景,水平也十分有限;从来不比别人幸运,更加没有贵人相助。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创业成功的话,谈何容易?
或者,我们曾经满怀抱负,自视不俗,甚至不惜冒险一试身手,并且也为此付出过极大的努力去争取,却就是好像缺少了些什么,所以一直壮志未酬,至今仍然一事无成!
以下要告诉你的,是我曾经留心观察过一些成功者——主要是那些因为从事经营而拥有巨大财富的人,包括那些企业老板、经营管理者们——之所以能够成功的背后原因。当中,很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他们的经历和经验,足以证明,无论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并非一无所有,其实已经拥有了很多,条件也一点不比别人差,只是自己视而不见罢了。

读者可能要问:此话怎讲呢?我倒是想先问:你看见过类似的成功者吗?
我所说的,不是你在书报、电视上看见、或者道听途说,像是被隔着一层面纱,带着几分神秘感,不了解真正底细的那些已经很有名气的成功人士。而是生活在你身边,相互认识,并且亲眼看得见和经常能够接触得到的这一类人。
我相信你一定见过!他们也就是那些让你不时地要羡慕、或者忌妒的人。这些人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否则,他们不会引起你的羡慕或忌妒。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其实已经相当成功了,你却不以为然,要么是察觉不到。比如,他是一个小企业主;或者在某个公司里面当着一名高级主管;又或者在哪一方面出了一点成绩。并且,他们仍在继续地往高处走。
这些人究竟为什么能够成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否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对于你来说,他们或许就是一笔极宝贵的财富,只是看你能不能运用得上!
可能,你根本就不怎么看得起他们,甚至不屑于在他们那里了汲取一些经验,更加没有想过要向他们请教什么!因为,你从来就不承认他们已经或者即将是一名成功者。甚至,在你心底里面早已经定论,他们还不如你!
我也曾经有过同你一样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这些人。直到有一天,我碰到一件非常要紧、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的事情,急着四处求人帮忙的时候,竟然才发现,正是他们,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也才乐意伸出手来,帮助我渡过难关!
我甚至还发现,对于我或者其他人来说,已经视为是一笔巨额的财富,以我的能力,不可能在一个短时期内挣取得来。但在他们的眼里,在他们的资产中,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反而,那些我曾经估计最有可能帮助我的人,则显得有心无力!
他们令我以及我的那些无能为力的朋友感到有点尴尬!从前,我们是多么的瞧不起他们,多么的不愿意与他们为伍。在最需要的时候,却正是他们给予了我最有力的支持!
这倒不是因为见钱眼开的原故,改变了我对他们的态度。而是我有这样一个疑惑:他们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多的钱?他们的钱是如何挣来的?这些人当中的一位对我说,他们的钱不是挣来的,而是赚来的!是在市场这个地方靠经营赚来的钱。以后的事实让我不能不承认,他们无愧是这个社会上最有钱的人,并且是最应该拥有钱的人!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位告诉我“赚”钱与“挣”钱有所区别的人,他同我多少还算有点远亲关系,而他的经历就相当富有戏剧性!

十年前,他孤身一个人,从乡下出来投靠亲戚,想在城市里面找一份工作,改变世世代代耕田当农民的命运。那时候,他刚刚办完婚事,已经身无分文,仅有的一点资产,就是手里提着的一袋旧行李。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是两家企业的老板,拥有数千万元的资产!
他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我看不出是因为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像其他不了解他的人所说的,靠着某种背景发达起来。我也没有发现,他做过什么旁门歪道的事从中赚钱,最多不过就是偷漏一点税而已。
以他的学历,充其量只是初中毕业水平,在他读书的那个年代,以及生长的那个地方,所谓的初中毕业,恐怕还不如现在城市里的小学毕业生。准确地说,正如他的一位助手评价的,知识量最多也就达到能够看得懂自己企业里面的规章制度这个水平!至于他的背景,就更不值一提了,一个人从穷乡僻壤只身来到陌生的城市谋生,能有什么背景可言呢?
当然,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在认识他的人看来,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勤奋和吃得苦。但我认为,这其实算不了什么,乡下人哪个不能吃苦?勤劳只是他们受环境所迫、无可选择而不得已的一种生存方式,断然不能成为他们创业以至发财的必然原因!
说到这方面,可能还是不如他投靠的那位亲戚,即是他的姑父。起码,他姑父在工作单位里,连年获得先进生产者的奖状。不过,以后恐怕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因为,他所在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面临倒闭,从此,要成为一名下岗职工。
至于我这位远亲的为人处事,也一如他那富态的体形所暗示你的,只是一个老实得很的人,从来没有什么让人要防备的地方,更加与精明、强干和老练这类字眼沾不上边。
在他身上,有一个最容易让人留下印象的特征,就是当他同别人说话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一副憨厚可掬的娃娃式笑脸。以至他的姑母,为此常常说道:
“可能就是因为他有这么一副乐呵呵的笑脸,连财神爷都愿意照顾他。不然的话,你说他凭什么能发这么大的财呢?”

显然,你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极普通的脸谱和性格特征,让他这么一个人,能够取得那样的成就,赚到如此多的钱!如果,要说是因为他的老实本分、勤奋吃苦而挣来的,我看只有傻瓜才会相信!
他倒是有一个让我佩服的地方,就是他为人很是大方!我之所以说他“大方”,不是因为他曾经资助过我,或者发迹以后给家乡捐过不少的钱,甚至对他的客户、同他合作的人,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慷慨。在我看来,这其实都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无非是用金钱换取荣誉,出点风头;或者出于某种商业目的、经营上的需要,用小恩小惠来拓展自己的业务;又或者是用金钱收买自己没有能力做得到的东西。比如,拉关系、找门路等等。
十分难得、也让我难以理解的是,他对自己的员工,同样表现出这种慷慨。他支付给员工的工资,通常比当地的其他企业要高得多,福利待遇也明显比别人要好,一般情况下,他也不轻易辞退员工。
只要企业年终有盈利,他的职员,大部分都能领到一份花红,即使是做清洁的女工,也有这样的机会。企业的中高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得之多,有时甚至超过他们的年薪一半以上,这样的人,常常占了企业员工总数的大部分。
至于每年公费旅游、出外考察、选送培训,或者参加当地的公益、捐助等等的活动,自企业开业以来,从未有中断过。所以,在邻近其他企业任职的人,只要有机会,都乐意跳槽过来为他工作,企业员工的流动率一向非常低。
因为这些原因,他经常被其他企业的老板们所非议,断定我这位远亲其实不懂得经营管理,甚至,预测他的企业很快就要支持不下去而倒闭。他们的看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那些背地替他出谋策划的员工,为赶时髦、或者自己从中捞点好处,而想出来的歪主意,美其名为:人力资源增值;营造企业文化;改善工作环境等等!
出于好意,我多次提醒他,但他总是置之一笑,我发现他以此为荣,自得其乐。我认为,这肯定不是一个生意人应有的本色!
我曾经这样劝告他:
“何必给员工那么高的工资和福利呢?经营总要讲究成本效益,凡事都得精打细算。否则,要管理来干什么?像你现在这种做法,是很难长远同别人竞争的,将来一定要后悔!”
他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有钱大家一起赚,钱是赚来花的。只是看你怎样花!”
起初,我以为,可能是出于他这种从乡下出来的老实人,心肠软、人情味浓,或者出于收买人心的原故。在我们后来的另一次谈话中,我再一次讽刺他这种无谓的大方。他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
“这不过是一种经营而已!你得先让人家有利可图,然后自己才能赚钱。我需要的不是什么竞争优势,而是服务优势。别人之所以帮我赚钱,让我赚钱,只是因为我给他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服务,这些人也包括我的员工,以及所有同我合作和业务来往的客户在内,不只是顾客才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有时比顾客更重要,特别是员工,我要把他们当成顾客对待。”
给员工高的工资、福利,这也算是一种经营?对顾客、员工和合作者也讲经营吗?实在让我想不通!不过,自从他办企业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是这么做,却也没有妨碍他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非但没有败下阵来,反而远比那些嘲笑他的老板们更加成功。
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大部分的成功者,都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白手兴家。说他们一无所有,不单只是指资金、条件、人才这些方面,通常还包括知识、经验、能力这些似乎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
虽然,现在这个年代,成功的门槛越来越高,白手创业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低了。但却也没有改变一个事实,这样的创业成功者,仍然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成功有不同的方式

像我那位远亲这样一个人,也能有如此不俗的成就,的确让人颇有一点费解,这正是我希望能够解开的其中一个谜团!
可能,你并不认为我这位远亲也算得上成功人士,最多不过是众多浅薄暴发户当中的一个。但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事实了。像他这样的人,你还能要求到什么程度呢?你又敢断言他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吗?照你所说,怎样才算得上是成功呢?
说到什么才算是成功,那就见仁见智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过,再怎么不同,也应该有一个清楚的方向。否则,漫无目标地,我们怎么去争取呢?也许,做个像李嘉诚这样的大企业家,或者像韦尔奇那样的世界一流企业CEO,才是你心目中的理想。
一位成功者警告我说:
“你常常有一些近乎于幻想的所谓理想,一点不切合实际,怎会有一条通往成功的现成之路等着你去走呢?得有一个与眼前所拥有的条件相符合,并且要现实一点的目标,你才知道如何去争取,从哪里开始努力!”
也许,我们不能成功,往往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只有空中楼阁,没有登天的梯!

还记得,在一次招聘员工的时候,我曾经这样考问一位求职者:
“你想过成功吗?”
他答道:“想过。”
我听了不以为然,随便又多问一句:“你觉得什么才是成功?”
想了半天,他才说道:“成功就是做成自己想做的事。”
这个答案,让当时的我哑言失笑,今天的我却有愧于心!
这个人,现在已经是一家中型企业的老板了,后面我将会以他的经历作为案例。他也正是做成了他一直想做的事——同样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就是创业致富。但对于我来说,仍然只是一个梦想!
有位朋友说得好:
“忌妒成功者,等于忌妒成功!它只会令你离成功越来越远。欣赏别人,是消除忌妒的最好良方,也意味着你开始接近成功了。”
在市场经济时代,财富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社会标志。之所以你被认为是一名成功者,多半是因为你拥有比别人多的财富。就像人们经常谈论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一样。财富作为最真实和量化的尺度,反映出一个人的经济成就和社会地位。
至于那些成功者为什么能够比我们成功,我同他们交谈的时候,发现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对于这些看法,我曾经不以为然,但往后的经历,不能不让我信服,当中的确有一些值得我们掂量的道理,引人深思。至少,我认为,这是他们能够取得今天成就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也正是我们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
以我认识的这位企业界朋友为例,对于成功,他就很一番与众不同的见解。他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从层次上,很有趣地把成功划分为不同的方式。他说道,每个人对成功的追求,大致上都沿着这个阶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过来的。我们不妨听一听他的解释,领会其中的含义。

第一种:自我成功型

所谓的自我型成功,指的是类似学生玩电子游戏闯过一关,登山爱好者攀上一个高峰,好动脑筋的人发明一些小玩意,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们的成功方式,主要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属于纯粹的自我满足。
这种成功,往往出于对自己的内心愿望有所追求,从个人行动结果中得到满足和享受,体验的是从无到有、从不能到实现所带来的成就感。最明显的特点,是它同其他人之间不存在任何的关系。你的成功与失败,既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同样,别人的这种成功与失败,与你也没有什么相干。
我这位朋友说道,这种出于个人目的,依靠自我行动所取得的成功,其中的得与失,由自己去承受,与别人不存在任何牵连,在于自得其乐。一般说来,它不会对别人和社会带来什么贡献。
所以,这种成功的价值和意义,相对地说,属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对于一些人来说,特别是在他们的条件、能力、以及期望都比较低的时候,往往要追求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成功,作为了他们的一个生活目标。
这种成功,常常也是人生一系列成功的开始,毕竟,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成功方式。作为普通人,在他立志做事的时候,往往就是从这方面出发,有目的地争取自己的理想,作为满足自我实现的欲望,以及证明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它也是促使一个人自我进取的原动力!
有人说得好:比从前好,已经就是成功了!

第二种:竞争成功型

还有一种类型的成功,是通过同其他人比较产生出来的。某个人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为他超越了别人,或者因为其他人不如他而胜出,更典型的是基于他打败了别人。体育竞赛就是最常见的例子。
大部分的成年人所要追求的,大多是这种类型的成功。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舆论引导、以至日常交往当中,催人争取这种成功的激励和压力到处存在,有形无形地迫使你同别人进行比较,力争优胜于他们。来自家庭的要求、老师的教育、朋友的影响、上司的压力、社会的激励等等,他们常常催促着你不停地超越其他人,好出人头地。
这种成功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你想成功的话,就要同别人比赛。现实环境也不容许让你独善其身,如果你不参与其中,不去努力,让你免不了有一种要遭淘汰、被人唾弃的感觉。一旦你获得成功,赞赏、掌声、荣誉、地位、利益等等便会纷至踏来,又一再地鞭策着你,以及周围的其他人,继续去争取、去竞争。
也许,我们的社会,就是以这种方式,推动它的所有成员都去努力提高自己,从而成为促进人类进步的社会动力。显然,这种成功,比前一种有更高的层次,正是源于它的这种社会意义和作用。
他还特别地说道,企业当中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往往注重于追求这种成功。总是千方百计地,把所有的努力和精神都放在这个方面,也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超越别人,最终能够鹤立鸡群,高人一等,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人生目标和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

第三种:合作型成功

他解释道,在我们的身边,其实还有一种类型的成功,它是从社会性这个方面体现出来的。这种成功,不完全是靠一个人自身的力量能够争取得来,最后的功劳,往往也不只是归功于某个人自己所有。成功与失败,通常要同其他人牵连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
他以一级方程式汽车比赛为例,理解这种成功的含义。表面上,参加比赛的只是车手一个人。其实,在他的背后,离不开负责车辆现场维修的助手紧密配合;也离不开汽车生产商提供性能最好的参赛用车;甚至离不开广告商的巨额经费赞助。如果没有他们,车手不可能取得胜利。
一旦车手成功,往往意味着那些支持他的人也同样取得了成功。他的那些助手们可以分得一笔奖金;汽车生产商展示了实力;广告商的产品也因此刺激了市场销量。可谓佳大欢喜!
之所以彼此之间要形成这种休威与共的合作关系,之所以要依靠众多人的力量来争取这种存在依赖性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们期望的目标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实现了;另一个原因是,社会的要求和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高了,单靠一个人的能量,根本没有可能做得到,更加不可能同别人竞争,唯有组织其他人一道,结成团队来增强自己的力量。
这种实力的提高,显然不是单靠个人的努力和自我增值能够达到。即使你有这样的本事,并且也可以做得到,却常常在时间、机会上都不容许你慢慢准备。在这种情形下,利用周围的资源,加以整合和利用,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捷径!
这时候,成功也就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重要的是,也为其他相关的人,包括他们的家庭、下属、集体和社会都带来了利益。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能够赢得那些取争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支持,包括资金、人才、社会,甚至政府!从而令他们一步一步地上升到更高的领域,有条件争取更大的成就!
他们越是成功,拥有的支持就会越大,因而也就愈加成功!在这种类型的成功里面,体现出来的是合作、责任和群体性,当中不存在谁成功谁就要失败的结局,所以,它有着另一层次的意义。

企业的经营者,尤其是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们,往往就是在这个方面赢得并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他们正是建筑在汲取、利用和发挥身边有利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实现依靠个人能力难以达到的目标。
至于为什么能够产生这种效果,根本的办法就是,他们把自己的目标、利益和成功,与别人联系到一起,捆绑在一道,从而结成群体力量,争取共同的成功。由此形成的竞争力,哪里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比拟的?
我这位朋友相信,正是因为出现这类型的成功,社会才有今天的成就。本书也将以他这种理解,作为全文表述的主要出发点。

据说是一条“成功法则”

也正是他的这种成功观,为我解开他们的成功之谜,提供了一把进门的钥匙!
通常,我们并不在乎第一种类型的成功。因为,它往往不会给其他人带来什么好处,所以,不容易赢得他们的赞赏和支持,从而也就不会让你有多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正如你的电子游戏玩得再好,闯关的级数再高,也不会有多少人佩服你,反而可能招来不务正业的非议。或者,你竭尽一生的精力和积蓄,收藏一些怪异的玩意,例如,石头。它们除了为你带来一份自我满足之外,又能得到什么呢?当然,追求个人爱好,这是他们的权利,旁人无可厚非。
还有一些人则属于极端的例外,即是那些已经大彻大悟的人。例如,出家修道的人,或者有特殊信仰的人,又或者是看破红尘立志超脱的人。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至于第二种成功,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和根深蒂固了。自我们上学读书,同学之间互相攀比学习成绩的那一天起,这种成功的概念,便开始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面。
6
 楼主| 发表于 2003-11-5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这个社会,显而易见的原因,对于这种成功的竞争,已经普遍到如此的程度,它不单只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出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以至充斥到人类的全部历史里面。战争是最典型和最极端的例子。
问题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成功,不论是胜者,尤其是败者,都难免要为它付出相当的代价,不可避免地要把宝贵的资源、时间、精力、甚至生命,无谓地消耗在这个过程里面,换取而来的未必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历来的战争,从来都不会为哪一方带来真正的胜利。即使你赢了,往往也只是暂时的,今天的胜利,也许明天就要被人取代。在纯粹的竞争下,通常不会有永远的赢家,因为,地球是圆的!
对于我们来说,考虑的问题可能更现实一些。本来就几乎一无所有,即使有那么一点本钱,我们可以做得了什么?凭什么去同别人竞争?能有多大取胜的把握?在互相竞争、敌视的状态下,为了各自的利益和自我保护,谁又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供别人使用,或者支持有可能同自己竞争的人?
以往,基于我们这种思维定势,总是停留地彼此互相角力的竞争心态下,去盘算其他人的成功及其原因,以及自身的差距。从这个念头出发,我们自然而然地归结为,别人在能力、才智和条件等方面比我们优胜,所以才有他们今天的成就。于是,在求胜的压力下,自信者固执地要往这些方面拔高自己,美其名为自我完善、自我增值,不然的话,还有什么办法去追赶他们呢?而悲观者则认为,命运已经决定了自己只能做一个失意的人。与其不自量力地同天斗,不如认命!
正是因为存在着第三类型的成功,改变了那些经营者们的命运。他们有自知之明,明白也承认自身存在不足和缺陷,这就迫使他们不能不选择与人合作的方式,以此弥补或突破自身能力上的局限,作为赢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空间一种不能不采用的手段,其前提条件是,这种合作必须既要为他们自己,也要为合作者带来好处,即是达至互利的效果,否则,他们也就没有求生的路。与其等死,不如团结起来,互相扶持,也许能有一丝希望。如果,你遇到一个有求于你,也为能你带来好处的人,你会轻易拒绝他吗?
所以,也是这个原因,我发现,这种类型的成功方式,往往首先、也最多地出现在那些不甘示弱的普通人身上。远至春秋战国时期,甚至部落社会时代,近至当代经商做生意的人,在他们的身上,你都能够轻易地找到它的痕迹。
优秀者们常常不屑于同人分享、或者被人分占自己的成功,他们更乐于透过竞争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从而鹤立鸡群。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不如集体的智慧,大象也有被蚂蚁打败的时候,世界只以成败论英雄。应了一句古语: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这也许就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什么在商界里面的成功者,大多都是出自从前并不那么显眼的人,反而是那些优秀的独行狭,往往就是不如他们!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成功方式,正是我所看到的那些成功者们,他们之所以有如此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从大的角度上看,也正是它的原因,令我们人类能够在短短的最近一、二百年来的成就,便远远地超越了漫长的数千万年以来人类所有历史功绩的总和,明显地体现在社会分工、协作所带来的巨大效应。随着我们对生活要求的越来越高,已经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任何一个人都不拥有如此的能力,他能够凭一己之力,维持自身现有的生活水平。一旦离开群体,就算不至饿死,也只有过非人的生活。
在我看来,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经营这种人类行为所带来的社会贡献。为了解开其中之谜,我们不妨遵循着这些实干家们的生活轨迹,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以更广阔的视野,透过极为寻常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日常事例,尝试大胆一点地求证,那就是,他们的成功,可能更多地同社会因素有关,是社会提供了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有可能突破个人能力、水平的限制,得以现实那些超出一般人想象力的目标。如果,只是局限从他们身体这个狭隘的范畴里面,我们未必能够发现真正的原因。
我们好像也不应该否认,个人的内在素质,始终是一个基础,一个核心。没有这个基础和核心,他们不可能凝聚得了周围环境中显得有点松散的力量和条件,得以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产生杠杆效应,创造出一个倍增的成效。由此,让他们的财富拥有量,既超出了他们的自身条件和能力所及的程度,也不是我们凭自己的力量,或者用一般的方法可以同他们攀比的。
关于这一点,我从前一位颇有点才气的同事,就很有一套见地。他十分喜欢看书,尤其是名人传记方面的作品,也很乐于思考,常常成为同事间的参谋。有一天,他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们,他发现了一条所谓的“成功法则”---须说明的是,名字是他胡乱起的,在这里仅供读者参考。

成功法则:

成功的三分之一取决于个人能力,另外三分之一取决于环境条件,还有三分之一取决于两者如何配合!

他这样解释道,为什么有些人能力很强,却难有成就,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的理想同自身的环境条件不相匹配,现实根本不容许他有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正如把一头健硕的北极熊放到热带地区里,即使它有再顽强的生命力,也没有多少生存的可能。不过,这种情形并不常见。因为,一个人的追求,往往不会无中生有,它总在建立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上萌发出来的。
如果不是以上这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很好地利用身边的条件,作为自身能力发挥的平台,过分地沉迷于自己的水平和作用。因为这个原因,往往导致他同周围的环境互相冲突,甚至发生对抗,令到本来已经受到局限的能力更加没有发挥的空间。这种情形最为常见,往往出现在一些自视过高的人身上。它甚至也是一些已经成功的人走向失败的原因,成功者的自满,常常让他们凌驾于环境之上,企图从环境的适应者变成主宰者,然而终究被环境所淘汰。因为,没有人愿意接受一个令自己过得不愉快的人,排挤他也就成为最必然的选择。这个理由,很适宜用来解释一些巨富们倒台的原因。
相反,那些能力平平的人,之所以他们能够成功,也同这两个原因有关联。一种人天生在一个优越的环境里面,例如,生在富贵之家,或者长在官宦府邸。生活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天然地造就了他们充满成功的可能。但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
另外一种人特别值得我们仿效。他们自身的能力十分有限,却很勇于和善于从身边的环境当中,挖掘出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条件来支持自己,令到他身上的那么一点有限的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也就是说,虽然他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不多,却因为外界条件上的配合,以及能力发挥上能够与环境相得益彰,竟然让他们能够取得意外的成功。
他说道,如果你们也有兴趣阅读名人传记的话,不妨留意在他们的成功历程当中,总少不了曾经在他们的周围,出现过一些外力的协助,才有他们后来的成就。这些协助,往往也是他们努力争取得的结果,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一块馅饼下来!

关于自信,他的一番解释更让我佩服。他说:
“自信总是被认为是成功者的必要素质。但从实效主义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自信,并不是指你因为拥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有信心这一回事,而是你对身边的环境有所了解和掌握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在这个基础上,你才会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和将来的结果有信心。
“正如在自己家中,你做什么事情都特别地有信心一样的道理。身处于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后果的情形下,你怎么可能会有自信呢?有也只是自欺欺人!
“真正的自信,只能来自于对自己身边的活动、工作环境彻底了解,并且对它有相当程度的掌握。这对于当领导、经理的人至为重要,如果你连自己的下属都不了解,没有把握进行管理,不取得他们的支持,怎可能对自己能够胜任工作,争取业绩有信心?
“这种自信对于经营者、企业家尤为重要,并且,他们的自信指的也主要是这种形式。在十分了解,控制着的环境里面,他们才会对自己的决定、行为和目标有信心。往往在那些不知底细的人看来,他们的举动好像是一种盲目的冒险,而在他们自己的心里,基于对情势的了解和掌握,令他们充满自信。这反而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经营者、企业家们之所以比一般的人更多一份自信,我认为,这并不他们高人一等,主要还是他们对属于自己的企业、长期从事的行业、手上拥有的资源的条件,有着充分的认识和掌握,他们运用自己的人和自己的钱,在自己再熟悉不过的环境里面自由行动,有什么理由他们不自信?
“反观那些普通的职业经理人,在陌生、被动和备受管制的工作环境里面,指挥着那些并不怎么愿意服从自己的下属,又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和权力让他们自主发挥,再加上考核他们的业绩目标,常常是没有根据和道理,不过是施加在他们身上的一种压力,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怎么可能会有自信?你敢相信他们声称自己有信心吗?”

以上所说是否有他的道理,读者不妨自行验证。在我日后的阅历里面,尤其是看到其他人的成功经历,不能不承认他很有见地,包括他发现的所谓“成功法则”,大概有一半是合理的!
之所以说有合理的地方,原因也正是我在之前已经提到的,在经营这个领域,成功很大程度上同环境条件有关。在这方面,我受他的启发,他为我在书中的论述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论据,也提供了一个摸索的方向。在此,我由衷地感谢他!
不过,另外的一半则被人认为它是谬误。这是由另一位过来人,他以自己的体会和经历,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反证。他认为,每个人身边的环境及其条件,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你只能被动地适应它,在很多情形下,你是大有能力和机会改变它们,这个改变甚至可以是翻天覆地,这也正是从事经营的人,他们所取得的最主要成就。
这是他告诉我的一条有价值的经验!成功人士不但只是透过经营这种特别的行为方式,让他们能够大量地吸收、掌握和运用本来是属于别人、社会的资源、条件和力量,达至他们创富的目标。甚至,他们更为主动地透过组织能力的发挥和对外界的影响力,令他们对现在所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重新整合,变成更有利于施展他们抱负的局面,在这个形势下,他们更加拥有明显的优势,让他们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或者更广阔的空间,故此,他们能够越来越成功。能够让我们见得到的这个现象,恰恰就是在他们的企业组织结构上反映出来,对于他们来说,有多大的企业,就有多大的能量。
7
发表于 2003-11-11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好,请继续!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