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2009年12月23日杨发明老师关于个人修炼与成长的分享1

[复制链接] 5
回复
177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2-23 21:2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12月23日杨发明老师关于个人修炼与成长的分享1

 

 

上海-杨发明:就从七个习惯之一的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引到“呼吸与觉察”吧,谁来说说柯维的七个习惯第一个,积极主动,的核心思想是指什么?大家讨论才有意思,不能我一个人唱独角戏啊。

 

上海-阿懒:七个习惯第一个,积极主动,的核心思想是指凡事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人的反应不是坏境刺激的产物,在外界刺激和你的反映之间有一段距离,是人可以自由控制的。做好这个控制,就能自己控制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反应。主动选择后做出反应,而不是根据环境而被动做出反应。

这就是我理解的积极主动。他的理论基础来自弗兰克的意义治疗疗法。例如,别人无缘无故打了你一巴掌。如果消极被动,就是产生怨恨和愤怒。而积极主动,在你思考和选择之后,你发现你可能会有别的选择和反应,而不一定是原来的那个。

 

 

上海-杨发明:非常好!太对了,其核心是: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是我们幸福人生的关键!Over

 

上海-阿懒:用范仲淹的话讲叫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关于这段,我觉得是重中之重。所有个人修炼,一定要过了这关,后面的才好继续。而这关又很难。

 

杭州-天王:发明老师,积极主动,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受到事情刺激后,可以通过我们的思想和意识的作用,调整到积极和正面的反应

 

上海-杨发明:我们人类超越动物的地方就是思维,但思维有一个负面作用。它会形成自动反应机制,我们大多数行为基本都受一个自动反应机制所左右,这被叫做:童年经验烙印、人格、性格、人生剧本、神经语言程序等等。这在从弗洛伊德以来的心理学中分析了众多次。

天王说得对,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与意识来调整到一个回应。。问题是:我们的思想如何改变呢,它就象一个已经形成的程序一样,比较倾向于走旧有路线

 

杭州-天王:这个心理程序是怎么样的呢,发明老师?至于,是否可以理解为就是作出调整这个程序的手段和方式?

 

上海-杨发明:达到自我成长的关键在于选择,选择一个新回应,而非自动化的反应。选择之前当然是“看清”。天王说的心理程序,即是需要我们看清的,身心灵成长的书与课程中,都基本叫作“觉察”或“觉知”

 

上海-阿懒:1.积极主动基本理解了。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来做这项修炼?2.这项修炼有等级之分吗?大致如何划分?

 

上海-杨发明:阿懒问的问题很好,积极主动是一个标准\方向, 所以不存在等级,存在等级有可能会给别人打标签,所以没有最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谈积极主动,主要是引到觉察,佛陀的意思就是,"觉知的人"。觉察既是方法,也是最终的境界,道术合一。呵呵,这是我的理解

 

深圳-朱伟香:发明老师,是否真存在“有些人天生就很积极主动”?

 

上海-杨发明:天生,这个词是指什么?天生,往往是指人格,对不对?

 

深圳-朱伟香:对。

 

杭州-天王:不是,人格是后天形成的!

 

上海-杨发明:如果从人格上说,是这样的,天王说得更精确,天生是指遗传学。但通常人们所使用的"天生"是指性格,既来自童年早期经验形成的人格。

 

上海-老李:天生仅仅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借用的一个词,是个本身就不确切的概念。

 

上海-杨发明:老李说得对,它是个模糊概念。

 

上海-阿懒:我觉得人天生,或者说不自己修炼的话,都是消极被动的。

 

上海-杨发明:阿懒问的问题很好,积极主动是一个标准\方向, 所以不存在等级,存在等级有可能会给别人打标签,所以没有最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觉得还是有一些等级的,或者说修炼程度高低的。例如有:喜怒不行于色是一个等级;宠辱不惊是一个等级;舍生取义又是一个等级。标签等级,是最容易误导人的做法。因为会形成固着(执着)。可能会,这些等级其实不能称之为等级,因为界限是模糊的,实例不具有可量化的界定,所以很容易形成一些刻板的理解。

 

杭州-天王:人的修炼是否也该尊重人的本性,起码不能违背人的本性,就像很多修炼到家的人,返璞归真一样,积极主动是否违背了人的本性呢,发明老师?

 

上海-杨发明:天王的问题非常好。

 

上海-老李:天王说的本性,倒有点“弱点”“惰性”的意思,而不全是人性的全部吧

上海-杨发明:柯维的积极主动这一习惯,仍然是一个标签, 所以, 它只是修炼途中的过渡, 因为大部分人不积极主动。

 

上海-阿懒:

杭州-天王:人的修炼是否也该尊重人的本性,起码不能违背人的本性,就像很多修炼到家的人,返璞归真一样,积极主动是否违背了人的本性呢,发明老师?

——积极主动我觉得应该这样说——积极主动的人会逆人之惰性而行事,也可以顺人之惰性而行事。但和消极被动不同的是,这都是他积极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受惰性控制的被动反应。

 

上海-杨发明:YES。

 

上海-阿懒:套用陈安之的话:我是我选择的我,我们是我们选择的我们。注意选择二字。

 

上海-杨发明:积极主动的根,是柯维讲到的人类的四大天赋"觉察/自我意识"、“良知”“想像力”“独立意志”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4 13:13:55 | 只看该作者

我都粘到一起,其余的两个帖子删除了。

 

 

渔人码头主题分享-杨发明老师论个人修炼与成长.rar :[upload=rar]down10_1221.asp?ID=144573[/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4 13:24:41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4 13:21:16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12月23日杨发明老师关于个人修炼与成长的分享2

 

 

上海-阿懒:发明老师,这正是我困惑的地方。我其实并没有找到运用这四项天赋来主动去做。还是自发状态,而没有去专门想办法用这四项天赋来做。所以现在对这四大天赋理解很浅。

 

杭州-天王:觉察/自我意识"、“良知”“想像力”“独立意志” ,发明老师能否详细一下,比如,想象力指什么?

 

上海-杨发明:好啊,看看“觉察”英文是self awareness,这是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自我意识,故觉察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学习一些性格法来了解自己;

 

上海-阿懒:自我意识1.发现自己2.反省自己3.改变自己

上海-老李:梵文Sanskrit,被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就用awareness。

 

上海-杨发明:但觉察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是那一刻的觉察。意即觉察,悟性,觉性,那一刻的觉察~。阿懒说的发现自己,反省自己,也是觉察。

 

上海-阿懒:

上海-杨发明:

但觉察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是那一刻的觉察

——这句话禅味比较浓,能不能讲浅一点?

 

上海-老李:之前说到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距离,就有点那一刻的意思。只有那一刻的觉察,才能把握从刺激到回应中间的那段距离,因为刺激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距离都可以划归为时间,时间也可以划归为距离(空间)~这就是世界的奥妙。那一刻,是指生活中无穷多的一瞬间

 

上海-阿懒:

上海-杨发明:

只有那一刻的觉察,才能把握从刺激到回应中间的那段距离,因为刺激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理解了。这个就是自我意识这个天赋在积极主动中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自我意识呢?

 

上海-杨发明:呵呵,老李说军元在的话,会说这有点象MOT的关键时刻。阿懒问得好,觉察的关键是呼吸!

 

上海-阿懒:大家注意下发明老师的高明之处:发明老师把积极主动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分解为四大天赋。然后如何发展积极主动,其实就是发展四大天赋。如何发展四大天赋,就有章可循,有迹可查,有法可学了。

 

 

上海营销袁良:一切有如法如梦幻泡影 如梦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法本是为度心 我本无心要法何用? 

 

上海-杨发明:下次再听袁老师的禅道,呵呵,正好你的话引出了觉察的内容核心:感受!其实袁良老师讲的顿悟法,需要悟性;我们普通的学习,和发明老师现在的讲座,就是渐悟法,需要积累。觉察的模型与方法有很多种,关键在于呼吸,呼吸才能与自己的内在连接。

 

上海营销袁良:一切问题:面对、接受、处理、放下  不要为呼吸而呼吸! 事实上当你注重于呼吸的时候,就是犯了执着、分别! 一般都是临危的人才数呼吸呵呵  健康的呼吸不需要关注 顺其自然 

 

上海-杨发明:察,往往需要觉察到自己的模式,模式的内容包括:行为、感受与对感受的感受、思维或观念、动机或意图或期待,其中的核心是“感受”或说是“情绪”,起心动念,心即为“感受”,“念”即为“思维观念”。我以前将感受压抑了,经常找不到感受,修炼首先是修到能知道自己的“感受“。而且,在那一刻,感受来得比思维更快!实际上我们有时被情绪掌控,而不是被自己掌控,感受,是同一个意思。

 

杭州-天王:这个感受和直觉是什么关系?

 

上海-老李:感受,我理解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的生成,变化的细微过程。不知对不对?

 

上海-杨发明:直觉,准确地讲是与想像力有关的,与未来有关的,而非与过去有关的,觉察实际上是觉察过去,刚刚过去的那一刻。

 

上海-老李:但形成直觉的模式,来源于过去。

 

上海-杨发明:或者现在这一刻。老李说的,觉察情绪的生成与变化,正是此意。阿懒在讲:消极被动,是受感受和情绪控制。积极主动,是受思维和意识控制。这是二元法。实际上,感受与思维是平等的。一体两面的。

 

上海-杨发明:柯维的七个习惯一书最大的缺点即是:忽略,感受与情绪!而这正是我们成长修炼的核心。我也是柯维的FANS,还刚刚在南京讲了三天七个习惯。留意每一刻自己的感受。

 

上海-阿懒:为什么要留意呢?感受是目的,还是方法?

 

上海-杨发明: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佛陀讲的:做一个有觉知的人。。。觉知的意思即是“留意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故,我们看一个人的修炼的成果,更重要的是看其行(整体),而非仅听其言。因为,言,是属于“思维”的。

 

上海-阿懒:

不太理解。留意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保持喜悦?还是别的目的?

留意感受本身应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吧?

 

上海-杨发明:思维比较具有欺骗性,有时能骗过自己。

 

深圳-范小天:行为却是思维的动作,一样也具有欺骗性。

 

上海-杨发明:留意的目的,如果有的话,即是:成长。留意,即是“觉察”。小天说的行为的确也有欺骗性,所以,后面我加了括号用了“整体”。

4
发表于 2009-12-24 13:21:35 | 只看该作者

2009年12月23日杨发明老师关于个人修炼与成长的分享3

 

 

上海-阿懒:

留意的长远目的可能是成长。

直接目标,是为了留意到自己的感觉,然后和自己想达到的感受(例如喜悦或者平和)进行比对而做出校正吗?

 

 

深圳-范小天:觉察后面应该还有一个认知。

 

上海-杨发明:并不需要较正,它会自动较正。我写下一个成长的循环:呼吸-觉察-承认-接纳-选择-欣赏-(自由)。留意到感觉,以及与感觉在一起的观念(即小天说的认知),也许还需要留意到“行为、动机或期待、感受的感受”。然后,不需要批判,承认即可。

 

杭州-天王:发明老师,承认和接纳有什么不同?

 

上海-阿懒:承认是被动承认,接纳是主动接纳。

 

上海-杨发明:承认是:是的,我有,我内在有。

 

深圳-范小天:呵呵,我觉得承认是一个客观事实,接纳是一个主观行为

 

上海-杨发明:接纳是:是的,真有意思,我内在有这个(带进温柔与幽默)

 

杭州-天王:发明老师,为什么呼吸是第一个?接纳是主动接纳,和选择又有什么不同,是否是选择意味着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接纳只是自己认可自己的这个观点,并觉得是正常的

 

上海-杨发明:只有呼吸,才有机会抓住那一刻,否则,情绪一升起,就会被情绪操控,根本无从觉察。承认与接纳都是主动的。选择是指:做出一个新的选择。接纳是对自己的过去,选择是面向未来,佛法中的:放下,即指接纳或者“臣服”。当然,对大多数人而言, 觉察需要专门的训练, 我接受过众多觉察的训练, 当然更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

 

杭州-天王:发明老师,觉察如何训练。

 

上海-杨发明:我开的工作坊培训中,有相当多的内容属于觉察训练。创造场景与情境,带出你的感受,呵呵, 激烈的感受, 促进觉察,当然,也有对自我经验,尤其是家庭\童年的历史与经验的觉察,有机会, 办一期公益工作坊, 感兴趣的过来体验一下。

 

杭州-天王:发明老师能否介绍一些简单的我们平常就能掌握的觉察方法

 

上海-杨发明:你愿意配合,就你的实例来进行吗?一个小例子,可能需要你有勇气去呈现。你想一个近一周内你有情绪的小例子,而这个情绪还有一点的。是指,这个情绪并没有完全走掉,你现在想起那个场景/那件事,仍然有点情绪的。

 

杭州-天王:好,举个例子。我的团队成员出差,计划是周一回来,因为他的事情耽搁了,要周三下午才能回来,而本周事情特别多,忙不来,我感觉很生气,但有不好发出来,现在感觉还有点不舒服,还在思考问题在那里,是什么原因?

 

上海-杨发明:非常好的例子,感谢你的分享, 也欣赏你的勇气。好,呼吸一下

 

上海-杨发明:YES,感觉一下那个情绪,是什么感受? 可能有多个感受混合在一起。

 

杭州-天王:尽量描述这种感受吧:生气气愤 又觉得应该理解他也有难处,这个我也有原因.......混在一起,好像有些说不太清楚。

 

上海-杨发明:生气, 然后, 又觉得不该生气, 不该生气其实不是感受, 那是什么感受? 对"生气"的感受是什么?是有些"惭愧"吗?

 

杭州-天王:恩,对,是惭愧准确些

 

上海-杨发明:好,你有原生感受叫:"生气", 由于生气, 又产生对生气的次生感受叫"惭愧",是这样吗?

 

杭州-天王:是的。

 

上海-杨发明:感受清晰了,下面是思维观念,生气是由于什么样的观念?

 

杭州-天王:生气是因为他事情没有处理协调好,推迟了回来的时间。

 

上海-杨发明:这是观念, 将它换成 期待?你对他有份期待,是什么?

 

杭州-天王:期待他能合理处理好自己的形成安排,提高时间的利用率,还有就是能更好的照顾好客户,能更好的和我配合好。

 

上海-杨发明:有这份期待是因为你渴望什么?______渴望秩序?渴望有价值?渴望自由?渴望爱?渴望完美?...

期待与渴望的不同的是期待比较具体,渴望是人类共有的

 

杭州-天王:渴望我们能成功。

 

上海-杨发明:我们能成功, 能给你带来什么,要到"我",觉察的核心是"我"。

 

杭州-天王:带来自由,带来有价值。

 

上海-杨发明:你对他生气, 是因为,你有一个渴望"?????????"

 

上海-杨发明:好,再来看你的行为,你生气了,但没对他说,是这样吗?

 

杭州-天王:没有,感觉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和时机。

 

上海-杨发明:行为描述一下: 如果用四个词描述你生气后的行为, 哪个更贴近, "讨好, 指责,回避,超理智 "。

 

杭州-天王:回避,反省。

 

上海-杨发明:OK.非常好!对原生感受的觉察, 完毕....包括应对模式-感受-观念-期待-渴望),对感受的感受, 也同样如此觉察...如果熟练的话, 可能1-3秒钟你就觉察了,下面就是:承认, 接纳, 选择。

 

杭州-天王:是啊,这个觉察太慢了。

 

上海-杨发明:你做得很好了,坦诚有勇气,欣赏。

 

杭州-天王:谢谢发明老师鼓励,如何才能做大下面的几步呢?承认, 接纳, 选择?

 

上海-杨发明:承认,是练习看到事实与真相,接纳是练习自我疼惜而非自我批判。

 

石家庄-刘军元:圣严法师的: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和发哥所讲的几个步骤有什么关系呢?呵呵

 

杭州-天王:事实和真相?这个有什么不同。

 

上海-杨发明:面对它,即承认。接受它,接纳。处理它,即选择,选择(新模式/新行动)。

 

石家庄-刘军元:其实MOT的四步骤的内核也是,承认、接纳和选择啊,高,就是高

 

上海-杨发明:放下它,仍然是接纳(也可叫臣服)。

 

石家庄-刘军元:大道相通啊。

 

上海-杨发明:万法归宗,本质一样,呵呵。

 

上海-杨发明:天王, 我给你一个生活中练习的重要点:你刚才有两重感受, 练习对自己负面的感受说"是",即接纳自己的负面感受而非批判它, 这样你感受的感受, 在修炼中"成长"了。

5
发表于 2009-12-24 13:22:56 | 只看该作者
 

杭州-天王:明白了,就是说先对于自己的感受,不管是正负,先接纳自己

上海-阿懒 :一个成长的循环:呼吸-觉察-承认-接纳-选择-欣赏-(自由)

说到接纳了,然后选择/欣赏也说下吧。

石家庄-刘军元 :呵呵,这个循环也要得

上海-杨发明:选择, 指新的模式的选择, 举个例子,我的抽烟与现在的不抽烟。我曾经抽烟抽了15年

南昌-他山:我也在静静地看

上海-杨发明:当老师的时候,经常是抽完了心里悄悄地批判自己, 有时不经意地躲着学员抽,呵呵。第一个, 我学习到的是放下对自我的批判。每次抽烟, 可以说:我选择抽, 偶尔也可以说我选择少抽一支。对自己温柔一些,保持对自己抽烟的觉察。不评判抽烟,只需觉察。

北京-谈谈 :问一个问题,人在要转型的时候,是不是都会经历一个比较痛苦的时期?

上海-杨发明:最后就不再想抽烟了,因为抽烟很多时候是有目的的,它的作用是帮助一个人呼吸

上海-杨发明:是的,痛苦是最好的契机。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上海-杨发明:痛苦是上苍给予我们的一个外部包装很差的礼物!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痛苦的意义!痛往往是催化剂,抓住了是福。我是因为痛的契机而有重大转变的

北京-谈谈 :嗯,非常有道理!

上海-杨发明:海文有一个一致性沟通模式,是我强烈推荐的

上海-阿懒 :据说人的动机就只有两个:逃避痛苦,或者追求快乐

深圳-范小天:我看就一种,追求快乐

上海-阿懒 :也对。逃避痛苦也是追求快乐的一种

石家庄-刘军元 :关于这段分享,大家有无提问?然后我们可以请发明老师展开分享 海外一致性沟通模式

上海-阿懒 :请发明老师继续

上海-杨发明:海文的一致性沟通模式的核心是:诚实面对自己的感受/解读/意图,诚实分享给对方。它能起到觉察作用,同时也能与对方进行深度坦诚一致的沟通交流。不是讨好式、指责式、打岔式、超理智式,而是诚实一致。核心是: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上海-杨发明:第一个沟通的信息是感官(五官)信息

当你睁开眼睛观察另一个人时,你就会开始吸收那个人的资讯。如果你不尝试沟通,只是让另一个人的印象来“洗涤”你,你会发展出对那个人的“柔性印象”。在数秒钟之内,你会通过感官接收到数以百计的讯息---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味觉的与触觉的。虽然这些感官大多是在潜意识中运作,你却能够接收到大量的讯息。有趣的是,这数百项讯息中并没有任何意义---它们只是神经系统受到刺激的结果。它们是未经处理的感官资料---形状、颜色、质地、气味、声音。

这些只是印象---一丝香味、轻微的声音、脸上乍现的表情。感官信息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为了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必须在潜意识中处理数百项讯息,使它们产生意义---我们必须进行诠释的工作。知觉是感官;心智的诠释才能提供意义。

上海-杨发明: 比如:我看到... 我听到...我闻到。。。这个我称之为“客观”的信息,或者称之为事实。

两人间的事实

上海-杨发明:第二个重要的沟通是:诠释(赋予意义),你的解读是什么,来自你的思维观察你的伴侣时,你会看见他坐着的样子;皮肤的颜色、手的姿势、衣服的颜色与式样、珠宝、皮肤光泽,还有其他无数的细节。从这些影象,你可以组成整个画面,然后你来诠释。现在,重要的是要明白你的诠释并不正确---它们最多是你对于所目击事物的猜测。这些诠释协助你把感官接收的大量讯息变成可读的资料。虽然诠释并不是正确的,它们也绝不是错误的。它们只是你了解讯息的一种方式。

我们要随时和对方核对,寻求彼此诠释上的同意与否。不是对就是错的二分法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检查看看我对你的看法是否符合你对你自己的看法。要记住,如果你同意我,不代表我是正确的;我们只是相互同意。如果你的看法与我的不一致,我也未必是错的;我们只是彼此不同意。如果诠释上不一样,我们不需要彼此同意,然而,我们可以对不同的观点感到好奇,学习了解更多关于自己与彼此。这种没有对和错之分的好奇态度使人能开放地学习;如果坚持分出谁对谁错,就会阻碍了学习。

诠释是与思考有关的心智运作,一般人常犯的错误是混淆了诠释与感受,例如“我觉得你如何如何”在下一段你会了解,我们是根据诠释的想法来创造出感受的。

许多人害怕表达他们的诠释,因为评断他人一向被视为是负面的。但是评断(诠释)只是为了弄清楚讯息,让你更了解其他人。评断不一定意味着否定,纯粹的评断只是为了弄清楚混乱的讯息。你的种种感受都是来自于这些诠释,你对于感官讯息的诠释会决定你要靠近还是远离其他人。

上海-杨发明:第三个沟通的信息是:感受, 这是上午我说的觉察的核心

上海-杨发明: 感受根据你做出的诠释,你会产生感受。感受是身体的经验,与血流及能量的变动有关。基本上感受有两种---正向的与负向的。

正向的感受是身体血管扩张,伴随着温暖安宁的感觉。当你有这种正向感受时,你会想要接近带给你

这种感觉的人。你会如此表达正向感受:“我喜欢你”“我觉得和你很亲近”“我感觉你很温暖”这些感觉都是亲密与舒适的,让你想要靠近对方。

负向的感受是身体血管收缩,伴随着紧张、不适、冷漠、想要远离。你会如此表达负向感受:“我感觉不自在”“我感觉与你有距离”“我怕你”“我想要离开你”这些感觉都是有距离的、冷漠的、令人不愉快的。

要记住,负向感受并不代表对方是坏人或有错,而是反映出自己内在的评断,有负向感受的人会想要离开。所以,负向与正向的感受是和自己的选择与评断有关,并不能真实反映对方的价值,而是产生感受的人自己内心的评断过程。

还有,要记住你的感受完全是根据你的背景与诠释而来。同样的知觉,如果有不一样的背景与诠释,就可能会被染上完全不一样的色彩,任何知觉都可能有正向或负向的感受。例如,看到一个大汉拿着刀,有很多不同的诠释方式。如果诠释为一个杀人凶手,就会令人产生负向感受而远离;如果诠释为一位准备切烤肉的大厨,可能会让人想要靠近吃一片。感受是由知觉的诠释所决定的。

上海-杨发明:第四个沟通的是意图,即动机或期待意图是运用意志来把感受化为行动的过程。每一个知觉/诠释/感受的综合体都可能发展成你想要怎么行动的意图。你不需要根据感受而行动;人类有自由意志,可以决定采取相反的做法。例如,你可能很怕某人,但是你可以选择去面对那个人,表达你的恐惧,而不是顺着感受退缩。你总是可以从情景中了解自己,看你是顺从感受还是反其道而行。

你也应该随时准备在对谈中问对方,“你这样说的用意为何?”这个问题能让沟通提升到更深意义的沟通层次。例如:如果有人表达愤怒,意图可能为了厘清问题,以便更接近你,这时你可能愿意面对他的愤怒;反过来说,如果他的意图是想要威胁你控制你,你可能就不愿意继续理他。厘清意图会让沟通进入更深的层次。

上海-杨发明: 最后是:与对方的核对,核对对方的解读与感受

上海-杨发明:呼吸

通过呼吸,氧气被带到肺部,在那里被吸收,进入血液,然后送到全身组织,进行重要的能量新陈代谢功能。由于这是很自动化的生命功能,大家很少理会呼吸对健康和快乐的影响。这个重要的课题值得更密切的注意。

浅呼吸易产生压力

当我们在歇息的状态时,我们的身体只需要少量的氧气,所以我们的氧气需求量很低。因此,我们的呼吸缓而浅。如果我们醒来,开始活动,氧气需求就会增加,我们会自动开始呼吸得更频繁、更深入。在单纯直接的情况下,呼吸系统很敏感,会根据需求而回应。如果氧气的需要与供应无法“同步”身体就会感受到压力,最后就会影响到个体的健康与快乐的状态。

除了应付不同活动的需求量之外,呼吸与我们的感觉也有密切的关联,因此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如果我们陷入危险处境(或被我们诠释为危险),我们会自动加快与加重呼吸,准备战斗或逃跑。于是身体能提供需要的氧含量。当危险退去后,身体应该会自动恢复为歇息的状态。但是如果没有恢复呢?虽然个体的呼吸速度减慢,心跳减少,但是身体组织还是会想要保持原来的保护状态。结果就是肌肉长期紧张,血压升高以及感觉到压力。

如果陷入一连串的危险或不愉快的情况(如在工作上或问题家庭中),许多人会害怕放下他们的保护状态。这种情况在创伤后症候群中尤其明显。整个身体会习惯性地紧张僵硬,保持很浅而缺乏效率的呼吸。如果一个人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也就是固着状态),就会引发压力,有时候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或情绪疾病。

改变呼吸习惯

许多人都害怕“放下”,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情感表达是不会被接受的。他们保持很浅的呼吸,害怕更深的呼吸可能会释放出压抑的泪水,或愤怒与悲伤的情感。因为儿时的文化训练,他们惯性地克制呼吸,吞下他们的感觉,强自前进。

一辈子这么做的习惯造成了不健康与不快乐的压力模式。如果要解除这种习惯,需要努力练习一些深呼吸的技巧。严重的慢性症状可能需要一位呼吸导师,但大部分的人可以帮助自己。

上海-杨发明:好了,先到这里

上海-阿懒 :问题:发明老师的循环圈说的呼吸就是海文这个呼吸吗?

上海-杨发明:一般来说,深呼吸就行。。。如果你想学海文的芮克式呼吸法(REICH),下次见面再教。

上海-老李:关于呼吸,大家可以翻番黄帝内经,如果有兴趣的话

上海-阿懒 :明白了。谢谢发明老师

上海-老李:浅呼吸和深呼吸,用数据统计的角度来说,可以用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来衡量。每分钟呼吸次数高的,呼吸一般是浅的,急促的;呼吸次数少的,一般是深呼吸,平缓的,主要是腹式呼吸;

上海-杨发明:呼吸的方法很多,中国的气功,太极,禅坐,印度的瑜珈, 静默......当然,老李说的黄帝内经中的阐述

上海-老李:这个我用数据统计过的,大家看看自己一分钟呼吸多少次,自然的,不要刻意

石家庄-刘军元 :人生呼吸之间啊

上海-老李:我有个国外的朋友,他们研究呼吸的结论是现代人的呼吸明显比以前的人快。中国也有这样的结论。

石家庄-刘军元:得停下来,等等灵魂。不然就愤而小三小四啦

上海-杨发明:呵呵,BEING在呼吸中

上海-老李:呼吸就像发动机的转速,只有在需要动力输出的时候,才需要加快转速,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怠速。现代人,明显是怠速过高,有损发动机寿命。或者一直处于告诉运转状态下,早晚要爆缸

石家庄-刘军元 :还不规则运动

上海-老李:那就是经常猛踩油门,急刹车,更毁了。。。。

上海-杨发明:深呼吸,我的建议是吸到腹部,然后填满胸部,绵长,张嘴呼吸,象海浪一样

上海-老李:医学上说,腹式呼吸(深呼吸),是对五脏六腑的按摩。随着呼吸时肺部的扩张,可以有效挤压五脏六腑,起到非常好的按摩作用

石家庄-刘军元:这个要时常的练习

上海-阿懒 :今天要好好消化消化。困惑不少,下次找发明老师请教

6
发表于 2009-12-27 08:57:4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