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楼主:sliverwolf - 

[原创]看《三国》,说刘备(连载中)

[复制链接] 31
回复
620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
发表于 2009-12-13 00:58:19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文笔是绝妙的,新意也是有的。

可惜题材老了一点,易中天什么的,水煮三国什么的,这个三国被人讲得太多。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08:15:39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菜农2在2009-12-13 0:58:19的发言:

写得真好,文笔是绝妙的,新意也是有的。

可惜题材老了一点,易中天什么的,水煮三国什么的,这个三国被人讲得太多。

这个本来是06年构思的,本来是和《读《水浒》,说管理》一个系列的,后来写得时候突然刹不住脚,就写长了。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就那么几部,不重解四大名著还能解什么?红楼太深奥,西游太YY,水浒写平民,三国写贵族,手头还有其他的两篇,不过都是比较短,尤其是写红楼的那篇,总是感觉有点不自量力,也是06年写的,以后再发出来,其实还是与管理有关,请大家参与点评。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08:17:2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章:孙家小子不是好人

      上文说道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和孙权集团对于荆州的争夺,面对共同的敌人,两方还是保持了有限度的克制,因为曹魏这边的势力需要双方联手才可以抗衡,如果双方争夺的太厉害,那么曹魏就会趁虚而入,到时候双方都将会是失败者。明白这一点的孙刘联盟只有两个人:诸葛亮和鲁肃,可惜诸葛亮的话并不是谁都听得进去,至少关二就很自负,其实关二一直就很自负。鲁肃这个老实人是个短命鬼,他接了周瑜的班,又被吕蒙接了班,可惜其他人并没有吕蒙这样的战略敏感性,只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争执不休,从这样来看,从战略上鲁肃是孙权集团最高明的一个,而且一直贯彻了这个主旋律,这也是他当初力主将荆州“借给”刘备的原因,可惜其他人,包括孙权在内一直并不理解,也并不原谅鲁肃的这个近乎荒唐的举动,在孙权集团,鲁肃是一个孤独的智者,智慧但是不聪明。

      在孙权的威逼下,鲁肃也不能不对荆州的未来产生一些想法,但是他还是坚持用和平的、不伤双方和气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并不是鲁肃的懦弱,知耻近乎勇,这样来看鲁肃也是一个勇者。关二单刀赴会留下的是关云长的美名,将江东一番精英们视若无物,其实是关二的自大,所谓无知者无畏,这句话送给关二最合适不过。而鲁肃在面对关二的这种蛮横,除了沉默,还是沉默,他深刻地了解双方交恶的后果,尽管那个很臭屁的关二并不明白这一点。鲁肃可以保持沉默,可是孙权集团的其他人并不明白这种沉默的道理,加上刘备集团的肆无忌惮,无疑在这种怨恨上加了一把火。在鲁肃主持战略和战术大局的时候,这种气氛还稍微可以得到控制,但是鲁肃死了,江东集团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智者了。

      江东市场对于孙刘两家都很重要,双方都在这里集结了大量资源,随时准备摩拳擦掌,赤裸裸的坦诚相对。刘备和诸葛亮远在益州,荆州留下关二坐镇,诸葛亮的政策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关二认为自己做到了,其实关二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个真不知道该说是自信还是自负的关二将事情搞得一团糟,包括孙权为了自己的嫡长子向关二提亲,关二都很拽的拒绝了,还说什么“虎女不嫁犬子”,关二在满足了自己虚荣心的同时,也为以后的祸患埋下了伏笔,而且这场灾难之沉重,让刘备方难以承受,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关二到死也不明白,只是他的死给别人留下了太多的麻烦。

      陆逊以骄兵之计让关云长失去了警惕之心,而暗地里吕蒙却在伺机而动,关二正在为新掠取的市场而沾沾自喜,水淹七军,让曹魏集团损失惨重,吓得曹操都不得不暂避锋芒。这时候刘备方的声势之大,连盟友孙权都暗自担心,在以前的因果之下和现实的形势下,孙权和曹操两个人十分默契的成为了盟友,在樊城,关二带着一帮业务精英进退不得,曹操方派出了业务精英去应付关二的市场攻势,双方进入了相持阶段。而这时孙权很知机的动手了,吕蒙自己身先士卒,趁着关二和曹操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偷偷的袭向关二的大后方,荆州本来就有一些内在矛盾,关二的管理风格是“傲上不辱下”,这样得罪了自己的同僚和下属,在吕蒙的一番收买威逼下,这帮有怨恨的人,协助吕蒙占据了关二的老巢,可惜关二还与曹操这边打得不亦乐乎,后来的结局都知道:关二死了,荆州没了,刘备哭了,曹操和孙权都笑了。至于刘备为什么又哭了,还需要好好的体味一下。

      接着张三也死了,是因为关二而死的,即使不是直接原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刘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选择了和孙权集团大干一场,这里面有怨恨、有怒气,当然也有埋怨,甚至连诸葛亮的劝阻也听不进去。刘备非常情绪化的挑起了这起代价高昂的商业战争,曹丕这小子在旁边看得好不热闹。结果是刘备输光了赌本,还送掉了性命,而给集团留下的只是一个烂摊子,只留下孤臣弱主苦苦支撑。

      其实孙刘两家的联盟一开始就有情境性,虽然两家是天然的盟友,但并不是稳定的盟友,从开始的严密防范,到后来的完全无备,却全然不知当初的“因”种下了今日的“果”,商场战场皆然,如履薄冰,步步惊心,更不能让个人情绪占了上风,理智,也唯有理智,冷静,也只有冷静,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害。然而刘备在怒急攻心之下,全然没有以往生涯的水准,而是昏招频出,自寻死路,却死在了一个简单的骄兵之计上,而从此毁了一世英名,真不能不让人感叹。不管是怨恨孙权也罢,怨恨曹操也罢,或许只能怨恨天道无情,时不济我。

24
发表于 2009-12-13 20:50:28 | 只看该作者

此贴要火!“三国那些事儿”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4 08:42:0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六章:生个儿子叫阿斗

      蜀汉实业的第二代领导人是刘禅,这是大名,其实也就是正式名字,刘禅还有一个小名叫阿斗,就像曹操小名叫阿瞒一样,其实也只是大人对小孩子比较疼爱的称呼,并没有别的什么含义,只是后人牵强附会罢了。

      刘禅的生母是糜夫人,就是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娶得那个美人,因此刘禅有两个舅舅:糜竺和糜芳。刘禅是刘备的长子,刘备由于长期的颠沛流离,子息很少,老婆娶了多少个,就是儿子没有多少个,即使有也是到了益州以后才生的,因此刘禅有许多母亲,甘夫人和孙夫人对他都很疼爱,这两位夫人也没有给刘备生育,至于甘夫人我们以后在说,孙夫人就是那位小辣椒孙尚香。阿斗应该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虽然生母死得早,但是甘夫人和孙夫人却一直很喜欢刘禅,甘夫人在曹操攻伐荆州的时候抱着婴儿阿斗躲避曹操的前锋,赵云来救的时候,自己舍生让赵云就走了阿斗,甘夫人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孙夫人也很喜欢阿斗,在赵子龙拦江救主的故事中,孙尚香带着阿斗要回阿斗,那时候阿斗还是一个半大的孩子,阿斗能跟着孙夫人回江东,想必他对孙夫人很依恋。

      阿斗有个哥哥叫刘封,是刘备的螟蛉义子,当时刘备还在四处闯荡的时候收下了这位义子,当时阿斗还未出世,想必刘备也是有感于膝下无人,收一个干儿子以慰心中寂寞。开始的时候刘备对刘封还是很疼爱的,直到有了阿斗以后,当然刘备集团的决策层对刘封都比较排斥,关羽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也表现的比较激烈,这为关云长败走麦城时刘封、孟达见死不救留下了伏笔。刘备将刘封咔嚓了,《演义》中是这样说的“侄陷叔刘封伏法”,其实刘封也为刘备集团的建立立下了功劳,比如与曹操的三子曹彰对峙,不过刘封最终被贬斥到权力中心之外,其实他的命运早已经注定了是一场悲剧,他对于荆州之败的不作为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而真正导致他彻底出局的就是因为他那个尴尬的身份。

      阿斗也有几个弟弟妹妹,可惜都很年幼,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所有儿子中刘禅最大,但是用今天的话来说哦也只是个未成年人,用法律术语就是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他需要一个监护人,这个就是诸葛亮。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这个话题上文曾经提到过。刘禅是刘备的当然继承人,因为刘备没有更好的选择,这几个儿子的条件和情况是没有更好,只有更差,刘备在临终前谆谆告诫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想必知道死的时候也对刘禅有些放心不下吧,刘备是在无奈和不甘中死去的。

      刘禅的正妻是张飞的女儿,张飞长得不怎么样,可是老婆长得好,就是前文提到的夏侯家的幼女,大约十二三岁就被张飞劫掠,所以张飞应该是曹操的侄婿辈,三国的辈分是一团乱仗,根本算不清楚。就像查尔斯王子娶了戴安娜王菲一样,查尔斯长得不怎么样,可是两个儿子长的很帅,这就叫品种改良。张飞是不是也有这个想法,我们不知道,但是真实的张飞比《演义》中的张飞更精彩,更有内涵,而在一些章回小说中,树立了像牛皋、李逵等人物形象都是以张飞为原型的,其实真实的张飞不是这个张飞,而《演义》中鞭打督邮的也不是张飞,而是刘备,因此刘备也不是《演义》中的刘备。

      刘禅的儿子中最有出息好像就一个北地王刘湛,这位北地王在刘禅选择投降司马政权的时候毅然慷慨赴死,显得十分刚烈,据说刘禅为此也掉了几滴眼泪。大家需要注意虽然刘备的眼泪像洪水,可是刘禅的眼泪却十分珍贵,他好像在赵云死的时候哭过,在诸葛亮死的时候哭过,在北地王死的时候也哭过,在刘备死的时候当然也哭过,刘禅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悲剧就是不应该生在帝王之家,他那孱弱的肩膀显然撑不起刘汉实业这座大厦。刘禅据说有一个有名的子孙叫刘渊的,这个刘渊不是李渊,而是一个匈奴人,也许很搞笑,只不过是一个造反叛逆的幌子罢了,大家也姑且当作一个笑料吧。

      蜀汉的结局是被兼并了,而后果有内因也有外因,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要说的是:历史上从来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统一北方,这是中国历史的规律。刘禅显然不是一个好的继承人,但是刘备也找不到更好的继承人,如果将蜀汉破产的原因归结到刘禅身上也显然太毛躁。诸葛亮这个人的情况相当复杂,如果用近现代人来比较,更像周恩来,但是从管理上分析,诸葛亮完全是一场失败,如不能容物(李严)、用人不当(马谡)、随意猜忌(魏延)、大肆揽权(行杖三十)、目无上级(诛近臣)、但是却不能否定诸葛亮是一个很勤恳的人,但是勤恳对于管理者而言完全是一个负面的评价。刘禅能怎么办?财政被诸葛亮和姜维这师徒俩花的见底;后备人员的培养又相当差劲;北方那边技术革新层出不穷而蜀汉却在吃老本;少数民族又时不时的在闹情绪,财政空虚使地方常备兵力不足使邓艾可以奇袭阴平,刘禅选择了投降,而且用自身的杰出表演还得了一个安乐公的封号,可孙浩那小子却只封了一个归命侯。刘禅这个人确实也很复杂。

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七章: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惨败后,无脸再回成都,余生是在白帝城度过,李白有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所说的白帝就是这里。刘备是在这里托孤的,死的时候将一帮手下叫过来,立了遗嘱,不过刘禅并不像孙权和曹操的儿子那样对兄弟们斩尽杀绝,刘禅是一个仁厚的人,刘备不用担心刘禅兄弟相残。

      在《演义》中说,刘备幼年时家门口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犹如车盖,他曾经说了一句似乎很有表征性的话:如果有一天我做了皇帝,将用这个做我车盖。笔者认为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就和现在的小孩说我长大了要做富翁一样,其实只是儿童懵懵懂懂的理想一般。在演义中登基做皇帝的人似乎生有异像,曹丕生时满室红光,刘禅生时母亲糜夫人梦见有白鹤啼鸣,并立于房檐上,其实只是后人附会而已。不管一个人的一生如何传奇,其实死后只是黄土一抔,很多人死时都有一些怨念,曹操说:“获罪于天,无所祈也”,刘备也对刘禅及他的兄弟们淳淳诱导,然而之后的事情并不是他们可以掌控的,其实他们在世的时候也只是命运之河的一份子,只是在那个时代的河流里。时代中汇聚了无数人的意志,或许局部可以体现个人的意志,但是大势所趋之下,个人其实很渺小,那些英雄豪杰也只是那些偶尔可以跃出水面的鱼,终究需要回到水中。

      刘备在乱世中用自身的身份作为资本,在多少次的奔波中创立一个显赫的权利集团,他没有父兄的基业,也没有宗族势力支持,也没有祖宗余荫,他并没偶出众的智慧,也没有国人的武勇,他令人钦佩的是他那中坚持和执着,意念和意志,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实实在在的普通,或许还算的上是一个皇亲国戚,,但是皇亲国戚成千上万,也并没有实惠。可是刘备获得成功了,他的品质决定了他必将娶得取得成功,在颠沛流离之下仍旧向着目标不断前进,他的付出中终有了回报,刘备也是相当幸运的,因为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举一个名将的例子,成为一个名将需要什么?智慧、勇气、意志、胆略,人格魅力,或许还需要更多,但是最需要的还是运气,没有运气他不会在刀光剑影中生存,没有运气他不会在明枪暗箭中生存,没有运气他不会在多次不可知的意外中生存,刘备有足够的运气,也有足够的耐心,尽管多少次与机会擦肩而过,但是他最终属于幸运者。

      刘备有两个最终的对手,曹操和孙权,曹操死在刘备之前,但是孙权却很长寿,刘备的儿子并没有因为继位之争而大打出手,相比之下曹操和孙权的那些子孙却兄弟阖墙,因为刘备在生前就避免了这种可能,避免了权利的分化,可避免了将来有一天冲突和流血的可能,然而继承人的资质似乎差了点,在没有比较和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曹操和孙权的继承人则不是这样,他们是在流血和斗争中选拔出来的,因此刘禅缺乏一种果决和铁血。刘禅有一位优秀的监护人,在刘备逝去之后生活爱诸葛亮的庇佑之下,然而在诸葛亮之后,刘禅的行为缺乏监管,就像一个任性的小孩,将蜀汉基业和将来看作是一个玩具,直至有一天他失去了这个玩具。有识人之明的刘备竟然犯了这样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的确是有失水准,刘备奔波了大半辈子以后终于有了刘禅,对刘禅十分溺爱,就像现在的父母一样,不想孩子去经历自己的过去,刘备在给予一个孩子父爱的同时,并没有切实履行好一个领袖的职责,培养一位合格的继承人,在个人感情上做了取舍。其实刘备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很少,正如前文所说,儿子中刘禅为长,刘禅还未成年,好像是现在的说法:刘备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五千年沧海一粟,五百年过眼云烟,三国的纷争主要是发生在汉民族内的纷争,而过后三百年的时间确实少数民族在北方疆场上纵横驰骋的时间,历史没有永远的主角,三国也只是地方性的王国,而不是统一的大帝国,帝王将相、英雄豪杰都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历史没有按照主角的想象而演义,历史借他人之手而轮回,魏蜀吴好像是三个家族企业,而在创始人以后的时代好像是群星湮没的时代,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一段传奇,历史只能轮回而不能复制,过去的不再来,遗憾的不实现,历史的长河流逝,我们注意到的只是浪花一朵朵,曹操没有看到后来,孙权没有看到后来,同样的刘备也没有看到后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6 08:20:4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八章:你们都不得好死

      随着三国英雄时代的结束,另外的主角即将登场,前文提到的那位死蚂蚁,和即将到来的主角有莫大关系,其实他本身也是一个主角,只是在群星灿烂的年代,有太多的光芒争夺人的视线。《演义》中说曹操死的时候梦见“二马同槽”,这个“二马”就是死蚂蚁的两个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槽”者曹也。最后统一全国的并不是魏蜀吴三家的哪一家,而最后成为时代主角而是另外一个王朝晋朝,虽然他的统一历史相当短促,而他的统一留下的只是太多的隐患。

      司马昭没有留下子息,他过继了司马师的儿子,而司马师还有另外一个儿子叫司马炎的成了晋朝的第一位皇帝,祖孙三代的努力终于将天下姓了司马氏。就像一些民营企业家一样,成功以后穷奢极欲,最后留下的只是堕落,看看那个年代吧,在文学史上有偌大名头的“竹林七贤”是何样人物,酗酒、偷窥、放纵、空虚、无度,应该叫“竹林七闲”才对,这个时代好像是专门给嬉皮士准备的,是没有未来的一代,而魏晋时代清谈之风盛行,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光说话,不办事,而且说的话也只是玄而又玄,根本不着边际,因此魏晋时代玄学盛行,一个国家都以此为风,这个国家是没有前途的,这个国家已经彻底失去了警惕。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这位身材魁梧的美男子皇帝日日欢宴,夜夜笙歌,成日坐在羊车之上,在锦绣皇宫内的美人玉体丛中徜徉、流连。而那些嫔妃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将最鲜美的草放在门口,希望拉车的羊可以停在门口,就此可以让皇帝在门口停留。这个年代有说不出的惬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孰不知,北方少数民族正在磨刀霍霍向牛羊。

      司马家正在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大打出手,国家的力量在这个继位战争中损耗殆尽,“八王之乱”中龙子龙孙们争得不可开交,在匈奴贵族刘渊在那里装着做龟孙子,以其十分儒雅的风范迷惑了不知多少社会名流的眼睛。司马炎英雄一世可以生下来的儿子是个大蠢蛋,那时候天下闹了旱灾,百姓无以果腹,大臣们要求皇帝赈济灾民,皇帝却说,没有饭吃,可以吃肉粥,这个皇帝很有幽默感,因为他每天都可以吃到肉粥,可惜自己忘记了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管理者。那些匈奴的后裔的身上毕竟留着他们先祖凶残的血,在山西的某地起兵,杀向了“八王之乱”后这个伤痕累累的国家,他们攻陷了都城,俘获了十万的社会精英,用火将这些人烧死,并品尝着烤人肉;他们抓获了王妃,无数次的次淫辱之后,又将这个王妃卖掉,向商品一样转来转去;他们抓获了一位皇帝,在无数次的凌辱之后,最终将这个可怜的皇帝调教成一条狗,整天在地上爬行;他们又抓获了一位皇帝,这个可怜的皇帝被迫青衣小帽在匈奴人的酒宴上给宾客斟酒,而同样被抓获的大臣则只能偷偷抹泪。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这个年代是汉民族最丑陋的年代,少数民族翻身做了主人,将以前的主人打到在地,并肆意凌辱。

      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人,感谢那些真汉子(汉子的意思是汉家男儿)。

      我们应该感谢大文豪刘琨:公元306年,大文豪刘琨困守愁城晋阳。一夜,城外胡骑纷纷,团围如桶。刘琨一袭白衣,乘月登楼,发出阵阵清啸之声。匈奴劲卒闻之,皆凄然长叹。夜阑人寂,刘琨又吹奏胡笳,哀感贼人,大批匈奴铁骑均流涕唏嘘,顿起怀乡感怀之望,一时之间,竟弃围而去。

      我们应该感谢大英雄冉闵、李农:公元349年,石虎昔日的手下大将冉闵、李农因恼怒羯人反叛,颁发了“杀胡令”。一天一夜之间,邺城凤阳门外广场上堆满了数万羯族兵民的人头。几天之内,二十多万羯族人被长久以来深受残酷压榨的汉人兵民杀掉,“以暴易暴”,一个压迫民族就这样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世界上消失掉。

      我们应该感谢大英雄祖逖:整个东晋小朝廷已经被北方胡人杀破了胆,年轻的祖逖东奔西走,为收复北方失地闻鸡起舞,公元313年开始了北伐,他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这是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这是异族雄主崛起的时代,这是个汉民族空前危机的时代,这是南方与北方同样混乱的时代。这是个乱世,这是个被许多史学家漠视的时代,同样还有一个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到元朝入主中原,当中原大地群雄并起的时候,严重削弱了中原正统王朝的实力,北方的少数民族乘势而起,兵锋南下。三国只是汉民族的内战而已,也只是汉民族不光彩历史的前奏,我们能够埋怨,我们能够嘲笑吗?在经历所谓的民族大融合之后,在经历南宋末年的崖山海战全军覆没之后,标志着传统中国的崩溃和覆灭,我们还可以自豪吗?我们的血脉中残留的是混杂的鲜血,我们又拿起了传承的典籍,而我们这些后人该如何评述?谨以枝笔向民族的脊梁,逝去的英豪们致敬!


                                                                                    沐易初构思于2006年 东莞XX公司

                                                                                          终成文于2009年8月20  汕头XX公司

28
发表于 2009-12-17 10:48:07 | 只看该作者

      沐易兄出个歪题目吧:“富二代”孙权的奋斗历程。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2:49:2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金徒在2009-12-17 10:48:07的发言:

      沐易兄出个歪题目吧:“富二代”孙权的奋斗历程。

想一想再写,此前也有这个想法,不过限于资料缺乏,个人经历缺乏清晰脉络只有作罢,翻一翻《资治通鉴》后再说了。

30
发表于 2009-12-18 12:17:0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