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悟道”吧, 中小企业!!

[复制链接] 0
回复
9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1-17 14:3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 刘涛
看数据——

我国的中小企业近26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中小型企业实现利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品利润总额的比重达到了40.68%,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65.48%。

看现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往前发展。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就从“计划经济时代,”经过了“市场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加入WTO,我们又迎来一个崭新的“全球化经济时代”。划时代的变革,“类超音速”的发展和变革速度。宏观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从微观上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企业几乎要以“冲刺”的速度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可以说企业家们就像坐着“过山车”在驾驭和指挥企业。“晕车”是常有的现象,稍不留神,多年辛苦积攒的功业就可能一朝尽散。但便是大家付出了千辛万苦,今天我们的许多企业仍然体魄不健,免疫力差,甚至是危机重重。

放眼企业:一起起小事件,一个个如日中天的企业就可轰然崩溃;一次潮流的变革,“光荣”的企业不计其数;一次“风暴”来袭,就倒下一大片。我们的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太弱不禁风。

中小企业的“七级浮屠”
第一阵营 “只有两岁半寿命”;
第二阵营 “还到不了上小学”;
第三阵营 “还拿不到身份证”;
第四阵营 “还没到儿立之年”;
第五阵营 “过不了不惑之年”;
第六阵营 “满不了花甲之寿”;
第七阵营 “也难喝百岁寿酒”;
这就是中国企业的“七级魔咒”。

低头看区域,每年、每月、甚至每天创办的企业相信不在万位、千位、百位数以下。但生存下来的和死亡的比例各是多少?生存下来的企业中“体魄健康”的有多少?真正发展的又有多少?有多少个品牌走出区域?又创造了几个全国知名品牌?几个世界知名品牌?结果却是不容乐观的。

在区域优势上,许多地方并差,政策优势上,地方政府并非没有优厚的政策,甚至给予地方保护。即使在这样非常优越的环境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仍然处在生死存亡的边沿,发展举步维艰。深究其因,根本问题多在企业自身。调查发现:许多企业从诞生时就带着“先天性绝症”;有的是“后天性发育不全”;有的是得了“综合性并发症”。有的是没有被及时发现,有的是发现了没有及时医治;或者是病急乱投医开错了“处方”用错了“药”导致企业的夭折。

看根本——

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营企经商的基础薄弱。几千年世袭的农耕文化,我们的祖先都没有给我们遗传多少经企营商的DNA。营企经商,可以说我们都是在在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寻过去,无例可参;觅现在,无例可照。校洋,机体不同;搬洋,水土不服。但这些最多成为中小企业的困扰,并不应该成为中小企业无法健康、快速发展的理由。

根源何在?事在人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怨“萧何”?莫非“萧何”头上有毛想当秃子?实因“萧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故“萧何”无可奈何。

看实质——

   纯家族式——原始管理
许多企业是依靠企业主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资本,当初是家族几个人打造起来的企业,然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仍然还是那些人,那些观念,那些模式……!
许多企业起步当初是企业主在当时的环境下,抓住了某些机遇、选对某种行业,做对了某种产品创办起来的企业。当时过境迁,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时,企业仍然还是那些人,那些观念,那些模式……!
这些企业的处境和结果可想而知!

半家族式——混乱管理

 不管企业主当初怎样起家,当初是家族几个人打造起来的企业。然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家族人手不够或能力不及了,引进了不少人才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模式。但原来那些人,那些观念,那些模式却仍然占主导地位。企业内部出现了“新人才VS老人才”,“新模式VS老模式”,“老方法VS新体系”,“老经验VS创新”等等情况,“二马分头拉车”现象至使企业内耗严重,停滞不前,不但没有发展,甚至在倒退!

多方合作——不好管理

    没有哪个企业主不想把生意做大,无论当初他是哪一路起家,企业积累了一定资本后,都想把资本再次变大。当发现一些机遇、项目不错,但自己资本不足时集约几个朋友共同投资合作是无可厚非的事。许多合作型企业在投资当初有些只是“君子协定”,有的是各管一块共同负责,有的是以董事会的形式出现。但企业创办当初大家只凭着一群热情,企业风风火火就创办起来了,并没有去理性分析,科学规划。甚至合作者之间的责、权、利并没有非常明细,有的只有利益怎样分配,却没有说明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二次投资,再续投资怎样处理,如有风险怎样分担等等细则。也很少有科学规范的企业建设、管理与发展规划作为参照。所以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只能共患难,不能同甘苦” “只能共甘苦,不能同患难”或“相互推诿、埋怨、排挤”等现象。管理上更是“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混乱就在所难免。

单纯投资——不去管理

   企业从小做大,完成第一桶金积累后,几乎没有企业主不想做大的。再投资是企业取得再发展的必然动作。调查发现:许多企业主仅凭朋友的几话所谓:“发现”“估计”“邀请”或亲信的一翻“豪言壮语”就敢放心地投资,甚至把维持企业基盘的资金都投资下去,自己做甩手老板,就想等到秋天瓜甜果香带来丰厚的收获。当发现势头不对或效果不是自己想象的结果时,又开始混战一气,其结果可想而之。

盲目投资——不知管理

   “听人说”、“凭感觉”、“跟风”的盲目投资现象普遍。许多企业主在不作市场调查、行业分析、风险评估、人才及团队评估等前期工作的情况下。也不管对行业是否了解,是否掌握核心技术,有没有市场,企业是否拥有专业人才等条件也敢投资。没有先例的自己凭想象和感觉经营管理,有先例的就“照虎画猫”模仿,有的甚至干脆就来个“李逵VS李鬼”。许多企业主因此深陷泥潭,许多企业主的投资甚至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危机重重的企业内部

决定企业命运的“降龙八掌”
          董事长兼总经理
          老板兼行政总监
          老板兼人事经理
          老板兼企划经理
          老板兼财务总监
          老板兼生产主管
          老板兼市场经理
          老板兼销售经理

影响企业的“有无”现象

1、有人无才——人不少,才不多,才无用,难留才!
2、有团无队——口口“团队”,实际是没有合力的“团伙”!
3、有投无资——资本不足、总想“四两拨千斤”,不会融资,也不具备融资条件!
4、有技无术——有技术岗位、人员,但不懂技术,也舍不得去买技术,学技术!
5、有规无划——规定、规章一大堆,却没有执行计划!
6、有管无理——有管,但不合情,不科学,不合理!
7、有推无广——领导推,管理人员推,强调推,就是推不出去!
8、有销无售——在销、就是没有销出去!
9、有品无牌——有产品不少,却没有对产品忠诚的客户!
10、有创无新——有创,却仍然摆脱不了原有的观念和模式!
11、有发无展——有开发、甚至开发的不少,但无法查询、无法拓展……

看未来——

现在这个时期,是关键的节点时期。如果我们广大的企业主不转变观念,完成蜕变。企业不抓紧练好内功,强健企业的体魄,长出企业的“驼峰”。今天我们的“企业”就有可能成为“弃业”;企业家就有可能会成为“弃业家”!

面对现实的残酷,面对未来更惨烈的竞争,我们不仅需要勇气,别怨天,不怨地,也不能指望靠运气,我们唯一的选择——为迎战作好准备!

赢之道:胜于方略,赢于态势。
企之道:优其帅,强其将,精其士。

 

资本不代表实力,大小更不是等级;规模不是距离,行业也不是问题;条件不是借口,时间更不是理由;欠缺必须承认,知识还得过硬;企业发展之本,领袖科学引领;企业要出成效,领袖必须“悟道”。

抽点时间“悟道”吧!——中小企业!
别说没时间,时间就像乳沟——挤挤总会有的。
---选自《中国策划指南》第八期策划战略栏目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