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精彩游记推荐] 广州专题

[复制链接] 10
回复
667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10-26 02: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lkeye广州记游系列

作者:silkeye
转自:新浪旅游论坛


广州记游 - 美食色诱


  我爱广州,大半是因为爱那里的吃食,老火靓汤,各种粥食。尤其喜欢在广州吃早茶,等那满载美食的小车缓缓地推过来,车上一个个袖珍的蒸笼,打开,或是豉汁凤爪红亮诱惑,或是荷叶糯米鸡鲜香勾魂,有或者是南瓜饼的甜糯爽口……当然还有海鲜。粤菜讲究鲜味,调味并不重,品的是食物本来的味道,甚和我心。对广州的怀想如果沉溺在美食之中无疑就是对自己的虐待了,但没办法,想起广州就不能不想那些美食。

  在众多的美食中,我喜欢肠粉。去之前就听人说过,广州有家老字号的布拉肠粉店叫做银记,本来想着这次一定要畅快品尝,可惜还是没能如愿 - 因为在找到银记之前我就饿了,一头撞进了荔湖湾公园门口的泮塘酒家,然后就被那里的小吃勾住了魂,大快朵颐之后再见到银记,已是有心无力的了。不过还好,我还是点了肠粉。喜欢肠粉,开始是因为它的卖相:你看师傅将磨好的米粉蒸成薄亮透明的粉皮,摊在案几上还有袅袅的热气,或牛肉、或虾仁的馅料被三下五除二利落地卷在里面,镲镲两下用小铲子切开,浇上些红亮的豉汁盛在白色的小碟中递到你的眼前,深色的调汁顺着光滑的肠粉表面滑落,或深红,或粉嫩,或鹅黄等等馅料的颜色隐约地透将出来,未等提箸已然先被如此色诱了,口舌最先缴械投降,忙着分泌津液,做好一切品尝的准备。入口,肠粉的滑软劲道妥帖地安抚着齿颊,舌上的味蕾也欢欣起来……

  广州的粥是鼎鼎有名,有时甚至想,广州改了“广粥”也是适宜的。广州的粥从做法上有老火粥和生滚粥两种,所谓老火粥,是将做粥的原料和粥一起老火慢煨,熬得不分彼此;生滚粥则是要提前准备好作为粥底的白粥,有客人点餐时再将材料放到滚开的粥底中,配料熟了即可。算来我在广州吃的大抵都是生滚粥一类的了。初去广州的时候常点些鱼片粥、皮蛋瘦肉粥什么的,对于诸如状元及第粥,艇仔粥这一类的不大敢尝试,因为名头花哨,想不出其中到底是什么货品。后来看了许多关于广州粥品的文章,才知道这状元及第和艇仔原来是有大大的来头。状元及第粥的主要原料就是猪肝、粉肠等,有的还要加上猪心、猪肚等对应状元、榜眼、探花三及第,有的会有三个猪肉丸,“丸”的谐音“元”,也是讨彩“三元”的意思。及第粥的味道当然不错,不过如此广受推崇,很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有了好意头啊。艇仔粥的来历也很有趣。艇仔粥的主要原料是鱼虾等海鲜,本是荔湾的船家划着小艇售卖的,客人点了粥,他们就在船上做好,递到岸上或游船上,慢慢地就叫出了艇仔粥的名字。我最喜欢的还是皮蛋瘦肉粥。广式的粥和北方的粥不同,北方的粥通常米粒还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广州的粥中,米粒差不多都煮成了糜状。皮蛋瘦肉粥的配料很简单,不过是家常的皮蛋、猪肉片加上些姜丝、葱花什么的,端上来的时候,看着猪肉分红,皮蛋青暗,姜丝嫩黄,葱花翠绿沉浮在乳白色的粥糜之中,忍不住让人食指大动,及到入口,鲜香滑软,美味非常。大多数的皮蛋瘦肉粥用的都是猪肉片,有一次我在中酒的食街吃到的粥中,瘦肉是絮状的丝,淡淡地混迹在粥中,味道也相当的不错,可是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了。在北京也去一些广式的茶楼吃粥,还曾经吃过一家粥火锅,锅底就是一份白粥的,也还好吃,但总不是在广州吃到的味道,或许真的有水土的关系,也未可知。

  广州的另一种色诱美食就是烧腊。常看到烧腊的铺子,挂着艳红油亮的各种烧腊,并且变本加厉地用红热热的灯照着 - 总觉得烧腊铺子的颜色有一种很暧昧的肉欲味道。那些烧腊原是用油盐糖酒等诸般调料腌渍如味,在烧烤的过程中还要抹上蜜汁。好吃的烧腊只能在广州等南方的城市才能吃到,在北京曾经买了真空包装的,那些冷了的肉品不再有鲜活的诱惑,作罢。

  对广州的怀想如果沉溺在美食之中无疑就是对自己的虐待了,但没办法,想起广州就不能不想那些美食,我的唇舌总是先于我深切地感受我对一个地方的想念,比如此刻。


广州记游 - 游园惊艳陈家祠

  一路走一路问,我的目的是陈家祠,广州的地铁有一站就叫做陈家祠的。走在午后广州的街,阳光很烈,灼烤着皮肤有钟沙砾砾的感觉。不远处有黄振龙的凉茶铺子,靓女问:苦的甜的?当然……还是甜的喽。凉茶是我在广州最中意的饮品,不管是王老吉、黄振龙还是别的什么牌子。我也只有在广州的时候才会想起凉茶,买回家的冲剂无一例外地被我束之高阁。

  问问走走地终于来到了陈家祠的门前,门口有几个雕塑,有孩子在雕塑间攀爬玩耍,完全不理会头顶上炎炎的烈日。陈家祠现在是广州的民间工艺博物馆,馆内有岭南地区及全国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剪纸、刺绣、雕刻……,不过最吸引我的是陈家祠本身,可以说是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的大成。

  曾经在电视中看到过关于陈家祠的一个专题片,但当我真正站在陈家祠门前的时候,依然有惊艳的感觉。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是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族人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供奉陈氏始祖,同时也为广东各县的陈姓子弟赴省城读书应考、诉讼、议事等事务提供临时性局所。清朝年间,因为有的大家族借助修建宗祠的名义,聚众与政府对抗,遭到了清政府的大力绞杀,严禁兴建祠堂,所以陈家祠就托了书院的名头建起来了。书院建成两年之后,有一位叫陈波涛的人种了探花,在广东历史上,中探花、状元等的很少,所以清政府特赐殊荣,允许在门边立起两个高2.45米直径1.4米的大石鼓,基座雕刻了岭南地区的吉祥花木,以示彰表,成为陈氏书院门第与功名的象征。书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以“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设,穿插六院八廊,其间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塑、灰塑,铜铁铸艺等各种建筑装饰艺术不胜枚举,是典型的岭南祠堂式建筑。

  厚重的木门上,两个四米高的彩绘门神画的是秦琼与尉迟恭,这两员虎将曾经守候唐王太宗夜夜的安眠。门神像色彩艳丽,神态轩昂,装饰有两个直径60厘米雕刻精细的铜制辅首,威猛的狮头口中衔着门环。门口左右个有一个笑意盈盈的石狮,看起来不似北方石狮那般严肃威严,倒是透漏出一派活泼天真的模样。

  正门的东西两边共有六幅巨型的砖雕。广东的砖雕与北方、江南地区不同,它所使用得青砖是专门烧制的,规格与砌墙用的砖大小一致,工匠会逐一挑选好之后,依照整幅图的要求,将青砖安曾排列,再一次雕出所属部分的纹样,最后才逐层逐块镶嵌在墙上。各种雕刻技法的应用,特别是深刻技法,线条归整流畅,纤细如丝,被称为“挂线砖雕”。在不同的光线下欣赏,人物的花纹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非常生动。西边三幅砖雕中,正中为“梁山聚义图”,表现了梁山好汉汇集在聚义厅的场景,甜王晁盖高高踞坐其上,军师吴用手摇羽扇站在当中,众位将士的盔甲、衣褶乃至人物表情无不尽其祥。“聚义图”的两边分别是“桐柳杏凰群图”,和“松雀图”,画边分别有名家诗句,其中“桐柳杏凰群图”为范仲淹《登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为行书,笔迹流畅,刀法钢劲,充分体现了书法的魅力。落款为“黄南山作”,是那时砖雕大师的杰作。东面墙上的砖雕与西面对称,中间的大副为“刘庆伏狼驹”图,取材于西汉时刘庆降服西夏进贡的一批名为“狼驹”的烈马的故事,左右两边分别是“百鸟图”和“五伦全图”,其中的五伦即五常,后来人们以凤凰、仙鹤、鸳鸯、鹁鸽和黄莺五种禽鸟代表五伦。画图的两边同样陪衬着名人诗句。这几幅砖雕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雕刻技艺上,都可称为南派砖雕的代表,在全国也属罕见。除了这六幅大型的砖雕,在门边,檐下还有许多小幅的砖雕作品,或者人物,或者花鸟,具体而微,其精巧丝毫不比这些大的作品逊色。

  进门便是首进正厅,迎面就是一具四扇镂空双面雕屏门,隔开隐约可以看见里面院落的光景。屏,是中国建筑中常用的,可以暂时阻隔一下视线,有先抑后扬的功效。这四扇屏门雕琢得非常精细:上部均采用镂空雕法,每个画面又被分成三部分。郑重的两扇门布局相似,最下面是“渔舟唱晚”,画面上晚来收工的渔人们泊船岸边,渔网被高高地悬挂晾晒起来,渔人们聚集在船头吹拉弹唱,年轻的母亲怀抱着哺乳的婴儿微笑回望,那边,淘气的孩子身上绑了水葫芦正在戏水游玩。整个画面表现了劳作一天的渔人们晚来休闲时悠然自得其乐融融的场面。两扇屏门的中部分别是“金殿比武”和“金殿赐赏”,两幅木雕布局相似,细节上有所不同,相互映衬呼应。两边的镂空木雕还有“太史第”。“太史”是过去的关称,太史第当然就是太史的府第了。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因为中国的太史太多了),广州也有一家江氏太史第,就在广州河南同福路,是前清太史江霞江孔阴的私宅。木雕中得太史第多半是用来借指官宦豪宅的,画面上一行人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还有几个人物这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向着太史第而去,门前还有人站在栏杆后面观望,大概是什么节庆时分的情景吧。镂空门板的雕塑中还有“英雄图”,画面为飞鹰和黑熊,取其谐音“英雄”相遇的意思;而“渔樵耕读”,“衣锦还乡”则是木雕中常见的题材了。下面的门板不再镂空,为实木雕,最突出的一幅是一个“福”字,由一株老竹蜿蜒盘曲而成,笔力遒劲,笔划间点缀瑞鸟灵芝等,旁边有题字“青春发达,大器晚成”。另一个门板图画为室内陈设,一雕花几案上供奉一个宝鼎,烟气袅袅上升,盘旋成“寿”字形状,旁边有五只蝙蝠托举。画面题字为“英雄吐气,福寿连绵”。两幅“字”画构思精巧,画面精美,令人赞叹。

  转过屏门,迎面是聚贤堂,两条长廊分在左右,大红的灯笼在廊下悬挂,廊上装饰着广东地区独特的灰塑。左右手分别为厢房,东厢房辟作了广州明清家具展,里面按照西关大屋的摆设,分书房、厅堂、等,还有按照新婚洞房布置,有新娘带来的梳妆台、妆奁什么的。陈列的家具多为酸枝等硬木制造。桌、椅、几、床,气派豪华。其中半椅半榻的罗汉床是明清家具的代表之作。与这边的豪华相对比,还单独有一块地方陈列广东自梳女所居住的“姑婆房”陈设,不过是一几、一凳、一柜的简单。“自梳女”是岭南一代的习俗。过去的岭南女子多留长辨,出嫁时由女长辈为她挽了发髻,表示已婚。如果女子自愿选择了独身,在自梳仪式上,会由自己或者年长的自梳女将其头发盘起,以示不再嫁人。姑婆房就是自梳女门自己集资盖的居所,通常都很简单。她们自成一个群体,与别的人群很少往来,男子更是不能进入姑婆房中的。中国有个电影《女人花》就是反映自梳女的生活的。东厢房的玻璃很哟特色,为套色蚀花玻璃,蓝色为底,银白色的图案或者花卉鸟兽或者人物,透过玻璃的阳光柔柔的,厢房中参观的人并不多,显出一种静静的闲适来。

  出厢房,便是书院的主体建筑聚贤堂,本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者议事聚会的地方。堂前有月台,灰白色的石制栏杆上以花鸟果品为主,连枝缠绕,最特别的是其中镶嵌着黑色铁铸通花栏板,色调对比鲜明醒目,极富装饰性。台阶两边的望柱头雕饰狮子,小而精巧,中间的铁艺为“龙戏珠”的图案;正面六幅为“麒麟玉书凤凰图”,月台的东西两侧铁艺一为“鱼戏莲池”,一为“三羊开泰”,周围或装饰盛满禾穗鲤鱼的花篮,或者为鹿和凤凰及鹰、熊等,用其谐音寓意“年年有余”,“富贵福禄”等。在书院大门两边的石墙上也有许多石雕,多是些有寓意的图案,如“宝鸭穿莲”中莲鸭寓意脸颊,比喻学子在殿试中连登榜首;“麒麟送书”则来源于孔子的传说:据说孔子出生时曾有麒麟光临,口吐玉书,不久孔子就出生了。麒麟送书比喻人才辈出的意思。还用用雀鹿谐音爵禄、玉兔比喻蟾宫折桂等。聚贤堂前的石栏板上,院中的立柱横梁、雀替、柱头,精美的石雕随处可见。聚贤堂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它的20扇雕花门档,东厅四扇为《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有“长坂坡救阿斗”、“赤壁之战”、“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中间聚贤堂门档雕刻的内容为从商周到宋代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有《隋唐演义》中的“太白退番书”,《说唐全传》的“郭子仪上寿”,《封神演义》的“渭水访贤”、“黄飞虎反五关”,“携琴访友”,民间传说中的“龙王八仙朝玉帝”,以李白诗意描绘的“夜宴桃李园”,“荣归故里”,《前汉演义》的“韩信点兵”“薛仁贵东征”;《说岳全传》的“岳飞大破金兵”等共计12副。西厅四扇为《水浒》中的“拳打镇关西”,“血溅鸳鸯楼”,“三打祝家庄”“枯井救柴进”。这20扇门档被人们誉为“木刻钢刀雕就的历史故事长廊”实不为过。欣赏这些木雕最好在一个闲情的日子,一幅一幅慢慢地看过,画面和记忆中的故事逐一吻合:你看看垂钓渭水的姜太公怎样地怡然自得,胸有成竹;再看看赤壁之战中那些出没于波涛中的战船;看看三顾茅庐中张飞的不耐烦、刘备的礼贤下士、诸葛亮的运筹于胸;你还可以在心中默默地吟诵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桃李园中的文人雅士们一起享受“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欢娱……总之,你尽可以让自己的思绪尽情驰骋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之中,放纵一场精神的行游。书院的各个厅房现在已经做了展厅,你可以看到足可以称为“砚床”的端砚,看到可以雕至40层,层层皆可转动,人称“鬼工球”的象牙球;看到乡土气息浓厚的民间剪纸和麦杆画……

  终于要说说书院中的陶塑和灰塑了,这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陶塑一半用于屋脊的装饰,以十万烧制的陶塑脊饰最为著名。这种石湾特有的陶塑脊饰原本用于广东、香港、澳门等地的祠堂豪宅,后来更被广东人带到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石湾脊饰使用黄、绿、宝蓝、褐、白物色,或者花鸟瓜果,动物走兽,或者是人物故事,亭台楼阁。从大的轮廓上着眼,适合从下往上观看的欣赏效果。陈氏书院共有十一条陶塑脊饰,规模宏大,五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脊饰的兽吻是凌空翱翔的鳌鱼,两根长须伸向长空,显得非常的优美。鳌鱼不但符合民间流传的兽吻防火避灾的用意,同时也显示了人们希望子孙能够独占鳌头的愿望。聚贤堂的脊饰最为规模宏大,据说总共有224个人物,可惜太远了,总觉得看不真切,下次一定要带着望远镜,好好看看才是。灰塑也是广式民居常用的装饰手法,通常人家只是在山墙的两边用石灰堆塑成简单的卷草纹样,称为“草尾”。陈氏书院的灰塑规模非常宏大,主要集中在首进园中的两条东西连廊上,有“竹林七贤”图,“公孙玩乐图”等,还有以“羊城八景”为题材的灰塑,叛变装饰着花鸟瑞首的图案。灰塑的色彩十分艳丽,在古朴的院落中间非常醒目。在首进山墙的上面还有六对灰塑的独角狮,朱红色,大眼睛,金色的鬃毛,张嘴翘尾的看起来威严而不失可爱。据民间传说,独角狮本来是人们用来吓跑怪兽,以怪制怪的产物,节庆时分,广东人舞的也大多是这种独角狮。人们将它放在垂脊上,同样也是为了避邪以保平安。

  在陈氏书院流连了整整一个下午,着实地被如此精美,如此众多的各种装饰工艺给深深地震撼了,一方面感叹书院的豪奢,一方面对过去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叹服不止。我想,陈家祠会成为我每次去广州得必游之地了,下次,下次,如果再来,我一定还要仔仔细细、清清楚楚地好好看看这个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26 2:24:16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02:13:00 | 只看该作者
广州记游 - 沙面,沙面
文:SilkEye

  广州的众多酒店,我独爱白天鹅。不是因为那里的设施或服务有多么多么好,喜欢白天鹅,纯粹是一种爱屋及乌的感情 - 主要的原因是我喜欢沙面。

  住在白天鹅的时候,最喜欢在晚上从酒店的后门溜出去,抬脚就走进了沙面的街。总会有一家不打烊的小食铺,亮着暖暖的灯,叫上一窝粥,几个人围着,一抢而光。在白天鹅的日子大多还是比较忙,找不到充足的时间能在沙面的林荫之间闲闲地逛。临回北京,特地选了傍晚时分的航班,一来可以在天上看夕阳映衬的流云,二来,也找一个相对空闲的时间,走一走沙面。

  车子绕过一栋红色的楼,让司机停下,我站的地方,已经是沙面。身边是河,河中有机船突突做响,船工光着黑红油亮的脊梁忙碌不停,树上的鸣蝉比赛似地高唱不已,天很热,但站在沙面的街上并不觉得气燥,小叶榕大大的树冠遮蔽了这个小岛,心便觉得很静。

  沙面以其0.3平方公里的袖珍之地却拥有大量的欧式建筑而著称,现在许多国家的使馆如美国、英国等都还设在这里。我们在路上走的时候总有人递给我们传单,提供出国留学、移民等服务,被我们一一谢绝了。我对建筑方面并不精通,唯一能准确指出的就是有着高高的尖顶,拥抱蓝天的哥特式建筑,至于其他的种种,都仅仅有点模糊的印象,不敢随意开口,因为开口的后果大多是张冠李戴的。那些房子有着明显的欧式风格:圆弧形的窗;大的,有装饰感的柱子,样子奇特的屋顶,奶油黄、蓝灰、深红的颜色。我们走走停停,身边的老房子上面钉着一个个的牌子,告诉我们这些房子的前身曾经是汇丰银行、亚细亚火油公司、英国圣公会……,现在他们大多作了什么单位的用房,有的还做了民居,我们看见一些窗口外晾晒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一家灰色的建筑面前停下,那小牌子上说这里曾经是印度人的居所。吸引我的不是房子本身,是靠下的墙上由三个红色的管子,可能是水龙头的开关吧,怎么看都象是三个大眼睛的虫虫,说不出的滑稽搞笑,忍俊不禁。路上有一家小小的画室,售卖中国的工笔画,人物或者花鸟。中国画的颜色总给人淡雅的感觉,哪怕是艳红翠黛,看起来还是不张扬。找了几幅小画,内容是抓髻的小孩子们在玩耍:水红水绿的衫子,三两笔淡淡的眉目,放风筝、戏游鱼,逗草虫……画在本色的绢上,后面裱了一层厚纸板,配上一个相框,挂在屋子中蛮好。在一片欧式风格的建筑中看这些小画,感觉很合拍,都是静静的。沙面的东西各有一个教堂,以为基督教的沙面堂,我们在门前张望,旁边有热心的阿伯替我们叫门,那看管教堂的人就真的过来让我们进去。很年轻的一个小伙子,看起来和善安静。领着我们四处看去,耐心地回答我们关于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问题。基督教的教堂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敞亮的房子,屋顶很高,但没有穹顶,屋子里也没有太多的装饰。岛东边的教堂就是露德堂,是天主教堂,仿哥特式的建筑,不像圣心石室那么壮观。教堂没有开门,但从外面看起来比沙面堂装饰性要强些。开始的时候兴致很高,对着那些花窗、梁柱指点不停,大放厥词地说,这是折衷主义、那是巴洛克装饰的风格……这些房子的历史并不悠远,都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建筑。清末民初,中华民族永远也无法忘却无法回避的历史,通过这些静默的建筑与我们对望,沉沉如斯。那样的历史是任你什么时候想起,都会觉出心底隐隐的抽痛之感。我承认,这样完整的欧式建筑群在中华的大地上的确不多见,但,我依然希望,真的希望它们从来都不曾存在过。我更愿意在欧洲的本土欣赏那里原汁原味的建筑,那远比建在沙面的这些楼宇来得更加纯粹。我宁愿沙面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岛,不曾如此被西方汹涌的文化淹没了。

对于那段历史,我总有些偏执。


恋恋西关 - 趟栊深深
文:SilkEye 
  
  出了泮塘酒家,站在荔湾湖公园的门前,前后左右地望着,有点晕:我是标准的路盲,到哪里都认不清道路。想到接下来的一个下午自己要瞎猫一样地在这里乱撞,心下有些打鼓,打鼓归打鼓,鼻子底下有张嘴,勤问着点总不至于走丢。我手中拿着一张打印的地图,圈定了我想要去的地方,重点是陈家祠,我决定徒步过去,正好可以看一看大名鼎鼎的西关大屋。

  荔湾湖公园真的是一个好地方,泮塘酒家的美食就不用提了,对面就是文塔,本是供奉文曲星的,他可是掌握着文人一生的命运啊!文曲星又叫魁星,我在许多地方看到变形的“魁”字,多半是个鬼脸的人拿着支笔反手点在“斗”上。“文人走笔安天下”,所以文塔的样子就是一支笔尖朝上的样子。公园的东北有仁威庙,听到的信息都语焉不详。有点犹豫要不要先到这两个地方去看看,可下午安排了陈家祠,时间怕是不宽裕。想了想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行动,那决绝颇有点“禹过家门而不入”的气势。

  民谚说“东关少爷,西关小姐”。又说“东村、西俏、南富、北贫”。可见西关是得那时的时尚之先的。广州城未拆城开路之前,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区域划分就是东关、西关、南关,北面是山就不叫北关了。现在东关、南关等已经淹没在城市的历史中了,只有西关的名称还延续使用,西关和西关大屋成了广州古老文化最直接的承载。

  所谓西关大屋是指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巨商富贾、新型买办们在“西关角”兴建的豪宅:青砖墙抹逢不用水泥,而是用糯米浆拌灰,外面还要贴一层人工打磨的水磨青砖。当时的潘、卢、伍、叶四大富家的住宅都建在西关,潘氏住在颜家巷连庆桥附近的海山仙馆,卢氏住在十七甫,伍氏的住宅在十八甫,现在的富善东、西街就是它的两个正门,叶氏住在今天十六甫的大部分。另外逢源、宝源地区的小画舫斋,宝华地区的钟家花园,多宝地区的清代探花李文天的住宅等都是有名的西关大屋。不过,现在这些大屋都改做了寻常民居,一所大屋中会有几家合住,想要重温当初的西关大屋的气势就只能到荔湾博物馆东侧“整旧如旧”的西关大屋去参观了。真正的西关大屋布局很有讲究,门口有三重门,进去就是门厅,然后依次为茶厅、正厅,到头房即长辈房、二厅也就是当初的饭厅,最后是二房也叫尾房。三房三进不容错乱。厅与厅之间会有小开井,有天窗采光,大屋中有两条青云巷 - 这也是西关大屋的特点,又叫“冷巷”、“火巷”、“水巷”等,有交通、采光、通风等很多的功能。

  一路边问边走,好容易找到了耀华大街。说是大街,其实不过是百米的小巷而已,巷子的两边是整修过的西关大屋,看起来很整洁。西关大屋最大的特点就是那三重门。第一道门很矮,一人多高,称脚门,象是一道屏风挡在外面,门的上端镂空,讲究的就是雕花,不讲究的就是栅栏。门的上部通常有两个突起,饰以雕花或就是简单的菱形,据说如果大人外出,小孩子在家,就可以只用竹圈将这两个突起一圈,小孩子就关在里面出不来,但若有什么事情,也很方便周围的邻居或路人帮忙的。第二道门是岭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樘栊门,这几乎成了西关大屋的标志之一。所谓趟栊,全用13条胳膊粗的原木横梁做成,最上面的横梁固定,用于左右抽拉的轴。开为趟,合为栊,可以锁上,看起来很有些防盗门的样子呢。曾经在陈家祠看到一个雕像,描述过去的小孩子在趟栊门玩耍,将脑袋伸在横梁之间,进不得、出不得的样子,很是有趣。再里面就是真正的大门了,一般用樟木或者坤甸木制造,门很厚,可防盗,冬天也可防风。到了夏天天热,大门就不关了,只锁上趟栊门即可,外面有雕花的脚门档着,路过的人看不清屋里的情状,里面的主人尽可以悠哉悠哉了。

  在耀华大街来来回回走了几遭,扒在脚门上看那些雕花,想象着门里的厅房,甚至幽静的花园。外面是宝华路,路上有各色的店铺,有收集古旧家具的门前挂着个招牌,写着“酸枝”,以前以为是某种水果,后来才知道是种名贵的木材,酸枝家具曾经摆在一所所西关大屋的厅房里面……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02:14:00 | 只看该作者
高高高的塔尖 – 圣心大教堂(石室)
文 :Silkeye

  在广州,如果你提起圣心大教堂,听到的人大多会面色茫然;但如果你说石室,出租车司机大多就会把你带到位于越秀德路丁字路口的那个著名的天主教堂了。

  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在西方,哥特是教堂都是面朝西方的,即建筑学上常说的,哥特式建筑用空间结构体现出时间的意义(西方代表末日,而东方代表过去),但是石室教堂却是面向南方的珠江。因为石室建造在广州的中轴线上,如果坚持朝西,会与整个城市的建筑布局相背离,在天主教进入中国之初,当然不会做这样引起众议的事情,所以只好向广州的中轴线妥协了。石室于清同治二年即1863年开始兴建,历时25年,到清光绪十四年(1888)落成。整座建筑材料主要是花岗石砌筑,所以又被称为“石室”。据说石室奠基时曾分别从耶路撒冷和罗马各运来泥土1000克埋于地下,象征着天主教在远东圣地的建立。教堂总面积2754平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是典型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从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显得巍峨壮观。教堂正面是典型的左右三段式和上下三段式格局,基座为三个拱门,中间的最大,左右对称。门洞内凹,层层叠叠的称为尖券,极富层次感,上部为尖形,三个门上都有石雕的花窗。再往上,是石雕的门廊,巴黎圣母院的门廊是著名的 “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在1793年的法国大革命中曾经被巴黎人民误认作他们痛恨的法国国王的形象而将它们捣毁。但是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原并放回原位。石室的门廊并没有过多的雕塑装饰,简单的立柱,显得严肃庄重,听说今后会加上圣使徒像的。门廊的上方可见一个巨大的石雕玫瑰花窗,两边对称的窗子以及三层的窗子和基座的大门形态一致,均是层层叠叠的尖券,桃形的石拱和尖顶。门与窗都是按红颜色,与白色的大理石很协调。顶层的中间是中间大厅的山墙,三角形,中间有圆形的小窗,尖顶上有十字架。西塔楼为一个大时钟,十九世纪的机械装置,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能准确走时;东侧为钟楼,里面收藏有四具运自法国的大铜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对巍峨高耸的尖塔。塔为八角形锥体,空心,塔顶有十字架。双塔直刺如云,表示着对于上帝的膜拜之礼。很多人都认为石室是巴黎圣母院在东方的翻版,但巴黎圣母院的塔楼并不是这样八角形双尖塔式样的,有材料说石室的原型是巴黎第七区维也纳加斯路上的圣克洛蒂尔德大教堂,可惜我没能找到相关的照片,无从比较了。沿教堂走一圈,发现室外排水的石制兽头也不是西方惯常的怪兽模样,而是很中国的狮头,也许这是西方宗教进入东方的一种姿态吧。

  和基督教即平常所说的新教不同,天主教天天都会进行弥撒圣祭,在石室每天早晨的6:30和7:30都会有两场广州话的平日弥撒。周六晚上7:00是唯一的一场普通话主日提前弥撒,而周日的主日弥撒则分别是两场广东话和一场英语的,时间分别为早晨6:30, 8:30和10:30。我们去时恰逢周日,教堂中正在进行一场主日弥撒,已经接近尾声。院子中由许多外籍人士或站或坐,他们在等待接下来的英语弥撒。教堂的门口有一些宣传资料,供人们随意取阅。进入到教堂里面,听到圣歌在耳边响起,身着白袍的教会人员拿着长柄的网袋,会有教徒自愿提供对主的奉献。虽然听不懂粤语,但其中庄严肃穆的气氛却可以感受得到。弥撒结束,人们散去,依旧有教徒跪在地上默默祷告。有修女四处在收集散落的材料,我们过去随意翻阅、询问。我们的好奇引起了旁边一个教友的注意,他说:你们既然有兴趣,我带你们去慕道班吧。所谓慕道班,就是解答人们对于天主教疑问的地方,一个和善的修女接待了我们。讲解了关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不同。告别修女,看看离下一场弥撒的开始还有时间,我们重新回到教堂里面,看教堂内的布局。

  哥特式教堂的布局也是十字形状,外观是尖耸向上,里面则是纵向的延伸,最前面就是祭坛。通路的两色分别有巨型的石柱,支撑着急剧上升的拱形穹庐。四周的墙壁上有花窗棂,为合掌室,装饰有红黄蓝绿的彩色玻璃。石室最初的彩色玻璃都是由法国运来的,不过这期间经过了日军控西、国民党撤离以及文革时期红卫兵小将的几次破坏,很多彩色玻璃都已经破损了,只好用普通的玻璃代替原来的花窗。石室中最漂亮的彩色玻璃是东西两面和正门上的三个巨大的玫瑰花窗。我甚至还发现了一块美丽的彩绘玻璃,画面上的人物是神情祥和的耶稣和圣母,应该出自圣经的故事。颜色绚烂缤纷。阳光从花窗透进来,象滤过一层柔曼的细纱,变得柔和起来,穹顶也被渲染出柔和缤纷的颜色,整个大厅显得明快而生动,有一种肃穆祥和的气氛。英文的弥散正式开始,唱圣歌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起立,和唱诗班一起吟唱,圣洁的歌声在教堂内外回荡。

  走出教堂,经过一个街心的花园,街心花园的两边是典型的广州骑楼,再前面就是一德路,广州市著名的文具、玩具批发地,熙熙攘攘的尘世和祥和的天国原来离的这么近这么近。
4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02:15:00 | 只看该作者
广州记游 - 六榕寺

  广州有四处著名的佛家禅林,六榕寺是其中之一。在网络上看到了六榕花塔的图片,喜欢,于是找了一个早晨,去看。

  和出租司机说去六榕寺,又补充到,就是那个有花塔的地方,司机点头,知道知道。车子拐进一条很窄的路,旁边的路牌上写着“六熔路”,原来离中酒并不远,不过是一个起步价的距离。远远地就看到好多好多的人,奇怪啊!怎么会有这么旺盛的香火。

  站在街的这边看对面的六榕寺,这样居于闹市的佛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通常佛寺门口都会有一个比较开阔的类似广场的所在,相比而言,六榕寺未免简单些了。黑底描金边的匾上两个金色的大字“六榕”,笔划圆肥,旁边落款小字写着“眉山轼题并书”。脑子转了转,不成这古寺还和苏轼有什么渊源?后来在寺中看到一亭名曰“补榕”,里面有苏东坡的立像,还刻着那首豁达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词本是东坡先生一次山中出游遇雨所写,寻常的场景,却体现出豁达、达观的处世态度,其实所谓禅意,真的是无所不在的,能否体会,只在各自的修为。东坡先生被贬岭南,仍然自得其乐,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也是这种豁达心态的反映。这六榕寺名就是一次东坡先生游寺,看见寺中有六株老榕树,欣然命笔题了“六榕”二字,寺中主持大喜,请人刻了匾,悬挂于寺门前,古寺也就被人们称作六榕寺了。

  我们几乎是被人群涌入寺中的,满目是攒动的人头,到处是缭绕的贡香。后来看到寺中的一个告示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五本寺在大雄宝殿启建消灾解难圆成善愿药师法会”,推算了一下,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六月初一。难怪难怪,原来赶得这么巧。屏门后面就是韦驮相,看的庙宇多了,对一些规矩也有大致的了解,比如这韦驮手持的金刚杵。一般韦驮的金刚杵大多双手执驻地或者两手合十平端金刚杵于胸前,云游四方的行脚僧人见到对于庙宇的规模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前者大多不会接待挂单的僧人,顶多也就管两顿饭罢了,至于后者,僧人尽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去,这样的寺庙是包吃包住的。六榕寺韦驮手置于身侧,金刚杵直指向上,这表示该寺可以接待食宿,但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不过这些说法现在也没有那么绝对了,因为世事变幻,寺庙与当初建立时的情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仅仅看看金刚杵,是很难作判断的。进得大门,面对的就是六榕也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 - 六榕花塔。六榕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三年,当时刺史萧誉为迎“舍利”建的塔,梁武帝祠寺号为“宝庄严寺”,塔则为“宝庄严寺舍利塔”。塔为八角楼阁式,外观九层,内部十七层,每层均供奉有佛像,塔身为朱红色,衬琉璃碧瓦,看起来犹如冲天的花蕊,据说元宵、中秋等节庆时分,广州的市民还会悬挂花灯于塔上,更加装点得宝塔如花,于是舍利塔就得了个花塔的美名。塔顶的塔刹为铜柱,柱身密布1023尊小佛像,所以花塔又被称为千佛塔。拾级而上,不觉就到了塔顶,俯瞰广州市,远远近近、新新旧旧的楼宇密布。最喜欢每层檐角吊挂铜铃,镂空状,侧神看透过花纹的瓦蓝的天,想起一个词“玲珑”,心就有一种澄明的感觉。塔的后面是大雄宝殿,供奉阿弥陀佛(过去)、释迦牟尼佛(现在)和无量寿佛(未来)三世佛,佛前善男信女虔诚膜拜,我们走到门前,看到身披红色袈裟得僧人鱼贯而出,手中拿着钹鼓木鱼,口中诵着佛号,南面观音殿前的空场上有许多的鸟笼,僧人们诵完经,一会要带这些鸟儿去放生。南面的六组堂中供奉着依照六组惠能真人真身铸造的紫铜坐像。当初惠能凭借一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由来无此物,何处染尘埃。”接了五祖弘忍的衣钵,开创了禅宗一脉,提出了顿悟成佛,使得佛教得以平民化。六祖像面容清癯,表情平和。我远远地拜了拜,不仅仅是拜一位佛祖,更多地是拜一个智者。

  六祖堂前的菩提树枝叶婆娑,那些悟道成佛的智者们于九重之上俯瞰众生碌碌,佛自拈花微笑,谁能说出佛在笑什么呢?


广州记游 - 光孝寺

  广州有句老话:“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这话听着耳熟,北京也有句话“先有谭柘寺,后有北京城。”都是说一座古寺先于一座古城存在,多巧。

  去光孝寺是临回来的那天下午,时间不是很多了,趴在地图上想着找个近点的地方消磨,于是就想起了光孝寺,原来离六榕寺并不远,在红书北路,是广州最古老的禅院。光孝寺前有个很开阔的广场,我们下了车,在烈日下眯着眼睛打量着古寺。找了半天竟然没发现售票处,而我们信步走入也没遇到任何阻挡,就那么走进去了。寺中很清静,和前两天在六榕寺看到的人山人海对比鲜明,在寺中也看到一个告示,过一阵子会有法事,想必那时候会非常热闹的。进山门,左右有门神塑像,就是惯常说的“哼哈二将”。其实佛教中并没有这种说法,那门神本是佛国护法“二十诸天”中的密迹金刚,后来在中国变成了两个守护庙宇得门神,到了明代《封神演义》中,作者将他们又附会为商纣王的两员神将郑伦、陈奇,后来又被姜子牙赦封镇守山门,所以就有了哼哈二将的说法。山门内的哼哈二将,一个手持金刚杵,一个双手握拳,均是由上凌下之势,怒目圆睁,臂上肌肉鼓鼓可见,面貌虽然狰狞,但也不觉得如何可怕了。光孝寺的历史遗迹特别多,特别是寺中六祖殿前有古菩提树,为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种植,“光孝菩提”是原来羊城八景之一。进寺,左右为鼓楼和钟楼,底层分别为地藏菩萨殿和迦蓝殿,分别供奉着地藏菩萨和关公。菩萨中我比较佩服地藏菩萨,别的不说,就凭他“度尽众生成正果”的决心就值得敬佩了。光孝寺还是六祖惠能剃度出家的地方,寺中有痉发塔,唐朝建筑,砖砂灰结构,九层,造型古朴,塔中有当初六祖剃度的头发。相传六祖惠能初到广孝寺,正好碰上印宗法师讲解《涅般经》,清风吹动佛阁上的旗幡,法师发问:“什么在动?”众僧有的说“幡动”,有的说“风动”,惠能上前说:“此乃心动。”印宗法师走下坛来,拜惠能为师。据载,梁时达摩祖师也曾到光孝,至今寺中还留有祖师开凿的洗钵泉。大雄宝殿是寺中的主要建筑,应该是重檐歇山顶,主脊上两侧有鳌鱼装饰,上檐的四根脊端有是鳌鱼咬着屋脊,漂亮的是下面的屋檐,端部为一游龙回首吞着屋脊。屋顶上金色的琉璃瓦有些斑驳,房檐上有兽吻,小人、大象、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瑞兽,睃猊么?每次在这些古建筑中徜徉总感叹对于这方面了解太少,很多东西都看得不太明白,真有机会好好读读相关的文章,再看回去,感受一定会不一样的。

  在光孝寺里还碰到一件趣事,在一个殿外的窗台上,发现了一个很小的关公陶像,不过尺把高,红脸蓝袍,手提偃月刀,威风凛凛的样子。竟然有人在他的面前放了两枚硬币,全作了供奉。遇佛拜佛,才能处处平安吧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02:17: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广州(完结篇)

  流水账似的广州游记写玩了,边写边回忆那些在广州的日子,想那些走过的街道,看过的景致,吃过的美食……这不是我第一次去广州,但的的确确,这次我是被广州“惊着”了-惊喜大于惊奇!回来的时候向朋友展示广州的照片,看过的人无一例外地发问:这是广州么?广州有这么有文化的地方?那确实就是广州,原本在我的印象中只等同于美食和逛街的广州。就好像一个看熟的朋友仿佛了无新意,突然发现原来他还有那么迷人的一面,那种感觉非常好。陈家祠精美的木雕、砖雕图案、石室教堂高耸的塔尖和美丽的玻璃花窗、西关的趟拢门、古朴的仁威庙、寂静悠远的光孝寺、六榕寺东坡居士题写的寺名以及美如花蕊的花塔……

  因为了解,所以不同。

骑楼

  第一次去广州的时候,那里的朋友陪我去上下九逛街,六月广州的天气,闷热潮湿,雨的来去都很随意。我们走在长长的走廊下,不理会外面忽而飘起的雨丝,一家一家地逛到尽兴。而这次,我才知道,原来上下九街边建筑叫做“骑楼”,本来是欧式的建筑,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的希腊,后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代,在20世纪初引入广州,成为临街商业楼的主要形式。楼从第二层起跨在人行道上,人行道里面才是店铺,这“横空出世”的骑楼,一来扩大了楼上住户的居住面积,另一方面也为楼下逛街购物的行人们遮雨挡阳。楼上住人,楼下开店,骑楼竟然成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再走在广州的街上看到那些骑楼感觉就亲切得多,去一德路看石室,出了教堂的大门,街道两边就是骑楼,很欧式的样子,也很古旧,看着骑楼来来往往的人们,觉得对于这个城市心中又有了点亲近。骑楼让我想起江南西塘小镇水边长长的廊蓬,都是为路人行一份遮阳挡雨的方便,仿佛举手之劳,身在其中往往不觉得,但我走在北京的街上就对骑楼和廊棚分外的想念,心里就很感激这样的建筑,很人情味。
 
十香园。

  其实十香园还不能算是一个景点。朋友说是岭南名园,岭南画派开山祖师居廉、居巢的故居,。“十香”的意思是园中植有素馨、端香、夜来香、鹰爪、茉莉、夜合、珠兰、君子兰、白兰、含笑等花木,和余荫山房媲美。几年前去的番禺的余荫山房,原来的私家园林,很清静的地方,不大,但着眼处就有景色宜人,很喜欢。于是在一个早晨赶去位于海珠区河南客山怀德大街上的十香园,司机对这个名字很迷惑,还以为是某个新兴起来的食府。到了怀德大街一路打听,我们已经听说那里现在是居氏后人居住,为民宅,不是开放的景点,心中就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顺着小街一路深行,到一条河横在眼前,河的对岸是整齐的居民楼,这边则是平房民居。左转,看见一个白色石碑,阴刻着“十香园”,注明是广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后面一条短短的弄,走进左手就是十香园了。院门虚掩着,叫了两声,不见应答,我们便推门进去了。院落而已,右手是房,左手则是高高矮矮的植物,门边用铁丝网隔出一个空间,里面一条小狗,见我们来,很友好地直起身,伏在铁网上。一边问着有人么?一边往里走,一个五十多岁的女士迎了出来,疑惑地看着我们。

  “我们,我们是从北京来的,看过关于十香园的介绍,以为是景点,所以……就是这里么?”

  女士很和气地点点头,将我们迎到比较开阔的院落当中,我们将手中打印的资料递给她看,抱歉这样不速造访,实在没有料到此地还是民居。

  女士介绍说,政府本来说要将这院落保护并按照十香园的原貌修复,但因为还没有着手实施,所以此地依然是她们居住。

  “您是居氏的后人么?”
  “是呀,我的婆婆是居廉的曾孙女。”
  “我们听说十香园得名是因为园中有很多花木,”我看着身后凌乱的林木问。

  女士拿了一本相册给我们看,里面有一张关于十香园原景的图片。女士说,这画是她的公公、婆婆靠着记忆画的,原稿被广州美术馆收藏,这是画稿的照片。图片中十香园显得清静、整洁、花木错落有致。而今,园中原来的太湖石被堆放在草丛之中,几丛疏竹摇摆,一株木瓜树上已经挂了杯子大的果实,炮杖花红艳艳地开着。“我们自己实在是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整理这个院子啊。”她的声音里有些无奈,有些遗憾。是啊,既然是政府认定的文物保护单位,是应该由政府管理起来才是。很多事情单单依靠民间行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许下次再来的时候,十香园已经恢复了它当初的面貌吧。
  
石室天主堂

  教堂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很神秘,因为在此次广州之行以前,我从来没有进到过教堂里面。对于教堂的了解大多来自照片、文字、影视等介绍,也因此石室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除了那些精美的玻璃花窗,穹顶以及哥特式建筑本身的魅力外,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堂中弥漫着的肃穆庄严的感受。圣歌响起,所有的人站立应和,旋律在高高的穹顶之下显得很空灵。沐浴在圣歌之中人的确心无旁鹜,当你感觉离世俗很远的时候,是不是就会离上帝很近?我不知道,也许信徒们会如此的相信吧。

陈家祠和仁威庙

  冬天的时候去了徽州,留连宏村是因为爱那小村的清静韵味,也是因为慕名那里精美绝伦的民居木雕。明清时期精美的木雕让我打开眼界,也对于各种建筑的装饰起了浓厚的兴趣。偶然一次看电视,正好是关于陈家祠的一个专题片,可惜只看到一个尾巴。镜头滑过那些缤纷的陶塑、灰塑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相信那竟然是广州 - 和我记忆中的广州简直是大相径庭啊!也许这就是这次广州之行的契机吧。陈家祠勾起勒我了解这个城市的欲望,而这个浮光掠影的行走归来之后,这个城市更深地勾起了我对它得想念。我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广州一直有着那样的偏见,也许是因为那里的经济太过发达?可实际上,发达的经济何尝不是承载文化的土壤?看了几处德民居,山西的王家大院,宏村的承志堂,还有这次广州的陈家祠,哪一个又不是巨商富贾当初用金银铺就的呢?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有留存下来的可能,也许这就是哲学中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现实例证?广州的木雕比之徽州并不逊色,除了木雕外,灰雕、石雕、以及岭南特色的陶塑、灰塑都极尽其精。站在那些精美的雕饰前,想着当初的匠人怎样一刀一斧地经年累月,留下这让人叹为观止的桩桩件件。明清时代的各种雕饰题材类似,甚至画面也都相近,不外乎历史故事、忠孝礼仪、吉祥祝愿等,那些匠人中不乏技艺高超的大师,但对大多数工匠而言,他们做的可能不过就是一些驾轻就熟的重复劳作,他们在一下一下雕刻那些木石砖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多少年后,会有人站在这些雕饰的面前,入迷地观赏?真的很喜欢看那些雕饰,并且接着籍着文字、画面中蛛丝马迹的提醒揣测它凝固的是泱泱历史长河中的哪一个片断,如此漫步在古老的庭院,于抬头低首间欣赏、揣摩、意会进而微笑……那真的是一种快乐,难以言传。

六榕寺与光孝寺

  两个庙,在广州的地位都很高,一个喧闹,一个清静,徜徉其中的时候,心里其实都只有自己,那就没什么不同了吧。看寺需要心境,想念寺的时候也需要心境,怎样的心境才可以淡定到近佛?我不知道。佛说,要悟,那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挣扎吧。

--END
6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02:19:00 | 只看该作者

追寻老广州的足迹

作者:忽然初夏
转自:新浪旅游论坛


  从前看过一篇文章,是给全国有名的城市来个定位,大多数的城市都形容的很贴切,唯独到了广州,用了一个“最说不清楚的城市”来概括。去过广州的朋友也说对广州的印象说不清楚,感觉“不土不洋”,只是记得丛林般的高楼大厦,神色匆匆的拥挤人群和满耳的粤语。广州人有生意头脑,从事经商的人很多,商人的精于算计使得许多人对广州产生一种“只想赚钱,没有文化”的印象。这就如同对一个人作了“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评价。说的人是怀着羡慕又鄙视的微妙心理,听的人却立马有了一个滑稽的形象在眼前。自从深圳崛起之后,广州作为华南经济中心的位置似乎也动摇起来。于是乎,那仅存于广州上空的光环似乎也暗淡下来。

  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是浅薄的,即使它拥有华丽的外表。这就如同一个文盲,赐给他再华丽的衣装也不能赋予他高贵的气质。但广州,显然不属于此类。因为它毕竟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自它建城的第一日起,便始终占据着华南第一城的地位。它有着自己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只是不同于中原的传统罢了。翻开广州的历史就如同翻开中华对外交流和贸易的历史。自汉代起广州就成为中国海上的门户,唐宋时期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明代嘉靖年间,为了防止倭寇,关闭了泉州,宁波两个港口,广州的外贸进入一个更加发达时期。到了1755年,清政府实行海禁,广州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一口通商的局面维持了将近一百年。广州是中国唯一始终与外界保持开放与交流的城市,因此广州的文化是多元文化,这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城市,是胸怀博大的城市,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并存的城市。

  我到广州的第一天就体会到了这一点。朋友去车站接了我,从火车东站一出来,就是巨厦擎天,高楼林立的天河广场还有现代化的天河体育中心。车行在宽阔平坦的中山大道上,一座座的立交桥使得这个广州市东西向的交通要道并不拥堵。在朋友家稍事休整后,我们又折回体育中心,准备乘地铁前往上下九。广州的地铁虽然没有上海地铁的华丽和北京地铁的大气,但它的自动化程度却是最高。自动售票系统方便快捷,地铁站还有电子地图和信息查询系统,这些让第一次来广州的人没有被排斥的感觉。另外,广州公共交通系统采用普通话,粤语,英语三语报站也是蛮独特的地方,基本可以满足所有来广人士的需要。广州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摩登都会,或者说他有一个华丽的外表。但这并不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我要去追溯它的渊源,体会他灵魂的精髓。我要开始追寻老广州的足迹。

  一走进上下九,眼前完全换了一幅景致。狭窄的街道,拥挤的人群,街边的小店面一家挨一家,连绵不断。最近人注目的还是这里的骑楼。二层以上的楼面整个伸出来,在人行道上空形成凌空的阁楼,人行道就像长廊。这样,无论在什么天气下,人们都可以尽情的逛街,购物。骑楼是老广州的特色建筑,上下九附近的老城区都是这种建筑,颜色鲜艳的墙体和彩色玻璃装饰的圆顶窗显然是吸收了西方建筑的元素。骑楼一座紧挨一座,基本都是三层,密密匝匝,随着街道走向蜿蜒向前。整条街道的布局依然保持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貌,仿佛在这条街上,时间从不曾流逝。只是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人群入时的穿着打扮,还有骑楼下满眼的时尚服装专卖店,才没有让你产生时空错乱的感觉。朋友引我拐进街边一家传统的粥品店,广州人在制粥煲汤上下的功夫我是早有耳闻。可毕竟百闻不如一见,进了粥品店,才知道广州人把粥的概念延伸到了极致。姑且不论粥的品种已让我目不暇接,单就某一种粥,它的配料,做法,吃法以及功效就够我琢磨上半天的了。在这里,粥早已不仅仅是佐餐的饮品。它根本就是炖出来的一道大菜。我先尝了一道及第粥,它是用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味道鲜美。它的得名还有一段来历,明朝时广州出了一个状元叫伦文叙,他幼年时就表现出很高的天赋,但是他家境贫寒,只得以卖菜为生。有一家粥店的老板怜其幼,惜其才,就每天买他一捆菜,他送菜上门时,老板就用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给他吃。伦文叙后遇贵人相助,安心读书,历经十年寒窗终于高中状元。他衣锦还乡后,专程到粥店谢过老板当年的照顾。老板请伦文叙给此粥起个名字,状元郎稍加思索,认为正是有了当年的粥才有他今日的状元及第。就赐名及第粥,并亲自题写了匾额。从此及第粥名声大振,成为广州粥品中的佳作。朋友说,广州地处岭南,气候炎热潮湿,人容易上火或是积累毒素,而粥与汤正是清热败火解毒的佳品,所以品粥喝汤是广州非常古老的传统。广州人,尤其是老广州,有每天吃粥和喝汤的习惯。在这家传统粥店里,就坐着许多老伯和阿婆,他们悠闲的坐在桌边,细细品尝着这些精工细作的粥。比起风风火火,来去匆匆的年轻人,可能他们更能品尝出其中的滋味。

  离开上下九,向前行不远,就来到珠江边上的一个小岛,它有一个颇有点洋味的名字――沙面。其实沙面就是鸦片战争后的英法租界,但这个名字缘何而来,我不得而知。刚刚踏上沙面的地面,就觉得整个世界忽然安静下来,没有了广州城里川流不息,混乱嘈杂的人流,车流。有的只是一座座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欧式建筑,在各种珍贵名木的掩映下,像一位位老人,安祥,宁静。沿一条石子小路向沙面岛的中心走去,此时天已擦黑,老屋外的盏盏马灯陆续点亮,柔和的光线照射在门前的石阶上,雕花的铜窗棂上,阳台的栏杆上还有门廊边古老的石柱上。反射着幽暗光线的整座小楼如此细腻温婉,向每一位偶尔经过她门前的行人轻诉着百多年来的沧桑。沙面不大,但是宁静使她显得深邃。岛的东面和西面分别有一座天主教堂和一座基督教堂,教堂的尖顶非常醒目,仿佛人们心灵的航标,让迷失自我的人们重归宁静。如果不是临着珠江的几尊古炮,你真的会以为这里始终是太平乐土。黑漆漆厚重的炮身告诉每个人,百年前的这里,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宁静。也许更早的以前,这里曾经安宁,但是炮身上斑驳的铭文,仿佛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耻辱的烙印,告诉我们,百多年前,正是这冰冷的炮身,挡住了中国人踏上这块自己领土的脚步。一百多年的血雨腥风随着历史的脚步早已烟消云散,沙面重又恢复了宁静。如今的沙面是广州一处风景独特的地方,昔日的座座欧式别墅,不少已改作西餐厅或咖啡馆,轻柔,悠扬的钢琴或小提琴声从别墅中传出,随着珠江上吹来的阵阵微风,飘向路的尽头。得天独厚的欧式风情让这里成立情侣们共享浪漫的佳地。

  近代西方文化正是先影响了广州进而传播到全中国,因此西方文化在广州留下了许多印记。在老广州的市中心――荔湾区,有一条一德路,它是广州很有名的玩具,文具批发市场。马路上各地商贩往来如梭,甚至骑楼下的廊道内也堆积着商品。在一德路上匆匆走过的行人可能很少注意到一德路中段的一条巷子里矗立着一座中国最大的歌特式教堂――圣心堂。这是一座1863年开始修建,历经25年,直至1888年才告完工的天主教堂。教堂的主体结构全部由花岗岩砌成,因此也称石室圣心堂。教堂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两座对称的尖塔直插云霄。教堂四面挂着当年由法国运来的四面大钟,教堂的门,窗,花玻璃全部由法国制造,连外形都很像巴黎圣母院。当年巴黎圣母院开欧洲建筑史之先河,而这座仿圣母院建造的圣心堂也算是中国歌特式建筑之鼻祖了吧。教堂对所有人开放,走进教堂,心立刻寂静下来,大厅很宽敞,光线柔和,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教堂里有人在传福音,每个星期六和星期日还会有弥撒。看来这座教堂依然保持着它一百多年来的传统,是天主教徒们心中的一方圣地。

  西方文化对广州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宗教信仰和建筑上,甚至也包括学术上,当然这不是仅凭眼睛就能看到的。但我依然决定前往中山大学,领略一下这座岭南第一学府的风采。走进中大南大门,大路两边是整齐高大的澳洲白千层,浓浓的树荫将浮躁气挡在了门外。中大校园挺大,建筑也很有特色。保留了一些二十年代建校初期的老房子,外形敦厚严谨,红墙绿瓦,飞檐斗拱显得很有书卷气。校园里偶尔也能看到几座古老的西式建筑,甚至还有一座明代的进士牌坊,确实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和谐共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这也是中大学术上的特色。中大的永芳堂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永芳堂是学校的创建人――孙中山先生的纪念堂,位于校园中部一大片草坪的西侧。整座建筑不大但很有气势,纪念堂建在高高的石阶之上,面前的草坪非常开阔,使得视线不受阻碍,更能体会出伟人高远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永芳堂的台阶前有两列铜雕像,塑造的是林则徐,梁启超,严复,龚自珍,容闳等十八位近代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这十八人接受西方思想,开中华风气之先与中大重视交流,学术开放的校风有着内在的一致,将这十八先贤的塑像立于校园中可见设计者独到的匠心。永芳堂的石阶上坐着很多写生的学生,我走过去和他们交谈了几句,知道他们分别来自中大,广美和其他一些学校,他们不全是学美术的,但喜爱画画。这里视野开阔,不同的角度又有不同的色彩与构图,因此经常会有爱好者来此写生。走在中大的校园里,感觉这座学校很重视传统,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但它同时又是开放的,自由的。一所高校往往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风格。因此我对中大的感觉也算作是对广州整体感觉的一个缩影。

  要想更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广州的内涵,越秀公园是不能跳过的地方。越秀公园以山水秀美,古迹众多闻名,是岭南园林的代表。99年昆明世博会期间,广东的粤晖园以具有岭南特色的船厅布局,加上丰富的亚热带植物搭配以及具有西方特色的雕塑点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粤晖园不负众望,夺得室外园林金奖。而去真正的岭南园林品味一番,也成了我一直以来的夙愿。一进越秀公园的大门,先是一个三羊开泰的灯饰造形,周围摆放着一圈结满鲜红果实的金桔树,显得很喜庆。今年是羊年,广州又称为羊城,所以广州人特别重视今年的春节,节前很早就着手布置这岭南第一园了。越秀公园占地很广,包括了整座越秀山,山下又有东秀,南秀,北秀三个湖。山水相依,加上岭南温暖潮湿的气候,使得北方早已是白雪皑皑的一月,这里却依然是芳草萋萋,绿树盈盈的绿洲景象。沿着山脚下的小路,傍水而行,不多时就来到了广州城的标志――五羊石像。五羊石像之所以成为广州的标志是因为它通过描述一个传说故事道出了广州得名的由来。相传周朝时期,广州地区连年灾害,民不聊生。这时有五为骑羊的仙人乘五色祥云而来,五只羊口中皆衔着稻穗。仙人赐稻穗给当地人,而后乘祥云而去,五只羊化为石头永留人间,从此次地再无饥荒,而广州也就有了羊城的别称。广州历史上曾几易其名,先秦时期,这里与北边的楚国来往密切,因此称作“楚亭”;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南海郡,广州作为郡治,那时叫做番禺,这也算是广州最早的有确定年代的记载,可算作是广州建城的起始。至迟自唐时起,这里就以广州作为地名。唐宋以前,广州离海非常近,所以那时就有很发达的造船业,进出口贸易以此为中心,僧人,商旅,外交使节等也大都通过广州往返。但是南宋后期至元代,特别是明清以来,珠江三角洲的成陆加快,河口淤积,海陆逆转,海水退出广州城下,众水改道另出,广州逐渐从一个海港城市演变成一个内河城市,但是广州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方面,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留下了为数众多的古迹。明代之前的遗迹,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基本上消失殆尽。在越秀公园里还能够见到一些明代遗迹,最著名的要算镇海楼。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当时的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移至越秀山上,同时修建了这座镇海楼。镇海楼虽经过数次重建,但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厚重,沉稳,给人坚实而不可摧毁的感觉。镇海楼上下五层,每一层都比下面一层略向内收缩,造型上是个梯形,镇海楼建在山上,平添了几分雄伟的气势,登楼远眺,广州城可尽收眼底。镇海楼当初是作为军事要塞修建的,几百年来,它仿佛是广州城的镇城之宝,确保了这座岭南第一城的安宁,因此,镇海楼被后人誉为“岭南第一胜览”。现在的镇海楼是广州历史博物馆的所在,用可以见证广州历史的古迹来作为讲述历史的博物馆真是物尽其用,实至名归。距镇海楼不远,还有一座广州美术馆。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广州文化的另一个层面――绘画艺术。中国自南宋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后,广州的文学艺术迅速兴盛起来,在清朝以后形成了一个在全中国画坛都有很有影响的派别――岭南画派。先后出现了以二苏(苏六朋,苏长春),二居(居巢,居廉),二高(高剑父,高奇峰)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他们开画坛风气之先,在山水,花鸟,人物画上都颇有造诣,给中国画坛吹入了清新之风。我去的时候,这里正举办馆庆45周年的广东中国画展,我有幸看到了岭南画派鼎盛时期的名家真迹。

  一个越秀公园,就足够欣赏一天了。这里有太多老广州的遗迹,饱含沧桑,讲述着老广州的故事。这里又是岭南园林的代表,它不同于江南园林的小巧精致,迂回曲折,精雕细琢,也不同于北方园林的开阔,大气,工整,沉稳。它有着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又借鉴了西方园林的元素,非常注重植被与建筑的搭配,用具有灵气的水来修饰,借助地形,浑然天成。偶尔也用雕塑来点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里的气候适合植物生长,所以一年四季皆是满眼绿色,这可能是岭南园林带给观者最大的震撼吧。只是越秀公园太大,建筑分布分散,所以布局上稍显凌乱。

  越秀公园的传统建筑很漂亮,不过这毕竟是呈现给观者的经过精心雕琢的东西,普通老广州百姓的房子更应该具有岭南的特色,但究竟是什么样子,我决定杀奔到荔湾区,去寻访古老的西关大屋。荔湾区的街道密集而狭窄,要找到网上见过名字的十三铺街绝非易事,连当地人也莫衷一是,各有所指。我在十八铺路,和平路,龙津西路附近转了几个小时,总算找到了十三铺路的标牌,走进十三铺路,其实这只能算一条小巷,只有一两米宽,二至三层的小楼紧紧相依,看不出这些房子的古老,也可能是粉刷过的原因吧,有几家倒还保留着传统的趟栊。趟栊是岭南民居的一大特色,传统的岭南风格民居有三道门:最里面是普通的实木大门,一般是合扇式;中间一道趟栊,趟栊就是由上下相距20公分左右的圆木柱组成的像梯子一样的门。两边两道与门框齐高的直木板固定好这些圆木柱,地上还有一道滑轨,用来推拉趟栊。趟栊外还有两扇1.5米左右高度的雕花门。雕刻得越精细自然说明主人生活越殷实。趟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岭南地区湿气很大,主人在家时打开大门,只闭上趟栊,可以起到通风抽湿的作用。至于外面雕花门的作用,我想它一是装饰,二来可以遮挡一下路人的视线,不至于家中情况让人轻而易举了解了去。老宅子的大门让我大饱了眼福,但是十三铺并不似想像中那般具有沧桑感,也不是非常典型的老广州聚居地,因为它的两头都是主要街道,大街上车来车往,这小巷就像是在现代文明的夹缝中生存,并没有老宅子集中区那样悠闲的感觉。我继续在老街区中蹓跶,一小时后,我终于拐进了一大片老房子组成的小街区里。街道很窄,也就两米来宽吧,但很安静,没有了来往汽车的发动机声或喇叭声,也没有嘈杂的人声,这里是十一铺,十二铺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小巷。巷子转个弯或许就能看见阿婆,阿伯悠闲的坐在路边饮茶,聊天。走在这样的小巷中,还隐隐听得到不知是从哪家的老收音机中传出的粤剧的声音,我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也能感觉到那婉转的曲调和拖腔中蕴含的浓浓的岭南气息。几天来一直在追寻老广州的足迹,此刻在这老旧的巷子里,听到这忽隐忽现的粤剧音,竟隐隐有了种似曾相识的错觉。煲汤的香味从巷子的另一边传过来了,在这条巷子里飘荡的汤的香气有了一种家的味道。淡淡的温馨的香气随微风轻轻荡开,蔓延到每个角落,细腻得如同广州女人。印象中广州女人都很顾家,婚后的广州女人不太张扬,他们把自己的感情都煲进这汤里,默默照顾着家守护着在外艰辛的男人。这煲汤的香气飘荡在在这趟栊,阁楼,雕花门之中已经有几百年了。斑驳的砖墙,坑凹的路面都能证实它的味道中含着历史沉积下的韵味。要想走进广州,了解广州的文化,就必须得有像品尝广州老汤一般的耐心,细细回味,方能从心体会出个中滋味。
7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02:22:00 | 只看该作者

广州西关流水

作者:路子8088 转自:新浪旅游论坛 2002年12月22日,星期天。   极少在周日起这么早,8:00,所以无论走在街上或坐在地铁里都是懒懒的,靠平日的积累惯性地支撑着双腿和大脑下略微沉重的眼皮。   从陈家祠地铁站出来看着湛蓝的天空,蓝的出乎意料,心情突然间转好,后悔没带相机。转念安慰自己,带着也是个累赘,还不如两手空空的闲逛随意些。   懒散着晃了几步,看到正在晨练的中年男女,试着摇了一下胳膊,还有点酸痛。这时看着鸟从另一个出口过来,左右各一人。打招呼,问好,是青瓜和珍妮弗。了了没到,没她的电话,只好找花香,把她从梦中惊醒,让她看到了双层窗帘后面的阳光。 **陈家祠**   鸟先收了钱买门票,可惜已不是学生可以弄个半价,就跟她说起考导游证的事,听来也不易,随便聊几句便转了话题,这念头又要搁置一段时间了。大家在正面的砖雕前站了一会儿,谁也没看出是什么典故,只好说忘了或者不知道。   几个人都对展示的木雕牙雕骨雕核雕感兴趣,纷纷发表意见,赞叹不已。在我提出个别不同看法时鸟却对我和青瓜的老家流露出无比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心下更觉得鸟是个可爱可亲之人。   有个团从身边经过,凑过去听了几句,学了点新的东西,比如:楠木柱是从南洋运来的,下面的石基雕刻的都是杨桃香蕉等岭南佳果;还有台基栏杆上的麒麟送子是铁铸的;屋顶正中的梁是红色的,表示鸿运当头;祠堂最高是16.8M等等,马上现炒现卖。   快参观完了,大家就都嚷着饿。走出去就看到树荫下微笑的了了。   沿康王路转到龙津西路,车不多,空气也不错,我们在路右侧的阳光里鱼贯而行,浏览着对面的老房子和摩肩的各式小商铺,进入小城般的西关。   文昌北走了几分钟有人挨不住了,看着街边的一个个食档两眼放光。饥不择食地选取了马路对面的面店,斜斜的冲过去。点了云吞、云吞面和米粉。了了吃过了,又不肯坐,出去打望,在我已经吃完的时候回来报告:银记就在前面。青瓜珍妮弗等顿时把碗一推,随即起身出门,赶过前面。 **耀华大街**   正好来到耀华大街,这里已被划为民居保护片区,有工人在粉饰装修。青石的路面青灰的砖墙衬着深褐色的趟栊整洁有序,清清爽爽的,如果能多些绿色就更可以让人陶醉了。像这样能够展现广州历史风貌的痕迹越来越少,政府也在加强这方面的清理保护工作,但实际上常常是一边在保护一边在拆除,我们只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了。 **银记肠粉**   肠粉是广州民间特有的一种小食,将米浆置于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   文昌北这间银记肠粉的店面很小,分成两块,也稍稍显得破旧,但丝毫不影响胃口,斑驳墙上挂着的美食节金奖(豉皇牛肉肠粉)也越发显得光亮。点了鲜虾肠和牛肉肠。很快鲜虾端上来,果真是“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非常的漂亮。肠粉很薄,虾的红色也透出来,还有韭黄鲜亮的黄色点缀,闪着诱人的光泽。青瓜先拿相机拍了,大家才一起动筷,飞快地把肠粉搞了个七零八落塞进口中,然后慢慢的咀嚼,体会它光滑的韧性。等到牛肉肠上的时候已然忘了照相。   前面就是长寿路,看到不远的恒宝华庭。花香快到了,可以在那里会合。不过各只脚没走出几不就改辙了,这回是*榴莲*。了了和珍妮弗看上去还有些经验,说要干湿适中的,但不要偏向于干,要稍微湿一点。剖开时众人都说不错不错。就分头拿塑料袋捧起来吃。青瓜说可能不适应,劝说之下找了块干的,说还能接受,但湿的怎么也不肯了。   花香跟了了说到了,了了说在肯德鸡的广告牌下面见。碰头时间安排的刚刚好。而花香的出现明显地打乱了几个人吃榴莲的节奏,大家又是欢天喜地的拥抱,纷纷抢着将手里已吃不下的“美味”送过去以表示衷心。   然后女人们统一了一下意见:继续吃。 **顺记冰室**   沿宝华路往前走,说渴了要弄点喝的,接着就有间凉茶铺出现了。好象是平安堂的招牌,想着要开开胃准备下一轮战斗的,所以纷纷说:酸梅汤。可是味道有点涩,不够爽口,比黄振龙的差不少,只好慢慢喝了。手捧着杯子继续挺进,了了说好吃的鱼皮在前面,却先看到了顺记冰室。记得坛子上有人提过这里的雪糕,说是人间美味,看来我们也必须试一下喽。围坐下来点了两款:椰子和芒果雪糕。清甜无比,口感柔顺。但因为之前的榴莲和饮品,都吃的不多,剩下的基本上是我承包了。   出来之后了了开始兴奋说就在这附近了,在第一个路口她纳闷的说,好象在是这里啊,怎么搬了啊?   试探着再向前,这回看到了,顿时雀跃:在这里在这里! **陈添记鱼皮**   就在转右的一条小巷子里,周围的墙和门板上有很多用红漆涂写的标语,非常醒目。石板路上摆了几张台,找了一张围坐,了了介绍说老板很有意思,特别能讲,接着他就出现了,是个很有沧桑感的人,黝黑的面孔刻满了皱纹,但精力充沛,嗓音有点怪,像唐老鸭的那种。鱼皮上来,凉拌的,底料有花生粒、葱、姜、辣椒丝、香菜、芹菜,用生抽和食油调和,咬下去是清脆的,味道够足且各种滋味分明。抢着吃完了鱼皮,再慢慢的收拾着碗里的花生碎什么的,完了众人又把剩余的榴莲消灭干净。   临走要了这里的名片:顺德陈添记食家,宝华路十五甫三巷81828774   这回可是饱了。才晃悠着往荔湾博物馆方向走。从恒宝华庭向西第一个十字路口向北十米再转左有条古建筑保存比较好的街道: **逢源北街**   街口有钢管拦住,防止车辆进入,光滑的石板路上刻着街名,显示这是一条有着历史的街道。左手边一排过去是典型的西关大屋,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趟栊,只不过现在大多成了摆设,有些加了现代的锁,有些加了防盗门。而右手边却完全是近些年的建筑,不新不旧的,两边一对比,看着怪异。其实老房子的居住条件确实差,空间狭小,显得阴暗。原来住在这里的广州人已经去寻求更优越的住所,现在租住的多是外地人,对他们来说,这是进入广州的第一步,是生活希望的第一步。而对于我们这些参观者,更多的是对历史的缅怀和各式各样的感慨。   穿过去走几步就是泮溪酒家,旁边是荔枝湾路,沿着这条刚铺过路面,两边榕树排列整齐、房屋修饰一新的街道行走,大家心情纷纷舒畅,偶尔还可以流连两边的古玩店,荔湾博物馆就藏于其中。 **荔湾博物馆**   买票的时候开着玩笑,气氛轻松,除了我们没什么游客。博物馆有两大部分组成,外面是旧资本家的府邸,从旁边一个小门进去则是修缮过的西关大屋。   府邸明显的带着殖民建筑的特征,欧式的回廊、装饰线和屋檐。原先是民末清初一个大资本家的住处,里面陈列了有关老西关的传说故事、照片、物品等等。西关大屋好象是恢复的。楼下有个很大的鸟笼,我们试图把鸟装进去但没有成功,上到二楼,她们在闺房里向外了望,看到十米外的另一面墙壁和天井里的翠竹,着实感受了一下西关小姐的情怀。   从博物馆出来有人提议打车去上下九,有人说走走吧,没多远,又都附和。就沿着恩宁路向前。两边的房子都搭了排栅修葺。看上去整好了也会跟下九路一样漂亮。看到一个牌子写了是西关大屋保护区。 **南信双皮奶**   这一甜品的名称来自顺德,因当地产水牛奶质量优良,巧手调制后可成型两层奶皮,故名双皮奶。   南信里面人很多,我们先分开了和别人孖台,后来才并到一起。点了最出名的两样:双皮奶和姜撞奶。等了会儿才上,品尝一下:皮滑肉嫩,甘爽甜美。但因为肚里已经装了太多,显然开胃的姜撞奶更受欢迎。   南信牛奶甜品专家,地址: 广州市第十甫路45号。 **萝卜牛杂**   据说最受广州人民欢迎的小吃就是它。据说它已经流传了很多很多年,据说可以有很多作用比如消滞止咳,据说、、、   来广州一定要吃牛杂,不然等于白来。吃的地点也有讲究,出名有中华广场旁,北京路上,逢源大街,下九路。都是在街边,摊档本身不起眼,但远远的就可以闻到香气,据说要十三种香料熬出的汤才够味道,再加上围在周边左手捧着碗,右手持竹签的人们脸上那满足的笑意和专注的神情,你就知道,它是多么的受欢迎。挤进去,把手心里纂着的钱递上去,然后看档主拿把剪刀,咔嚓咔嚓的把牛杂剪断了,放在萝卜的上面,淋上一些汤汁。急不可待的端出来,浇上辣酱和另外一种酸酸咸咸的调料,送入口中,慢慢嚼着,混合着味觉和嗅觉视觉,通体的舒泰,摇头叹息着赞叹不已。   从南信出来没多远就有两家牛杂,选了一间,好象叫林记的,我们就在路边,或蹲或站的享受了一番。物质上得到了终极的满足。 **华林寺**   这是最后一站,而这是达摩踏上东土的第一站。西来初地的牌坊显示这里的不寻常,两边的玉器批发店熙熙攘攘。香火很盛,年轻的和年长的信徒来往着,朝拜着,都是匆匆。新修的五百罗汉容光焕发,不知自己的前世会是那个?他们在市井的天空里显得慵懒和快活,正所谓大隐隐于世吧。   佛在繁华中大彻大悟,人在香烟里迷来信去。夜色来临,我们各自踏上归路。 2003年5月19日星期一整理完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8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02:41:00 | 只看该作者
当我们对熟悉的城市产生麻木和厌倦的感觉而要远行时,其实我们对这个城市有多少了解?
当我们向往远方的美景时,是否忽略了身边同样美好的事物?
生活不是在别处,就在我们身处的地方;生命也不在于明天,而在于好好体验当下。
9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6 02:49:00 | 只看该作者
之前发的《广州――淘宝乐逍遥》也应该属于这个专题: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boardID=80&ID=21483

欢迎有家人编辑自己所在城市的专题啊!也可以在这里跟贴补充有关广州的帖子。
10
发表于 2003-10-26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在地铁寻找消失了的广州

作者:叶曙明

  广州地铁一号线由天河火车东站起,经天河体育中心,沿中山路向西,至中山七路折向南面,穿过珠江隧道,沿花地大道直至西朗站,横跨东山、越秀、荔湾等老城区。有如一趟梦幻列车,以每小时35公里的平均速度,穿越广州人口最稠密、商业网点最集中、交通最繁忙的市中心腹地。全长18.48公里,沿线16个车站,不仅囊括了广州绝大部分的时尚潮流重镇,像天河北路、体育西路、农林下路、中山三路、北京路、上下九、状元坊这些黄金旺地,而且也是一次跨越时空两千多年的怀古凭吊之旅。

  现在,让我们从东站启程吧。


●广州东站

  地铁一号线的东站,就在广州火车东站的地底下。今天人们一说起火车东站,就会不期然地联想起中泰百盛、中信购物城这些富丽堂皇的高级商场。然而,却很少人会想到,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汽车、摩托车、行人和五光十色的广告、超级商场和酒店下面,在深深的漆黑地底,也许埋藏着两千年不为人知的惊世宝藏。

  相传南越王赵佗,在这附近修建了好几个疑冢,《羊城古钞》说,“自鸡笼岗北至天井(越秀山),连山接岭皆称佗墓,莫知真伪。”以往多少经丘寻壑、思古怀旧的人,都以为鸡笼岗在萝岗镇,其实石牌也有一个鸡笼岗(今华南理工大学附近)。两千年来,风景不殊,河山依旧,究竟何处才是赵佗埋骨之地,成了千古之谜。直到上世纪70年代,我每每从这里经过,放眼四野,仍然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抹夕阳斜照,只见平冈芳草,不见越王陵阙,不禁万感并生。

  车站北面,是赫赫有名的燕塘和瘦狗岭。瘦狗岭海拔131.3米,据说因山形远望似狗,故名,但我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来狗的模样来。瘦狗岭南坡是白垩纪的红色砂砾岩,地面覆盖着苍郁的马尾松林。儿时我和一群小伙伴常到沙河游玩,在田边捞鱼摸虾、掏鸟窝、捡蜗牛,可以说玩转了那一带,但对瘦狗岭却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从不敢涉足。远远看见那座耸立在牛眠岗上的“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立即“行人止步”,掉头便走。感觉中,瘦狗岭似乎与“死亡”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是因为那里有火葬场?还是因为传说中那是枪毙犯人的地方?不得而知。童年的印象,总是掺杂了许多梦境与幻想,真假难辨。

  瘦狗岭是广州东部的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末广州新军就驻扎在燕塘,1910年2月11日,同盟会发动新军起义。三千多起义新军就是从燕塘出发,分三路向广州城内进军的。那条蜿蜒流入珠江的沙河涌,冽冽寒波,曾映照过青天白日旗下一张张年轻愤激的脸庞。

  清军抢占了牛王庙(今先烈东路一带)与横枝冈,截断新军去路。一时悲笳如风,杀声如潮。经过一番激战,新军弹尽援绝,士兵们就像台风过后的稻子,成片倒伏在水田里、山坡上。残存人马且战且退,撤往燕塘。但清军从杨箕村绕道截断了他们的退路,并从沙河、瘦狗岭、东圃、石牌一带,展开包抄围攻。起义终于失败,一百多新军壮烈牺牲,瘦狗岭下流血成溪,尸体狼藉,纵横遍野。当年最后的血战之地,就在今天的火车东站一带。

  烈士遗骸丛葬于牛王庙,辛亥革命后,在原葬地修建了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墓园占地面积1740 平方米,园内有墓碑,正面是“广东陆军庚戌首义诸烈士墓”12个大字,背面镌有建墓概要,文革期间,墓被夷平。1981年按原样重建,地点在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内。


●体育西站

  当地下列车穿过广州市含金量最高的写字楼区——天河北路,来到体育西站时,从拎着大包小包的乘客,你可以想象得到地面上天河城、宏城广场、购书中心的热闹情景。然而,20多年前,你站在天河城的位置上,绝对看不到一幢现代化建筑,远眺平畴十里,村童牵着水牛在乡间小道上漫步,农夫在田里劳作。一片乡野风光,映入眼帘。我有一位插队回城的知青朋友,单位分给他一套宿舍,就在今天的天河城后面,他兴冲冲跑去看新房子,不料一到那儿便傻了眼,宿舍楼下竟拴着两头水牛在树荫下悠闲地乘凉,他心中不禁暗暗叫苦:我真是插队的命啊,又回到农村了!

  体育中心以前是一个机场,也就是老广州人都知道的“天河机场”,始建于1928年,原来是一个空军小型机场,陈济棠在1933年加以扩建。他是一位狂热的飞机崇拜者,当政几年间,不仅修筑了天河机场和白云机场,还在广州东山开办飞机制造厂。以前,我只知道东山有五金、白铁、铁器、铜锡器、刀剪这类小作坊,却不知道竟然还有飞机制造业。

  东山的飞机制造厂最初在大沙头,是著名飞行家杨仙逸创办的,后来陈济棠把它迁到新河浦。直到1938年广州沦陷之前,这间小小的工厂,居然装配和生产了各类型飞机60多架。真是道虽小,亦有可观者焉。古人不吾欺也。当年陈济棠招待贵宾的保留节目之一,就是请他们到天河机场观看空军的飞行表演。那是广州航空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

  天河机场曾留下无数历史名人的足迹。1949年10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两天,国民党的大陆政权,已经濒临覆灭。蒋介石最后一次飞抵广州,向他的发祥地黄埔军校告别之后,就是从天河机场逃往台湾的。当他怀着苍凉的心情,拖着疲惫的步履,慢慢登上美龄号专机,在机舱门口,回过头来,最后看一眼广州时,他的目光所及之处,也许就是今天的天河城,今天的宏城广场。没有人知道,当时蒋介石的脑子里究竟在想着什么。但所有人都知道,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天河机场作为广州的民航机场,长达十年,迎送了多少匆匆过客,但秋月春风,并没有改变机场周围的环境,依然是漠漠水田,片片菜畦,禾苗绿了又绿,谷穗黄了又黄。1960年,民航由天河机场迁移到白云机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在岁月的流逝中,天河似乎沉沉睡去。直到1984年7月4日,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在废弃的旧机场上奠基兴建,平静的乡村,忽如百川沸腾。一个新天河终于诞生了。


●东山口站

  也许因为我是在东山区长大的,对“东山”二字,觉得格外亲切。如果问老广州人,东山的名字是从何而来,恐怕未必人人能够答出。越秀区因越秀山而名、荔湾区因荔枝湾而名,但东山区却没有一个地方叫“东山”。

  推敲起来,东山的名字,最早出现于明代成化、嘉靖年间(1465~1566)。总镇两广内官监太监韦眷,主管广州市舶事务期间,贪污受贿,“纵贾人,通诸蕃,聚珍宝甚富”,在今天铁路工人文化宫的所在地,兴建寺庙,俗称“太监寺”。后来海盗勾结倭寇,侵陵广州,到处杀人越货,恐惧弥漫于民间。当地绅耆迎请佛山祖庙的真武玄天上帝,前来镇压“贼氛”。最后平定海盗,当然不是靠真武的法力,但乡民依然顶礼膜拜,并把太监寺一分为二,前殿供奉真武,又称“东山寺”。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带的山岗统称为东山。

  虽然东山寺远近闻名,香火很盛,但这一带仍然是野草丛生、松林茂密的荒地。清代顺治时,平南王尚可喜率清军攻破广州后,上万匹战马养在城内,人民几无安身之处。后来朝廷下令,厩圈一律徙至东城外,“平藩之马,豢于东山”。这里便成了清军放马之地,至今留下驷马岗、马温水、马棚岗、马草街这些地名,令人在繁嚣的市声之中,侧耳细听,当年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声音,似乎仍可隐约传来。

  然而,真正开发东山的,并不是官府,而是一批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南方浸信会传教士。从1907年开始,他们就在寺贝通津、恤孤院路、培正路一带,购买大片土地,兴建福音堂、神道学校、恤孤院、培道女子学堂、安老院、医院等宗教、教育和慈善机构。

  今天东山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充满了异国情调,与浸信会的早期开发,不无关系。东山最早出现的西洋建筑,都属于培道女子学堂的校舍,一在今天烟墩路七中校内,一在庙前西街。紧随美国人之后,英国、法国的传教士也联翩而至,争相购地建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海外华侨纷纷回国避乱。东山,这个散发着浓厚西方文化和宗教色彩的地方,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的聚居地。从十九世纪中叶至建国前这100年间,华侨在东山建起了884幢风格别致的小洋楼。

  时至今日,这些别墅洋楼仍然在梅花村、保安街、新河浦、美华路、恤孤院路的绿荫掩映下,以斑驳古朴的容颜,默默地消磨着苍老的日子。每当夜幕低垂,我在寂静的路上独行,看着一扇扇窗口透出乳黄的灯光,从深深的庭院里,传出时断时续的欢声笑语,恍若时光倒流,回到从前。然而,剪烛西窗的主人,却早已换了一代又一代。


●农讲所站

  农讲所留给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用来两个字来概括:“革命”。翻翻历史教科书,农讲所附近,还有国民党一大会址、鲁迅博物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等,无不记录着1923~1927年间大革命的峥嵘岁月。省港大罢工,北伐,打倒军阀,打倒列强。这些壮怀激烈的往事,我们从小耳熟能详。

  然而,在世世劫劫的历史长河中,那只是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广州建城的历史,从公元前214年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农讲所一带,是广州最古老的城区之一。

  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设南海、桂林、象三个郡,以任嚣为南海郡尉。任嚣在越秀山麓,珠水之滨,筑了一座城池,作为郡治,史称“任嚣城”,这是广州行政区划正式建置之始。据考古学家说,任嚣城的遗址,就在农讲所附近,即旧仓巷至芳草街之间。

  唐、宋年间,这一带的风光,有如一幅水满清江花满山的江南画卷,美不胜收。今天的大塘街是一条宽阔的大溪——文溪,清澈的溪水从白云山奔流而下,经越秀山注入珠江,夹岸丰草绿缛,佳木葱茏,鸟鸣在枝,鱼跃在水。碧波泛潋,渔舟唱晚。在中山四路与仓边路交界处,一条横卧溪上的石桥,连接东西,名为“文溪桥”。六月徂暑,夏日炎炎,溪泮是纳凉避暑的胜地。直到明代广州扩城筑墙,文溪断流,大塘淤阏,烟柳画桥的美景,才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到了明、清两代,这里已经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中心。早在宋代(1096年),番山脚下(今文明路一带),就有一座广州府学宫,号称“岭南第一儒林”。而农讲所的前身,则是建于明洪武年间(1370年)的番禺学宫。清康熙年间(1684年)在文明路兴建广州贡院,这是朝廷开科取士的考场,每逢春试秋闱,四乡八镇的生员,便挂卷袋、提试篮,赶赴贡院应考。如今广东省博物馆内的红楼、钟楼和西堂、东堂,都是当年贡院建筑的一部分。广州最早的两间书院——番山书院(1244年)和禺山书院(1683年),就建在今天文德路和清水濠一带。康熙以后,贡院附近,陆续兴办了20多间书院。

  芸芸学子,寒窗苦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谁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跻身社会精英阶层?南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广东历史上第一个探花,终于金榜题名,实现“零的突破”。他的名字叫李昴英,就住在离农讲所地铁站不远的长塘街李家巷里,“文溪桥”也是他出资修建的。此人以清廉刚正闻名,但一生却充满坎坷。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