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管理理论丛林探究

[复制链接] 21
回复
756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0-1 19:4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管理理论丛林探究

作者:张瑜  闻华

 

孔茨在管理学界影响最大的,是他提出的“管理理论丛林”。在某种意义上,孔茨的“丛林”说,比他的管理过程学派掌门人地位更为令人瞩目。他的世界级影响,一小半来自他的经典教材,一大半来自他对丛林的概括。而这二者又相得益彰。随便打开一本管理学教材就不难发现,凡是对管理思想史进行梳理的概述,基本都跳不出孔茨的“丛林”窠臼。不夸张地说,孔茨的“丛林”,等于为归纳和分析各种管理思想、管理学说构建了一个话语范式。

1961年12月,孔茨在《管理学会杂志》(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上发表《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此文一出,立即在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孔茨认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管理学自从诞生以后,知识领域在不断扩展,不同学科在互相渗透,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以及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到这一领域“赶场子”,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统计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政治学家、工商管理学者以及实际管理人员,纷纷卷入了这个圈子。而管理学本身的趣味、隐含的利益、富于挑战性的刺激,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散发出诱人的吸引力。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泰罗和法约尔奠基的管理学犹如热带雨林般成长起来。到60年代,各种管理理论已经枝节交错,簇叶蔓生。这种理论丛林看起来很壮观,但要穿越则倍加困难。孔茨的本意,就是拿起一把锋利的砍刀,清理出一条穿越丛林的道路。

孔茨抡起砍刀一路砍将下去,一开始信心百倍。但是,这片丛林似乎无边无际。在众多的赞同、质疑、商榷、反驳、批评、重构声音中,孔茨发现,在他的文章砍过的地方,新的枝叶更快地生长出来,有的转眼之间就长成了参天大树。丛林生态一旦形成,就不会按照某个人的意志规规矩矩地发育。孔茨本人可能会有点沮丧,他试图统一管理理论的目的并未实现,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论。正如管理史学家雷恩所形容的那样,孔茨的文章,不像清理道路的砍刀,更像浇灌丛林的雨水,理论的砍刀已经钝了,而丛林更加茂密。对此,孔茨作出了回应,在1980年4月的《管理学会评论》(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上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承认理论流派的增加和发展,并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在孔茨的第一篇文章中,他把各种有影响、有体系的管理理论概括为六大学派。到第二篇文章,则概括为十一个学派。包括: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管理过程学派。这些学派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包括自然科学理论向管理学领域的渗透。不同的理论背景,导致它们对管理活动关注的角度不同,所形成的研究重点不同,但是,它们最终都同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结合起来。所以,孔茨认为,管理理论的丛林是有可能走向统一的。不同学派之间的理论渊源与相互关系,以及同管理学核心内容的交互影响,如下图所示:

管理理论丛林探究 - 刘文瑞 -               刘文瑞的博客

管理理论丛林学术渊源关系示意图(选自孔茨、韦里克《管理学》)

孔茨列举出丛林中的十一个学派,大致情况如下:

1.管理过程学派。

这是孔茨最重视、而且基本上是全面褒扬的一个学派。在孔茨眼里,这一学派才是管理理论的主旋律。之所以称其为管理过程学派,是因为它把管理看作是一种由组织进行的完成工作的过程。这一学派的鼻祖是法约尔,经过了三代人的传承。它的第一代是法约尔,以五大要素和十四条原则的基本框架,奠定了这个学派的根基。第二代以厄威克和古立克等人为代表,他们在法约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分析管理活动,提出了不少新的学说,比如古立克的POSDCORB七职能说(七种管理职能的英文字头缩写)和部门分工准则,厄威克对管理经验的深入发掘和对管理原则的不断扩充,使法约尔的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但是,在1949年法约尔的著作尚未翻译为英文之前,他的理论在企业经营的实际活动中影响有限,泰罗的光辉掩盖了法约尔的光芒,第二代对这一学派的探索,主要还是一种学界的思考。到50年代以后,这一学派的影响迅速扩大,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开始以法约尔理论来指导并衡量自己的管理工作,由此使这一学派成为在管理领域影响最大的学派,涉足其中的学者也越来越多。而孔茨自己则当仁不让地以倡导和弘扬这一学派作为自己的使命。所以,人们一般把孔茨看作这一学派的第三代代表。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思想(孔茨把它称为信念)包括以下7个内容:(1)管理是一个过程,能够通过对管理职能的分析,建立起认知管理的理性知识体系。(2)这一知识体系以现实的管理经验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它的基本方法在哲学上属于经验主义,根据不同经验提炼出的真知灼见和基本原理,能够在人们理解和改进管理时指明方向,形成启示。(3)这些基本原理能够成为研究活动的切入点,人们正是从这些原理入手来探究管理,反过来又用深化了的原理来提高它在实践中的意义和适用性。(4)这些原理能够为管理理论的建构提供要素和结构,但这些原理并不天然正确,它可以被不断修正。(5)管理活动是一种能够认知和学习的技能,从性质上讲,管理技能同医学的治病技能、工程学的建造技能没有什么两样,它能在实践中根据原理的启发和理解不断改进。(6)现实中的管理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中,有可能违背某项管理原理,或者采用管理学以外的措施或手段改进管理活动,但这不等于这些原理不可靠。正如医生有可能违反医学原理、有可能用非医学手段治病一样,建筑师也有可能违背工程原理、也有可能采用非工程手段,我们并不能由此而认为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原理有问题,管理学原理同样如此。(7)任何学科,它的存在首先建立在“分科”的基础上。虽然管理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影响管理活动的知识都纳入管理学领域,正如物理学不探讨事物的化学结构、生物学不探讨事物的物理性能那样,只有界定学科边界,才能真正使管理学走向科学。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方法是职能分析。职能分析的过程涵盖四个问题:(1)该职能的特质是什么?(2)该职能的目的是什么?(3)该职能的结构如何?(4)该职能的过程如何?而在这种分析中,可以把其他学派的贡献融合进这一理论体系。最终形成像上图所示的那种理论整合。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乃至物理学和生物学都纳入管理学之中。不过,在孔茨和韦里克后来修订教材时,上面的示意图就被摆放在管理过程理论的介绍之下。这一方面说明孔茨他们力图用管理过程理论实现管理学的整合,另一方面也说明孔茨十分注意吸取其他学科对管理学的贡献。

2.经验学派。

这一学派距离管理过程学派最近,孔茨以戴尔(Ernest Dale)为这一学派的代表。后来的人们,往往把德鲁克也看作经验学派的巨擘之一。实际上,公认为属于管理过程学派的厄威克(Lydall F. Urwick),可能归入经验学派更合适。他的名著《管理备要》,总结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众多著名管理思想家,可以看作是同戴尔的《伟大的组织者》殊途同归的另一本经验学派代表作。而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厄威克由于英国传统的濡染,可能经验主义色彩更加浓厚。

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其基本立足点是比较。戴尔反对管理学中的“普遍原则”,他认为,那种试图建立起管理学普遍原理的著作忽视了具体各别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了实际,其荒谬之处就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讨论一个针尖上能允许多少个天使跳舞一样。他不认为管理是科学,而强调管理是一门艺术。他高度赞扬爱德华兹和汤森1958年出版的《工商企业》一书,因为这本书强调,并不存在组织的一般模式,也不存在普遍正确而适用的工业组织原理,但是,人们能从行为的类似性角度,从别人的经验中进行学习。美国MBA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同经验主义的影响紧密相关。

孔茨批评说,管理学不同于海洋法系的法学,它不是遵循判例的。即便是海洋法系,支撑其判例的基石,是那些判决书后面隐藏的更深刻的普遍性法理。所以,孔茨尖锐地指出,戴尔在反对“普遍主义者”的同时,却又奇怪地从实际管理者那些有价值的经验中提取“一般结论”或“一般准则”。所以,孔茨断言,经验学派在研究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时,实际上就已经变成了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不但不排斥经验,反而高度重视经验。厄威克之所以没有被人们归入经验学派,就是他在经验总结中承认普遍性原理。德鲁克反对别人把他归入经验学派,也同此有关。

3.人际关系学派。

起初,孔茨把这一学派称为人类行为学派,后来孔茨对这一学派进行了分解。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属于主持霍桑实验的梅奥。他们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管理活动中的人员因素。任何管理,不是通过别人去工作,就是要同别人一道工作,因此,这一学派主张围绕人际关系来展开对管理的研究。他们主要采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注重个人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激励。他们在人际关系、领导艺术和激励等方面成果累累,颇有建树。但是,孔茨揶揄说,没有人否认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问题是人的行为领域不等于管理的领域。就像心脏在人体中是重要的一样,但不能说对心脏的研究等于对人体的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 19:50:08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19:51:46 | 只看该作者

  4.群体行为学派。

  这是从人类行为学派分化出来的另一学派。在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中,麦格雷戈是承继了梅奥传统而又有创造性发展的后起之秀。如果说,人际关系学派以心理学为基础,那么群体行为学派则以社会学为基础。所以,群体行为学派更偏重于组织,也更接近于管理。二者的重合,主要表现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组织行为学的迅猛发展,显示了群体行为学派对管理的贡献。不过,即便它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极为显赫的地位,我们也不能把组织行为学同管理学画上等号。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巴纳德,后来西蒙等人又扩展了这一学派的领域。在一定意义上,孔茨所说的社会协作系统学派,是指“巴纳德-西蒙理论”。这个学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关于协作系统的创见。孔茨认为,巴纳德的思想实质是社会学的,他把所有的合作群体都叫做“组织”,并力图弄清组织内的文化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网络的系统性质。这一组织概念同管理学中其他学者所说的组织概念很不一样。西蒙则在理性阐释和行为解读方面对这一学派进一步展开。按照这一学派的解释,管理等于人类的社会协作。当然,这个学派的观点还有内部的细微差异,比如,西蒙和马奇强调正式组织,而其他学者则扩及到人类协作关系的所有方面。

  孔茨承认,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对管理学有着非凡的贡献。比如,组织的信息沟通问题,组织权力的制度基础问题,外界对企业的影响问题,非正式组织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等等,都由此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管理学家和经理人员由此可以更清晰地看待文化环境对组织的压力、组织内部的冲突及其消解途径,使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更加理性更加明智,更为重视来自社会学的影响。但是,这个学派同其他学派的差别,有些仅仅是出于词义上的分歧。社会系统学派对管理和组织的定义域过于宽泛,反而导致对许多管理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忽视。

  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这一学派是孔茨在80年代新增的。孔茨认为,英国学者特里斯特(Eric L. Trist)以及由他主持的塔维斯托克研究所(Tavistock Institute of Human Relations)创立了这一学派。他们既重视人的社会关系,也重视技术对人员的影响。他们通过对英国煤矿中的班组作业和自动掘进机作业的比较研究,讨论技术因素的重要性。根据他们的研究,企业中的技术系统会对社会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个体态度和群体行为都会受到技术系统的限制。但是,他们并不是技术至上者,而是给予人员的社会关系以同等重视,强调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孔茨强调,这一学派主张企业中应该把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综合考虑,做到二者的协调发展。这个学派不仅在英国,而且在印度、瑞典等地有着广泛的研究项目。他们的研究,对后来的工作团队建设有着重大影响。英国的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也可以归入这一学派,她在英国东南埃塞克斯学院(South East Essex College of Arts and Technology)任教时,对当地的上百家公司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论证了企业的技术系统与组织系统的相互关系。

  这一学派,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此前管理学研究的不足,它强调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相互作用,指出管理的效果不仅与人际关系有关,还与工作的技术环境有关。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偏向于工业工程学,他们的大部分工作限定在工厂或其他生产系统。在孔茨看来,该学派对社会系统与技术系统相互作用的完整分析,对管理的有效性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补充做出了有价值的研究。但是这一学派只关注管理工作的一个具体领域,而不是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

  7.系统学派。

  这一学派也是孔茨在80年代新增补的。系统论尽管30年代就出现了,但到50年代时,其影响还未渗透到管理学领域来。70年代以后,系统论成为显学,管理学中的系统观点也成了热门。人们一般认为,管理学中的系统学派,来自于贝塔朗菲一般系统理论的哲学影响。这一学派人物众多,以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约翰逊等人为代表。但孔茨认为,系统学派来自于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的分化。系统学派主张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不是注重某个局部或者某个要素,而是注重整体以及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学派在强调系统之中的作用机制方面,以及在强调系统的等级层次划分方面,还有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方面,都有其优势。孔茨也承认,系统学派的研究,可以提高管理者对内外部环境影响的洞察力,但他也尖锐地指出,系统研究方法虽然看起来很新,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它并不是一种新的科学思想方法。许多经理听到系统论的观点都会惊讶,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所熟知的东西。

  8.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学派的人物众多,西蒙可以说是代表人物之一。孔茨指出,决策学派源自边沁的功利主义,来自经济学的效益算计。这个学派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其代表人物基本上没有来自实践中的经理,都是学者,而且多数是经济学家。他们重视理性,集中精力于合理决策的选择方法,部分学者的关注点扩展到了心理、社会、决策环境和决策者等方面,而主要分析方法是理性选择工具,所以,他们相当热衷于构建模型和数学分析,动辄使用效益最大化、边际效应、帕累托改进、相关系数和曲线、风险倾向等等经济学术语。

  孔茨对西蒙的批评较为直接,他针对西蒙“管理就是决策”的命题提出了反驳。孔茨指出,像西蒙那样认为决策是管理的中心、管理理论依托于决策而渐次展开的设想,有可能偏离管理学过远。因为决策的核心是选择,而选择既有可能是组织的管理行为,也有可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孔茨不无幽默地讽喻道:大部分决策理论,不仅适用于美国钢铁公司,而且也适用于漂流到荒岛上的鲁滨逊。除非人们把鲁滨逊式的完全个人的活动也叫做“管理”,否则以决策理论构建管理学的核心就是有问题的。

  9.数学学派。

  这个学派有一支庞大的队伍,基本特征是使用数学模型和程序。同决策理论学派的差别在于,数学学派务实,集中于生产研究。在运筹学与生产管理方面,伯法可以看作一个代表。他们被称为运筹学家、系统分析家,他们自己则往往颇为自负地称为“管理科学家”。他们有一个信念,就是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数学关系和数学符号来表示,管理学也不例外。数学方法在管理中确实相当有用,能够为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提供明确简洁的路径,尤其是对于那种想避免管理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但是,孔茨也毫不客气地批评说,数学只是工具,严格来说,数学学派并不能构成一个学派,因为他们不能提出通用的普遍性理论。在这里,孔茨继承了法约尔对数学在管理中所起作用的质疑。他把数学学派列为管理学派之一,并不是对这一学派的承认,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迁就。

  10.权变理论学派。

  这是70年代以后新出现的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是卢桑斯(Fred Luthans),他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管理导论:一种权变方法》(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 Contingency Approach),提出了权变理论的基本思路。也许,孔茨重视卢桑斯,是因为他的另一篇论文《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The Contingency Theory of Management: a Path out of the Jungle)直接回应了孔茨的丛林学说,而且卢桑斯试图实现管理学的统一愿望与孔茨不谋而合。

  权变理论主张研究情境与管理的对应关系,他们强调管理者的行为取决于相应的环境条件。当然,管理者并不是消极的顺应环境,还会积极地改变环境。权变管理最一般的表述就是“如果……那么……”如果情况是A,那么对应的管理是a;如果情况是B,那么对应的管理是b。用汉语表达,权变理论强调的是因地因时因人因事而制宜。孔茨对权变学派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他自己也多次表述过“没有一种到处适用的最佳管理方法”。不过他认为,管理情境过于复杂,要想找出环境与管理之间的对应变量关系十分困难。

  11.经理角色学派。

  这是当时最新的一个学派,也是一个以一人之力独自撑起一片理论天地的特殊学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明茨伯格。明茨伯格通过观察实际工作中的经理,从经理实际在做什么出发,归纳出了三类十种经理角色,进而把经理工作界定在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决策三个方面。

  孔茨对明茨伯格的工作是赞扬的,他认为明茨伯格回归了早期管理学那种观察实际工作的优良传统,但也指出,这一学派的创建初期样本数量过小,只有五个观察对象。有些经理活动不属于管理范围,而有一些重要的管理活动却没有纳入观测内容,或者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所以,这一学派有待完善。

  到孔茨逝世以后,他的合作者韦里克在修改《管理学》教科书时,不仅没有消除或者减少学派林立的现状,反而又在孔茨讲过的11个学派之外又增加了几个,丛林更加茂密了。

  孔茨对管理学流派的梳理和划分,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在一定意义上,他不仅指出了不同学派的渊源、侧重、特点与贡献,而且探究了学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管理学发展中的学术价值。尽管许多人不赞成孔茨统一管理学的想法,却高度承认他对学派的界定。即便是别人对孔茨的批评,也都是以他的学派划分作为立论基础的。可以说,孔茨的丛林说成为众矢之的,正好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他的丛林说已经成为管理学派的分析范式。这一分析范式,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表于《管理学家》2009年玖月号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2:48:06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管理学 笔记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定义:
  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史前人类社会(氏族-胞族-部落)的管理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简单的管理机构
  4、人格化的管理权力
  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三、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特点:
  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
  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
  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特点:
  1、科学管理
  2、分权管理
  3、法制管理
  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五、现代管理的基本特点:
  1、系统化管理。系统化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主体具有全局观念,注重管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的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管理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
  2、民主化管理。民主管理在实践中表现为:管理组织有通畅的沟通网络,组织成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组织领导尊重下层人员的意见,有完善的民主参与制度,有健全的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民主是现代管理的手段,可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合理制定,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保证组织成员作为“主人翁”参与管理的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民主也是当代管理的目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
  3、科学化管理。当代管理活动以自然与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实现了管理活动程序化和管理工作的法治化。尤其是定量分析手段的运用。
  4、法治化管理。表现:管理组织及管理活动范围……,管理者的产生、权限范围及行使方式……,组织成员的言行……,违法违制的管理行为……。
  5、以人为本。依据是:人是管理的主体,只有人才能担当管理活动的领导角色;在各种管理要素中,人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为重要;管理必须作好人的工作,以最大限度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这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6、追求效率。

  六、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及异同:
  1、按领域分为: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
  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
  2、相同点:都注重团体合作、强调有效利用资源,都须借助一系列的职能活动,都重视团体合作
  3、在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

分类

公共管理

私人管理

宗旨

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

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主体

主体广泛且成扩展趋势,包括据核心地位的政府,及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

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依据

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

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的私人权力和市场权威

对象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过程

充满政治气氛,受制于周密的政治安排

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密的管理

 


  七、管理在社会中的作用:
  1、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4、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5 23:02:15编辑过]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2:48:57 | 只看该作者

续前文:

第二节 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定义:

  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1、生产力方面的问题:如何合理高效地协调和使用管理组织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实现预期的目标,包括对各种资源在使用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
  2、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及相关的管理组织与其他组织、管理组织与其成员间的关系等。
  3、与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进,如何注重社会效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组织的民主建设,使组织成员得到全面发展;如何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制定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管理组织系统的改革,培养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以维护社会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管理学具有其他学科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即:管理学具有特定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具一系列含义清楚明确的基本概念,具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原理和原则,有一套完整且严密的理论体系。管理学之应用:它的知识来源于人们的管理实践,是人们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的知识,必须运用到实践中才有价值。它的知识和理论是否正确,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三、现代管理学的定义:
  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四、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关于管理、管理学、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包括管理、管理学、现代管理学概念的界定;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等,这是现代管理学研究的出发点。
  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决策、组织、人事、领导、激励、协调和控制。对管理职能的概括、总结、探讨是现代管理学研究最为基本的内容。
  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管理方法与技术是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的具体化和外化,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手段,任何管理都需借助一定的方法技术。方法与技术包括:管理的基本手段、管理程序、管理技术。管理方法与技术是现代管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念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方法:
  1、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异同点的研究,总结其优劣以借鉴或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规律的方法
  2、定量分析法: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把握管理活动与管理现象内在的数量关系,寻求其数量规律的方法。
  3、历史研究法: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予以总结概括,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实现古为今用的方法。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现实中发生的典型管理事例进行整理并展开系统分析,从中把握不同情况下处理问题的不同手段,以达到掌握管理原理,提高管理技能的方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现成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检验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并在实践中不断概括总结新的理论与方法。

PS:
● 学术界给管理下过的定义:1、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2、管理看作是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3、看作是一个活动系列,是连续的动态过程,能发挥多种作用,具有一定特征;4、看作是一门艺术
● 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管理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生产务获得了长足发展,加之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进步,管理呈现出新的特征。泰勒:通过总结并改进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 当代管理区别于历史上所有管理的特征是:1、强调民主参与;2、法治化;3、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追求效率
● 公共管理主体必须以公共需求为导向,以公共需求的实际满足度为绩效衡量标准,切实履行公共责任,这既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公共管理合法性的基石。
● 公共管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从而导致公共管理缺乏竞争压力。产权明确、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属性决定了私人管理只能提供私人产品,其活动具有鲜明的市场特征,其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
● 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一切管理活动赖以开展的基础。管理正是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以实现管理的目的。
● 管理影响着生产力的存在状况,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科学管理是充分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前提。生产力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科学的方针政策,离不开完善的法制规范,这就需要管理。另没有具体的生产组织管理,生产力不可能实现,而生产过程组织得不严密、不科学,生产力就不可能充分实现。
●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其标志是,具有新的素质的人掌握新的设备、运用新的操作方式进行生产。管理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管理所确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取决于管理对生产力诸要素的配置组合是否合理,取决于管理对组织活动过程中的调控是否及时恰当。
● 集体活动所取得的附加效益,称为“集体活动的组织效果”。
● 严密性标志着管理科学在当代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5 23:05:07编辑过]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2:49:5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主要内容:简单的自然劳动分工思想,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原始的组织思想。原始社会的管理思想具有很大的自性性,是一咱偶然出现的现象,缺乏连续性。

二、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        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长城、战国李冰都江堰、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

2、        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春秋《墨子*尚贤》、汉高祖刘邦、孔子的人本主义思想VS韩非子的专制管理思想

3、        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战国商鞅/韩非子的“以农为本、集富于国”、管仲国家控制商品/货币及对社会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以获取更多的财富、战国荀子“上下俱富”、西汉司马迁“上下俱富”的方略——善因论

三、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

1、  行政管理思想: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汉穆拉比法典——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282条)、古埃及设立宰相职务分开神权和世俗权力(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旧约全书》宰相约瑟)、古印度孔雀王朝大臣查纳卡雅*考底里耶(约公元前332-298年)《政事论》成为印度公共行政管理的奠基之作

2、  生产管理思想:古埃及的胡夫金字塔、15-16世纪威尼斯造船厂、公元前370年古希腊瑟诺芬——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的最好(制鞋)

3、  教会管理思想:罗马天主教会所实行的既分级又分领地且分部门的一套管理体制

四、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1、    具有直观性,表现在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2、    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表现在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反人道的一面、强烈的等级观念

五、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P35

[]小詹姆斯*瓦特

马修*鲁滨逊*博尔顿

发展了: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计划技术、生产过程规范化和产品部件标准化、依据工作流程有序安装机器、建立详尽的生产统计记录按机床/部门进行成本核算、培训工作与管理人员、按成果支付工作工资、工作福利由工作自己管理

计划方面成果几乎无人能及、成本核算制度优越

[]亚当*斯密

1776《国富论》卓有成效地论述了经济和政治理论,对管理问题进行了一起探讨,对管理理论作出了贡献。劳动分工—制针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

[]罗伯特*欧文

首次提出关心人的哲学:改善工厂内的工作条件、限制童工的最低年龄、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为工作提供厂内膳食、设立按成本向工作出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通过建造房屋改善工人居住条件

人事管理的先驱者

人际关系之父

[]查尔斯*巴贝奇

分析了劳动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强调劳资协作,提出了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安德鲁*尤尔

强调三项原则:机械原则-协调生产的技术和过程、道德原则-协调工人的认识和行为、商业原则协调销售和筹措资金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管理教育的先驱者

影响了[]夏尔*潘迪、管理大师达约尔

[]丹尼尔*麦卡勒姆

 

 

 

[]享利*普尔

严密的管理制度、严密的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之三条基本原则:组织/沟通/信息原则,注意到企业中人的因素,提出改变僵化的领导作风。提出建立严格管理制度的思想、提出集中指挥的问题、人的因素问题、消除正式组织刻板性问题

最早的组织图

 

 

 

出色的管理者先驱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

《科学管理原理》1911

科学思想之父

1、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 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 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 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 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制定标准定额是整个泰勒制的基础

意义:1、开创了管理实证研究的先河;2、使人类的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3、科学是发展的 局限:1、对人的看法是错误的,把人设为“经济人”工作动机是经济利益;2、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因素;3、科学管理中所谓的“标准定额”超过常人;4、解决了基层管理、车间管理中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怎样经营与管理的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务集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适当的集权和分权、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跳板原则

他是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提出的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尝试探讨管理问题的结晶,是管理科学的奠基性理论,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贡献:1、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2、提出了一般管理的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3、采用演绎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但是由于过于追求一般性,忽视了对具体管理过程的分析,忽视了技术层面的研究,以至于缺乏可操作性。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1949 美国芝加哥 人际关系论定名为行为科学

早期行为科学理论

[]梅奥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1924-27-32霍桑实验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与古典理论相比: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纪律的研究—对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的监督管理—“人性激发”的管理;由原来的独裁管理—参与管理

有关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面的理论-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麦克利兰成求需要论、赫茨任格双因素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弗鲁姆期望论、亚当斯公平理论、波特——劳勒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斯金纳强化理论、凯利/韦纳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

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阿吉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

勒温的领导方式理论:专制式、民主式、放任式

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专制-权威式、开明-权威式、协商式、群体参与式

布莱克和穆顿的“四分图”理论:“关心工作”/“关心人”81方格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专制独裁型和民主参与型之间过渡

费德勒的权变模型:领导模式取决于领导方式与环境是否适应

埃文斯等的途径—目标理论:以期望理论和“四分图”理论为依据,领导为下属指明目标的途径。科曼等人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有效性取决于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

 

PS

1、  社会人:即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集体并受到这一集体影响制约的社会人,不单是追求金钱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期望得到满足;

2、  职工的满足度主要取决于:职工个人的情况(不同经历、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对工作所持的不同态度)及工作场所的情况(职工相互之间和职工与上级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

3、  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劳动过程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念及其他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群体;正式组织讲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非正式组织讲求的是情感;

4、  后期行为理论:有关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面的理论;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

5、  领导行为理论认为,所谓领导就是领导者率领、引导下属组织及其人员共同实现领导目标的活动过程;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2:52:1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    管理理论多学派并存的原因:A、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规模、组织规模急剧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管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B、管理学研究队伍扩大化、研究视角多样化;C、相关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与相互渗透,新的学科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上个世纪40年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产生大大丰富了管理学的学科内涵,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管理理论研究增添了新视角、提供了新的方法、开辟了新领域。

系统论

[/]路德维希*V*贝塔朗菲

1937年“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1945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

系统论: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描述的一门学科

目标是寻求学科之间的相似性,升成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框架:1、对整体或有机体进行研究;2、有机体趋向稳定状态或均衡的倾向;3、所有系统的开放性即有机体受环境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环境。系统与系统分析的思想对人类认识事物和对各种社会活动进行管理有很大影响

控制论

[]诺伯特*维纳

1948《控制论》

控制论: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无线电通信、生物学、数理逻辑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信息交流环。基本范围:信息和反馈

信息论

[]申农

1948《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

信息论:提示信息的本质,并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和存储的一门学科。

从理论上阐明了信源、信道和编码等有关通信方面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通信系统的模型,标志着信息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影响了现代通信技术,对现代管理/计算机纳入管理的技术发生决定性作用

PS

²        信息交换过程:信息—输入—存储—处理—输出—信息

²        反馈:指一个系统输出的信息反作用于输入信息,并影响信息的再输出,发挥控制和调节作用;

三、[]孔茨1961《管理理论的丛林》6大学派,1980《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1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哈罗德*孔茨

西里尔*奥唐奈

建立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基础上

强调对管理的过程和职能进行研究

方法:1、把管理人员的工作划分为管理职能;2、对管理职能逐项进行研究;

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

[]彼得*德鲁克

《有效的管理》

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旬,在一定情况下对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

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最值得借鉴

社会系统学派       《经理的职能》

[]巴纳德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对正式与正式组织、团体及个人作出全面的分析。

决策理论学派

[]西蒙

《组织》、《管理决策新科学》

1、  强调决策的重要性,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  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响,强调发挥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

3、  提出了决策的准则,主张用“令人满意”准则取代最优化标准;

4、  归纳了决策的类型,把决策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系统管理学派

[]卡斯森 罗森茨韦克

《系统理论和管理》、《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的方法》

继承了贝塔朗菲对事物进行系统分析的思想,并把它引入管理领域

侧重以系统的观点考察组织结构及管理基本职能

贡献:把管理组织视作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对组织的运行了系统分析。

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对管理理论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权变理论学派

[]伍德沃德 []菲德勒

《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领导方式的一种理论》

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最好的方法,相反管理者应明确每一情况中的各种变数,了解这些变数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把握原因与结果的复杂关系,从而针对不同情况而灵活变通。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2:52:37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原因:A、科学技术迅猛发展;B、资源过度耗费,人类面临自然资源枯竭的危险;C、世界经济一体化,人类进入“加速发展、竞争剧烈、不进则退、不兴则亡”的时代;D、知识时代到来,使科学技术和掌握科学技术的生产者比资本和土地更为重要,知识成为创造财富最重要的资本;F、电子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为管理活动提供了更便捷、更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二、Z理论:[/]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1、    Z理论的前提问题:怎样使人们的努力彼此协调起来产生最高的效率

解决办法:对雇员的信任、微妙性、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

2、    A型管理模式的特点:短期雇佣制;迅速地评价和升级;职业发展途径的高度专业化;明确的、形式化的控制方式;个人决策与个人负责;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局部关系,相互了解仅限于工作范围

3、    J型管理模式的特点:终身雇佣制;缓慢的评价与晋升;职业发展途径的非专业化;微妙、含蓄、内在的控制方式;集体决策与集体负责;雇员之间、雇主之间是一种整体关系

4、    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长期雇佣制;建立缓慢的评价与提升制度;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自我指挥取代管理指挥,实现雇员的内在控制;集体决策,个人负责;建立整体关系。

5、    建立方法:P59

三、企业再造理论:1993[]迈克*哈默、詹姆斯*钱皮《企业再造》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企业再造的内涵、方法与程序,使企业有了全新的系统理论指导。

1、内涵:“企业再造”即“公司再造”“再造工程”,是指企业为在产品与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生产与管理成本、员工工作效率等绩效评价时的关键指标上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动作方式。

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技术为手段,满足市场或顾客的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精简对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产品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使企业发生质的变化。

2、企业再造的特点:

²        目标:实现企业性能和绩效的飞跃。根本目的是促使企业发生质的变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以最少的成本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²        任务: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反省和彻底性再设计;

²        动力:市场或顾客需求

²        条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组织管理,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是顺利实现企业再造的关键所在。

²        对象:企业过程,即为完成某一目标任务而设计实施的一系列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逻辑相关活动的集合。

3、企业再造的程序和要求:

²        设计企业再造管理团队(领导者、指导委员会、再造总监、流程负责人、再造团队);

²        明确企业再造的原则(问题丛生;表象业绩潜伏危机;发展高峰战略新构建);

²        对企业流程进行全面的功能和效率分析(功能障碍分析;重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

²        制定企业再造方案(拟定选择方案、形成系统规划)

²        组织实施与持续改善

四、竞争战略理论:[]迈克尔*波特 1980《竞争战略》1985《竞争优势》

1、假设条件:拥有类似的资源和能力,各类资源在企业之间是流动的,因而寻求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并进行定位。企业外部环境相对稳定,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企业可以对外部环境进行预测。企业战略理论应动态化,注重对手的反应。

企业经营活动所处的市场结构即外部环境是竞争战略的基础,决定了企业的竞争战略。

2、竞争力的分析模型:潜在进入者、替代品、购买方、供应方、现有竞争者,这五种竞争力的总和决定该行业中企业获取超出资本成本和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五种作用力影响价格、成本和投资水平,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它们构成了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3、企业的基本战略:

提出了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一化三个基本战略,其他战略均以此为基础,根本目的是确立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

²        成本领先战略: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和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科研开发、服务、推销、广告宣传方面的费用;

²        差异化战略:主要通过生产和提供其他竞争对手所没有的产品和服务,以形成“独此一家”的市场优势;

²        专一化战略:明确战略、市场定位的专一化。

五、蓝海战略:[]W**   []勒妮*莫博涅  2005/02 《蓝海战略》

1、红海战略;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拘泥于本行业、本战略群和现有客户,企业只是被动地适应。是零和博弈战略,企业和消费者的价值均有降低。

蓝海战略:指未曾开辟的新兴市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与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获得了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身需求方,从关注并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开创是的基于价值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的突破,是基于对现有市场的重新排序和构建而不是直接参与竞争。是超越了本行业、本战略群和现有客户,是一种积极主动超越竞争实现多赢的战略。

2、实施蓝海战略的原则:

²        重建市场边界。以摆脱竞争,开创蓝海:跨越他择性产业;跨越战略集团;跨越买方链;遗址互补性产品和服务项目;跨越针对卖方的功能与情感导向;跨越时间。

²        注重全局而非数字:绘制布局图——视觉唤醒、视觉探索、绘制新的战略布局图、视觉沟通。

²        超越现有需求

²        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买方效用、价格、成本和接受。

²        克服关键组织障碍:认知障碍(员工)、资源有限障碍、动力上的障碍、政治上的障碍

²        寓执行于战略

PS

1、    他择品:功能与形态都不同但目的相同的所有产品和服务。

2、    战略集团:产业中一级战略相似的企业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2:53:0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决策

第一节 决策概述

决策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它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

一、决策:指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名词-已形成的“决定”,动词-作出决定的过程。内涵是指人们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行为确定目标、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类型:

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

战略决策:指决策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带有全局性、方向性及影响浣的决策;

战术决策: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程序、途径、手段和措施的决策

决策内容的不同

程序化(常规)决策:指决策过程的每一步骤都有规范化的固定程序,这些程序可重复用于解决同类的问题;

非程序化(非常规)决策:指决策过程中没有默写程序和常规办法,解决的问题是非重复性出现的管理问题

决策所处的时期不同

平时决策: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决策者针对各种管理问题所作出的决策。

危机决策:指当组织的重大安全利益和核心价值观受到严重危胁或挑战,组织生存处于危机时期,决策者作出的重要决策和应急反应。

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初始决策:指决策者对从事某种活动或从事该种活动的方案所进行的初次选择;

追踪决策: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或方式所作出的重新调整。

决策所具有的条件和可靠程序的不同

确定性决策:在决策环境和条件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决策者可以准确把握决策目标,了解每种决策的结果

非确定性决策:在决策环境和条件下不确定的情况下,决策者可以知道各种行为方案在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结果,但无法估计未来各种环境条件出现的概率。

风险性决策:指决策者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可以知道不同行动方案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获得的结果,虽然不能完全判断未来出现的是哪一种环境条件,但是可以预测其出现的概率。

PS

1、    危机决策的构成具备的要素:决策问题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可代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2、    追踪决策与初始决策相比的特点是:圆润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

一、    预测: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趋势所作的有科学依据的推理和判断。

1、预测与决策的关系:

²      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正确的决策必然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²      预测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是保证决策达到预期目标,避免决策失误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2、预测与决策的区别:

²      预测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科学分析,决策侧重于对有利时机和目标的科学选择;

²      预测强调客观分析,决策突出领导艺术;

²      预测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决策是预测的服务对象和实现机会。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2:54:31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决策理论与决策模式

一、决策理论学派:由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统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决策理论学派。为决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作了重要贡献。

[]赫伯特*西蒙 《管理行为》《管理决策的新科学》

詹姆士*马奇  《组织》《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

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

1、  强调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

2、  分析了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在管理决策时必须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努力创造条件,帮助组织解决知道不全面、价值体系的不稳定及竞争环境的可变性等问题。

3、  阐述了决策过程: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抉择活动阶段、审查活动阶段;

4、  提出了决策的准则:决策者在管理决策中不可能达到最佳程序,而只能追求一种满意的决策结果;

5、  归纳了决策的类型:根据决策所给定的条件不同分为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6、  研究了信息对决策的影响:信息在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PS:价值前提:对行动进行判断的标准。事实前提:对活动环境及其作用方式的说明

二、决策模式:指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有规律的或反复出现的决策活动形式。

1、  理性决策模式:科学决策模式,——古典经济学理论   内容为:

²      提出了最优决策模式:决策者是理性人,选优的标准是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结果与目标最为一致的方案。

²      设计了严格的决策程序:发现问题、提出目标、设计方案、预测后果、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²      要求决策运用科学方法:主要是决策分析方法的数学化和模型化

²      把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理性分析研究过程:

反对意见:赫伯特*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提出用“满意决策准则”取代“最优决策准则”。

2、渐进决策模式:[]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内容为

²        决策过程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决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涉及一个与多个领域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可量化的和可变的因素。

²        决策方案是在原有决策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受到一定的客观环境即原有的决策、惯例、传统、社会文化等的影响,社会政治权力主体相互影响和制衡也从根本上排除了“巨变”;

1)合理性:

²        决策过程:将决策过程看作是一个羊后衔接不间断的过程,主张从历史的、现实的条件出发进行决策,注意保持决策的连续性,强调社会稳定对决策的影响;

²        决策方法:强调事物变化量的积累,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由量变而导致质变,最终改变决策;

²        方案选择:注重决策者决策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事物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原有决策方案对现在决策问题的影响,采取边决策、边执行、边修改、边完善的方法,在原有方案上进行微调,以获得公众的接受和认可。

2)局限性:过于强调在原有方案上的修补,易束缚人们的思想。排除在决策过程串其他模式的存在,易陷入片面性的错误。仅限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运用,在社会危机发生时显现过于保守。

3、集团决策模式:1951[]戴维*杜鲁门《政府过程》系统论述集团理论 厄尔*莱瑟姆形成集团决策模式

1)公共决策是社会中不同集团相互斗争的结果,内容反映了公共决策按制定时相互竞争着的集团之间所出现的某种均势或这些集团在某一特定时刻所达成的某种妥协。政府及整体政治系统以公共决策的形式达成妥协方案,并使用行政手段实施达成的决策方案。

公共决策:在某一特定时间里,集团间的争斗所达到地平衡。

2)内容:

²        集团的互动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内容

²        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决策方案是集团竞争后达成的一种均衡,是政府受集团压力的综合表现。

²        各个集团占有的资源不同,对决策的影响力也不同:集团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由其成员的数量、财力的状况、集团的实力、领导者的能力、集团的凝聚力及与政府决策层的关系等因素决定。

3)集团竞争的制约因素:各利益集团的竞争行为不得违背宪法;各利益集团存在共同利益和交叉利益,有缓和冲突的作用;各利益集团竞争的存在也产生了相互制约的因素。这种斗争与制衡导致集团间的动态均衡。

4、精英决策模式:又称杰出人物决策模式,[]空想主义 圣西门

1970[]托马斯*戴伊 哈蒙*齐格勒 《民主的嘲讽》

1)基本内容:

²        社会分化为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只有少数人才有权为社会分配价值,公众不能决定公共政策;

²        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主要来自于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

²        非精英人物向精英人物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²        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方面,精英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²        公共政策反映的不是公众的要求,而是精英人物的主要价值观。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

²        活跃的精英人物影响公众远远超过公众对他们的影响。

2)缺点:忽略了在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中公众的参与能力及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所形成的影响作用。

 

第三节 决策程序与规则

一、决策程序:决策按照客观过程的规律性可分成几个既相互独立,又前后联系的阶段,构成一个有序的工作程序,这就是决策程序。步骤为;

1、  发现问题:指决策者的主观标准(建立在对公众利益诉求综合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与管理对象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或矛盾。是决策过程的起点。

察觉问题、界定问题(对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价值或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是确立决策目标的基本依据)、陈述问题(运用一些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2、  确立目标:

²        针对性

²        明确性:语言表达应明确、具体、清晰,内涵办公室准确,不能产生歧义,凡能量化的目标应尽可能量化。

²        时效性:确定目标应包含实现目标的期限;

²        可靠性:取决于目标实现条件的具备程度及环境条件是否具备。目标应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

²        规范性:不得与国家宪法、法律相抵触,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3、  拟定方案:在决策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探讨、拟订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的各种可能性途径和方法的过程。这是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

注意点;提供多种备择方案;考虑决策方案的多因素性;

4、  选择方案: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在对各备择方案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从中选出一个较优的方案。

²        先就决策方案进行评估,即对方案的效果进行预测性分析和比较;

²        选优:要有一个选优的标准;选优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决策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果断的决策才能。

二、决策规则:指决策者在选择决策方案时遵循的决策程度和方法。

1、全体一致规则(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决策者都对决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没有一票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方案才能够被通过,并转化成公共政策。

特征是:(1)决策成员在形式上享有平等的决策权;

       2)个体选择对集体的决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所有决策成员都能够因为最终决策方案的选择而获得一定的利益)。

2、多数裁定规则:指在决策过程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票最多的决策方案作为最终择定的决策方案的规则。它是一种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不涉及决策的内容。

1)简单多数规则(相对多数规则):指选择决策方案时,以得票最多的决策方案为最终择定的决策方案,,而不要求该方案的得票数超过半数。是现代决策中应用最广泛、程序最简单、最易于为人所接受的一种决策规则。

这种方案易形成一致,采取迅速行为的决策规则,但是易形成 少数控制多数,损害多数利益的局面,增加决策的外部风险。

2)绝对多数规则(过半数规则或比例多数制):指选择决策方案时,要求决策方案的得票数必须超过半数才能作为最终择定的决策方案。

特点:决策过程中无须每个决策者都投赞成票,决策成本较低;按多数规则择定的决策方案对全体决策者都具有约束力,少数服从多数。

缺点:出现“多数剥削少数”的现象;出现“周期多数”或“投票悖论”现象(即投票结果随投票次序的不同而变化。

PS

²        决策目标:决策者在制定或实施决策进所确立的预期标准或结果,不权为决策方案设计提供了标准,也为决策执行确立了方向,同时还为决策评估提供了基本尺度。

²        由于利益保护和决策效率间的冲突关系,没有一种多数决策规则能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保护与效率的要求。

 

 

第四节 决策体制

决策体制:指由决策机构和决策人员组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良好的决策体制是公共决策过程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按功能区分,可分为:

二、    决策中枢系统:是公共决策的核心,是由拥有决策权的领导机构和人员组成的。在体制中处于统率和支配地位,享有最高决策权,并承担公共决策的主要责任。主要任务是:

²        确认决策问题:决策问题是公共决策的起点。决策问题须经过决策中枢系统的确认方可提到决策的议事日程。

²            明确决策目标:决策目标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方案的选择,关系到决策的成败。一般根据公众的利益诉求、决策环境、决策条件及价值偏好来确定相应的决策目标。这一过程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

²        组织决策方案的设计:根据决策目标及其要求,组织有关专家或决策咨询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创造工作环境。

²        选择决策方案:这是决策中枢系统行使决策权的重要表现。分为单一的首长负责或委员会集体负责。

三、    决策咨询系统:由公共决策研究组织和各类专家、学者组成,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手段,相对独立地进行决策研究、决策方案设计和公共决策咨询的组织体系。任务:发现决策问题;参与决策方案的设计、评估和论证;提供决策预测研究(科学预测是公共决策的基本前提)。

四、    决策信息系统:由专业信息人员所组成,从事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活动,为决策中枢系统提供决策信息的组织体系。它是决策中枢系统的神经系统。决策信息是现代决策的基础,是决策思维的原料。

任务:

收集信息:范围尽可能广泛,包括决策系统内部、外部;注意历史延续性;有预测性;强调真实性。

加工信息: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分析、综合、浓缩,将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编排和存档。要求是及时、准确。

传递信息:借助一定的信道,把决策信息传递给决策中枢系统和咨询系统。包括纵向、横向、综合传递。

PS:素质是决策者实施决策行为的资格,是决策者发挥功能的基础。

决策信息传递的速度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功与否。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2:55:3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组织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    组织的含义:A名词-为实现特定目标,依据一事实上的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关系,按照分工与合作规则而构成的人的群体—机构体系,管理总是要通过这样的组织来运作。B动词-作为管理的一项职能,组织是指设计、构建上述机构体系的活动。

二、    组织的构成要素:目标、人员、物财、信息、机构、职位、权责、程序、规制等

1、    目标:是组织的第一要素P100

2、    人员:是组织的主体,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组织要素。人员素质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关联状态(组织整合状态)决定了组织的功能P100

3、    物财:经费、场所、设施、设备及各类用品,是组织赖以存在并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任何组织都不可或缺的要素;

4、    信息:是组织内外各种事与物的客观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表征,包括组织内外的各种情况和资料,信息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性组织上最活跃的要素,各项管理职能本质上是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

5、    机构:是组织的实体,是组织目标的载体。组织机构体系的设置及权责划分是否合理、明确,是影响组织效率的关键性因素;

6、    职位:是依据组织目标的需要而设立的具体工作岗位。特征是;心工作为中心而设置,不受人的因素的影响。有类别划分,任何职位均可归于相应的职位系列和职位等级;

7、    权责:本质上,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权责结构与体系;

8、    程序:反映了组织活动展开的动态过程。它是对组织活动过程的成功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既可防止工作中的随意性,又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

9、    规制:即组织的规章制度。是否拥有明确的规制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重大区别之一,规制是否健全完善是考察一个组织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三、    人、财、物、信息,是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称为组元。机构、职位、权责、程序、规制,则是通过分工与协作,将人、财、物这些组元联结起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要素,称为整合要素。组织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巧妙地安排组织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等关系,以便做到成员之间知识和能力的互补与相互助长,扬长短,完成人们单独行为不能完成的任务,提高组织行为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1、  现代组织理论将组织的整合状态分为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三个层次。

2、  管理体制:主要解决组织中“谁,做什么(职能)”的问题。即反映主要管理机构设置及其关联,设计一些将上述基本体制具体化的具体体制;

3、  组织机构设计:企业中涉及最基层的生产部门的划分,管理学中主要研究管理机构设计,涉及纵向的管理层次划分,横向的管理部门设置,直至管理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确定;

4、  运行机制设计:是对管理者在职能、机构和职位设计明确职、责、权的基础上,对于“如何做”(程序、规则)、“做到什么程度”(标准)的进一步设计;

四、根据性质和活动方式的不同,组织可以分成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1、    正式组织:按照一定的程序设立,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机构与职位体系和规章制度的组织。一般都有清晰的边界,能够明确判定一个人是否属于该组织。

非正式组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一般没有清晰的边界、明确的制度。对此研究起源于霍桑实验,[]巴纳德首次提出“非正式组织”的概念。

2、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协助工作,分担领导,增加稳定,发泄感情,制约领导

               消极作用:保守倾向,角色冲突,滋生谣言,不良压力

3、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一分为二(关键是如何引导及怎样处理领导与其的关系到,处理得当的话它将正式组织的必要补充和支持)。无害支持,目标结合,为我所用。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