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际互动时,从解读身体语言得来的信息,往往比从语言本身得到的信息还多。这些无声的线索包括表情、眼神、姿态、手势、声音、触摸,甚至衣着、距离等等。简单点说就是:在与人沟通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对方说了些什么,还要特别注意对方是怎么说的。
这里面有文化的问题。例如在西方,拥抱是普通的社交礼仪,但在东方,却可能会被误解成轻佻无礼。比如中国人通常都很“讲礼”,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总会带点礼物,或带个小红包。当你把礼物或红包递给对方时,对方通常会说“不用这么客气”或者“这多不好意思啊。”从文字意思上来理解就是:你不必送这些礼物或红包。但这时如果你把礼物或红包收回,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对方的身体语言,对方是不是一边说不用客气,一边却将目光放在礼物或红包上,有的甚至就把礼物或红包接到自己这一边来了?所以,如果我们只听对方说了些什么,有时甚至会完全会错意。
当然,有些身体语言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通用,而且这些语言是很难“说谎”的。比如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什么?因为眼睛能传递快乐、悲伤、愤怒、惊喜……在所有的身体语言里,眼睛所传递的信息是最有价值也是最为准确的,因为瞳孔的运动基本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如果你看到喜欢的人或物,你的瞳孔就会不自觉地放大。如果你正处在兴奋的状态中,瞳孔会比原始尺寸扩大四倍!相反,如果你处在生气或者其他消极的情绪中时,瞳孔就会收缩。再比如身体前倾表示感兴趣和友好,而身体后仰表示不感兴趣或怀疑。双手交叉抱于胸前表示拒绝。说话时遮住嘴巴表示想逃避。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或啃指甲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记得前不久,跟一位同事做离职面谈,我要告诉她她被公司辞退的消息。通常人在没有太多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听到这个消息时会感觉到很突然。但她当时立即对我说:“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真的是这样吗?她的身体语言告诉我她说谎了。在我告诉她这个消息之前,她离我坐得比较近,身体是前倾的。但当我告诉她这个消息之后,她渐渐地将身体后倾,与我的距离拉远了。这表明她内心产生了排斥和抗拒。而且,她不停地用笔在纸上画一些无意义的图,非常用力,有几笔把纸都戳破了。我想她的内心绝不像她所说的“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的身体语言泄露了她的惶恐和不安。
还有一次,因为领导安排的工作需要我去跟同事甲沟通。听完我的请求后,同事甲答应我说:“好的。我马上做。”通常情况下,“马上做”是一个积极、肯定的答复,我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这次沟通就应该结束了。但当时我留意了一下,同事甲在说“好的,我马上做”的时候,他的身体是后仰的。因为他坐的椅子比较矮,所以他基本上是瘫坐在椅子上说的这句话。而且他还在继续做着另外一件事(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个画面)。我马上意识到,同事甲所说的“马上”可能与我想要的“马上”不是一个概念。但是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又需要尽快完成。于是,我留了下来,我跟同事甲说:“要不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下?”看我坐了下来,同事甲才暂时停下了他手头的工作。
正如上面两个小例子所表现的,身体语言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有时运用身体语言还能帮助我们去影响他人。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被称为“电话亭测试”的实验。实验人员将一枚硬币留在电话亭里,然后躲在电话亭旁的一棵树后,等待不知情的人们来打电话。一旦有人进入电话亭,一名研究者就会随之跟进去,对在他之前进入电话亭的那个人说,“你有没有看见我掉在电话亭里的硬币?”实验期间,只有23%的人承认看见硬币,并将它归还。
在研究的第二阶段,实验人员仍然将硬币放在电话亭的同一个位置上,不同的是,研究者在尾随实验目标进入电话亭的同时,轻轻地碰触他们的手肘,碰触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三秒钟,然后再向他们提出同样的问题。这一次,承认看见硬币的人的比率上升到了60%。在回答研究者们所提出的问题时,这些人大都会略有些尴尬地说一些“我刚才捡到硬币时,向四周看了看,可是没发现有人,这才……”之类的话。多么有趣的结果!
如果你在与他人握手的同时,用左手轻轻接触对方的某些身体部位,那么,你很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轻轻地手肘接触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原因有三:第一,人们都觉得,手肘属于公共空间范畴,尚不属于个人的私隐空间;第二,在大多数国家里,人们通常都不会轻易地与陌生人发生肢体接触,所以,一旦接触,就会给对方留下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第三,一次轻轻的,时间不超过三秒钟的肘部接触能够在原本素不相识的两人之间建立一种瞬时的联系,拉近二人之间的距离。
所以,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领导有时拍拍你的肩膀,你会觉得获得了肯定和认同。因为这个微小的动作传递了信任和亲切。如果你能拍着领导的肩膀跟他对话,那你们简直可以称得上哥们儿了!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您可以参考: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密码》
《身体语言使用手册》
《身体语言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