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读书评论] 温和的管理革命

[复制链接] 0
回复
6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8-12 11:1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温和的管理革命fficeffice" />

————聆听阎雨先生《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有感

                       杨卫东(清华大学)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企业的发展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此同时,国外的各种管理思想和理念纷纷涌入国内。3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先在营销上学习菲力普·科特勒,后在管理学上学习彼得·德鲁克、战略上学习迈克·波特,近十年来MBA教育更是在国内大行其道。对这些管理科学的学习,能帮助我们的企业家少走弯路,更快地跟上世界的步伐,所以在管理科学上言必谈西方,其实无可厚非。

但经济危机的残酷现实说明:西方管理模式,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西方正在管理学走向灭亡。中国企业发展的事实已经说明,西方管理学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西方的管理学思想并不能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开出良方,我们的企业家们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不少先行的创业者们被河水冲走,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于是,建立适合中国的管理学被提上日程。经过无数企业管理经验实践和学者的理论总结,国外的管理思想在国内经过演绎和发展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纷纷出现。我们同时又发现,这些理念被描绘的似乎天衣无缝,但在实践中又每每遇到理念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正所谓,理念在天上飞,行动在地上爬。当这种现象的存在成为一种普遍时,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便出现了:管理到底是什么?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学?

中国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以其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深深地积淀在我们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中,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延续了几千年的对社会管理的丰富经验。但以往人们多从政治学、伦理学和单纯哲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和总结。纵观这些学者的理念和思想,虽然有一些有益的尝试跟研究成果,但是尚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原因是缺乏中国管理学的创建与应用的理论根源——中国管理哲学。

管理学者阎雨先生将西方管理体系与中国国学相结合,以国学为母体,结合多年案例研究和管理实践,创造性提炼出中国管理的导入和应用体系——C模式。这使得中国管理学不再是理论的说教,而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学科,其价值对于中国管理学而言同样具有开辟鸿蒙的时代意义。

C模式的创建,为中国的管理哲学开辟了新的方向。管理哲学应从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出发,构建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西方的管理理念,不能一味简单模仿,而应从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质出发进行吸收、转化和创造。管理哲学应以哲学思维为工具,以哲学语言为表达形式,通过解决各种实际管理问题来获得发展。C模式正式这样一套科学的管理哲学,它立足国学根脉,萃取百家文化菁华,融合西学体系,导入西方管理工具,使抽象的传统文化模型化、数据化,领会学习潜移默化,用起来得心应手,使中国优良传统管理文化和哲学得到激活和再造,再现勃勃生机!它从理论的高度将中国传统管理的要素予以系统化,建立了严谨的理论体系;同时将理论在实践中验证,指导实践,实现管理效能的飞升。这些正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管理学界、企业界的困惑与需求。

它能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C模式的研究者却能抽丝剥茧并一步步深入其内核,挖掘最有价值的东西。它的创建者是怀着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全心奉献自己的思想。奉献是一种高贵的品格,面对这场思想的盛宴,企业家跟管理学者都禁不住深入其中去汲取营养,目前,C模式受到众多企业追捧和学界的关注。C模式的创建人北京大学人本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阎雨讲授这门课程受到学员们空前的欢迎,为此,阎雨应邀北京竞争力工程录制了系列讲座讲授C模式管理,这将惠及更多的人。通过对C模式的学习和导入,可企业家及管理学者全面了解西方管理的史略、优劣和发展趋势;系统领会国学中的管理思想精髓;懂得使用符合中国文化的管理方法——C模式;熟练操作在管理哲学指导下的西方管理工具。通过学习,它可以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甚至改变企业的命运。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