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前天参加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留学生工作会议,500多人,规格也比较高,教育部的副部长到会,参会的半数也是处级以上领导。
这些人参会的目的(也包括其它会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希望根据会议的主题交流、学习到一些东西;
2、可以借机会认为一些同行和同道,一是为今后彼此交流,二是将来到其他城市办事方便。
3、到一个新地方去看看,旅游和购物,作为单调的日常工作的缓解。
4、寻找罗曼蒂克和感官刺激
5、借机多报销些费用
单位派出人员的目的基本是第一个,而个人参会的动机以后四者为主,或者说开始是前者,会议开始后逐步向后面演变。
因为会议在本地开,我未交会务费,属于旁听,目的是第一个,加上领导布置了一些接送和招待任务,时间转眼过去,有一些疲劳,但感觉交流的远远不够。一是了解外校情况不够多,二是自己接触的大都是处级以上领导,可能人家觉得身份不对等,不愿多说。
晚上难以入睡,回想以前参加会议,内心不明确自己为何而去,去后对于前面两个主题目标实现的都不够好。而有一些人对于参加会议的确如鱼得水,挨桌敬酒,交换名片,认识新人,对于工作的益处会非常之大。自己做的不好当然也有客观原因在内,一方面学校体制改革后自己一直处于边缘岗位,在体制中就无权责;另一方面,开始是科员后来是科长,不敢大声说“欢迎来访,热情招待”的话。但更重要的是主观原因:
1、自己没有参会意识。应首先认识到参加会议,交流业务知识和认识同行的重要价值。无论是科员或科长,主动找适合自己参加的会议,主动争取参加。而本次会议还是有些领导反复提示我参加,我才略略的争取了一下。只要态度上认真对待会议,肯定能从交流论文和别人的发言中学习到很多,以人为本,文章和言语是别人的思想,目前想学习的人多,但真正花时间来学习、认真学习的人远远不够多。学习之后绝对会提高业务水平,而业务水平是立身之本。现在中国是牢骚埋怨的多,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而真正有才的少—包括我自己!
2、参会之后缺少参与意识。会前就应该积极撰写论文,争取大会上发言,别人发言时要积极提问,说话之前应先报出名头来,至少要说自己是某个单位的,这也是单位出钱实现宣传知名度的目标之一,只是傻傻的听是不够的。
要利用会议、会休和吃饭旅游和一切机会,尽可能的认识更多的业务上相关单位的同行,交流绝对会提供新资讯,促使你产生新思想。要带足自己的名片去和别人交换,要去和别人交谈、敬酒碰杯,在别人那里产生一个印象将来就不是第一次了,没有第一次将来就还是陌生人。这个道理同样对别人适用,因为认识了我们对别人也不是坏事,可以肯定的说,他们也愿意认识我们,而我们的主动帮助他们也解决了同样的问题。
3、没有开放的心态。分组讨论时我也提了一些问题,但没敢报自己的名头,因为天津医大原来向我调查过关于他们编写教材的问卷,本应及时给回复的,但一方面由于忙,另一方面由于心态不够开放,就没给回,所以向人提问没敢说自己是谁。现在想来不对,又回到做人做事的原则上去了。
另一个方面是关于给老领导的同事买礼物,虽然只是科长,买些东西也不会挨批,也不会报销不了。但在内心中就没有认为给别人买礼物有多么重要,觉得不买也可吧,都陪了这么久了,也行了。明早上送行,我自己还有事,反正也有司机,让司机送吧!我好歹也是科长,不应做司机的活儿。后来的结果是,礼品变主动买为被动买了,自己和别人都不那么舒服。说到送行的事儿,学校的一个大处长说,第一次见面我送我的老弟,加深一下印象,早晨6点半我去宾馆接你上机场!真豪爽,自惭形秽!这就是区别了,一个人愿不愿意为别人付出!这个区别也促成了个人能力、魅力和成就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