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辽沈晚报 全国率先实施的“本来是为了保障大家出行安全”的举措,却在近两天让沈阳市交通局陷入舆论风波。
2009年6月6日,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第二天,沈阳市交通局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营的紧急通知》,规定“携带桶装液体或超长超宽包裹的乘客不能上公交车;今年夏天所有公交车不开空调,所有封闭车窗全部改成拉窗”等,这几条安全措施随后在网上引起广泛争议。
是交通部门矫枉过正?是公众误读?沈阳市交通局负责人昨日对公众的质疑作出解释。
7小时25分后推出新举措
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后,沈阳是最早对该事件作出反应的城市。
6月5日上午10时许,在公交行业工作了20多年的沈阳市交通局公交处处长杨学玉从网上看到这条新闻时,第一反应就是将网上相关新闻、图片下载下来。
根据这些现有的材料,经过紧急商讨,当日下午4时,沈阳市18家公交企业主管运营安全的经理全部来到交通局,沈阳市下发2009年第七号调度令,包括检查公交车的灭火器、安全锤等措施。
这时距离事发只有7小时25分。
“最快反应”惹质疑
6月6日上午10时20分,事发第二天,周六。沈阳市所有公交企业的一把手和所有负责交通战线的媒体记者都接到了一个消息:下午1时开会,有紧急通知。一位媒体记者说,这种“紧急”的状态,在他跑公交战线的5年时间里还是第一次遇到。
就在这个会上,沈阳市交通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运营的紧急通知》,会议持续了1个小时。
次日,多家网络媒体在显要位置转载了沈阳的公交新政,在新浪网,有关这条新闻的回帖数量一天内就超过了5万条。
而回帖旗帜鲜明地分为了两派。支持者不少,网友“悲情公交车”说,“不管是什么情况下,重视公共安全本就是一项善政,沈阳这次的公交新规反应相当迅速。”
负面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网友表示,“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的出台不能不考虑到是否会给百姓带来麻烦。桶装液体不一定都是危险品,如果百姓带着一桶豆油也不能上车,那将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反应多少出乎沈阳市交通部门的意料。
交通部门回应:出发点是保护乘客安全
杨学玉用“焦头烂额”来形容6月7日之后的状态,他的电话成了热线,“昨天晚上我还在对北京的记者解释这事儿。”
昨日下午,面对本报记者时,杨学玉说,网友、市民的质疑、疑惑他都可以理解,但他更希望的是得到大家的配合。“无论如何,我们的出发点都是要保护乘客的安全。”
对于“禁止携带桶装液体乘坐公交车”,杨学玉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公交车司机会通过“闻、问、看”进行检查。“如果是透明的桶,能确认装的是什么,就可以上车。”如果是封闭的桶,司机就要检查。乘客配合并确认桶中不是危险物品,就可以上车。可一旦乘客拒绝检查,就要停车报警。一般乘客拿桶装的油、水,配合检查都是可以上车的。“我们是要保护乘客的安全,而不是限制他们的自由。”
实际上,这样的措施沈阳公交行业在奥运期间也实施过。但不管怎样,在发布该消息的当天,交通局没有对此做出详细解释,而没有详细解释的“禁止携带桶装液体上公交车”的表述也成了日后网友指责最多的话题。
对于取消空调车的说法,他表示沈阳市共有140条公交线路,其中只有138路一条公交线路,25辆车是空调车。沈阳市交通局是将这25辆空调公交车的封闭窗改为拉窗,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窗户可以打开,空调仍然保存。
很多乘客说有新举措更安心
尽管网上的质疑不少,很多乘客还是觉得这种举措让他们安心。
市民张兰每天都要乘坐114路公交车到和平北大街站附近上班,以往只要上了车,她就直接往车的最后面走,“后面人能相对少点儿,比较清静。”
可昨日早8时,上了车的张兰直接站在了车后门的位置,一把拉开了旁边的窗户。张兰发现,和自己一样,有几个坐在座位上的乘客也都把身边的窗户开着,“自从在网上看到成都那个公交车着火的新闻,我上车就有了这个‘毛病’,不开窗户心就有点没底。”张兰说。
站在市民角度公布信息更细些
其实,在沈阳交通部门推出新政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纷纷针对公交车隐患进行排查,其中也有跟沈阳相似的措施:南京要求全市新空调车在一周时间内全部补齐配备;上海运管部门也表示发现可疑物品,司机有权对乘客进行必要的物品检查。
乘车市民希望看到更多的安全措施,交通部门也希望能够带给公众安全的环境,在安全指向上,这二者是一致的。但对于具体决策的过程、效果,公众却提出了更高、更理性的希望和建议,那就是这种决策的公布如果能更多地站在市民角度,把话说得更细点,效果也许会更加理想。
当然,这也不是全部,就像网友李玉强所说的,“新规出台需要一段适应和接受期,此外宣传安全常识,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评价体系要相辅相成地进行。”
记者 范欣 首席记者 杨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