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潜伏》可能成为中国老板的必修课

[复制链接] 39
回复
415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6-1 10:5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潜伏》可能成为中国老板的必修课

                                                                                                                          —— 北京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 李志起  

在此之前,众多人迷恋《我的团长我的团》,但看完后,就只剩下一声叹息,说不清是什么滋味,甚至连再次说起都成为一种疲惫,在我看来,此剧是典型的高开低走,严重缺乏后播出效应,仿佛一块石头被用力掷入湖面,涟漪过后再无动静。

     而《潜伏》不然。君不见,多少内嵌潜伏二字的标题党正在成为热文,比如我的朋友石述思先生昨天的一篇文章《北京潜伏着多少千万富翁》,就很有眼球效应,比如昨天我把MSN上的签名改为你身边还潜伏着多少人,结果惹起不少朋友的关切,纷纷打听我出啥子事了。。。。潜伏正在成为流行语,正在成为一种文化标签,其中的各种角色,正在被纷纷应用,甚至开始对自己的圈子里的人对号入座。

      《潜伏》的成功,当然首先应该归功于空间的创新。这几年特情剧先后也有不少,但终归来看难脱经典模式,我称之为“8字真言模式:斗智斗勇,爱恨情仇。但《潜伏》不同,其内容空间进行了重大创新,虽然不少戏都是在棚内拍的,但是职场-办公室政治诙谐-冷幽默两在创新元素的全新加入,却让这部剧从此脱胎换骨,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

        老实说,此前的特情剧无论是目标观众是如何设定的,但最终却成为银发族爱看的电视剧,常常是我们家老爷子这个年龄段的群体的最爱,而俊男靓女大抵都是远离的。这回《潜伏》却成功拓宽了目标群体,上至老头老太,下至年轻学生,无不为之喜欢,尤其是中间层--白领职志一族的追捧,算得是异峰突起,形成了最为标准的橄榄球结构,奠定了其经典剧的地位:《团长》看一遍已是考验心志,看两遍肯定是人不倦了,而《潜伏》呢,仍有可能让你在遇上时,愿意端着板凳一坐再重新温故而知新,而在茶余饭后闲聊时,还可以进行二次创作,不断加入素材和笑料。是谓经典。

       我发现我也患了标题党症状。。。拉扯半天后,言归正传。

其实我想说的是,中国老板可能会把《潜伏》视作必修课。

为什么呢?

        当年一部《胡雪岩》曾经成为中国老板创业的经典之剧,一部《围城》曾经成为中国小资们的枕边书,这都不稀奇,你可曾看到过,前两年的一部《亮剑》也成为了中国老板的必读剧。我见过不少老板,在看过电视剧后,言必称亮剑,大小会议上都高呼亮剑口号、身先士卒、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后来,再后来,我看见机场不少培训光碟也把《亮剑》当成了卖点,不少培训大师纷纷从亮剑精神解读企业文化、组织行为、管理奥秘、营销技巧。。。。这等现象,匪夷所思,让我哑然----一部虽说来自生活、但显然高于生活的电视剧,一个虚拟的文学作品,怎么可以这样如此乱以想象的地牵强附会呢?!

      真要有如此想象力,相比之下,《潜伏》比《亮剑》更具有开发潜质。如果不带政治色彩去看的话,比如说孙红雷在剧中,简直就是许多无德无能的副职领导的真实写照,但就是这种人,往往自然不必说,起来也是十分的要命;而马奎呢,就是许多公司业务油条的缩影,对内要追名逐利,欺上瞒下,对外要雁过拔毛,能捞则捞;而李涯就是一个典型的有信仰的干部,但可惜往往这种人是壮志不酬,行而不远。

       中国的老板,自然要对吴敬中站长这个角色是似曾相识、情有独衷的,当然,最后也是在议事评鉴之后,要超越站长、引以为戒的。想想吧,这个自诩为精明能干、左右逢源、上下其手、洞若观火、驾驭有方的一把手,不可能不精通业务,不可能不老于世故,但是。。。怎么样,其实被一个自己带出来的学生操持于股掌之间,成为保护自己、铲除异已的有形之手,终其一生,竟然没有看出来潜伏在自己身边的,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众多老板看完之后,当汗毛直竖:这是为什么呢?一个自己亲自招来、悉心培养、施以恩德而且经过各种考验、眼看着成长起来的亲信,却跟自己是同床异梦者!?汗,瀑布汗,内衣尽湿之汗。我个人认为,关键之处就在于孙红雷同志深谙媚上之术,牢牢地把握了老板私人爱好和内心欲望所致:想想看,如果他不是对文物和金钱有这个特殊的爱好,如果他不是想在权力上搞平衡、看手下人相互斗争以图制衡,如果他不是时时想着自己的小九九,如果他不是有把柄被孙所掌握而投属忌器,他应该没有一百个机会也有十个以上的机会,可以抓住余则成这个背叛者的,可惜他。。。然而他。。。可是他。。。最终他只能偏听则暗,将错误进行到底。

       所以,从《潜伏》总结来看,中国老板当直接吸取的管理教训可能有如下几点:

1     自己的弱点千万不能为下属掌握。这个铁律,当成为众多为商者、为政者所鉴。否则,糖衣炮弹发发打来,自己只能呜呼哀哉;

2     不要指望发起人斗来解决问题,自己手下人斗人的结果,只能是害了自己。幻想平衡,却发现谁也平衡不了。

3     看人,不能只看办公室表现,还要关心其私生活,其家属,其8小时之外都爱好啥,干了啥。(这其中,做做家访是小时候老师就用过的法子,可惜老吴在吃了一顿饭后就没有坚持下去了)

4     切记,自己的软肋,除了自己,还有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当然,可总结之处还有很多。换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潜伏》也许比美国的《越狱》更经典呢,中国导演对生活的理解也越来越有可圈可点之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部《潜伏》,却可能进入中国的MBA教学之中,当成情景案例来分析,是再好不过的事。

       由是可见,影视剧的创新之路确实还是有许多可挖掘的空间,在不对称的空间结构中,可为之事还有许多。有空间,就有可能!

沙发
发表于 2009-6-1 20:48:15 | 只看该作者
潜伏  我也看了  呵呵 感觉 真的很好
板凳
发表于 2009-6-2 07:07:05 | 只看该作者
精辟,爱看潜伏
4
发表于 2009-6-2 08:50:16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非常到位!准备补看
5
发表于 2009-6-2 10:15: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有误:正职不是看不到副值的小九九,而是大势已判的前提下,余那些小九九与他无伤大雅,反之余却能够帮他实现一些个人目的,这正在高明和可怕之处。永远记得领导的天职就是利用和关注下属,不要用蠢笨来形容他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 10:16:18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9-6-2 10:18:12 | 只看该作者

有关潜伏的评论挺多

 

估计潜伏将成09网络词汇10强

 

 

7
发表于 2009-6-2 12:27:48 | 只看该作者
办公室还不勿玩“潜伏”的好。
8
发表于 2009-6-2 17:11:11 | 只看该作者
真有这么发吗?
9
发表于 2009-6-3 11:09:03 | 只看该作者

我就在做“潜伏”的工作,但是需要潜伏多久,真的还取决于“组织”上考察我的结果如何啊。

从来没有那样没日没夜的看一部电视剧,为了酣畅淋漓的看完,我从网络上全部下载下来,花了一天多时间一口气看完的,看完之后,两个字:经典。至于那个我的团战我的团,我和楼主一个感觉,不过么不好意思,我比你更那个些,我才看了一集就没有再看了,实在没啥吸引我的地方。

10
发表于 2009-6-3 15:22:39 | 只看该作者
潜伏的确是有一定的意思。而且我想说的就是世间万物无不是相同的,电视剧中看到的东西无非也是来源于社会的,在抗战中的东西无非是今天事情发展的另外一个版本。我们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个片子,无非说明了导演对社会生活得提炼比较到位,同时也折射出当下社会中的很多事情也发生了。竞争激烈的今天,办公室内的政治也愈加的激烈了起来。所以,真正有能力的人如果不会政治就会被淹没,但是无为的但是很懂政治的人却会大行其道。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