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到国外大学学习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比较肤浅的说法是,国外的大学入学门槛低,文凭好拿,而且国外的大学要比国内的大学名气大、质量高。言外之意,如果本人的学习成绩一般,家里的条件较好,就不如走出国留学这条路,几年之后,凭借一张洋文凭回来蒙人。随着大批的人员出国留学,这种唬人的伎俩基本已经不灵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你的洋文凭再体面,在职场上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肯买这个账。显然,这意味着出国留学这条路的不确定风险越来越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例证表明,那些出去动辄花费上百万的银子、耗去好几年的光景混张文凭回来的人,成为“海待”的命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作为一个留学生的家长,在我的潜意识中,留学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人生经历,女儿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候,能够拥有这样的选择,这是人生的幸运,当然不应错过。我这里强调是人生的经历,而不单纯是一种课堂和书本的学习过程,用意是明确的。留学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经历,同样拿到一纸文凭,它不仅包括在课堂上和书本中的理论学习,更涵盖对国外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的深入体验和全新观察。我们一直在为国内大学素质和技能教育的缺失而遗憾,去国外留学则为弥补这种遗憾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当然,来到了国外的大学读书,能否弥补这种遗憾还要靠留学生们的自觉和悟性。如果头脑中的想法过于单纯,就是想着听懂课程、通过考试、拿到文凭这点事儿,即便一切顺利、天遂人愿,终于拿着洋文凭“胜利”凯旋。那种遗憾却并未化解,这根本谈不上是一种人生经历,和那些在国内上大学的同学相比,并没有多么大的本质不同。我总愿意强调这么一种观念,出国留学与在国内上大学,尽管在学校的硬件条件、老师的职业素养、同学的跨地域性、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国别的差异上,你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学习和生活,如果你不能在几年大学学习期间,彻底打消对这个国家的陌生感,即便是完成了学业、拿到了洋文凭,这段留学经历的价值也是要大为贬值的。
从社会职场对海归留学人员的实际需求上说,如果仅凭一段国外大学的专业学习经历,恐怕很难适应具体职业岗位上的需要,充其量也就是在外语能力上能够具有一点先机。而这样一来,海归的综合职业竞争力就显得大为逊色了。以女儿所代表的留日学生为例,在几年的留学生活期间,应该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较为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通过结交一批日本本土的老师、同学及各界朋友,能够真正学会用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日本通”,而非一个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日语翻译。具备这样的实力,你才可能无论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日本企业中,既能够代表日方企业的利益同中方打交道,又能够在不损害企业长远利益和自己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从本质上维护自己祖国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营造彼此双赢的良好局面。要做到这一条,仅凭朴素的爱国热情和一颗单纯的中国心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实力做保证。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日本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的人,具备这样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是一种基本的职业标准。
对于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而言,无论是留在日本本土还是回到国内,进入职场后的角色定位,通常是要在企业内针对中日两国人员的信息沟通与关系协调上发挥作用。这种一手托两家的角色,扮演得成功则会有效地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加深感情、密切关系,有效地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展开;而如果演砸了则后果不堪设想,轻则于事无补、误会加深,重则矛盾升级、冲突加剧、造成严重的劳资关系紧张,形成严重的企业内部关系的危机局面。而在这样角色职责的履行中,熟练、准确的语言交流能力当然不可或缺,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在企业中出现两国人员关系上的矛盾,比排除双方语言沟通障碍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知晓双方的矛盾焦点,从而为化解冲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说来,如果一家日本企业的中国劳务人员与资方出现意见分歧,恰由一位毕业后在日企工作的中国留学生负责处理关系协调,如果他简单地成为中国劳务人员的代言人,很可能会遭致资方的反感而被诟病,甚至因而失去这份职业;而过多强调资方的利益,又会被自己的同胞视为“汉奸”,遭到痛斥。可见,过于偏袒哪一方,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面对这样的局面,最为重要的就应该把握“和则两利,分则两伤”这一根本点,更多地在双方的共同利益上做说服工作,从而达到求同存异、保证双方的最大利益不受伤害的最终目的。如果能够因此化解隔阂、增进了解,使彼此的关系更加默契融洽,实现坏事变好事的愿望,则是完全可能的。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你对构成矛盾双方的了解程度,正所谓“功夫在课外”啊,留学生职业价值的直接体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功课的成绩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面对这样具体生动的实践考题,能否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关键就要看其课本学习之外对当地社情人文、思想行为的熟悉和领悟程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