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中国经济增长依赖供给面改善—评价与激励机制带来经济结构失衡

[复制链接] 1
回复
6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4-23 21:3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数据,数据显示中国国民经济企稳回升迹象,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根据已公布数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从各项数据来看,工业生产增长企稳,国内市场零售增长平稳,对外贸易进出口下降较快。从数据本身也可以看出,企业和老百姓信心正在提高。

从数据上看,经济增长动力体现在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

一、投资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8.8%,其主要是4万亿政府投资的强劲拉动。另外,虽然城镇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但其增长速度以及投资结构调整仍是亮点。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使得工业生产持续回升,银行信贷呈爆炸性增长。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回暖。

即便是不再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单凭国家4万亿以及各地方政府高涨的投资积极性,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这一目的不难达成。

二、消费的增长。从消费品零售总额和CPI数据来看,中国的内需保持了较快增长。另外一个角度,在进出口额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显示了投资和内需的强劲增长。

经济增长压力来自外贸进出口方面,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近两年进出口占GDP的70%左右,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下降24.9%。

 

对于上述数据,有两个分析或关注的着眼点:

一、中国经济复苏取决于两个重点,一是去库存化,二是去过剩生产能力。

存货模型分析反映经济周期的影响,他是经济周期和大宗商品价格两个因素的叠加,当经济下行到一定阶段,存货调整力度和正常恢复的时间决定了经济周期的调整,也就是正常进货和正常出货带来经济的回调。

由于大部分的生产周期都是一年左右,因此,去库存化的过程在一年内就能完成。事实上,高峰一般会在前6个月,因此,去库存化实际上已基本过去。

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危机的过去,因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房地产和出口,基本上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因此,去过剩产能力,才是真正考验中国经济的时期。这是经济调整的第二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另外,制造业过程产能问题势必将拖累2009年下半年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因此,这个时候可以说,经济回暖的迹象并不是真正的好转。

 

二、拉动内需是关键。

经济危机爆发时,中国和美国的区别有一点是在资产配置上,美国是流动性不足,因此需要救市,以增加流动性。而中国是流动性过剩,不是消费过度,而是内需一直不能充分启动。另外,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的巨额资金更多可能流向已过度投资的产业。这就又会使得流动性过剩加剧。

这里面需要重点提出一点,就是中国经济供给结构失衡和激励机制的扭曲。回顾过去中国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模式,符合政府和企业家利益的交集是GDP、利润和税收的高增长,为了达成这些指标,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工业部门增长的政策。对制造业实施更多的优惠措施,特别是在吸引外资方面。这使得进出口替代的相关投资获得巨大利益,社会资源大量流入。

与此同时,医疗卫生、社保、教育、铁路等服务部门难有起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经济下滑可以看出,经济供给结构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放大了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如果经济结构改善缓慢,内需不足将进一步持续,中国经济在投资拉动的同时,CPI和PPI又会被抬高,未来经济恢复后,经济很快将由偏冷转向过热,如此一般,经济如何健康发展?另外,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对外的依存度不断提升,经济增长也将进一步丧失动力源泉。

因此,拉动消费的重点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总结一下,目前的困难和隐患还是比较多的。事实上,当前经济增长需要的不在于追加投资的力度,而在于已出台政策的落实、民间投资的活跃、经济供给结构的优化、扩大内需消费等夯实增长基础的措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3 21:31:59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9-4-28 00:00: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