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土地之于“三农”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0
回复
89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3-16 17:0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农”问题依然是今年政府的重要工作事项。无论是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是从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传出的消息依然将“三农”列在了重要位置,中国这个长久以来的农业国,农民历来是这个社会的主体,也是中国历来的当政者及民间智慧最为关注的群体。

 

的确从目前经济危机的影响看,对农民的冲击恰恰是最大的(农村、农业的问题,都是以农民为核心)。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以工业为驱动的城市经济发展已经达到相当水平,虽然现在也面临进一步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但其发展已经基本上了轨道,也即是说城市的市场化经济基本形成,包括各类经济组织体系的成熟度。当然,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了中国的城市经济,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尚不致于对中国城市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城市居民参与的经济活动,大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本身受到的冲击也有限,而且城市居民的再就业途径也相对宽广,城市居民就业的影响不大。

 

但为“中国制造”的辉煌贡献最大的基层务工者(也是广大的农村居民)在这次危机中,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这也直接导致大部份的农民工被迫离开原先在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回到农村,由此凸显现在“三农”问题在2009年的重要性。而先前推动的各项农村改革实验,在大量农民工返乡潮的背景下,是否依然“适用”就值得斟酌了。

 

如果从中国历史及当前的农村状况看,“土地”是所有农村问题的核心。土地既是农民当下生存的基础,也是未来生活的保障。如果从目前的情况,农民虽然可以自由离开农村到外地务工,但毕竟吃的是“青春饭”,在城乡户籍制度没有统一的情形下(及由此而连带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隔裂,农村人口的未来保障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城市居民),年纪稍大的,还是要回到农村结婚、生子,可以说农村的土地(农业生产承包用地、宅基地等)是这些人最后的一道保障,任何涉及农村土地的变动,必然都触动农村问题敏感的神经。原来实行的征地制度,由于缺乏对农民适当的反向补偿而逐步被抛弃。而各地如今在“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等名义下开展的各项农村改革实验,无疑都在触动着农村的“土地”。在土地成为农村改造的核心议题下,现在的难题不在于设计如何精巧的机制,而在于如何“土地”拱手交出后,农民怎么办?农村转化为城镇、发展当地二三产业、农业产业化等,能否提供足够的岗位吸纳失地农民?至少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明确的答案。

 

土地这道保障的撤离,直接将农民抛进了其从没经历过的社会组织体系中,其能否适应、能否不因此使新旧体系转换中的矛盾激化,将直接决定了这场“攻坚战”的成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