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诚意者
□一重门:经济威胁论中国企业海外商业并购“遭遇”政治风险 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对于外国国有企业并购本国企业,也采取了抵制态度。例如,加拿大国会正在修改投资法,将对在国家军事、经济安全等方面存在威胁的并购活动,以及其他敏感项目的并购行为进行审查,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规定就是将对其他国家国有企业在加的并购行为重点审查。误解和偏见也充斥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活动中。
□二重门:实际交易的操作难题
经营现金流压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隐忧 当TCL集团总裁李东生感慨“没料到整合成本会这么大”的时候,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也许要庆幸自己得到了一笔足以支付并购IBM PC业务所需现金以及短期运营资金的“意外之财”;而此时的京东方刚刚经过千辛万苦的谈判从国内银行得到一笔7.4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得以为早已竣工的新工厂支付建设用款。“现金流就是生命”,这是华尔街的铁律。
□三重门:整合太难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买方地位 国际化是趋势 中国本土企业并购海外企业,首当其冲就是面临着如何协调和融合东西方企业文化的问题。一般而言,中国本土企业与海外成熟企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企业文化鸿沟,如何吸收西方企业文化的积极方面,保留本土企业的文化优势,成为考验中国海外并购企业家智慧和能力的难题。
海外并购有风险需谨慎
站在海外并购的十字路口
“中国式并购”何时不折腾
中国企业面临海外并购好机遇
海外并购善找文化“公约数”
Copyright @ 2002-2008 21MaNaGeR.CoM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举报
达人者
土豆MM出手不凡呀,紧随时代管理潮流。鼓掌中……
飞猫的手掌都拍痛了,土豆MM是不是该关心俺这只容易受伤的猫呢。^O^ [em07]
分享者
并购并非中国企业唯一的全球化模式!企业竞争优势体现在规模优势和成本领先,相对于并购,研发和品牌风险要小的多,据来自波士顿公司的数据,全球60%以上的并购案例以失败告终,15年前很多韩国公司,他们想通过并购来实现全球的扩张,最后很多都失败了。比如他们买了一些个人电脑、电视的业务,最后都没有成功。我们看看现在成功的韩国企业,像三星、现代、LG等,他们真正成功都是基于自己的研发,建立自己的品牌,而不是通过海外大规模的并购。
交流者
支持楼主
真全......
格物者
志学者
中国人并购多是买品牌 买工厂,GOOGLE 微软 收购都是买下有潜力的技术型小公司加强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研究动力。学以致用。应试模式下很难出现真正的学者!中国教育的悲哀!
为什么改革开发这么多年了,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出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大师?我们得反省为什么?在家园看到过一些比如超市的案例 除了降价 促销,我们就拿不出别的武器了吗?反思 学习 再反思!
欢迎飞猫回家。[em22]
近来看到不少飞猫的文章,还是神采奕弈的嘛。[em17]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