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中国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在那里?

[复制链接] 0
回复
7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2-26 07: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在那里?
面对这场必将载入人类经济史册的金融危机。从2008年底世界各国国家都在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应对。中国政府更是早早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但危机是否就会这样轻松解决了呢?未来我们的经济发展会是什么样子的?到底这场危机给我们生活带来多大影响呢?所有这些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未来中国经济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应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进行梳理,对于中国人来说未来这几个角度问题的答案,也许将左右整个中国经济走向。

美国经济政策走向
中国有句俗话“解铃还需系铃人”。金融危机首先从美国金融系统信贷政策出现问题,从而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的。所以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出台的经济复兴计划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利益,而这个利益将以美国人需求呈现出来,以其它国家的出口体现出来。但是,我们看到一个非常具有“自私”的贸易倾向,奥巴马政府只是单纯站在本国利益角度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鼓励使用本国产品,限制其他国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保护自己国家企业获得利益。虽然,后期他的复兴计划在措词上发生部分变化。但是,应该看到美国政府在这件事情的一个真实的考虑。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在家具,建材,服装等各个行业与美国贸易政策有着紧密联系。未来,一旦复兴计划逐步发挥作用,在实际贸易过程中,美国政府将采取何种态度,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
不仅如此,贸易政策是双边的。如果未来美国贸易政策伤害到了欧盟,日本,还有中国等国家的利益,这些国家都纷纷采取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知道脱离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美国经济该如何获得复兴。更要注意的是如果各个国家都效仿美国的这种贸易保护政策,单纯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制定国策,全球掀起贸易保护政策风潮。这将无疑给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各国经济雪上加霜。
    
中国政府内需政策效果
中国政府很早就提出了自身扩大内需的政策:一部分是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间接拉动民间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应该说这种想法非常好,但是问题关键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建立透明,公平的资金投资计划,让政府拉动内需政策真正被相关行业受惠。而不是被少数利益集团利用成为自己敛财的源泉。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就是如何监控在政策执行过程的腐败问题。虽然,政府已经在全国建立了23个调查组执行监督资金与政策执行使用情况。但是,对于一个长期有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政府来说。最终情况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一部份是扩大广大农村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家电,手机,PC,汽车等领域,政府拿出产品价款的10%---20%作为补贴给广大农民,从而刺激广大农村市场的需求。我个人认为这部分政策存在一定问题与局限性。首先,这样政策是否可以持续,补贴到什么时候为止,如果金融危机持续两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还一直补贴下去吗?其次,这些补贴从国民存款,国债,税收等领域而来,所以这些资金数量肯定是有限的,未来如果这些资金不能够满足使用,说白了如果政府入不敷出了该怎么办?再次,由于长期收入水平偏低,广大农村人口消费习惯非常保守,即便给出了优惠的政策,是否会真正刺激购买欲望还存在不确定性。最后,中国社会保证体系落后,医疗,教育,医疗,等都是农村人口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真正建立消费无忧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加剧了这种政策不确定性。虽然上述政策存在很多负面因素,但是作为一项提高内需的举措,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中国政府行业复兴计划效果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个人的话,上述中国政府政策更多是让一个感冒的病人穿暖和些,吃药,喝水等外在补救方法。但真正让人能够好起来关键是,让病人具有很好体质,能够抵御外在风寒与病毒,通过自身抵抗力化解这些外在病毒与风寒。而这个抵抗力就是起到支柱作用的各个行业以及各个行业中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只有这些行业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强了,盈利水平高了。公司员工收入才会保持并增长,并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这样的行业与企业数量越多,整个中国经济的体质才会逐渐好起来。自2009年1月14日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各个行业振兴计划:
 1月14日,汽车和钢铁产业成为几大重点产业中率先推出调整振兴规划的产业。汽车产业规划决定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钢铁产业规划提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
2月4日,国务院通过了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
2月11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获得通过。规划决定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
2月18日,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获批通过,成为第六项获批的振兴规划。规划确定了今后3年的三大重点任务:一是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二是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以应用带发展,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轻工业和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轻工业振兴规划指出要积极扩大城乡消费,增加国内有效供给。改善外贸服务,保持出口市场份额。石化产业规划强调了“产业升级”和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
振兴计划出台后,汽车销量开始回升,钢铁出现价格回升,振兴计划效果初步显现。还是中国那句俗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国企业如何抓住振兴计划有利时机,迅速提高自身体质,成为未来振兴计划能够成功的关键。
经济问题引发社会动荡
中国有句俗话“安居乐业”。如果现在社会变成了“无居”与“失业”会是什么样子的?尤其,这次经济危机造成冲击的大多是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与城市大学毕业生。巨大的生活反差与心理预期反差,造成了心理极大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这里再引用一句中国俗话“仓禀实而知礼节,日食足而知荣辱”。如果,你认为这是中国人素质差,那就大错特错了,自从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与欧洲的犯罪率与失业率成正比大幅增长。具体数字我记不清楚了。但是新闻我就看到多起美国与法国抢劫银行与黄金,钻石的恶性犯罪事件。
      最让我感到无比难受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事件:一位美国黑人遭到了公司解雇,由于无法找到工作,承受很大压力,最后的选择是首先开枪打死自己妻子,然后开枪打死自己两个女儿,最后开枪自杀。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内心是一种复杂心情,有痛心,有无奈,有一种责任。我想说如果中国经济问题,不能够很好解决,造成经济萧条,产业崩溃,也同样会引发大面积社会问题出现。而这种社会问题必将恶化经济环境,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总结
当我从上述几个角度试图去梳理中国经济问题时,我发现自己真的是无法乐观了。而我看到一些媒体或是企业家观点,他们认为经济危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这种观点。也许在某个时间段来看,某个企业或是行业,能够给我们带来乐观的理由。但是当我们把视野放到整个国家产业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的时候,我们发现自身问题还有很多。这让我想到郎咸平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金融危机采访时说过一句话。

               “把事情往坏处想是不会错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