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冷眼看央视:水均益“顾作点头状”

[复制链接] 1
回复
86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2-23 15:2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2日《东方时空》播出三个板块,其中《百姓故事》播出《洪泽湖上的风浪》,介绍水上救援队冒着10级大风,营救遇险船队的事迹。故事听着惊心动魄,看着却平淡无奇。《东方之子》介绍中国航天之父、96岁高龄的钱学森,他爱国如命、治学严谨、重用青年,放眼未来的情怀,让人感慨不已。只是觉得节目老素材多,原创性欠缺。第三板块《时空连线》播出《迎春之旅——专访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下面我简要谈谈对这一板块的看法。
  2007年12月30日上午,福田康夫刚刚结束对曲阜的访问,水均益便匆匆造访,不可谓不敬业。但从开场白水均益略带紧张的表情、略带罗嗦的话语看,他明显准备不足(这对他而言,是很少见的)。开头便问参观曲阜的感觉,引来福田康夫一段空洞的言辞,显然不够精彩,这个开头方式值得商榷。
  该节目制作也存在问题,福田讲话时,中间曾穿插几组水均益的反应镜头,都是在“顾作点头状”,甚至有一组简直是“点头如捣蒜”。我想,水均益可能不懂日语,访问福田,他一边要听同声传译略微滞后的口语翻译,又要在福田讲完一段话后不失时机地做出反应,精神紧张是可想而知的,“点头如捣蒜”就是他下意识的反应。问题是编辑不应该选取这样的画面放入成片,这应该属于“幕后”的工作表情,而呈现给观众的应该是属于人与人交流的正常表情——或倾听或略微点头。另外,该节目的配音几乎不堪入耳,如果他在模仿记者做旁白,那他一定是个“二杆子”记者;如果他是一个播音员,那他一定是最不入流的播音员。
  结尾部分,由福田在北大演讲引出中日两国青年要世代友好的话题,有深意,本来以此结束很好,可是,水均益却偏偏翻回去,又问福田在北大演讲时说“福田到了,福到了”这里的“福”意味着什么,这就显得重复臃肿,甚至冲淡了对于“世代友好”的展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狗尾续貂的“昏招儿”呢?可能编导认为“福田到了,福到了”这句话很有意思,再三权衡,割舍不下。但是,想想绵软无力的开头,如果把这一段调到前面去,效果会如何呢?
  最后,《时空连线》板块的创意,很大程度上是以“连线”为手段突出这一子栏目的与众不同之处。但是在《专访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中,已找不见“连线”的踪影,那么,它跟《高端访谈》区别何在呢?
  哎!谁让电视是遗憾的艺术呢!
沙发
发表于 2009-2-24 18:40:08 | 只看该作者
也真难为了这些“故作点头状”的主持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