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危机唤醒经济民族主义“幽灵”

[复制链接] 0
回复
5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2-12 09:4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美国国会“只买美国货”以及“只雇美国人”的条款引起全球一片哗然时,保护主义的阴霾正在全球扩散。在《经济学人》杂志看来,经济民族主义的幽灵正在卷土重来。正如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所说,保护主义政策就像一支“刺入心脏的长矛”。但在对美国进行“道貌岸然”的批判的同时,许多国家却在加紧保护本国国内就业机会和资本。考虑到历史上的经验,这样的趋势显然非常危险,正在将世界带到经济大萧条的威胁之中。好在,世贸和欧盟已经开始行动。如今,世人正在对奥巴马拭目以待。

  美国《华尔街日报》一篇题为“保护主义浪潮膨胀”的文章分析说,一股保护主义浪潮正在全世界膨胀。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无疑是这股浪潮的始作俑者。

  大难临头各自飞?

  从美国众议院的“只买美国货”到参议院的“只雇美国人”,有迹象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正在美国卷土重来,而国会山更是成了一个大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顽固堡垒。在欧洲,保护主义也有着种种抬头迹象。

  在西班牙,房地产业泡沫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破灭,当地政府急于遣返外籍建筑工人。只要同意3年内不返回西班牙务工,一名合法移民能够一次性领取其应得的所有失业补贴。目前已经有1400名外籍工人领取了这笔费用。

  在瑞典,政府出台计划救援绅宝和沃尔沃汽车厂及其供应商,尽管这两个汽车品牌已经分别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收购。瑞典政府的救援计划规定,这笔总计35亿美元的贷款和信贷担保只能用于瑞典产品。

  在英国,林赛炼油公司的工人在苏格兰、威尔士和英格兰等8个地点自发罢工,抗议公司与意大利企业签订2.8亿美元的建筑合同,后者计划雇用外籍工人。

  一名英国工人游行时张开标语,上面写着“英国工作给英国工人”。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说,工人们此举“不正确”,但了解他们的顾虑。

  在德国,经济和技术部长米夏埃尔·格洛斯说,希望已经接受政府180亿欧元(约合230亿美元)现金援助的德国商业银行能够支持德国企业,优先考虑它们的贷款需要。

  而法国政府9日推出援助本国汽车业计划,宣布向法国雷诺和标致雪铁龙两大汽车制造集团提供60亿欧元(约合78亿美元)优惠贷款。作为交换条件,雷诺和标致雪铁龙集团作出今年不在本土裁员、停止在国外设厂等承诺。

  保护主义源自私利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是许多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规则,每当危机降临,这些国家往往倾向于固守本国的利益。因此,经济民族主义在世界上一直就很有市场。

  如今,经济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正在迅速蔓延。美国制造业联盟的执行主任斯考特·保罗表示,国会的“只买美国货”条款有着广泛的支持基础,美国民众的态度也非常明确,最近的民意测验显示,84%的民众赞成这一规定。

  在法国上周进行的一次民调中显示,70%的人赞成政府在危机中采取某些特殊的措施。而支持在这个月就实施这些措施的人数,更是高达61%。而在德国,一项对中小型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8%的中小企业希望政府采取一些“保护主义的防护措施”,以便使它们能够远离全球衰退。

  三大论据站不住

  在《经济学人》杂志看来,为经济民族主义辩护的三条论据正在抬头:首先,从商业角度讲,经济民族主义是合理的;其次,从政治方面考虑,经济民族主义是有道理的;第三,经济民族主义不会太过离谱。

  关于第一点,一些蒙受损失的银行对国内市场存在的风险和规模收益了如指掌,退回国内市场会让他们感觉更加安全。

  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看来,经济民族主义表现最为强烈的是金融业。这是一种没有采取贸易或者关税壁垒的微妙的保护主义形式。金融保护主义使得银行退守于国家边界内,也就是说银行注重于国内贷款,而减少国外贷款。

  关于第二点,政客们想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国内,这合情合理,只要这样做的成本不要高得离谱就可以。然而,这次成本可能极为庞大。

  关于第三点,这是一种危险的自满情绪。美国国会中“只买美国货”计划的支持者认为,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护国内就业。经济分析师认为,这一理由可以解释为此举可让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失业”。先前案例表明,这种做法如“经济毒品”,终将伤害美国自身。

  历史教训

  贸易保护终将伤害自身

  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触发金融危机,美国国会将其归罪于国际贸易,于次年通过了臭名昭着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根据这项法案,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40%升至48%,3200种外国商品(占总数的60%)的关税上涨。此举立即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国际贸易因此几近停顿。

  贸易战的后果十分严重。据美国政府统计,1932年,美国从欧洲进口总值仅3.9亿美元,而1929年为13.34亿美元;同期美国向欧洲出口总值为7.84亿美元,而1929年高达23.41亿美元,美国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要命的是此例一开,就不仅仅是美国为一方、其他国家为另一方的贸易壁垒战,而是

  一场各国竞相效尤美国、纷纷以邻为壑的混战。据统计,1929年至1934年,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很多经济史学家认为,世界经济之所以陷入大 萧条长达10年之久,与美国在危机之初挑起的贸易战有直接关系。此后国际社会又耗费数十年,才逐步拆除这一时期高筑的各种贸易壁垒。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当然不希望这段惨痛的历史重演。毫无疑问,当今全球

  供应链比当初要复杂得多,也难解决得多。但一旦经济民族主义大行其道,连商业逻辑也将被践踏。“我直说了吧。保护主义就像在经济上吸食毒品。”美国达拉斯 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希尔2日接受采访时说,“这可能带来一时兴奋,但会让人上瘾并最终致死经济。”

  对付经济民族主义的三大原则

  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国际组织已开始考虑对经济民族主义势头进行遏制。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9日说,世贸组织将加大对世贸成员可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监控。

  而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捷克当天也表示,欧盟拟开特别峰会反对保护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美国将会怎么做。

  在这场危机的某些时刻,美国已表现出了应对之策:同意向需要美元的国家提供资金;拯救了一家保险巨头,确保了各欧洲银行合同的有效性。但是“只买美国货”的条款却明显带有民族主义性质,他们将向世界传递一个灾难性的信号:开放市场的龙头老大要单干了。美国总统奥巴马3日表示,美国不能发出保护主义信号。这样做很好,但还不够。如果不清楚那些条款,奥巴马应当否决整个一揽子计划。在《经济学人》杂志看来,各国政府,特别是奥巴马必须进一步采取行动,倡导以下三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协调,特别是在一揽子救助计划中,就像去年帮助富裕国家的银行所做的一样。各国的刺激方案应该围绕着共同的原则建立。协调统筹不仅是很好的经济策略,还是良好的政策:从经济角度讲,组合型的计划比国别性的计划更为有效。

  第二项原则是包容。每个国家的经济刺激方案都应该接受开放的市场,即使一些外国人会从中受益。同样,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停止对跨境银行业务进行重复监管,直至以后达到国际水准,而不是现在与邻国争夺稀少的资本,为国内借贷设置目标并制定能产生长期性后果的规则。

  第三项原则是多边主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开发银行应该为新兴市场提供帮助,以弥补其资本不足,新兴市场需要多边主义。如果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承诺完成多哈贸易谈判,践行他们去年在20国峰会上的承诺,摒弃贸易制裁,那么世贸组织就能 为振兴全球贸易体系作一分贡献。

  当经济冲突看上去比以往更为可能时,怎样才能说服各国放弃他们的贸易武器呢?美国的作用不可回避,但奥巴马必须表现出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他准备好了,那么他将否决任何有关“只买美国货”的条款。如果他没准备好,美国和整个世界将陷入深渊。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