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遗憾的大众传媒 在当今的现代信息社会中,传媒,尤其是大众传媒,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这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当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则越来越凸现出来。而这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大众传媒的功效。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众传媒的发展滞后、与时俱进的不尽人意,给人们的精神带来的不快和郁闷,现在是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些还出现了令人不解的退步。出于自身曾经有过的传媒职业经历,也由于比较习惯于计较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这里谨就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感觉到的对传媒现状的遗憾说上一说。 我们常说的大众传媒主要指的就是报纸、电视和广播三大项,其它诸如杂志、网络等尽管也属于大众传媒的范畴,但前者的社会影响相对较小,而后者则属于新兴的媒体,其正统性和权威性与传统媒体还有些区别。因此,这里主要指的是报纸和电视这两种日常生活中人们最为看重的媒体而言。按照我们的传统习惯,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党和国家的喉舌,主要的报社、电台、电视台都是直接归宣传部门领导的。即便是延续老传统不变,那我们的另一传统则是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呀,因此我们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则应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才是正理嘛。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官员简单地因为自己的职务和权力,就将自己当成了人民的当然代表、党和国家的化身了。于是,他们将自己的意志当成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愿了。在这种本末倒置的想当然状况下,我们的大众传媒在反映社会状况方面出现了许多的偏差和遗憾。 例如,报纸的主要版面、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要时间,都被用来报道各级领导的工作动态了。这样做的本意也许是出于捕捉重要新闻的需要吧,这里可能有这样一种假设:最重要的事情一定是主要领导关注和参与其中的嘛,因此报道主要领导的工作动态,也就是进行重要新闻的报道了。记得早些年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领导同志的政务活动应该进行选择性的报道,而且不能根据领导级别的高低来进行新闻报道的排序,而应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进行区分。这样的规定显然是合理的、科学的,但却不知为什么没有行得通。我记得是因为领导换届,大概是出于为新任领导树立威信的考虑吧,我们那些位高权重的领导们很快就又成为新闻焦点人物了。我认为这中间事实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尽管我们国家目前实行的是一党执政的政治制度,但总不应该把国家的正常活动、社会的运行状况、百姓的喜怒哀乐,统统与执政党的权威混为一体吧。执政党、政府、领导人的权威,是要靠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所自然形成的,绝非靠那些廉价的“天天讲”形成的“压倒优势”能够替代的。 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新闻战线的突破口选在了重点发挥舆论监督的环节上,我认为是很有道理,也是深得人心的。二十多年前我在沈阳的一家报社工作时,我和我的同事都牢记着这样一条职业自律:“铁肩担正义,妙手著文章”。前半句讲的是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社会正义的守护神;而后半句则强调的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要真实、及时、准确、生动地把社会的新闻讲述给百姓读者们听。然而,一种难以言表的酸楚使我们说不清是什么缘故,铁肩和正义不再被提起了,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职能被极度地淡化了。即便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媒体的批评报道,往往也是上面交办的,是奉命传达而已,没有了媒体自觉行使监督批评的主动自觉,完全成了无异于被动传声的工具,丧失了自觉投身社会舆论监督这一无畏的战士品格。 也许,我们的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我们的一些承担着主管责任的宣传官员们,是出于对人民共和国形象的爱护,生怕我们的民众会因为看到一些负面的报道就对我们伟大的事业失去信心,担心一些阴暗、丑陋现象的曝光而让那些仇视我们事业的势力钻了空子。显然,这其实是一种虚弱、没自信的反映。运用舆论、媒体的力量,将我们生活中的丑恶揭露出来,割除我们社会肌体上的毒瘤,正是维护我们共和国自身健康的必须啊。那种讳疾忌医、因噎废食的做法,恰恰可能贻误清除病患的战机,延迟我们正义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大计啊。从这个角度上说,三十年前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讨论”还有必要深入进行才行啊。原因很简单,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但我们社会中的许多人,尤其是担负宣传、媒体管理责任的官员们,在如何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健康、积极、阳光的舆论环境方面,在思想认识上,还的确有些阴暗的心理在作怪,的确还应该更加积极和解放一些才是啊。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就有过很好的尝试及很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