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轿车的学友中,有几个非常热爱学习,开课前就要我介绍一些书给他们看。
在介绍书给大家看前,我觉得要解决读书目的这个问题,这也是《问题分析与解决》里面强调的第一个步骤。企业人读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书。在用书的前提下,准备好“三心二意”,才可以开始选择书籍。这“三心二意”是“宽容心、功利心、花心和体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
宽容心。容许作者写出不适合自己的内容,并能与之和平共处。不要因为有的内容不入眼,而否定书的内容。批评一本书很容易,因为作者不在跟前,无法反驳。对书中不好的部分,其态度与对人的弱点的态度一样,不强求相爱(相互喜欢) ,只要能相处就行。
功利心。读书活动是为人服务的,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为了人类更高的目标服务的。所以拿到书以后,不要束之高阁,顶礼膜拜。用书靠一个字:“狠”,拿到书以后,要像企业家对员工一样,狠狠地用,榨出作者文字里最后一滴智慧!这样做,不但没有伤害到对方,而且是对作者的最高褒奖。
读书要花成本,就要考虑收益。读书最花费的是时间,这个问题考验了很多读书人。日本的战略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麦肯锡日本公司任社长,他写了很多书,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他的《OFF学——上班族的休闲革命》。书中的许多观点让我怦然心动,有一些居然还能共鸣。其中他谈到,读一本商业书籍的最佳时间为1小时。我们不要有从头读到尾的误解,只要把有用的读进去就可以了。
我读书的时候,喜欢用两支笔,一支荧光笔,画出作者的重点;另一支墨水笔,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体会,以及应用的场景。一本书最后被画得满身笔记,好像我重新写过一遍,只有这样,我才觉得把作者的东西学到肚子里了。
花心。完成一个主题的思考,需要读一定数量的相关书籍,聚焦主题,博览群书。发明老师建议,一个主题的研究,至少要读7本以上的书,真的是很有道理。
以上“三心”,是用心读书的表现。心思不在书上,怎么读也读不下去。“二意”包括两方面意识,就是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和保持独立思考意识。
体系意识。所有的书都应该放到个人的学科体系里面,归为一类。如果要通过读书提升管理水平,企业人应该建立的体系包括三方面,一是经营哲学,二是与专业相关的流程工具,三是辅助知识。除此之外,其他的书都可以放弃。
独立思考意识。所有的管理类书籍都是“参考答案”,不是“标准答案”。人的看法有千万种,都应该为“我”服务。不能尽信书,也不能被书迷惑。海灵格是德国的心理专家,他非常推崇中国的《道德经》。海灵格对把工作方法变为文字非常慎重,怕文字限定了人的思考,变成束缚的框框。这一点与孔子、苏格拉底的做法类同,南怀瑾先生也这么认为。那么,读人家的作品,如何能保持不曲解?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可以了,只要自己的信念不会模糊,其他信息都可以变得客观。
有了“三心二意”,就可以找书了。根据自己对书的感觉,我把书归为四类。
一类是相见恨晚的书。一看到,就如饥似渴,想吃个痛快,一拿到手,就要废寝忘食吃光它。这类书是自己一直困惑的问题解决方法,工具类比较强,很不容易才找到的。比如我曾经读过一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连续几个小时看完,才觉得过瘾。书中提到的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的步骤,正是我寻觅已久的企业文化工程的标本。还有一本书是日本的多湖辉的心理学作品,看到第一篇就被吸引,工具很实用。大部分应用心理学的书籍,都属于这一类。
二类是日久生情的书。这类书开始看着不咋地,素面朝天,看着看着,觉得味道出来了,就象有人描述其对刘若英、徐静蕾的感觉一样。这些书的理论比较小众一些,封面和开头都不是让人惊艳的书,但很平实,读进去了,就很好玩。比如我看过的《决策与判断》这本书,开始我很轻视之,越看越觉得有趣。《心理学与生活》也是这一类书,因为名字翻译的问题,让人误解为是一本普通的作品,其实作者是很著名的心理学家,书中提到的管理领域的心理规律,非常有益于职业经理人。
三类是相濡以沫的书。天天要看,离不开。这类通常是经典书籍,常读常新,无法分开。比如中国的《孙子兵法》、《史记》、《论语》、四大名著等。今年因为考试的原因,拜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三个版本,觉得这类的书,也是值得天天与人相伴的。
四类是蓦然回首的书。一般属于旧书新读,30岁之后,我就特别想看历史书。我经常想起我以前高中时候的历史课本,有一次拿到初中的历史课本,看得津津有味,不单熟悉了历史事件,也了解了一本历史课本里蕴含了多少当政者的意图。
这样比喻,好像把对书的感觉,联系上男女的暧昧关系了,这正是我下的套。我是想起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如果人们看到好书,就像看到佳人美色一样,就永远不会审美疲劳,就读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境界了,当然也就不怕找不到好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