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r:人大吴春波老师是我尊敬的为数不多的管理学教授、前辈之一。所以吴老师的话向来是要听听的,他的关于HR,关于宏观经济的看法,都是让人启发多多。这篇过冬文章里面,吴老师也和陈春花老师,我的另外一个景仰的管理学前辈的看法一致:回归基本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确实是到了练功的时候了。真心希望我们的企业主包括身在职场和正待走进职场的新老人等,扪心自问:你准备开练了没有?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保全公司、把握节奏。让我们在这五项基本原则的指引下,昂首前行。
原文:
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颁布等因素,让中国企业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然面临诸多难题。如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对实体经济的侵害也开始显现,对中国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过去30年,中国企业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高歌猛进,途中虽遭遇过小风小浪的牵绊,但从未遭遇过大的宏观环境危机,特别是经济危机导致的经济不景气。如今内外夹击,企业将在哪些方面面临难关?企业能做什么?企业该如何去关注它的市场地位和利润?企业又将思考如何从困境中脱身并在危机中寻求到新的机会? 世界是平的,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重要的一环,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犹如蝴蝶效应,肯定是会传导到中国的,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只是一个开始,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具体而言,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对中国企业有哪些影响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其一:对中国市场宏观环境的影响。中国金融环境首当其冲地会受到巨大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一系列政策的调整,这使得所有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 其二:对中国整个消费市场的影响。一旦普通消费者感觉到冬天来了,一定会收紧钱袋,这对消费市场的刺激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当消费市场不旺盛的时候,对所有的企业都有影响。 其三: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某一个企业可能自身运作很好,但是,如果它的上下游企业受到危机的波及,照样会影响到这个企业的运作。只要产业价值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 其四: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最为直接。在经济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的企业。现在,很多企业的订单大量减少,现金流中断,难以支撑下去了。大量出口导向型的纺织企业、玩具企业、制鞋企业开始倒闭,甚至在某些局部区域形成风潮。随着危机影响的深入,这些企业面临的困境会越来越大。 其五:对就业环境的影响。冬天来了,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受到影响,因而企业会对自己的增长速度有所控制,控制增长速度必然导致新聘人员数量减少、减缓。更为重要的是,很多企业出于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考虑又会排斥掉大量的劳动力。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但是供给依然旺盛,农村转移的劳动力、目前尚未就业的、新毕业的大学生形成巨大的供给,这样就使得整个就业形势、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使得劳动力就业形势加剧。就业环境一旦发生变化,企业将成为主导,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肯定要受到影响。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的下降又直接影响到消费市场,消费市场疲软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困境。 还有一点也很关键。中国企业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危机,只有局部区域、领域的一些企业在短时间内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东南亚危机和网络泡沫。中国企业一直生活在阳光下,一直发展比较顺,虽然有些企业倒下,但是整体上来讲中国企业一直享受到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人口红利以及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好处,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寒冷的冬天。没有经历过寒冬,也就没有度过冬天的经验,企业的经营者没有过冬经验,企业的员工也没有过冬经验。 冬天来临,必然对企业的管理机制、对企业的经营模式、对企业的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冬天来临,迫使着中国企业去回归理性,去思考一些最基本、本质的东西。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危机呢?
我总结了五句话: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保全公司、把握节奏。
所谓“深挖洞”,就是企业要给自己过冬天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微观环境,挖洞是一种防御策略,企业应想方设法为自身设置隔离墙,为自己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生存环境,避免外来的病毒、寒冷、冷空气直接影响到自己。 “广积粮”,就是企业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主动进行战略收缩。在过去高速增长的时代,很多企业赚多少钱花多少,但是现在形式发生了逆转,获取收入与利润变得非常困难,所以要进行战略收缩。新投资项目要缓一些,该关闭的要关闭了,该清理的要清理了,主动剥离一些项目,处置一些不良资产。因为我们说也不知道,这个冬天不知道有多长,不知道有多冷。 “不称霸”,是指企业要放缓扩张的步伐。过去,我们的企业习惯了通过去抢占市场份额、去进行多元化扩张来实现成长,当冬天来临时,应该从战略进攻的态势转变为战略防御。现在很多人说危机中也酝酿着机会,但是企业的经营者要有清醒的认识,即使存在机会,但这种机会的性质与市场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机会是不同的。 所谓“保全自己”,就是要坚持活下去,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冬天来临,企业家的底线是要保住自己的公司,只要保住了公司,就保住了希望,否则很难东山再起。这里面有层含义:第一是把企业整体经营稳定下来,即使赚得少一些;第二是留下明年种地的种子,有冬天肯定有春天,经济是有周期的。虽然我们谁也无法判断明年的形势会怎样,但是不会永远坏下去的是肯定的。比如说1929年的大危机,当时大家都觉得世界末日来临,后来还是缓过来了。更何况现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国国家经济体系和国家实力以及企业实力抵御这种危机的能力在提升,危机的周期在变短,不会再像1929那场危机持续5年那么久了。 “把握节奏”是指企业在冬天不能单纯地等待,而是要借机去强自身的基本功建设,去梳理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提升员工的能力,积蓄力量去迎接春天的到来。 企业如何过冬还要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要在冬天将企业的核心人才、关键员工裁掉了。一旦春天来临,这些核心人才是很难招到的,或者要花很大的代价。企业不能太短视,为了节约成本,把种粮食的人都赶走了,到了春天就没有人耕种了。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消除冗员,消除那些边缘的、价值低的员工,一方面要从激励、从文化上、从员工培训上,从整体系统上考虑怎么留住核心人才。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保留种子,不能把种子也卖掉、也吃掉。 经济危机的蔓延对中国经济是一个巨大的一个考验。虽然,中国经济总体处于相对好的情况,很多人也充满信心,但是对于企业来讲,一定要有危机感。即使未来经济危机的影响比较小,企业也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心态上、技术上、方法上要有应对措施。否则,当危机的影响超出我们的预期时,企业就会手足无措,就会失去理性。高速增长容易让企业失去理性,漫长的寒冬同样也会使企业失去理性。一旦失去理性企业就艰难了。
在冬天确实有机会,但是有机会只能是对那些有实力的企业。中小企业本身没有核心竞争能的企业,首先还是要保命。有实力的企业整合资源,应该是一个好的时机。
原发地址:http://wuchunboblog.blog.sohu.com/1046928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