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将尽时:请放眼别人 2008-12-12 「现在越来越不想回大陆,大陆没有太多的地方,可以令人温暖了」,已经成为香港公民多年的小姑,在QQ里曾这么跟我说过。我相信她的判断,是累加于日常生活的感悟。走过嘈杂的罗湖海关,一边是井然有序,文明,法治,通透的自由港,附在每个人脸上生动的表情,也许疲劳,但仍能看到希望;一边是无序的四面楚歌的谋生地,大部分人为了生活,努力而卑微的生存,蝼蚁一般,而人们的脸上,纵然笑声斐然,但紧蹙追随在后。 那个叫嚣着盛世的地方,其实,依旧是一个丛林生存法则主导的小农世界。人们忙碌,耕耘,勤劳而不知味地活在生存的游戏中,在一日三餐,生老病死的循环中,获得存在的证明。灯火通明的劳作,消失了日暮夕阳的诗意,这里的工业生活方式,本质上央照着已延续千年的艰难的个体生存之路。 我理解小姑为什么越来越不想回这片生养她的土地。因为,乡土的熟识和亲友的温暖,曾是她回乡的动力。当她逐渐融入“港英”之地,在那个以商业和精英主导的都市中,曾经令她畏惧的陌生和边缘感,慢慢被真诚而真实的“社区教育”、“社工”、“综保”、“提升计划”消解时,她终于发现,这是一片可以依靠和尊严生活的土地,虽然并不富裕。底层者们,如失业、离婚、无助、单亲的人群,可以在“平等委员会”这样的组织和机构中,得到依赖,只要人们愿意。毕竟,再深厚的乡亲,也无法抵御命运的曲折和流离,每一个人的悲苦,如果只能一个人抗的话,那里注定是悲苦的社会。 弱势的人们,不用担心起码的生存。住房和日常的生活所需,每年纳税人所缴纳的政府预算中,理所当然地包含着这一部分,人们不用担心它有多少进入了官僚的手中,更不用去屈膝的迎合或者贿赂执事官员,他们的态度,是真正的公仆态度。弱势的人们,也不用担心,一生的命运由父母精子与卵子的交媾结合而决定,只要人们愿意努力,愿意学习,命运在保障之上还可以辉煌。拥挤的街头上,随处可见中年妇女们,进入街区学院,学习ABCD,学习加减乘除。你记住了,如果她们所参加的课程考勤达标的话,每月也许可以有几千的生活补助;如果她们学习优秀的话,还可以得到不菲的奖学金。她们不是在读装点门面的EMBA,她们是在参加政府免费主办的社会竞争力提升计划。一个幸福的社会,不是高楼大厦拔立的建筑世界,而是看弱势的中年妇女脸上的表情。请问,你在国内看到过如斯的情景吗? 每年末的回顾,太多人局促在个人的经历之中,一年又一年,不免自我而又毫无意义。我对朋友说,见识了太多努力的人们,在突围着他们各自的人生,可是又能如何?结局不由人控制。个体的幸福之路,是由个体的人突围,但更需要每一个个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需要彼此的关怀。我们的视野,难道不应该从个体的自我审视中,转向我们不曾熟悉、习惯和关怀的周遭吗? 关心个体的经历和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关心我们共同的未来和命运,放眼于别人,我们因此打开了一个通往幸福的时局,那里,我们才得安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3 0:47: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