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我们怎么为企业社会的进一步而努力

[复制链接] 4
回复
11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1-26 1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怎么为企业社会的进一步而努力
  
  ——略论企业、职业经理人以及相关市场的现状、关系与困局
  
  文/陈达夫
  
  30年的改革史,特别是后面的20年,已经为未来社会的进一步,聚积了非比寻常和不同以往的力量——尽管其中一些自由、公平与民主的力量,并不一定正式,可能一盘散沙,仍处在孤立的沉沦与挣扎的襁褓之中。当然,如果这样讲,话太大,未免显得空泛,且不谈。还是多看看经济社会及其最主要主体的企业及相关方的现阶段状况。
  
  我一直在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2008年行将过去,经济社会和相关企业都在一个个上演我这样的人早前即已“预知”的种种现象。就我而言,只是一介愚钝而较真之人,我能“预知”不代表我有过人的才智。很多事情及其态势,大家按经济和管理的常理,应该是都能分析得出结论的;只是多数人基于情势或其他考虑,而选择了保留或懒得表达。现在,我这样的人已经无动于衷某些企业大佬自杀身亡的消息了——这个社会太多风光时“老子天下第一”的企业暴君,及至骄奢淫逸、为富不仁、无信无度而死有余辜的家伙,也不在少数。当然,我们深信,企业社会也并非所有的老板都如此;同时,即便有些老板确实有这些或多或少的表现,原因也未必只是因为其个人所致。
  
  本文就企业、人才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相关市场的困局,来粗略地加以总结与分析。
  
  企业社会是什么样的现状?
  
  如果说过去的3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那么最近的20年才是中国企业的初级阶段。不过,中国企业无论是国有或民营,他们的生存环境方面,除了国有可以获得当地政府的某些“特殊照顾”之外,大体上并没有多少不同,都必须要做两件主要的事:一是对政府的税赋义务,二是解决社会就业。而从本质上讲,这些企业的创业经过、产品形式都很简单,但在运作方式等形式方面基本上都具有人为复杂的成分。
  
  真实地讲,企业是可怜的,90%以上是“无娘疼的孩子”:从生存角度讲,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处境;从发展方面讲,一旦发迹了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义务和责任。企业除了履行上述两件或多或少,或有所变动的义务之外,其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得靠自己去做,并对所有的行为付钱,且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处于世界市场的一般档级,创新战略往往不过是一句自我调侃的空话或套话。
  
  一般来说,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需要真正有创新的技术和管理的出现及执行方能施行。但究竟是谁在为创新买单?
  
  不论怎么说,过去许多年至目前,这项工作其实都是由普通人自己承担了。其中,初级、中级和高级专门教育,99%以上是由中国的普通家庭承担了;进入社会以后,更专业的长期学习与再造,除了很少一部分由家庭、企业和政府承担外,绝大多数都是由个人付费的。更令人遗憾的是,即便是个人支出了巨额的学习费用,但提供的教育产品未必合格和适用。
  
  这至少反映了三种现实:一、企业对创新付出太少,但对从业者要求的忠诚度和无私奉献成分过高,必然使得企业过于自我、强势和很难深得人才之心;二、多数人选择了不去学习和创新,且不说机会成本的丧失问题,往往连付出的基本代价都可能收不回或太难收回;三、企业最后事实上成了既不创新、也拒绝创新或务虚创新的“口号”法人,和多数自然人一样认为“付出的基本代价都可能收不回或太难收回”。
  
  当然,也必须承认,如果寄希望一家企业花上近20年时间来栽培技术和管理,那是不现实的,我们的企业很少有超越这么长的生命周期的;也是不可能的,需长期投入的代价和看得见的收益存在矛盾。
  
  但是顺下来,最后必然导致一个最没有能效比的企业管理现实:没有创新的产品永远没有丰厚的“附加值”回报,没有创新的管理永远没有运营效率和成本优势。目前看来,必然地,发展好的国有企业,基本上处于政企不分的阶段,没有政府撑腰就没有了一切;而市场化企业,除“聪明地”走上了时效性强与吉凶未卜的资本扩张之路的大型企业外,大致的表现是:今年一个产品赚到人发麻,明年处处山寨开此花,后年家家都卖豆腐渣……
  
  客观地说,我们的企业这20年就是靠关系(1)、资本、资源和点子这四样东西在生存与发展的。
  
  其中,“关系”就说不清了,国企基本上属于此类,发展至今,其最终受益者并非真正的客户。比如说现实的道路运输业,其实严格意义上讲,一个地方运输服务供应商应该是由三家组织按层次与结构组成的:交通局或国资委管行政与资产关系,道路运输管理局管安全和质量监督,企业从事生产活动。很明显,这个政企是没有分家的。哪里还有什么运作效率和成本管理?如果真的要进行整合管理,那就应该将这三家从事企业化运作的部分进行先打包、后精简与剥离。精简多少,就是成本优化的水平和比重问题;剥离就更应该了,比如质量监管,完全可以将流通部分划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去监督,标准方面划给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去制定,等等。如果不这样,哪里还谈什么改革?!哪里还谈什么行业发展创新?!
  
  不过,我始终不认为“关系”就是“资源”,我以为“关系”运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犯罪行径,以肆意践踏公平和民主,无限增加着公共的和企业的管理成本,最终都被追加给终端消费者了。这是直接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与道德沦丧的重要源头。
  
  “资本”和“资源”可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很多大中型民营企业靠的就是这两点起家。不过,几乎所有的“资本”型企业,其兴与衰的过程都同样迅速,即使是超大型民企,也很少有超过15年生命周期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容易被资金“卡脖”、过于独断专横的领导作风以及嗜好短期利润的老板文化是三个主要弊端外,产业结构有待升级和管理水平很低是必然的表现。另外,也不可忽视一些资本真相:通过资本起家的很多人被鼓吹的原初“第一桶金”,其来源,其实并非自己赚到的,而是其他资本或黑钱以赠与,甚至以洗钱途径变相所得,目的是要达到既有效避免了法律损失又能实现投资创业的双重统一。
  
  “资源”型企业,主要包括出卖直接资源、技术资源、技能资源和继受资源这三类。直接资源最终会被替代物资或资源枯竭所困,奢谈产业结构升级和管理水平提升,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于一部分依靠历史继承或发明创造创业的,其状况和出卖直接资源的企业相似,外界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是直接的,即使是许多百年老店也不例外。
  
  “点子”型企业大都没有成什么气候,除了极个别靠炒作广告或借壳资本这些“歪道”巨红一把外,大多数最后都披上了“骗子”牌外衣,也有部分以“创意”讹诈巨额金钱者入狱了事的。值得一提的是,即便许多人的“点子”都很高明,且很有胆识,但其中能够侥幸获得成功与持续发展的大中型企业(一般以做相同产品5-10年为限)从未达到现实大中型企业总数的3%。故而,绝大多数“点子”型企业属于小型或微型企业,且不断地变换产品或服务形式,和过去的个体户是相同的,属于“山寨系”。
  
  职业管理人是什么样的现状?
  
  最近半年我也一直在默默地思考职业经理人的道路,现在可以判断地说:企业在这20年因为关系、资本、资源和点子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并没有为诞生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做出过努力,哪怕是付出稍微多一点的代价。政府和企业在这个方面有多么吝啬,中国企业的创新图强之路就有多么渺茫。这令我隐约记起过世爷爷曾在我儿时讲过的一则“文王拉姜子牙”的故事,大意是文王拉了多少步,其江山就有多少年。我主要的业余爱好是反复阅读和对照史书,我发现现实中的企业老板和实际控制者没有一位能够同古代优秀君主和重要风云人物相比的:一则,老板不能以名利致运筹帷幄者心服口服,缺乏战略人才,难以决胜千里;成功了而独占私利,及至兔死狗烹者,更不能建千秋功业。二则,事者不能以重金收买死士身家,没有拼命三郎,不能攻克堡垒和血刃王伦。许多老板面对人才往往是倨傲和短视的,居然异口同声地凭籍资本和金钱的势力,不断地斥责辱骂员工不忠和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这样的心态和眼光,若想企业长久和深得人心(员工满意和客户满意),岂非天方夜谭!数千年史早已证明,由于老板们对员工在培养方面的过于吝啬与放任,对业绩结果又过于注重,以及对错误过于严厉与无情,优秀人才必须朝秦暮楚,否则,就不足以战略去量度、筹策与革新相同社会的人与事。过去国家稀少,优秀人才容易被埋没;而方今企业众多,其他出路也多,优秀人才可谓稀少。老板是要引以为鉴的。
  
  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中国企业的实际控制者难道不知道吗?
  
  回答肯定是不尽然的,因为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企业老板大多不是很自信:既然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不如把握好今天的钱袋子。企业例子就不说了。且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工贸易出口供应商,但20年都已经过去了,这类企业的老板们从青丝到白发,为什么还是要眼巴巴地瞅着出口退税、低的人工成本不放呢?
  
  可见,从短期考虑,“职业经理人”在这些年确实没有“关系”、“资本”、“资源”和“点子”重要。
  
  职业经理人在这样的企业环境,其生态当然就是可悲的。首先,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是一种自我培养过程,从上幼儿园开始,都是其亲人或自己付费;其次,除了抛弃所学所长,往往掌握专业管理知识和企业工具的程度越深,就越是脱离企业现实,越难获得相应的平台和机会有所作为。因为“关系”、“资本”、“资源”和“点子”这四者几乎贯穿了现实企业从研发、生产、营销以及相关项目的方方面面,尤其以产生直接利润的营销和项目为甚。这正如很多人所说:“现实的企业就是靠那么几招在赚钱,你职业经理人那么多事干嘛!”甚至很多人误以为职业经理人除了花钱,从来不为企业赚钱。老板们聘请职业经理人在很多时候的动机都是较为狭隘的,多数是企业出现严重的危机或仅仅是为了解决某项专门事务,甚至可能只是上市公司必须安置此一职位。这无非是反映了老板衡量企业收入的标准过于崇利,以及发展的眼光不够长远。
  
  当然,的确是既因为政府主管者过于漠视基本的配置和指标,也因为守着不符合标准或不人道的机器设备依旧可以保障生产链条的正常运转。于是,他们宁愿将这部分钱拿去换取“关系”、“资本”、“资源”和“点子”,甚至只是去换取个人感官上的奢糜刺激。
  
  不过,我对真正有抱负和思想的职业经理人的未来之路并不悲观。毕竟目前仍处在企业社会的初级阶段,我们的职业经理人普遍处在40岁左右,职业经理人是适用“早成功不如晚成功、晚失败不如早失败”这条人生哲理的。只要我们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职业良知,只要我们勇于求索和不拒挫折,自然会有许多深陷困境的中国企业为我们准备好众多的平台;一部分执着的努力者即便现在暂时对现状非常失望,凭着深厚的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也是可以教育青年管理学生和撰写优秀的管理着作影响企业社会的。当然,我们重视的研究价值,主要是取决于对企业社会现实的以及未来的意义;同时,我们也不要以为暂时凭借了金钱和资本者的言论就值得效仿,世界上鲜少有靠一套方法会有两种以上的成功:重要的是,你既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也应不断改善行动方法和持续创新。
  
  这是新的企业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历史使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农村经济社会是什么样的现状?

  
  现在越来越的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农村市场,这是合适的,也是不得已的。说合适,是指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中国大多数农村早已经是最大的消费群体,过去农村经济收入的绝大多数是被宏观方面“拿去”了,现在农民或多或少手上也有了点闲钱可以考虑淘汰老家什了;说不得已,既因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层次较低和质量一般,又因出口受阻或不经济,只得开始着力农村市场。
  
  不过,我也要给这些企业泼瓢冷水:以相应产品转攻农村市场,只能治标而难以治本。仅从购买条件说,农村经济能力终有限,除了必须重复购买的和不得已得购买的产品或服务外,一般产品尽管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份额,但估计产生新的、大量的购买需求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大多数耐用产品对于农民来说,都已经购买了,替代购买的比例很小。比如,家用电器和摩托车等,几乎每户年轻夫妻都有置买;旅客运输服务亦如此,一旦远程求学与找工作的学生数量锐减,客运企业的效益必然普遍下降。
  
  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尽管沿海农村很发达,但毕竟只是局部区域和少数农民。故而,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建议一些从事初级产品加工的企业:与其是竞争农村市场,不如投资农业生产,实现拓展经营出路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共赢目的。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收入失衡和农村社会矛盾这两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一直在思考农村社会变革问题,但很少写作。我始终认为,目前的农村社会问题要远比企业问题复杂和深刻得多,决非单一经济方式可以解决得了。粗略理由如下:
  
  一方面,从经济方面讲,现在农村经济已经存在明显的垄断经营现象,解决起来远比城市要困难和矛盾,这主要由相关的生意历史和族系势力所形成。比如说,一个种植粮食的自然村,20年前,可能有3-10家借钱购买碾米机的碾米加工店,主要给农民加工自用的米和糠,赚取加工费;最近10年,多数地方只剩下1家米业加工厂,这家老板通过种种策略,早已打败或兼并了其他小作坊,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粮食运作体系。其他的养殖村组的发展过程,亦相类似。一旦垄断经营形成之后,贫富差距在一个自然村就十分明显了,富裕者一般会和政权方结盟,强买强卖现象必然产生,单个农民就再难获得自由交易的权益,矛盾随之而生,则富者自然要招募闲散地霸来充任保安。说到这,我顺带提一个不能接受和认同的观点:有人简单武断地、甚至是别有用心地指斥这是穷人的仇富心理在作祟。
  
  另一方面,农村社会过去30年间的“读书梦”惨遭破灭所遗留下来的许多农民知识青年(有些还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在城市工作(包括靠知识、技能或劳力)的失业者的返乡问题?以及,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新一代的文盲(农村青少年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的数量似乎呈上升趋势)构成自然增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等新型农民的出路问题如何解决?单靠重复感化的再教育等方式,甚至过于单一的劳务输出等简单经济手段,对他们根本起不到多大的积极作用。由于缺乏真正能够解决其稳定的就业(收入)、公平获得资源等正常参与“体面的”和安全的社会工作与生活的机会,必然形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
  
  从这两个方面讲,严重点说,目前几乎是处在一个责任、信用、文化和秩序已然越来越沦丧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甚至可能会放大那些富者和穷者们所隐藏在内心的邪恶及其行为。
  
  城市社会这里就不赘述了。
  
  因此,我甚至有些错误地认为,今后中国社会变迁肯定不是“农村包围城市”这套战略路径,而是“数以千万计的有知识的无产者包围农村和城市”,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个社会变成适合绝大多数人较为幸福生活的家园。假设是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那么真正的和谐,是不是一再地忍气吞声?还是,必须要通过各种势力和诉求在暴力冲突以致势均力敌之后,所获得的原始之美?因为始作俑者之自私的或罪恶的动机,被社会大力量转化或还原为民众均能获得自由与平等的基本权利。
  
  (1) 指裙带、派系、幕后交易、地方保护主义等不正常关系。非指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关系营销等。
沙发
发表于 2008-11-27 15:55:2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好,难得的一篇大实话。

文笔的好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我们通过努力能改善这个病入膏肓的社会吗?

在责任、文化、信用和秩序全部都沦丧的社会,个体能怎么办?能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民族?!

板凳
发表于 2008-11-27 16:13:38 | 只看该作者
顶,有用。
4
发表于 2008-11-28 08:54:57 | 只看该作者
同感!
5
发表于 2008-11-30 09:29:20 | 只看该作者

责任、信用、文化和秩序

重中之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