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最大的30000吨级模锻液压机,位于重庆市西南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71年制造。中国现有的大型锻压设备就锻压能力而言,仅相当于上世纪40年代德国和50年代初期美国、俄罗斯、法国所拥有的锻压设备能力,无法满足对大型航空模锻件产品生产的需要。 
10月16日下午,记者从周市镇金秋经贸招商专场上获悉,与大飞机工程配套的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苏州昆仑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周市镇。该公司将联合清华大学等机构,整合各方资源,设计制造世界最大的10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这一项目标志着昆山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掀开新的篇章,将改变世界航天航空业大型锻件生产格局。 据了解,苏州昆仑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由市国科创投、爱博创投、启迪科技和清华大学颜永年教授等发起设立。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长期从事装备制造技术研发,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以颜永年教授为带头人的研发团队,在大型模锻液压机的整体结构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应力钢丝缠绕剖分/坎合技术等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州昆仑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将采用颜永年教授上述核心技术,从事重型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拥有4万吨级以上模锻液压机生产能力的国家只有美、俄、法3国。颜永年教授研发的预应力钢丝缠绕剖分/坎合技术等核心技术,不仅是重型机械装备包括大型模锻液压机的核心技术,应用该项技术还成功设计了国家大型飞机自主研制所急需的8万吨模锻液压机等重大装备,使我国成为第四个具备4万吨级以上模锻压机生产能力的国家。在昆建设实施的10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项目,将是国内最大的模锻液压机,将极大提升我国航空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能力,使我国大型航空锻件的生产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并将改变世界航空大型锻件生产格局。 2007年3月,我国宣布启动大飞机工程。据统计,一个常规的飞机项目可直接带动600家企业的发展,间接带动2500余家企业发展。苏州昆仑公司实施的10万吨大型模锻液压机,是大飞机项目成型制造起落架等关键部件的制造设备,将为周市镇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引进航空、航天工业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奠定坚实基础。(曹勇 吴勇) 
大型航空模锻液压机示意图 
大型模锻液压机是随着航空工业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为了发动侵略战争,为制造战斗机的需要,于1934年制造了7000吨模锻液压机,1938--1944年期间又先后制造了30000吨模锻液压机1台、15000吨模锻液压机3台。英国于1937年制造了12000吨模锻液压机1台,其他国家都没有万吨模锻液压机。 1942年爆发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为加速生产战斗机,曾建造百余台中小型模锻液压机,但最大公称压力仅5000吨。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美、苏两国以德国战败赔偿为由,从德国拆走了一批万吨级模锻液压机,美国拆走2台15000吨模锻液压机,苏联拆走15000吨及30000吨模锻液压机各一台。 1955年,美国为发展飞机制造业,梅斯塔(MESTA)公司为美国铝业公司制造1台45000吨模锻液压机,劳威公司(LOEWY)为Wyman-Gordon公司制造了1台45000吨模锻液压机。 1961~1964年苏联为发展航空和航天工业,在这期间建造了一批大型模锻液压机。如新克拉马托重型机器厂(HKM3)制造2台75000吨模锻液压机,分别安装在古比雪夫铝厂和上萨尔达钛厂。 1972年瑞典建造80000吨新型钢丝缠绕结构模锻液压机。 1976年法国AD公司向苏联新克拉马托重型机器厂(HKM3)订购1台65000吨多向模锻液压机。 截至20世纪末,全世界共有万吨级模锻液压机40余台,美、俄各有10余台,约占总台数和总吨位的70%,其建造背景均源于发展航空航天工业。 
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锻压工艺的改进,需要的水压机规格有所降低,新制的自由锻造水压机一般都不大于8千吨。 [em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