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活动已结束]怎样过“新”年大讨论(回帖送杂志) [打印本页]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8-10-21 16:55
标题: [活动已结束]怎样过“新”年大讨论(回帖送杂志)

  活动已结束,13号公布获得杂志的家人名单。谢谢家人们参与讨论:)

获得《时代先锋》杂志的回帖家人名单如下:

ailis
Ameng
Aron
Duguxue
Emour
Fengyunlov
Fhjiamei
Finlly
Happyrizi
Huangyunx
icerose9661
J_anuary
Janice9008
jebel.cai
Jingfalzf
Joanjoan
Kakakimi
liuye2009
lyan31
mls2009
Noerr
Renqiang
rj0122
rolandlu
Sanplichee
Suixinpiaoyang
Swordliang
Vampiremeg
wangkang19881125
wangmeng5418261
Wangziran
Whuraymond
wudexin2
Wxwzqh
xdlp008
Yanlinsong
yanwei0551
Zengabao
草色迷朝雨
辰枫
菲歌
李鹏
楼兰梦舞
清新小品
夕风浪子
幸福像花儿一样
一千七百年
左耳的声音

杂志将于2009年2月下旬寄出,请注意查收:)

  新锐刊物《时代先锋》杂志与栖息谷联合推出此活动,将从回帖中选出有切实内容的100个,这100家人除了可获得一本最新期的杂志外,评论内容也即将刊登到09年第一期的杂志上。

封面.jpg :[attach]113314[/attach]

刊社电话010-68325510

----------------------------------------------------------------------------------------------------------------------------------------------------

    你会过年么?——这问题是不是很奇怪?

    这年过的越来越没有意思了……——这话我们却常常听到。

    记得儿时的春节,是那么的喜气洋洋。现在,过年就是放假,过年就是回家乡,春晚是可看可不看的鸡肋,春节传统活动有没有意思……,这些不用多说,我们的问题是——

    1、我们就这么一直让春节“鸡肋”下去,仅仅只承担亲人团聚的理由?

    2、我们有没有新的、更富有现代感的过年方式?

    3、我们能否借鉴少数民族、国外的习俗,拿来一些有趣、新颖、老少咸宜的过年新方式来挽救“过春节”?

    栖息谷的家人们,管理者以及未来将成为管理者的你们,很大程度上代笔着中国的主流声音与想法,回答上面的问题,说说你实际的过年方法,或者说说你想要怎样去过一个“新”的年。







作者: liuye2009    时间: 2008-10-21 17:04

曾经记得“东方时空”有一次采访浙江安昌镇,看安昌的百姓怎样过“腊月节”,看他们怎样打年糕、灌香肠,怎样看社戏,怎样祝福。

节目中洋溢着的那种浓郁的过节的气息所感动,那种遥远的记录着浓浓的家庭温馨的情感中,渐渐地被幸福地溶化。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贴春联、贴“福”字、蒸年糕、守岁拜年等富含生活情趣的习俗则至今仍很流行。

我今年是肯定陪母亲过年  


作者: 一千七百年    时间: 2008-10-21 17:37

很有价值的一个话题,赞一个。

鄙人认为应该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记得小时候春节的时候春节总有唱戏的来村子里面表演,还有舞龙舞狮子的,那个时候高兴啊,是又蹦又跳的,这些倒现在一切都成了回忆,还有很多都回忆不起来,相信在民间应该有很多类似的表演。

慢慢的社会发展了,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南下淘金,这些民间的艺术能看到的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大家都外出打工,在家乡的人也跟着少了,那么这些民间艺术大部分都没有传授下去,能表演的都是些老人,老人年纪大了,在世的会表演的也少了,直接导致这些民间艺术没有人来学习,大家平时都忙着赚钱,却忽视了这些民间艺术,到了现在的春节成了单纯的团聚,探亲访友的这样的一个节日。

我认为春晚要看,他已经成为春节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民间的艺术也要积极组织起来,让广大人们群众都来参与,这体现中国浓厚民间艺术元素,各地的民间艺术团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带动大家一起来参与,这才体现了春节的艺术,不止是春节,在其他传统节日也一样可以来进行。

春节还是举办婚礼的好时期,平时大伙在忙着,这时也没什么事了,又是年关,外面工作的都回来了,就开始忙各种喜事了,这家娶那家嫁的,是吹锣打鼓可热闹了,也为春节增添了一些色彩,也就是这段时间才能将众人聚拢起来,大家说说在外面的酸甜苦辣,也有时间坐在一起打打牌,玩下麻将,等春节一过大家都又各奔东西了,然后又期待来年的相聚。

春节,我觉得不只是家人团聚,也是享受这一年来的收获,一年来辛辛苦苦,也就是这个时候最放松了(特别是农村),春节后大家又要忙碌起来了。难得的轻松,难得的相聚。所以探亲访友,去串门走亲戚,有时觉得春节除了吃喝之外就没有别的了,因为家里人看来,一年没见,有的几年不见,也该放开肚子多吃多喝,碰到亲戚多的,一天走好几家,以至于让人觉得现在回家过春节都特别的累。

现在生活比以前都富裕了,小时候难得吃的上一回肉,只有春节大家才会买多一些,去亲戚家肯定是有的吃的了,特别是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那个鸡腿都是不斩,特意的整个都留在那等你去吃,想想特别怀念那段时光,总让人充满期待,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现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这些食品都司空见惯了,所以对这样的春节也就没什么留念的了,有些人还害怕回家,怕面对那样的酒肉生活,回去一次长好几斤肉,这样大家对春节也就渐渐失去吸引力了。

春节时去旅游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带上家人,看看祖国美好的山水,是那么的迷人,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享受假期带来的快乐,和当地群众一起狂欢,我想这段时光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4 15:26:44编辑过]

作者: liuye2009    时间: 2008-10-21 18:22

谈起春节  想起很多 

我是个满族人就先介绍一下满族的春节是如何过的   

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稍后介绍做法)张贴对联、窗花、福字.

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母亲一直在坚持)

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这个在我家里是年年必须的)

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去年沈阳开始允许放了,我才感觉有点年味)

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现在很多家庭在家里挂小灯笼,电的),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现在都楼上楼下,改成电的了)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现在好象电话和短信息多些,但是对

于至亲,我仍然会亲自登门)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现在都买现成的)、烙粘水勺(这个现在我很

少见到了)。

节日里,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

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现在见不到了,好象在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现在又流行了),或兴高采

烈地溜冰(还记得自己做冰猴呢,有人知道么?我可是自己纯手工制作的);(小时候我是相当的厉害)

姑娘和少妇们(我的婶子们)则身着盛装,我的姐姐和妹妹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下面介绍萨其玛作法: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

       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现在这个东西好象非常流行   哈哈   

1.jpg :[attach]113321[/attach]
2.jpg :[attach]113322[/attach]

作者: 小编梅子    时间: 2008-10-21 18:33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新年肯定会有喜欢的新衣服穿,也会有压岁钱拿,现在想起来,小时候是很单纯,但却是因为可以放假,可以穿新衣,可以拿压岁钱,可以走亲戚....而那么的期待过年吧~

长大了,有没有新衣服也无所谓了,长大了也不好意思再要长辈们的压数钱了,而反过来自己工作了,要时常的孝敬长辈们,自己有了独立的思想,对晚会的看法也有了主见,也许现在期待过年就是可以睡个懒觉啦~


作者: Janice9008    时间: 2008-10-21 19:12
推广大汉礼服,让我们招摇地过年。

在闽南,广义的“过年”并不局限于除夕、春节那短短的几天,腊月廿四送灶神,过小年、大年除夕、春节、初二回娘家、初三回校日、初四散正、初九拜天公等等一直到十五元宵节后,这个年才算过完了。通常春节期间各个公园、展览馆所都会办灯展、猜灯谜,最热闹的要数元宵节,泉州的元宵踩街游行,多年来都没有中断,厦门等城市也慢慢开始在元宵节举办踩街活动。

前两年在泉州开书吧的时候,曾尝试着自己做了两件汉服,但自己的迷你缝纫机应付不了几道精细的工序,后来因工作关系没有时间继续下去,一直想再找找同城的汉服爱好社团继续尝试看看。

从三皇五帝时期到明代的汉族服装,即称为汉服。日本的和服、朝鲜的朝服、越南的越服都是由汉服抄袭改良而成,到现在还作为他们民族服装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他们在节日或者人生重要日子的正式礼服,但旗袍马褂却不知从何时起被定义为中国人的“唐装”,找不到我们自己的礼服了。。 所幸近年来国内有一些群体开始推广汉服文化,从古代服饰文化延伸到传统文明,有人赞许有人批判,但他们仍在努力,也许独木桥后会见阳关道,引领我们寻回失落的文明。

穿着汉服去看灯,人也成了最美的风景,想象起来就是好一派良辰美景。再想想,风流倜傥的少天偕同家园才子赏灯游园,文思如涌诗兴大发佳作如涌,不让太白唐寅专美于前,不知又要引来多少如花似玉的佳丽粉丝了,不知这一设想能否实现,期待啊。。。前年我在厦门家园群公布穿汉服去聚会,合照者收费,还真有人报名喔,哈哈 [em01]

今年元宵刚好有事在泉州,发过一个贴子,贴了些踩街的热闹照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asp?n=189,163656,0,0,0,0,0,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1 19:13:51编辑过]

作者: huangyy90    时间: 2008-10-21 20:51

我爱过年:小的时候,和爸、妈,哥哥们一起准备过年的东西,家里总是其乐无穷。初一一家人参加当地组织的游园活动,有很多的项目,赢的还有礼物哦!我总是能领到最多的礼物,因为哥哥们的礼物都归我。

晚上,一家人围着火炉有看电视的,打扑克的,我总喜欢和妈妈一起炒瓜子,做米花糖什么的;总之,虽然简简单单,但很快乐,很幸福,我爱过年!


作者: 黄欣    时间: 2008-10-21 22:15

过年,好久违的字眼。

已经十年没有一家团聚在一起过年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过年,是爸爸买了新衣服给我,也是印象中爸爸最后一次买新衣服给我,后来都是自己搞定。

其实过年不需要怎么现代感,或者创新,只需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叙叙旧,开心快乐,足矣。


作者: 菲歌    时间: 2008-10-21 23:50

碰巧我最近也在琢磨这个事,西方的圣诞节都搞到中国来了,现在的小屁孩对圣诞节比春节还有劲.春节干嘛呢?春节就是家人团聚.聚在一起干嘛呢?不知道.老的忙着做饮食,少的回家就是“客”,客人是不做事的,就是搓麻将.所以春节就是老的伺候少的搓麻将。能有意思吗?中国改革开放3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吃的穿的玩的都不稀罕,现在政府不是鼓励创新吗,人类都进入太空了,要是这年还外甥打灯笼-照着旧,就过不下去了,春节除了卖烟花火炮就是黄牛党趁火打劫.再有就是今年过节不收礼.什么舞龙灯踩高跷已逐渐成为传说.

看看圣诞节,有没有意思咱先不说,光是一棵毫无创意的圣诞树就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还有什么灯啊.蜡烛啊,保丽龙做的雪花等等,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春节不但要过得有意思,而且还要能带动一个产业.希望政府能出面来推动,光靠民间力量,就算屁放得再响也掀不起三尺浪.毕竟春节不是一个地区或一民族在过.而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节日.这个问题要整明白了,估计能拉动内需,搞活经济,而且还要把春节文化(或者叫中国年文化)推广到全世界.让老百姓坐在家里糊几个灯笼就能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困了.没红牛.睡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2 0:48:18编辑过]

作者: wangziran    时间: 2008-10-22 09:36

过去,人们过年是为了吃好的,穿新的;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好吃的、新穿的已是常有的事情,“新”年对大家来说似乎也不再有“新”意了,而春晚历时数年,除了视觉上、手法上有些新意外,其余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最后,新年也就只剩下亲友团聚的借口了,然而,就是着最后一个理由,由于车票的紧张,也变得越来越淡了,过年不回去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说“啥时候回去都一样,何苦挤车受罪”。

但是,新年确确实实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需要过,机器还有停歇期、维护期呢,何况人?年底,不说吃多好、穿多好,就是在年末放松一下自己,也是必要的。当然,可以有很多的方式。

可以去摄影,过年过节一定会有很多值得记忆的事情,如果每年你都将记忆留住的话,年老翻翻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

可以聚会,不要大吃大喝,可以户外运动,一来增加感情,二来锻炼身体, 何乐而不为?

可以读读书、逛逛街,休闲一下;

可以和家人一起贴贴对联、打扫打扫房子,洗旧迎新,是怎样的一种惬意?

可以为家人、为自己改变一个造型,大胆的尝试,过年嘛,就应该有新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2 9:38:16编辑过]

作者: hj00225    时间: 2008-10-22 10:41

现在的新年太没意思了,都是形势。创新嘛,感觉需要打破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毕竟根深蒂固的是在家里家人团聚。如果能实行新式的春节,比如全家旅游或者全家一起去做一下有意义的事情,可能比只呆在家里吃吃喝喝团聚的有意思。


作者: zengabao    时间: 2008-10-22 10:48

我家住在小镇上,要过年了,虽说什么东西都靠买,但还是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一一置办了,一样都不缺。另外,农村的亲戚家再送一点,比如肉、鱼、小菜等,虽说少点,也是一片心意。毕竟可以省点开销。反正,要过年了,父母就提着菜蓝,不停的买,不停的买,想到什么就赶快出去买。

过年前几天,家里更忙了,要炒花生、瓜子、豌豆等(待客用),要准备年菜,光蒸菜就有粉蒸肉、蒸排骨、蒸鱼、蒸藕夹、卷切(盘龙菜,自家做),卤菜有腊鸡、腊鸭、腊鱼、腊瘦肉、腊牛肉。还有其他一些菜。

总之,过年时,餐桌上摆的满满的。还有些留着过年来客时用。另外,我和哥哥临走时,父母还要给我们塞一些。

中午吃完团年饭(吃团年饭时要先请祖宗,然后按辈分坐下来),全家都要洗澡,换新衣服,换下来的衣服要及时洗掉,垃圾要清理掉(接下来的几天是不能倒垃圾的)。

全部忙完,就到了晚上,要准备晚餐,包饺子。吃完晚饭,春节年欢晚会也要开始了。一家人围着取暖器,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有苹果、梨子、橙子、橘子、釉子、花生、瓜子、豌豆、麻糖粘米花、焦切……(全家人都不会打麻将)。晚上10点,镇上有烟花,镇政府和镇上几个企业组织买的,大概可以持续半了小时。12点的钟声一敲响,顿时家家户户鞭炮声响个不停,很震撼,比中午吃团年饭时的鞭炮声要集中,力度要大。在我们家,还要焚香,告祭祖宗。

大年初一,镇上有舞龙灯玩龙船的,后面跟着全是人,很热闹。下午到伯父家拜年,都在镇上,打个照面,请他们到我们家吃饭(父亲在他们那一辈里最小,所以先到我们家吃饭)。初二、初三在家看看电视(我有笔记本电脑,可以看影碟,玩游戏。我们家住在学校里,也可以在家上网),打羽毛球、踢毽子,实在无聊,就到街上逛逛,到附近的山上转转。初中的同学都成家立业了,现在大家都没有来往了。

初四,全家待在家里,不出门。初五,我要走了。送完我,父母就要去亲戚家拜年了。

年就这样过完了。


作者: unity    时间: 2008-10-22 11:40

现在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了,而精神文化生活反倒贫乏了。过年已经没有儿提时代的心情和感觉了。

浓厚的文化气氛,都已经被现代的物质生活给冲的天高云淡了,如何拾起年这个古老的文化,还是重新思考,尤其是文化部门得主力宣导和推崇。


作者: xuelinghuang    时间: 2008-10-22 16:56
我看不用创新,能把旧的传统找回来最好,小的时候过年还挺有趣的,怎么现在只剩下吃饭、打牌了呢。
作者: lhrhaha    时间: 2008-10-22 17:15

老实说,现在对过年越来越不感冒了!

小时候过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那是因为童年的无忧无虑,而且过年可以穿新衣服、拿压岁钱、吃大餐、放鞭炮、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

长大了,也成熟了,经历了一些世事,体验了点生活,当然时代也进步了,但总觉得这些年“春节”过得一点年味都没有!

当然不可否认春节在家人及朋友团聚的功能上发挥了非常大的功劳!

关于怎样过年,我倒是有个想法“大家回到人民公社年代,过过大锅饭的生活!”


作者: jsabby    时间: 2008-10-22 22:03
和家人们团聚即可。别无他求。
作者: 追求少天    时间: 2008-10-23 01:31

   我还是不喜欢过年的人!因为过年,就要在新的一年里,突破自己在上一年取得的成绩!这样对我来说很困难,也使我不开心!


作者: mls2009    时间: 2008-10-23 11:22

小时候,过年在我心里是很神圣很神秘很幸福的节日.

在山东的农村,进入腊月初六,就可以赶花花集了.一般都是大人给小孩几块钱,小孩子们结伴走路到四五里路去赶集买些纸花之类的小东西.过了腊月十六,大人们也开始赶集准备年货了.腊月二十三祭灶,这时候零星的鞭炮声就有了,年味逐渐浓厚.腊月二十九开始炸丸子,打年糕,挑大白菜做饺子馅,年三十的早上小孩子才开始穿新衣服,戴新帽子,换新鞋子,打扫整个院落.早饭家家是粉丝白菜豆腐汤加排骨,还要在早饭前放鞭炮.中午请神摆祖先牌位,准备贴春联.晚上大家都集中在自己所在的胡同口点玉米杆祈福来年丰收,逐家的放鞭炮和烟花,大人们围着火堆聊天说笑,小孩子满街跑着看烟花,那种甜蜜和原始的幸福,一直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后来,人们生活水平高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远了,来到大城市,吃什么都感觉不香了,甚至鞭炮都是电子的,拜年用电话了……

很向往农村,春节一旦有时间,我们一家一定是回农村去,回到自然的环境里,回到远里科学与高科技的地方去,那里,有我童年的梦想,童年的快乐,童年的珍藏……

最后,画蛇添足地说一句:我不反对高科技,但我不能容忍因为高科技而泯灭了自然的属性和自然的规律,不能容忍淳朴和善良被高科技一点点,一年年的吞噬……


作者: martina2008    时间: 2008-10-23 11:34

    过年,要的是一种朋友与朋友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在一起的一种氛围,大家坐在一起聚餐,畅谈在这一年中的酸甜苦辣,畅谈明天,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这种氛围吧。如果把这种氛围的方式再丰富一些,我想春节过得就更有滋有味了。


作者: HR先驱者    时间: 2008-10-23 11:42
常年在外,过年就回老家,陪陪父母,陪陪爷爷奶奶。老人不图什么?就想在老来的时候有人跟他们多说说话。也许有一天我们自己老的时候,也是这样。
作者: 林芝    时间: 2008-10-23 12:16

我现在感受不到年的味道了。每年回去过年了就是为了看看一年未见的父母和长辈。

而长辈看到自己过的好,也是很开心,也是高兴。

高兴之余也是高兴


作者: 1991625y    时间: 2008-10-23 13:48

现在的新年过不过都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新的形式,唯一大家还喜欢的就是放假,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是这样的日子一过就过几十年,很多人都腻了,如果能在新年出去旅游,或者过一个有新意,不一样的年,比在家里面要好多了


作者: 浪漫雅阁    时间: 2008-10-23 15:52
每年过年都是一个样,家里人一起吃饭,看春晚,真的没什么意思了,同意楼上说的新年出去旅游,放松心情真的很不错,呵呵
作者: hr_jhj    时间: 2008-10-24 13:38

过年是个合家欢乐的日子,和同学朋友的聚会自然也少不了,可是每次都是吃饭、喝酒、唱歌,时间长了感觉没有新意,逐渐参加的人也就少了。

我想大家好久不见,很多话要说,但总是不知该如何说起。

我建议所有参加聚会的同学朋友们提前把自己一年中珍贵的影像(照片、视频等等)拿出来,比如说我结婚了、我有孩子了、我去看奥运会了等等,与大家分享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让所有人都能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最后评选出最幸福的人,让最幸福的人给每个人一个关怀的拥抱!

最后大家送上每个人的祝福,许下新一年的愿望。

虽然聚会时间不会很长,我想所有人都会有个难忘的同学聚会吧!

[em01]
作者: carry1    时间: 2008-10-24 15:51

从去年开始我接受了一个很强的概念,是我舅舅说的一句话。

我外婆80岁了,有七个子女,家族庞大,每年过年都是这个姨妈、那个舅舅家串,很是热闹、老人家很开心...

去年开始,外婆身体不好,不便到处走到了,我们也就没有挨家挨户串了,我一个舅舅道出了其中的真谛:其实,你们外婆就像一道箍,把大家箍在了一起...

于是,我想到了很多人和事务,淡忘中慢慢消失....而过年的感觉,看似每年都差不多,但猛然有一天、细细想想,好像和童年时代差别很大了。


作者: meimei4941    时间: 2008-10-24 16:31

过年,终于可以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团聚,想想就会是一件很值得期待和幸福的事情。。。。。


作者: xmcc_wym    时间: 2008-10-24 16:43
春节除了在家过好像没有其他的活动了。不过可以考虑一下楼上们的建议
作者: myoyo    时间: 2008-10-24 18:31

很有价值的一个帖子,想起以前在还在上班的时候,一到春节回家就想做点什么能赚点小钱花花。总感觉弄老弄去总是那么点东西,无非是一些春联啊什么的。当然这也说明大家每年过节的方式也没个什么变化,时间长了也觉得无聊了。

春节总会有点创意的过法吧


作者: boai    时间: 2008-10-24 21:05

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在城里过,感受一下城市的年味。


作者: 犹子    时间: 2008-10-24 22:08
对于普通工人来说,过年意味着可以拿到3倍的加班费,春节的意义已经不那么浓厚
作者: liujijun    时间: 2008-10-25 12:30
标题: [转帖]
对我这样独在异乡的人来说,已经在外面度过了近十个春节了,为了生活,为了工作,节日里也不能同家人团圆,只能在电话里给父母、妻女一个问候,说不尽的悲苦和凄凉,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作者: c5626353    时间: 2008-10-26 01:30
过年真的是提不起什么兴趣了!!
作者: MRXXX    时间: 2008-10-26 11:22

我建议把全国各地的过法统计一下,选出最经典的过年模式在全国进行推广!


作者: pwzlr    时间: 2008-10-27 15:47

过新年,重在团聚,形式,可以多样。


作者: J_anuary    时间: 2008-10-27 22:34
过年——忆年。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回想着我儿时姥姥总念给我听的儿歌,不由的哼了出来。感觉到自己的嘴角上扬着的。心里美,美滋滋的。
看到楼上家人们对年的感受,提起儿时过年的美好滋味,我想到了“回忆”这个词。过一年,长一岁,我的年纪不大,心好像老了。爱回忆了。呵——。
回忆儿时过年家里总会做的好吃的,像是比现在吃的年饭还有滋味。
回忆以前春晚看的节目,像是比看08春晚更期待。
回忆儿时同家人逛庙会,看民间表演,像是比去K歌更HIGH。
回忆,突然觉得幸福的东西原来那么多。
如果今年,过个回忆年。如果把儿时的“流行”流行到今年。初一逛庙会、初二看《小龙人》《巴巴爸爸》……也不错。(呵——,笑自己)。
自娱自乐的我,就这么带着大家回忆起来了。
[em01]
作者: 幸福像花儿一样    时间: 2008-10-28 17:16

小时候时时刻刻盼着过年,过年了有新衣穿,有压岁钱拿,有很多好吃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似乎对那时的期盼已经没有了。然而,长大后,自己常年在外地工作,与父母团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每每离开家,母亲都潸然泪下,心中不舍,我心中对自己说,哪怕我走得再远,新年还是要和父母团聚的,哪怕只是在他们身边陪陪他们说说话也好,不想在他们有生之年,给自己留下遗憾。


作者: fengyunlov    时间: 2008-10-29 00:27

很好的话题,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外面的人们,年是他们给自己回家的一个最好的借口,过年了,回家看看,哪怕是在家呆上一天,也要回家。

记得去年的时候,由于大雪的原因,同学被困在了过年回家的路上,我们一直用短信交流着,他告诉我说不论如何一定回家,因为自己的父母已经盼望了快半年了,半年前他的父亲因病住院,希望他能够回家呆上几天,可是由于离家太远,加上当时他正负责公司的一个项目,最终没有如愿。他打电话说过年一定回家,从此他的父亲就一天一天的把日历撕掉,说是等到日历撕完的时候他的儿子就会回家了,朋友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到了一种沉重,只有过年才可以让那些常年在外的人给自己一个最充分的理由回家看看。


作者: grand    时间: 2008-10-29 22:51

    除夕之夜包餃子, 團團圓圓過新年!

    雖說多年不在老家過新年了, 但是每年除夕晚上還仍如往常一樣,會包一頓餃子吃,即使錯過春

晚沒看也不希罕, 感覺好像除夕沒有包餃子吃就不像過年!

    今年春節, 除夕之夜我還會繼續-------包餃子!!


作者: suixinpiaoyang    时间: 2008-10-30 08:37

借鉴外国人过圣诞的思想。

1、要有代表人物,比如选出某人物作为类似圣诞老人,比较传情的故事讲述这个人物在春节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和欢乐。

2、要有代表歌曲,欢快的烘托出过年的气氛。

3、要有代表活动,让老少皆宜来参加。

4、要形成气氛,全国人民都要行动起来,盛大的过节。

5、给大家安排经典的过年节目安排表,类似于企业文化,是要不断宣灌,推广,深入人心。

一年一年过年气氛的减淡反映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现状,所有人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


作者: fhjiamei    时间: 2008-10-30 11:18

怀念小时候的新年

花花的衣服,崭新的压岁钱,红红的对联,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人来人往的拜年

春节刚放假就开始兴奋,先洗洗澡,洗去一年的尘埃,俗话说:年27洗精喜,年28洗傻瓜,年29洗老丑,年30洗玉米人,所以大家一股脑的都选择27和30去洗澡,结果澡堂子到处都是赤条条的人,不过都是满眼的欢喜和快乐

从年三十一直忙碌着,贴对联,小孩子除夕一个晚上都不睡觉,到处捡未燃放的鞭炮,结果有的炸着手,把新衣服也烧很多洞,不过一点也不沮丧,因为这就是小孩子的年啊

初一去干爹干娘家拜年,干爹干娘给一个大大的红包

初二去姥姥姥爷家拜年,进门一个响头,肯定会给大红包。呵呵

现在科技发达了,时代进步了,收入增加了,人情味淡了,过年因为买不到票回不了家了,回到家也失去以往的年味了

怀念,甚至于想念那种感觉!


作者: zcg0525    时间: 2008-10-30 17:24
旅游/异地过春节,感受一下异地过春节
作者: wangkang1988112    时间: 2008-10-30 19: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enqiang    时间: 2008-10-30 20:22

我以为春节在中国的历史里还是很有分量的,但那可是老百姓一年里的重要一次准备斗兽的活动,那个“年”让的人们的心里充满了害怕,为了不遭受"年"兽的攻击,吃年夜饭就有点是吃最后一顿饭意味,所以准备的特别好,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初一早上,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

现在慢慢的年越来越不被重视,越来越乏味,好像仅仅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太没有意味了!反而西方的圣诞节到是在我们的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起了花。

从营销角度究其原因,我们暂且把"过年"与"圣诞"当成两样产品来看。

圣诞有很好的品牌感受——快乐的迎接新的阳光,新的希望,新的生活。

这个感受有一系列故事承载:

1、12月25日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那稣降生的传说有关。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苏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來。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时,耶稣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彌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2、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

3、圣诞老在平安夜给小朋友送礼物。

有统一的视觉形象:

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

同时还有统一的行为活动:

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亲朋好友之间互送圣诞卡。

圣诞歌——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平安夜》;一个是《听,天使报
佳音》;第三个是《铃铛儿响叮当》。

圣诞大餐吃火鸡。

基本上有完整产品感受及识别系统。

我们再回过来看看我们的“年”。

“年”的核心感受现在是什么?

早期是人们对"年"兽的害怕而准备的最后一顿晚餐,家人团聚一起,祭祖,关门,熬夜,第二庆祝没有被“年”吃掉……

这个感受是恐惧,是害怕!它不是积极的,人们本能的就不喜欢消极的感受。

终于从封建社会进入到文明的现代社会,这种感受谁都不想再次领受。

再来说视觉表现:

原来的红色、火光和炸响;门贴大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

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尤其是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哪儿有地方挂红灯,贴大红纸,而且还禁鞭&

还有行为活动:

使劲的吃饭喝酒、送礼拜年,围桌打麻将,还有吗?

这个对比就看出“年”的产品力不如“圣诞”

当然这是“年”的错,这一系列需要有个引导,政府首当其冲。

结合当下的环境:重新梳理年的核心感受,调整适合的视觉表现形式,可执行的,创新行为活动内容

例如:

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时,耶稣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彌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2、12月25日原来是波斯太阳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诞辰,是一个异教徒节日,同时太阳神也是罗马国教众神之一。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崇拜太阳神的异教徒都把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希望,万物复苏的开始。

3、圣诞老在平安夜给小朋友送礼物。

有统一的视觉形象:

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

同时还有统一的行为活动:

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亲朋好友之间互送圣诞卡。

圣诞歌——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平安夜》;一个是《听,天使报
佳音》;第三个是《铃铛儿响叮当》。

圣诞大餐吃火鸡。

基本上有完整产品感受及识别系统。

我们再回过来看看我们的“年”。

“年”的核心感受现在是什么?

早期是人们对"年"兽的害怕而准备的最后一顿晚餐,家人团聚一起,祭祖,关门,熬夜,第二庆祝没有被“年”吃掉……

这个感受是恐惧,是害怕!它不是积极的,人们本能的就不喜欢消极的感受。

终于从封建社会进入到文明的现代社会,这种感受谁都不想再次领受。

再来说视觉表现:

原来的红色、火光和炸响;门贴大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

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尤其是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哪儿有地方挂红灯,贴大红纸,而且还禁鞭&

还有行为活动:

使劲的吃饭喝酒、送礼拜年,围桌打麻将,还有吗?

这个对比就看出“年”的产品力不如“圣诞”

当然这是“年”的错,这一系列需要有个引导,政府首当其冲。

结合当下的环境:重新梳理年的核心感受,调整适合的视觉表现形式,可执行的,创新行为活动内容

例如:

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作者: renqiang    时间: 2008-10-30 20:24

实在不好意思,回稿时中途出去了一趟,回来后匆匆回复,内容搞重复了

见谅!!


作者: 厦门流浪者    时间: 2008-10-31 13:13

忘了时间忘了过年的感觉。。。。


作者: demotool    时间: 2008-10-31 22:48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欣在2008-10-21 22:15:53的发言:

过年,好久违的字眼。

已经十年没有一家团聚在一起过年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过年,是爸爸买了新衣服给我,也是印象中爸爸最后一次买新衣服给我,后来都是自己搞定。

其实过年不需要怎么现代感,或者创新,只需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叙叙旧,开心快乐,足矣。

    很赞成!其实过年不需要怎么现代感,或者创新,只需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叙叙旧,开心快乐,足矣。
作者: 永远的皮皮    时间: 2008-11-1 20:10

很羡慕有这么多庆祝方式,我最惨的过年是一个人呆在异地,盯着电脑玩游戏.


作者: robert8888    时间: 2008-11-1 22:19
现在新年是在家休息好,家庭日啊
作者: 山涧咖啡    时间: 2008-11-3 14:02

总是很盼望新年。每年春节都会外出旅游……大年30经常在火车上度过,人很少,很爽!火车票也好买! 过年,已经不拘泥于形式。家人感情好,随时都可以团聚,不必要等到新年。因此,过年,我们总是安排去人相对少的地方旅游……

今年会去某个海岛……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8-11-3 16:15

只有离家的人才知道,春节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不要小看了回家过年,有的人一年可能就是回家这一次啊,所以回家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是对父母的问候,是家人的团聚,是亲情的体现。

当然春节也可以有好多形式,一起去旅游,一起去参加活动……既然小孩子能那么快乐的过春节,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说是我们长大了,我们成熟了?但是谁规定的长大了就不能有快乐的春节呢?说是烦心事多了,可是春节的时候何必再去考虑这些呢,我们只图快快乐乐的度过这向往的春节,关键是心态一定要做好。


作者: rugouyue    时间: 2008-11-3 16:41

我每年过年都是在山东\河北\河南三地跑,从我们小家,跑到我们家团聚,再跑到我媳妇他们家团聚,再回到我们小家,等转一圈也到了上班时间.过年过的比上班都累.

现在好了,在山东买了自己的房子,可以把双方老人接来和我们一起过年,不用把自己的工资捐给中国的交通事业了.

吃完团圆饭就出去旅游,找一个人少到地方,晒着太阳静静地待着,千万不要搞的太累.


作者: 李进    时间: 2008-11-4 11:52

春节在不同的年龄段的人心里是不一样的!

小孩子看春节,就是一个可以获得压岁钱、亲人串门、有好吃的……

中学生看春节,是一个难得的休假的时间,可以好好的休息……

大学生看春节,就是不再一个学校上学,很多平时无法见面的好朋友走街访友的好时间……

找工作的人,春节钱是一个换工作的好机会……

有工作的老板……我还不是就不知道了!呵呵!


作者: lwy512    时间: 2008-11-4 12: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imothy12    时间: 2008-11-4 14:53
那新年会不会消失呢?现在洋节的侵袭这么严重...
作者: fengqinyu    时间: 2008-11-4 15:56
小的时候特别盼过年,后来外出上学就渐渐淡漠了,现在基本上没有过年的概念了。一点感觉都没有,也不知道该怎么过,原来老家过年有很多规矩,现在也都忘记了,记得的也懒得遵照执行,太累了,年假最多才七八天,都没睡够就又该上班了。
作者: 左耳的声音    时间: 2008-11-5 14:20

全球金融海啸,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讲恰恰是过一个返璞归真新年的时候。

小时候过新年,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都会采取轮流做东的形式。轮到去谁家,就一大帮老人孩子全跟着去吃好几天。

具体的活动:大人打麻将,或者是围着火炉吃瓜子,看电视;小孩也不写作业,也不学特长,都在外面流着鼻涕放烟花或着玩捉迷藏。

那种感觉就觉得亲情很浓。


作者: ctrll    时间: 2008-11-6 10:24

过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以前物质匮乏,容易满足。现在很难在物质层面达到精神的满足。

但是我们精神或者文化上的发展与物质发展不协调,很难找到过去过年的感觉了。

需要创新出一种模式。


作者: hobo_14    时间: 2008-11-6 15:11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这已经是中国的国情.正因如此,才有了春运这个词.不想在春节的时候出远门,主要是交通问题.自毕业后,每年春节都没回家,不是不想家.是不想让拥挤不堪的火车皮再多一个人,多受一份罪.避开春运这个高峰期回家再看看年迈的父母,每次都会有些许的愧疚.毕竟团圆年夜饭是二老的这一年的期盼.


作者: 智慧若水    时间: 2008-11-7 10:28

建议1: 春节玩会缩短时间,从22:00开始,留出人们足够大的时间玩些别的,不要过早的把人们都吸引到电视机前。或者干脆每隔几年停办一次也无妨,央视不就是少收点广告费嘛。

建议2:自己关上电视机,约好亲朋好友一块聚会或搞一些活动。

等想到了再加。


作者: icerose9661    时间: 2008-11-7 14:05

为什么现在提起“春节”两字,大家都是一脸的漠然呢?中国的古老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被彻底地颠覆了它的本真,想到这一点,心里总有股刺痛痛的感觉,古老中国的悠久文化啊!

很怀念儿时过春节的那种期待,懵懂的记忆中春节总是香喷喷的、热腾腾的、暖莹莹的,间或,耳边也会忆起锣鼓的燥动,哦!是那群花枝招展的爷爷奶奶,用充满娇媚的笑脸在向街人表演着“抬花骄”、“座花船”...

遥远的记忆终归是记忆,现今的春节,可能只剩下放假、发奖金、家人团聚、短信拜年、春节晚会这些毫无悬念的定义了,好期待一直高呼文化复苏的中国,能把这些不能遗忘的文化遗产,采取等等策略将其固化甚或制度化,逐步唤起国人的使命感,用真正的属于中国的文化来凝聚国人精神。

想怎么过“新”年?

我的答案:想穿着属于我们中国的礼服,按照我们中国“春节”的风俗仪式,过年!


作者: starbaby    时间: 2008-11-7 15:32

过年,在小孩儿眼里,最有气息的应该是跟着大人采购年货\贴春联\福字\放鞭炮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些就太没有新意了,更愿意和同事或者朋友一起出游.

父母张罗的,是年夜饭.

兼顾老中少一大家人的最好方法,可以几个家庭,组团出游.行程听自己的\时间上自由\吃住也可以好一些.

其乐融融,岂不美哉?!


作者: 夕风浪子    时间: 2008-11-7 15:36

过年嘛其实是一种放松的心态和放松的环境。放假了 到家了 放松了 拒绝西装和一切的正装,都穿上休闲的衣服。从放假的那一天起就拒绝电视拒绝电脑,把以前所在意的但是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一一落实,年货必须自己去买,春联,窗花吊钱 门神该有的物品一样都不能少 ,吃的东西自己慢慢的去做,不会做的向长辈们学习一下 。

自己的房子自己收拾,年夜饭在家里吃拒绝去饭店享受一家人的感觉 享受一家人一起做饭的温馨!

除夕夜2000前把所有该打的电话打好 该发的短信发完,到时间关机,关电视。到了晚上大家一起好好的说说话,喝点小酒。

不管你多大了 不管你是什么职位 在过年的时候给自己一个理由,可以放炮可以溜冰 可以堆雪人。忘记的你的年龄和身份 记得你是一个需要放松和需要过年的人!

大年初一的早上到假期结束 尽量和亲友们在一起,营造一种融合的气氛。工作,未来,压力在这7天里面完全的抛开!

 


作者: uniwota    时间: 2008-11-7 18:44

新年,是个问题.父母要求没找女朋友不让回家


作者: mqs8189    时间: 2008-11-8 09:46
过春节要有气氛,在美国看到其圣诞节街头和家家都有标志性的装饰物,让人感到一种气氛。我们现在缺乏一种春节标志性装饰物,缺乏了一种气氛,这一点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尤其突出。在小城市或农村好像还有些气氛,如挂红灯、贴春联等,我认为营造一种气氛很重要,设计一种大家都接受的装饰物,街上进行一些新春大游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作者: 87595730c    时间: 2008-11-8 18:24

新年年年过,年年过不同。。

个人今年的新年决定去东南进行旅游,因为在新年的时候各个旅游区人并不多。并且还可以体验到当地的年俗


作者: 姥姥    时间: 2008-11-8 19:57

其实过年也是一种风俗,风俗的改变与人们当时的经济生活条件有必然的联系,以前在外地的时候,为回去过新年,拼了一个晚上熬通宵买张火车票,再站了一天火车再到家,现在自己也成了家,父母也接过来住,也没有回老家的概念了,要说怎么过新年,其实乐的是那些没有负担的小孩,苦的是大人。所以说新年怎么过,关键是要怎么减轻思想负担。


作者: zlshang    时间: 2008-11-8 22:23

聚会:每个人自己表演或者给大家做过年用的东西!


作者: 汉武    时间: 2008-11-9 15:34

过年,常记得小时候的事,没有担心之事,

现在在外飘动,过年最担心的是一纸车票的之难啊,

中国之国情令多少在外飘流的打工者在过年的不敢向往了。

时代的进步却导致乡情的淡漠,心疼!!!!


作者: xdlp008    时间: 2008-11-10 09:40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置天地桌,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作者: joanjoan    时间: 2008-11-10 15:16

说起新年,的确少了很多气氛。

现在的人工作都很忙,难得春节有个长假,也有个不得不休息的理由。

我觉得新年的时候,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好了。

很多也很小。

NO1:和父母或亲密的家人一起煮饭,做家务,看电影,看话剧,看演出,看电视剧(比较难实现),过上闲散、悠哉、慵懒的一天。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用思考,过上一天猪的生活。

NO2:单身的人,卸下自己的面具,卸下自己的重任,背上一个旅行背包,到一个你想忘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者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带上一颗宁静的心,踏上神秘未知的旅途。

NO3:单身的人,面对一个长假,终于可以专心学点东西了,将你平时喜欢且一直都在坚持的兴趣爱好,来个大总结、大练习,收获一个大提高。比如我,我爱美术,我爱乒乓球,我会用长假来好好学习以下,让自己的技能有个突飞猛进的提升。嘻嘻...

NO4:过年嘛,印象中总是以前的时代,儿时的时候年味浓,何不在这个佳节,重温以下你向往的过年方式,来个情景剧演练,或许那种心境很难找到,或许很难实现,但DIY和模仿也是另一种趣味。

呵呵,因为我单身,所以好多想法都是一个人的,期待更多家庭的想法。无论怎样过年,年又过的怎么样,总之,是一种心境,做你想做的,想你所能做的

无论何种方式,开心、健康才是幸福的。


作者: 飞翔的蜘蛛    时间: 2008-11-10 15:17

儿时的春节,是有一个盼头,那是过年能穿上新衣服,可以放鞭炮,可以有许多好吃的,这一切在除却春节的其他时间是没有的。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过年除了一家人团聚之外,很难有真正吸引的动力。在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组成模式下,新年要过的有滋味,就要某个社区,某个村落组织年会,期间办展览,举行比赛。。。重要的是全员参与


作者: billyuan    时间: 2008-11-10 16:01

  新年本就是辞旧迎新之举,现在相比互联网经济,圈子经济,地方性话题,乃至国际话题聚会。其吸引度下降了一些。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传统节日又如平常回家吃父母做的饭菜。我等一直在外面就餐或者宴会众多,但外面吃饭再好,也比不上家庭的温暖。

  我们应该多设身处地的为家庭其他人员尤其是老人考虑,一年忙下来我们真的连这个时间都没有了么。如果真是如此恐怕是时间分配的不合理。光顾跑了,方向对不对都不知道。

  很同意楼上的一些帖子,不如多加一些传统节目。助兴比较好。


作者: ameng    时间: 2008-11-10 21:46

“过年”在过去是我们的精神寄托,抛开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不谈,以前的年代可能很多人的生活不尽如人意,大多数人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得到物质上的满足。随着生活一点点的提升,春节晚会在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更为“过年”这一古老的传统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许人们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许已经厌倦了这种“古老”的形式,也许。。。关于“过年”的形式和意义产生了诸多的说法,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最期待春节时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日子。

个人的看法我感觉是和个人的生活目标有很大关系,对我来说,不管干什么,不管有没有好看的电视节目、有趣的游戏、精致的食品,和家人在一起是最重要的。哪怕不在我的家中,只要我们在一起就好。对于亲人的团聚,我并不感到“鸡肋”,对于方式,我也不是很在意。我在意的是我们是否在一起,并不是一定要在春节这个时期,但是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得我和家人相聚的时间比较短暂,所以我很珍惜这个假期,也许将来我回到家乡工作的时候,对于过年方式的感觉会有新的变化,但是我生活追求的目标是不会有方向性的变化的。


作者: huashao800    时间: 2008-11-11 09:25

新年的话题,很多,脑子挺乱的,但是首先顶一下啊


作者: whuraymond    时间: 2008-11-11 11:22

年越过越没有年的味道了。梦想中的年应该是这么过的:

一、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的早上起床,妈妈带着孩子们收拾房子,打扫庭院;爸爸铺开红纸写春联。午饭前洗澡洗衣服,吃罢午饭,坐在院子里美美的晒太阳,聊天……午后开始准备年夜饭、守岁的零食、炭火、鞭炮、烟花、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傍晚时分,日薄西山,爸爸带着孩子们贴春联,妈妈张罗晚饭。

二、除夕守岁

一家人围着炭火,炭火上温着香甜的米酒,嘴馋的孩子还要烤上年糕或者红薯,大人们就着瓜子花生品尝米酒,孩子们则挥舞着脏脏的手抓过刚刚烤好的年糕,忙不迭的塞进嘴里,或从大人手里抢过瓜子花生,就一口米酒下肚,这个时候,大人们对孩子们这种“犯上”的行为是不介意的,相反还会拿出或多或少的压岁钱来。有没有春晚都不要紧,关键是一家人能在一年的忙碌后能有个借口很轻松的坐在一起,随意的聊着、吃着、喝着……孩子们也不用担心爸爸妈妈会把自己拎到床上早早睡去

三、大年初一

最妙的是大年初一早上下点雪,对大人们来说那是最好的兆头了。不过孩子们还是喜欢大晴天,穿着新衣服,拿着鞭炮,东家串到西家……大人们也在这一天走家串户,平日里偶尔的口角在今天都烟消云散,浓浓的乡情让你没法不陶醉。


作者: piecesfall    时间: 2008-11-12 12:57
本人尚没有机会到国外去体会中国年在世界的影响,也许只是影响着漂流在外的广大华人同胞,也需真的应经成为一种带有中华民族烙印的文化符号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希望是后者!那样的话,红红的中国年就不只是国人为亲人团而坚持的一个理由,更能够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界亲近中华文化的载体。
作者: 浅浅    时间: 2008-11-12 16:20

嫁人了,要学着习惯另一种过年的感觉

在过年的时候看不到父母,总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除了学着习惯,还是要接着习惯,还能怎样?

小时候的新年,总是父母在给自己添新衣的日子

今年有了宝宝,明年的新年,换成自己给宝宝准备新衣了


作者: wangmeng5418261    时间: 2008-11-12 20:15

   小时侯总是盼望着新年的来临,不仅仅是因为要放鞭炮,穿新衣,更重要的是能和父母一块共同快乐,共同度过除夕,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现在长大了,总觉得这样的年实在是很没有意思。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过年可以让很久没有见过的朋友再次聚到一块。大了,心就野了吧,这样的年,不知道怎么过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 duguxue    时间: 2008-11-12 20:53
标题: [原创]过年????

说到过年,不觉就会联想到儿时。那时候才5、6岁吧,一到过年的时候,就眼巴巴的问母亲有没有新衣服穿。到了过年的晚上,母亲也没有带回来我们的新衣服,看看好像没有什么指望了,也就满怀心事的吃年饭。吃完年夜饭,母亲就会给我们兄妹几个每人张红纸包着的“封子”也就是压岁钱。往往我们还等不到吃晚饭就已经偷偷拆开了。当然,最多的也就是一张两元的人民币。可是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母亲就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件大红衣裳,放在我的床边。庄稼人对红色特钟情,所以过年的时候新衣服也都差不多是红色的为主。虽然我不喜欢红色,但是对于有新衣服穿还是高兴的……

那时候过年每年都有玩船的、舞狮子等等民间把戏,如今好像慢慢都消失了。除了一些政府支持的把戏杂耍,特别是农村,很少还保有这种特色的。还记得小时候,看到船娘子在舞船,硬是挤到跟前看看漂亮不?可是结果往往很失望,因为很多“船娘子”都是男人扮的,呵呵……

现在社会的人,哪还有兴趣过年呢?一年工作到头的,就这个年假,结婚的结婚,喝喜酒的喝喜酒,要不就同学会、同乡会的过了。三五成群吃吃饭、喝喝酒、打打牌……我对过年的期望,是希望可以出去旅行,特别是奇观异景的天然山水,而且最好有一个好的摄影机,可以记录一些美好的画面。可是越是过年越是出行的人多,而我,对人多的地方充满排斥。人多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很孤独,和众人格格不入,所以自然也是出门不得。

最好,还是能再看看玩船呢!现在的船娘子,应该不会还是男人扮的吧???

[em07]
作者: goufeng15    时间: 2008-11-13 16:03

新年是越来越淡了。

以前还是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坐一起,摆一大桌东西。现在都是在酒店里面定一桌。公式化了,只有家里的小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开开心心的过着。

其他人,都当平常日子一样。

不知道应该如何才能够得到那种真正的“年”的气氛。


作者: 李鹏    时间: 2008-11-14 09:35
    1、个人认为,春节之所以变成鸡肋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文化的缺失,物质文化的丰富和精神文化的空虚是导致现在的春节成为鸡肋的根本原因,想改变在于时间和培养,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可以重温一下过去,不要忘了先人们的东西。勉强算是个方法吧。

    2、我们现在的年已经很新了,基本都没了早些年的感觉了,过年其实就是过感觉,现在出去旅行,酒店吃年夜饭,都远离了过去的感觉,为什么要抛弃传统而去追求现代,等我们回头看时,发现还是原来的好,何必舍本逐末呢?

    3、借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对我们自己的节日都不怎么热衷,倒是对什么圣诞节,万圣节等等不亦乐乎,直到我们的节日和比赛被一些无知的人说成是自己国家的节日后,我们才是象征性的抗议下,一个礼拜后就抛之脑后,仅此而已,还是先好好研究下自己的节日吧!


作者: aron    时间: 2008-11-14 14:49

小时候每到过年,穿新衣,放鞭炮,拿红包。每天的行程都安排的满满的,走亲访友直到正月十五

现在自己工作来到深圳这个移民城市,在这里也度过了几个年关,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过年方式:

年关临近的时候,要回老家过年的人们,忙着打电话订返乡的汽车票、火车票、飞机票。不早点行动,到时候求着黄牛党卖高价票给你都买不到。实在买不到票的,就有拼车回家吧,各大论坛常出现这样的帖子。不回家的人呢,乘着商场打折,邀好友血拼一下,年夜饭对于留守在深圳的人们比较重要,家人较少的话,就联系好友“拼年夜饭”,挑选酒店、订餐都要早早准备好,不然都没有好断了。

在老家,春节期间每天都要到亲戚家拜年,在这里就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话、短信拜年。除夕那天的长途、群发短信,手机是忙得不亦乐乎。狠狠的为中国通讯事业做了一把贡献。

小时候总是邀客人到家里做客,现在大家想聚聚的话,就相约来到户外活动一下,看看海、放放风筝、吹吹风、晒晒太阳~~~~

假期很快就结束了,上班的第一天最好不要休假,老板和已婚的同事们都要派利是的!!!笑容甜点,嘴巴勤快点,一个利是就到手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4 14:50:43编辑过]

作者: 玉蛟龙scenery100    时间: 2008-11-14 17: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时代先锋    时间: 2008-11-14 17:26

我是时代先锋杂志的编辑,非常感谢各位网友参与我们与棲息谷论坛联合举办的这次“怎样过新年大讨论”。讨论已经进行了快一个月了,许多网友发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帖子,我们会将这些帖子的精彩内容整理成文,刊发在本刊明年的二月刊上。

浏览一遍帖子以后,发现帖子中对过去过年的美好回忆不少,对如今的过年形式评价不少,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一些今后过年应采用的新方式,比如像旅游(这方法如今已有不少人在做了);像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像亲朋好友聚会聊天或会餐,每个人都要表演节目,或者给大家做过年的东西,或者一块去登山、唱歌等等;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现在过年的方式就挺好,毕竟过年也就是一个亲人团聚的事儿,忙碌一年了,过年能跟自己的父母、亲人团聚一下不是很好吗?还有反对过年换新花样的,认为应该保留我们的优秀传统,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不过,认为过年应该革新,应该过得更有意义一些、更现代一些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建议多为一些个人或小众群体的过年方式,但却缺少大众或集体过年的方式。当然,过年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每个人也可以选择自己不同于旁人的过年方式,只是我们觉得,如果能有一种让大众都参与的新过年方式不是更好吗?如果这种大众过年方式既能很好地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又能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氛围,那不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吗?

帖子中也有几个提到集体过年方式的,如第39楼suixinpiaoyang提出的“借鉴外国人过圣诞的思想。1、要有代表人物,比如选出某人物作为类似圣诞老人,比较传情的故事讲述这个人物在春节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和欢乐。2、要有代表歌曲,欢快的烘托出过年的气氛。3、要有代表活动,让老少皆宜来参加。4、要形成气氛,全国人民都要行动起来,盛大的过节。5、给大家安排经典的过年节目安排表,类似于企业文化,是要不断宣灌,推广,深入人心。一年一年过年气氛的减淡反映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流失现状,所有人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第71楼飞翔的蜘蛛提出的“在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组成模式下,新年要过的有滋味,就要某个社区,某个村落组织年会,期间办展览,举行比赛。。。重要的是全员参与”;第33楼MRXXX提出的“我建议把全国各地的过法统计一下,选出最经典的过年模式在全国进行推广!”不过,这样的帖子少了些,而且也没有提出更具体、更实际的做法来。当然这本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我们是在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模式,如果容易,我们早就自己想出来了,何必还要到这里来搞“大讨论”呢?

顺着以上三位楼主的想法,我们可不可以借鉴一下其它国家或我国少数民族的过节方式,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过年方式推广开来呢?我们可不可以从巴西桑巴舞狂欢节、西班牙奔牛节,或者是我国南方某少数民族(记不清是哪个少数民族了)过节时把每家做出的好饭菜都摆到大街上任人品尝的做法中,模仿或改造出一种新的、热闹的、更有意义的、能够让大多数人都接受,并让全民都参与的过年方式呢?

我们的这一愿望能实现吗?还是终究它只能成为一个愿望呢?


作者: vampiremeg    时间: 2008-11-15 15:42
过年嘛,还是要做一些传统的事情,但最主要的是休息。

我觉得已经就业的子女给父母亲一个红包嘛,体现一下孝心。然后别忘了同样给配偶和情侣的父母来一份,搞好统一战线也不错。

然后就好好休息啊,不要光是睡,而是出去走走。我跟男朋友从来不去人多的地方,我们是上海人,比较喜欢江浙一带的小镇,然后就趁机去个2,3天,拍一些照片回来。然后放在自己的论坛上评头论足一番,不是挺有趣的么?用拍好的照片制作制作相册,然后交给同事朋友评评分,分低的人请分高的人吃顿饭……然后分高的的人买朵小花之类的:)

最后再看看书,趁着不用工作的时候充充电,有时多读一些书就可以抵过外面乱七八糟的函授和培训。

作者: finlly    时间: 2008-11-15 17:35
我们的这一愿望能实现吗?还是终究它只能成为一个愿望呢?

很想过新年的,但新年没有新意了;同时现在人都没有信仰,没有激情了,有时真的想过一个有意义的新年,

但不知道为什么,对过去的初一村子里大拜年,走街窜巷的舞龙舞狮、十五灯的集体性活动都不热心了,

心里虽喜欢一些壮观的场面,喜欢很多人在一起,但具体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又溶不进去

如果能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自发的,集体性的活动是很不错的想法,也很乐意参加

但想想,弄不好这种集体游戏会变成游行,

还是一个人,一家人,一个小范围内的室内团圆符合传统的过年方法,

想想今年也该回家过年了

作者: 轩辕梦舟    时间: 2008-11-15 20:21

说到过年,现在真的就只是和家人团聚的理由而已。

一年才有一星期和父母在一块的时间,出来这么多年,每年就想着过年的时候可以看看亲人。


作者: dong1126    时间: 2008-11-16 16:02

忙碌一年了,回家和亲人团聚,也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没有太大的新意。春节回家,是心灵放松的机会。


作者: 于三石    时间: 2008-11-17 22:52

年年过年,年难过啊


作者: trista23    时间: 2008-11-18 14:43
[em10]
作者: 霄霄的    时间: 2008-11-18 17:28

春节怎么过,是我现在最头痛的事。

现在在想,可以把春节赋予更中国的东西是不是更好一点。大家穿着红彤彤的中国服,家家都挂上红彤彤的灯笼,粘贴红彤彤的春联,福字。

然后每个地方都组织燃放烟花。

真的是,太棒了。每个人见面都开开心心。然后见长辈就会收到红包,现在大家都觉得红包很让人头痛。因为你送我,我送你,看谁送得多。应该像破除这种观念啦。大家那红包就是为了讨个吉利。最好就是少一点,多了大人是负担呀。

对于吃,现在每天就像原来过节一样。那么就应该有过新年特别的食物。譬如春卷,发糕等,然后一大家人一起包饺子,搓汤圆。


作者: wudexin2    时间: 2008-11-18 23:0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假期有利于亲情交融。过去春节我们关注的是鸡鸭鱼肉和新衣裳,但是现在这些似乎都已经再平常不过了,不再是春节的专利了,但是有几样还是会做的,

烟花爆竹,这是春节的一个传统。有人认为这能够驱除晦气、发泄郁闷,能去魔除怪,现在主要是用来增加节日喜庆的气氛,以及迎接财神(某些地方,比如我老家)。

年夜饭:饺子,这是春节必不可取少的风俗,即便是个形式也一直保留下去吧。

祭灶、秧歌、春联、守岁和烧香祈福,祭灶、秧歌的传统习俗在我老家还是比较普遍的。而春联和守岁的习俗是各地都认同相对比较高的传统。尤其是守岁,因为有了春节晚会,还有我们春节的特有文化使得生命力更加旺盛。至于烧香祈福,似乎都有吧,只是各地的风俗不太一样,在老家,有各路的神仙会汇聚一堂,每个神仙都要上香,以祈求他们的保护,这不能说是封建,而是习俗,一种对下一年,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一种希望!

拜年,走亲访友是春节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出门在外的,难得回家一次,亲朋好友怎能不去拜访一下啊,这对有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是不可或缺的,当很长时间没见的朋友相会时,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当然,现在短信拜年似乎也是非常的火爆,据说,只春节这一天,就有上亿条呢。

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过年方式,本人不才,没有经历过,也就不便多说。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传统的过年方式,可能我比较守旧吧。


作者: ZHANGWEICM    时间: 2008-11-19 09:23

小时生活在农村,无论是过年还是平时,生活的都很快乐,玩伴,同学,亲人之间不会相互攀比,大家都不富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

哪象现在呀,都在向钱看齐。

没钱就有点抬不起头。

找个媳妇都要求房子,车子,票子。。。。。


作者: joexsl    时间: 2008-11-19 09:49
过新年,要的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和和美美的。这个事情都要创新一下,未免累了点。
作者: ampower    时间: 2008-11-19 11:45

我还是比较守旧呀,就特想回家跟家人在一起!!吃吃家乡菜,品品家乡酒,

[em01]

还有就是想在春节期间花一天时间组织下家乡人在广州打工的朋友一次FB聚会,让大家见见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9 11:47:35编辑过]

作者: hanjhua88    时间: 2008-11-19 17:12

如今的新年已不再是我们小时侯的那个新年了!

每年回家,再见到儿时的伙伴竟然无语,想到小时候的朝夕相处,如影相随,而今形同陌路,不禁伤感,是的现在我们物质不再匮乏了,不再两个人为一个一两角的辣椒糖传递着舔来舔去了,可是当我们在外面灯红酒绿地卖醉时,这种感受能抵得上儿时的快乐么?


作者: kakakimi    时间: 2008-11-20 13:56
标题: 新年不新

说实话,过了这么多新年,每次却都是在怀旧中度过。怀念小时候的雪,怀念小时候的树,怀念小时候放的鞭炮。

下午总会喝着茶,电视中放着每年都是的《一年又一年》,听着门外一阵接一阵的鞭炮声,迎新的感觉是有,但是除旧却涌不上心头。总会在感叹这一年过得真快以后,想着自己又大了一岁,想想自己一年都得到了什么,这一年是不是比之前过得更有意义。人生这东西,想着想着就会不自觉有一种伤感,不自觉得,甚至会有一种莫名的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前进。

然而在这害怕中,新年的钟声总会准时响起,这钟声会把你从怀旧中拉出来,人群会把你推到街上,看看新年的第一场雪,感受新年的新气象,于是在这祥和的气氛中,我们庆贺,我们拜年,我们希冀新的一年有更大的收获,更大的成功。

于是,新年,怀旧与希冀,让你在人生的路上偶尔地停下,回、头望望,看看脚下,憧憬未来……


作者: kakakimi    时间: 2008-11-20 13:57
标题: 新年不新

说实话,过了这么多新年,每次却都是在怀旧中度过。怀念小时候的雪,怀念小时候的树,怀念小时候放的鞭炮。

下午总会喝着茶,电视中放着每年都是的《一年又一年》,听着门外一阵接一阵的鞭炮声,迎新的感觉是有,但是除旧却涌不上心头。总会在感叹这一年过得真快以后,想着自己又大了一岁,想想自己一年都得到了什么,这一年是不是比之前过得更有意义。人生这东西,想着想着就会不自觉有一种伤感,不自觉得,甚至会有一种莫名的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前进。

然而在这害怕中,新年的钟声总会准时响起,这钟声会把你从怀旧中拉出来,人群会把你推到街上,看看新年的第一场雪,感受新年的新气象,于是在这祥和的气氛中,我们庆贺,我们拜年,我们希冀新的一年有更大的收获,更大的成功。

于是,新年,怀旧与希冀,让你在人生的路上偶尔地停下,回、头望望,看看脚下,憧憬未来……


作者: swordliang    时间: 2008-11-20 15:50

其实俺挺怕过年的,我这人比较懒,也比较内向,一到过年就得跑各个地方的亲戚家拜年,家里长子,不去人家还有意见,所以总是要去跟一些“陌生人”拜年,所以就觉得没意思;再者,去拜年不是自行车就是步行,不舒服,所以很烦。

当然也有喜欢的,就是能和父母在一起,这当然指出门在外后的情况了。

大家都谈到有好吃的和压岁钱,基本没什么概念,不喜欢吃零食,这是其一;基本没有压岁钱,这是其二。

好像跑题了,怎么过呢?

我觉得北京这几年搞得庙会还不错,传统的一些东西又捡回来,好事情,也让咱们这些没有见过“世面”的人熟悉一下老祖宗留下来的精髓。


作者: 咖啡的旋律    时间: 2008-11-20 19:52
过春节,一个古老又新鲜的话题,我认为春节应该穿行在平时中,就是不要太在意其中的年味道,过的是一种亲情加一个愿望!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