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毒牛奶”凸现中国企业社会困境

[复制链接] 2
回复
87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0-16 16: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中国企业社会爆出震惊世界的“毒牛奶”事件,问题牛奶几乎涵盖了奶制品的全部知名品牌,已至少导致4名婴儿死亡,6200多人罹患结石疾病。这起充分暴露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大事件,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损害员工人身安全的责任事故不同,是产品流入市场因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对消费者人身安全的损害。同时,在这起事件中,媒体也有一则令人气愤的信息:尽管百度已多次否认删除“毒奶粉”信息,和接受奶制品公司金钱后屏蔽对其不利搜索结果的网上传言,但仍旧受到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一、企业社会的良知被狗吃了
  
  主角1:企业
  
  中国企业社会的脆弱,以及企业难以真正基业长青的基本原因,是因为企业主体自身始终明显存在两大硬伤:一是产品质量问题,二是工会机制问题。
  
  一方面,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及对终端的消极影响。
  
  游走于成本与利润之间,企业老板明知故犯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由来已久。虽时有打击之声,但是最近几年依旧时常爆出相关事件。过去在这些此起彼伏的厂商投机浪潮中,缴交罚款之后继续开工挖煤或生产伪劣产品,企业主还是最终的赢家。不过,同样缘于成本与利润的差距,最近一些年,在大企业或投资者挑起的规模竞争中,处于“散、乱、差、脏”地位的多数中小企业和一些中国大企业逐渐招架不住。在食品和小商品领域,中小企业纷纷被大企业收编,以及中国大企业向外资缴械的案例可谓层出不穷。其他领域亦然。
  
  实际生活中,由于在终端渠道存在许多令人生疑和价格混乱的店铺,这使得消费者除了选择成为最为无奈的“刁民”,就是走向外资连锁卖场和内资较具规模的超市。此一消费者心态业经形成为消费习惯,消费者开始逐步接受并信任花上数小时去远程专门采购的日常用品,对家门口的士多店越来越视而不见,最终必然出现国内零售商业一蹶不振的市场表现,洋超市竟如雨后春笋。
  
  如果说中国商业连锁产业的表现具有中国特色,但是在企业社会,连大的生产型企业也加入到生产伪劣产品的行列,这一规模化欺骗市场的过程到底持续了多久?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他们从对零售商业进行拐骗到合谋,也是不争的事实。大企业能够如此明目张胆,其深层次的原因无非是政府监管的无力与放任。
  
  第二方面,不保障员工利益的工会机制及老板的寡言廉耻。
  
  如果说“全世界的企业都没有中国企业自由”,肯定会有人表示反对。但客观地进行比较分析,本人会坚持这样认为。
  
  中国企业的自由,首先表现在老板在企业内部的绝对权方面。由于缺乏基本生存保障和其他便捷的权利机制,包括CEO在内的管理者以及所有的基础员工,除了服从,就是卷铺盖走人。产品质量之祸,事实上从保证老板(产权所有人或完全代管者)绝对权的产权制度确立之初即已埋下。必然,在食品领域普遍存在将“吃不死人”作为老板质量价值观的内心底线,这和空调制造业“只要能制冷”的质量心态是相同的。
  
  可见,在这样的老板心态和柔性监管条件下,中国企业无法长期生存与发展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为套取私人利益,毫无企业责任感的转手出卖行为,也就不足为怪。至少,我们暂时没有听说过中国企业社会出现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类似日本企业家引咎自裁的敢做敢当事迹,却习惯于老板在做错事之后的道歉声中继续做错事。
  
  主角2:政府
  
  一方面,体现为对产品质量监管松紧不一,内外迥然有别。
  
  随免检制度生效期间横行无忌的各种品质的产品,业已充斥整个城市和农村,企业社会的良知因而早已丧失殆尽。同该制度相对应的,不仅是政府严格质检出口商品,而放松劣质产品内销于国内市场;更主要的是,质检工作受限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成为各级质检部门和企业相互之间讨价还价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对企业运营进行严格监管的前提,是至少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其中,多数仅限于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中发生的生命安全事故,鲜少因产品质量出现社会安全事故的。这些政府管制表现,其实同食品安全领域的“吃不死人”标准惊人一致:只要不死人,一切都好办!
  
  难以理解的是,中国企业家的辉煌背后往往是隐藏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责任和原罪,这表现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如巴尔扎克所说:“在巨大的财富后面,隐藏着巨大的罪恶。”
  
  但即便如此,政府在珍惜和维护一些中国式企业家的同时,很多时候会首先选择庇护和隐瞒其恶劣一面,甚至经常是政府重要的公职人员居然在相关企业持有不同比例的干股。一旦闹出人命,迅即东窗事发,切开很难,切开后则势如破竹,往往也是“拔出萝卜扯着泥”。
  
  可见,政府方面因在质量监管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必然导致存在一些贪渎之徒和相关企业老板结成一个有组织的利益整体。
  
  主角3:媒体
  
  大家知道,媒体以及明星和企业沆瀣一气的事迹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其中,以媒体同企业相互勾结、互通有无最为可耻。但是,作为中国宪法确立的社会监督方之一,如果不愿意承担揭露真相和促进企业进步的基本使命的话,那么作为企业社会主角强势方的企业自然更加有恃无恐,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必将更为艰难。
  
  不过,媒体的趋利属性本身并非问题的关键,因为媒体确实受限于政府监管。一旦媒体竞争胜出的手段,不再依赖于政府资源和企业献金,而是依靠其在相应领域的话语权及其真实程度,那么,媒体作为企业社会主角的真正价值一定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当然,企业社会的主角还应该包括最重要的消费者。但是,目前看来,消费者确实还无法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这体现在制度设计、社会保障和公共救济等诸多方面。
  
  二、强化管理指标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
  
  由于企业社会的主角存在着种种问题,无论是新企业或投资者的出现,还是单一企业新管理层的崛起,都证明了中国企业社会各个企业的管理模式之变在未来具有相同的方向:管理社会化。
  
  何谓“管理社会化”?简单地讲,即是产权制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契约委托管理,产权所有人不再亲自去操作企业和经营资产,而是依靠和委托职业经理人团队去管理。也就是说,随着职业化管理团队的介入以及组织能力的综合提升,在具体的战略实施与目标管理活动中,不再是将管理目标当成或有或无的指标,而是首先建立一套必须高度强调管理目标和确保长期收益的综合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因为这套评价体系承载的各项管理目标,既是企业市场化与管理社会化的一种标志,也是企业履现社会责任的基本载体,更是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由于国有企业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契约委托管理,这里本人稍作展开。由于一直以来,政府没有解决好以职权、责任和利益为核心的绩效考核问题,且人为地将经济指标放在了对国企经营者考核的第一位,这种短视属性始终导致对管理者进行综合评价的机制十分不合理。因为追求经济利益不应损害社会利益,过分强调经济指标必然滋生经济掠夺行为;而重视高额收益以及必然出现的管理者贪腐,又似孪生兄弟。这既是中国国有企业走向行业垄断和市场独占的根本原因,也是国有企业在顶点阶段容易因外资介入而出现瞬间崩塌的主要内部威胁。非国有企业老板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实从本质上讲,是同国有企业完全一致的。不同之处,是老板应当高瞻远瞩地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主动地选择规范管理之路,积极地追求满足各项管理指标要求的利润目标。
  
  三、转变短视的利润导向,正确认识资本运营和整合管理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过于强调利润导向,为此,甚至许多企业冒险触犯刑律。其中,中小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上市公司造假也难以避免。
  
  一方面,大企业的资本扩张尽管对中小企业是挑战,但也是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机会。
  
  就中小企业而言,对同一市场的竞争,往往不及大企业和外资方。这体现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几乎同大企业、外资的资本运营息息相关。不过,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企业规模化之路是比较单一的。除了央企和大型国企属于“全国一盘棋”之外,众多民营的、外资的大企业事实上仅仅是依靠资本扩张得以实现的。其中,中国企业扩张之路最常见的直接与快捷方式,是跨区域的行业并购。比如,奶业巨头蒙牛、啤酒巨头华润,都是如此。
  
  客观地说,“整合”这个词汇,在企业社会的过去一些年可谓时尚至极;但是,中国企业走资本扩张之路远未进入真正的整合时代。中国企业向往的尽管是整合运营,实际上追求的却是规模竞争能力的提升。出现“毒牛奶”事件,应该是中国特色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既说明了整合运营的重要性,也同时为大企业实现整合运营提出难题,更说明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为什么这样说?
  
  通过考察中国资本运营的众多案例,我们发现,几乎每一家较为市场化的大型企业同时又都是资本扩张型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基本上均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套路在出牌。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严厉的利润指标或投资回报率,“两个基本点”是指投资方迅速控制目标企业的股份和占据核心管理岗位。
  
  问题就出在“一个中心”上。由于目标企业多数存在一定的资不抵债等问题,甚至有的上市公司已经濒临摘牌,投资方急切地希望获得盈利,必然会采取很多非常规的经营手段。排除一些投资方造假报表事件,多数核心管理层都会采取变卖部分固定资产、出租厂房等策略。由于这些方式毕竟难以很快改变原企业“经营不善”的本质问题,相关产品就已经开始通过投资方既有的或新建的渠道流入社会,但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些产品的质量安全责任必然转嫁为由资本运营者承担。
  
  在“一个中心”的压力下,资本运营者及其委托管理人放任出现类似“毒牛奶”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仍旧是基于对市场的考虑,而不得不忽略或放慢整合管理的节奏。尽管市场并非瞬息万变,但资本江湖从来都是风起云涌。比如,1995年,惠而浦购入顺德蚬华由于采取休克鱼式整合运营方式,无意中给了格兰仕转型崛起之机。不过,即便如此,从格兰仕走上资本扩之路后,今天的它依旧无法摆脱资本收益和整合运营相矛盾的怪圈,即便它一直不申请进入股市。
  
  人人都喊“整合运营”,但是,由于整合运营是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结合企业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做好尤其难。对于多数走资本扩张之路的企业,具体来说,做整合运营首先就必须要面临一个母公司机关化的问题,其弊端通常是显而易见的。把握不当,则必然出现:严管(比如各项指标严格到位)的话,可能导致整合目标与管理指标本末倒置,一度成为旷日持久的“人整人”,错失市场机会;放松(比如过分重视营收考核却放任管理指标)的话,可能导致整合架构形同虚设,一人化组织和利润导向必然同时出现,严重挫伤组织整体的均衡机能。
  
  就企业做大、做强和做长策略的三者关系出发,至少,和国外企业将资本运营作为一种战略手段相比,中国多数企业没有经过对自身的长期经营与管理积淀,又对利润显得过于贪婪,管理方面必然十分毛糙。比较而言,国外企业正好相反,比如连锁快餐企业首先强调考核各项管理指标,然后才是利润目标。当然,本文暂不探讨大企业治理问题。
  
  正因为资本运营和管理整合的困境,这至少说明,中国很多传统产业,特别是食品和小型产品领域,更适合中小企业市场模式。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正确认识自身和市场,准确把握产品核心价值和提升产品特色,在一般产品领域远较大企业更具优势。
  
  前面谈到了企业家心态和企业行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生产链层面的问题,在食品和小型产品领域出现大企业是弊大于利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典型例证。
  
  比较而言,为什么中国相关大企业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绝非偶然。这不仅是取决于企业家心态,也产生于企业行为。在食品和小型产品领域的中国大企业,其发展速度之快是超乎寻常的,和国外优秀企业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存在很大差距。
  
  从资本运营之后的管理整合(重组)来分析,由于母公司追求的是投资收益,一般来说,投资方仅仅派出1-3名管理者去接管企业,控制重要的人事、资产和财务职权,而对实际生产运营中的很多环节未必就那么重视。在这一运作模式下,除了成本测算和利润考核,很多时候这几名管理者甚至连食品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工序、质量检测、渠道质量控制等等,都不会很关注。一旦首席管理者自身对行业和产品缺乏了解,又缺乏良好的生产管理架构,更过于受到营收的重要影响,则由任何一个生产环节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都会很大。
  
  可见,中小企业在食品和小型产品领域不仅可以生存,反而是大有可为。其具有的许多精细管理的优势,以及在配方、技术等方面的独到,是大企业无法短期模拟与整合的。
  
  结合中国企业社会现实,本人认为,资产规模并非竞争良方,把握和抢占市场才是唯一出路。同时,只有实现企业社会化,企业才真诚地买了客户的帐,客户才会真正忠诚地买企业的帐。否则,企业除了高唱独占之戏,就是随时被市场淘汰。
沙发
发表于 2008-10-17 08:38:29 | 只看该作者
深刻!
但是抢占市场又不是所有的企业可以完成的。
板凳
发表于 2008-10-19 16:15:58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实现企业社会化,企业才真诚地买了客户的帐,客户才会真正忠诚地买企业的帐。)

这条路中国企业还是任重道远。好多企业家在面对极大利益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考虑人还有良知二字!更不要说困境是的抉择。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