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郑梦宪之死鸣警中国企业家[讨论]

[复制链接] 0
回复
91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9-15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郑梦宪之死鸣警中国企业家
  
原文:《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于保平  2003年8月20日
  
     郑梦宪之死鸣警中国企业家心理暗疾
  不是性,不是酗酒,是越来越严重的职业压力

   头脑得尽胸中云梦方可与神仙吟诗。
  当地时间2003年8月4日凌晨,韩国现代集团所属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跳楼归去———解脱了自我。
  “压力是工作的一部分。”很多企业家愿意这样说自己紧张的生活。但公司总裁们似乎愿意在重压之下用这种极端的极端方式了然一切。郑梦宪在困顿中解脱,2003年6月23日温州市浙江东方集团副总经理朱永龙因长期精神抑郁自杀身亡。此前,1993年3月9日,上海大众公司总经理方宏跳楼身亡。
  入世后的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高涨的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愈加突出———公司高管和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有病”的总经理们
  “类似郑梦宪等的自杀,可以断定他们在自杀以前已经长时间患有抑郁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系主任季建林教授分析说,在患有抑郁症的情况下,如果压力超出了个人承受的范围,精神就可能崩溃,从而寻求最极端的解决方式———自杀。作为研究自杀问题的专家,季建林曾经为一些企业老总把脉。
  “我可以这样说,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包括相当的一部分公司高管中,80%的人是‘有病’的。”心理学博士、上海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俊语出惊人。其判断来自中国企业家所生存的环境。目前,中国已经是高自杀率的国家,卫生部曾经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自杀率大约为十万分之二十三,远超过世界平均的十万分之十三。
  “压力很大,经常感到疲惫不堪。”这是记者所访企业家和公司高管们经常性的抱怨。事实上,现在的企业家确实压力很大,尤其是一些国企的老总。
  “社会的急剧变化,整个商业环境非常复杂,国企改制过程中留下很多无奈的东西,这些对企业家影响甚大。”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的首席顾问张西超分析说,中外合资企业中,高额的投资与外方要求回报的性急以及来自市场和企业“内部”的竞争,都使得今天的老总们生活在“高压”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今年做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中揭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情绪健康问题非常需要引起重视。
  调查显示,87.4%的企业经营者感到“压力很大”。与工作压力大相关的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症状在不少企业经营者的身上出现,“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的有关症状的比重分别是:“烦躁易怒(70.5%)”、“疲惫不堪(62.7%)”、“心情沮丧(37.6%)”、“疑虑重重(33.1%)”、“挫折感强(28.6%)”和“悲观失望(16.5%)”。
  但是当企业家经营者遇到情绪健康问题时,他们的解脱方式尤其值得注意。对于“当工作中遇到麻烦,心情不佳时,您最愿意与谁交流”的问题,有42%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独自忍受,一般不跟他人交流”。选择“家人”交流为40.5%,而选择心理咨询专家求得帮助仅为2.6%。
  与此同时,一些与工作压力大有关的慢性疾病在企业经营者中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1994年相比,几种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症、慢性胃炎等的患病比重还呈上升趋势。
  “企业家和公司高管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宣泄压力的途径是很有限的,自身调节能力和方式很有限,而且帮助他们宣泄的支持系统比较差。”张伟俊说,在商业竞争愈加复杂和激烈的情况下,“有病”的公司高管们必须“求医问药”了,“企业家是国家的财富,如果他们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他们的判断和决策能是健康的吗?”

  总裁教练
  但企业家们的面子问题往往使得他们不愿意正视和承认自己的心理疾患,比如在上述的调查中,企业家们认为自己身心健康表示“很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分别占13.3%和44.8%,表示“一般”的占28.4%,这与企业家们描述自身症状的比例不一致,这导致了一些企业经营者错过治疗机会而走上绝路,当初上海大众公司总经理方宏在事业顶峰的时候纵身跳楼属此种原因。
  企业家们不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顾问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对心理咨询人员的不信任。
  “国家关于心理从业人员的法律规定,比如关于保密协议的不完善限制了企业家们寻求帮助的途径。”张西超说,其实从心理咨询的需求量来说,企业家和一般的人群是差不多的,甚至中层管理人员比较企业家的需求更多一点。
  实际的问题还有,中国心理咨询人员整体素质的低下不能满足企业界心理咨询的需求。
  “心理咨询是非常专业的工作,中国现在从事临床咨询的心理从业人员少,中国现有的精神心理医生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适应一个急剧变化中的社会的需要。”张伟俊说,对于专业的企业心理咨询工作者,要求了解中国的企业和企业运作、中国的企业家。目前很多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很多来自教育、行政系统,只是把政治工作心理化一些,思想工作心理化一些而已,“中国急剧的变化,心理需求成倍的增长,但中国真正的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增加不多。”
  几年前哈佛医学院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仅有大约9200名心理医生。而美国的人口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大约有34500名心理医生和60000名心理学家。
  “不仅数量上没有改变多少,质量上也没有改变多少。”张伟俊认为专业的企业心理咨询要改变“好人好事的热线式的方式”,这种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总裁级的企业家的心理咨询需求。
  “总裁会拿起电话打热线么,热线电话能解决压力过大造成的心力衰竭问题么?”
  张伟俊建议,中国企业中应设立“总裁教练(ExecutiveCoach)”职位,这个教练不是教老总管理,而是教他怎样处理,如何认识自己。对于企业家而言,他可以对教练讲一些不能对其他任何人讲的东西。企业经营者们要改变认为自己拥有无穷的精力和能力,可以胜任一切、完成一切的可笑想法。
  张伟俊举例说,中国目前的运动员配备了心理教练,帮助他们克服在世界大赛中的压力,“毫无疑问中国运动员在世界竞技场上取得优异成绩也有心理教练的功劳。”中国的企业家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参与竞技的“运动员”配备专业的“教练”也是理所当然。
  “对总裁要身心同治。”但作为教练难处在于对教练的要求很高,“他要懂心理,也要懂企业管理,最好有过企业运营和实际管理的经验,用企业家的语言解决企业家的心理问题”,无疑这样人才极其缺乏。

  EAP
  “不仅是企业总裁,企业里的员工也同样需要心理干预。”
  张西超说,在企业对员工业绩的要求、并购、重组、破产、安全等压力下,公司员工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企业员工若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便会失去工作热情、工作情绪低下,进而工作效率、工作满意度、客户服务质量降低。
  “当前社会工作压力的持续上升、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多种因素已对企业员工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张西超说,企业管理中需要大力推行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AssistantProgramEAP)。EAP服务是历经发达国家多年实践证明了的解决职业心理健康的最好方案,目前,财富500强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为员工提供EAP服务。
  张西超说,EAP通过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改善工作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自信心、有效处理同事/客户关系、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克服不良嗜好等,使企业在下述方面获得很大收益:节省招聘费用、节省培训开支、减少错误解聘、提高组织的公众形象、改善组织气氛、提高员工士气、改进生产管理等。
  到目前,EAP服务也正逐渐得到国内公司的青睐。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已经为联想实施了EAP项目,并正为国家开发银行、大亚湾核电站等实施员工心理培训计划。
  一项研究表明,企业为EAP投入1美元,可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5-16美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