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SHA:600561,简称“江西长运”),前身是国有江西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几代人以艰辛努力,从一家居于一隅的江西地方性小企业,以地段优势、政府扶持和略胜一筹的购并策略在竞争混乱的市场中不断壮大,并获得上市资格,成为业内首家上市公司,被誉为“公路客运第一股”。董事长张平1((简称“张氏”)先生因而获得当地政府和交通部的多项殊荣。 截至2008年6月底,江西长运拥有客运站场18个,运营建制车辆1700余辆,经营线路653条,占据了南昌市跨省、跨区道路旅客运输市场85%以上和江西省高速公路客运市场66%以上的份额,在南昌市于2001年初就已具有绝对的垄断与独占地位。 不过,身披“上市公司”外衣的江西长运不仅没有完成对资本型企业的转变,也始终保有国有企业的种种恶习,其名下的分、子公司及车站普遍不具有市场化因素。事实上,江西长运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把持着国有股权,构成江西长运的控制父权,越来越警惕地监护着南昌市这部分国有资产——这一紧箍咒好比一道若隐若现的权力主线,决定着张氏及其核心管理层选择的资本主义时代2(后称“张氏江西长运”和“张氏集团”)的光荣与遗憾。也许,这也是江西长运未来全面步入革新之路的最合适端口;如果不是的话,那肯定是一些难以预测的、可能导致其他危机的非市场力量在左右。 一方面,为实现集约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多年来,张氏江西长运始终顽固地发力于“资产、资金、资本”等超常规发展内容,尽管最近两年利润水平开始逐年下降,仍旧近乎不计后果地推行控股型购并战略;另一方面,在最有基础的阶段,张氏集团充分享用独占膏腴,不思变革与创新,除了对客户雁过拔毛和服务管理“无为而治”之外,多数时候连基础管理也懒得顾及,以至于明显落后于本省一些地级市运输公司,在自负中过早堕入管理衰老期:多数时候,如果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搞突击,如果不是有当地媒体众多的口诛笔伐,以及某专家在声嘶力竭地呼吁他们首先务必要抓好主营和坚持优化现场管理,如果不是该司不被重用但具有一定的市场化特质和学习能力的普通管理者采纳专家建议,其主要车站的基本形象和服务质量也将不会有任何变化。 由此,本人试着分析张氏江西长运的四个不同阶段或部分,以检验张氏集团全局战略的功过是非。但暂时不打算彻底还原江西长运的总体发展原貌,并保留公开对该司上市至今的收入与投资进行比较分析的数据资料。仅为一家之言,文责自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