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求:食用油市场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5
回复
40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9-9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食用油市场调查报告,,,谢
沙发
发表于 2003-9-18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联系南方都市报。

以下是引用黑X企鹅在2003-9-9 16:55:00的发言:
食用油市场调查报告,,,谢


好像他们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专题。我曾经读过,可能对你有帮助。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3-9-18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跪谢
4
发表于 2003-9-23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查分析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食品烟草/食品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时间:2000年
调查机构:北京东方兴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来源:点食成金

报告内容:

  北京东方兴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写的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同外国食用油生产企业相比,我国食用油无论是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上都缺乏竞争力,使得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食用油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能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的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我国有着丰富的油料资源(如大豆、花生、油菜、向日葵、玉米、棉子等),且分布面积较广。大豆主要位于东北及华北和黄淮地区,其中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辽宁、江苏和河北等8省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花生主要产区为山东、广东、河北、广西、辽宁、四川、安徽、江苏;油菜籽主产区分布于长江与黄淮流域之间和西北地区。目前我国油料作物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长期以来,我国食用油消费水平较低,1978年我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仅为1.6公斤。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增长很快,人均食用油消费保持在以每5年增加1公斤的速度增长。1993年我国人均年消费植物油6.87公斤,1998年为8.47公斤,而2000年人均已达9.10公斤,年消费总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相应刺激和提高了我国食用油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近20年来,我国食用油行业在深挖自身潜力的同时,逐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引进了国外的设备、技术与资金。目前我国已拥有乡镇以上食用油生产企业5846家,其中三资企业200多家,7家进入全国500家最大三资企业行列,2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油料年加工能力达800多万吨,其中精炼能力为600万吨。但是同外国食用油生产企业相比,无论是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上我国食用油都缺乏竞争力,使得每年仍需大量进口。从1997年-2000年的统计结果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油脂进口量逐渐呈下降趋势,但仍然维持在百万吨以上,1997年进口量为274.8万吨,2000年同1997年相比虽有大幅度下降,但仍有179.1万吨之多。

  东方兴企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导致目前我国油脂油料长期需要进口: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市场需求增长过快,且油料品质较差。如我国的油菜籽除北方和青海、西藏的春油菜籽的出油率和加拿大较接近外,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油菜籽的含油率比加拿大、澳大利亚低2%-3%,且含水率、芥酸、硫甙含量等也比国际上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食用油行业结构不合理。首先,行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多数油厂规模较小,处理量30吨、50吨、100吨的油厂占相当比例,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加之技术装备落后,开发与产业化程度较低和产品品种单一,导致成本偏高。2000年我国食用油行业的亏损率达31.5%;该行业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到86.6%,而大企业仅为3.9%,但是大企业的产值却占到整个行业(约为696亿元)的27.9%。其次,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由于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竞争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发展需要,虽然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数量占到全行业企业数量的59.9%,但是其销售收入之和仅占全行业的37.4%。以过去曾主导过全国市场的黑龙江油脂加工行业为例,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目前开工率为78.4%,而实际生产时间平均不到3个月,真正盈利的企业仅有七八家。而占行业数量不到10%的三资企业的销售额却占全行业的近1/3。这说明目前我国食用油行业的产业结构亟须调整,特别是要加大对国有及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对于经营规模孝技术力量差的长期亏损企业该“放”的则“放”,同时要做好企业的改制与重组工作,彻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资源的配置化程度,优化行业结构,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未来我国食用油市场将有四个发展趋势。

  ◆ 一是我国食用油市场较为复杂,要想成为全国性的品牌,必须要有系列化的产品品种作为重要的支撑点。我国地域广大,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的生长,加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选用的油料作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食用油的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如花生油、菜籽油、葵花子油、豆油、棉子油以及近年来新开发的粟米油等。从产量上来看,主要是菜籽油、豆油和花生油,前年这三个品种的产量分别为405万吨、305万吨和210万吨,占食用油总产量的84.4%,但由于不同的食用油其所含营养成分不同,以及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同,如北京人多爱色拉油,广州人多爱花生油,成都人偏爱菜籽油,而上海人的口味则较为丰富,色拉油、豆油和调和油并驾齐驱,食用油品牌要想成为全国性的品牌,必须要有系列化的产品品种作为重要的支撑点。

  ◆ 二是国内食用油市场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整个油脂市场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食用油的价格下调将是必然的趋势。近年来,虽然我国人均食用油消费每五年增加1公斤,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但由于国内油料连年丰收,国际油脂油料市场货源充足,并保持着较高的进口水平,使得市场供给增长速度明显大于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导致我国食用油价格呈现持续低迷状态,市场上主要的食用油品种的零售价几乎接近了成本价。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油脂油料市场对我国食用油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根据与世贸组织达成的协议,我国将逐年提高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等的进口关税配额,而且关税将逐年下降,国外大批量、低价位的油脂将对国内食用油市场形成很大的冲击,价格下调将是必然的趋势。

  ◆ 三是我国食用油行业的两极分化趋势将更加凸显,以金龙鱼、福临门为首的行业巨头将长期独霸我国食用油市常近年来我国食用油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随着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品牌消费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且价格战的“枪声”依稀可见。从去年8月初开始,全国各地大商场超市包装食用油价格全面下调,福临门、金龙鱼、海狮等上百家食用油品牌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部分品牌甚至超过了8%。在一些地方,5升食用油价格降至23元,已基本接近28元的平均成本,有关人员指出这可能是行业几大巨头的联合“清洗”活动,这意味着将来中小企业在食用油行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校东方兴企认为,不排除我国食用油市场重新洗牌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来自三个方面:首先,行业内资本的重新整合或行业内外资本的结合。中粮集团从金龙鱼的撤出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而且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行业内资本将会进一步整合或与行业外的资本借壳进入;其次,行业外资本的进入。由于近年来我国食用油行业特别是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的增长较快,吸引了许多资本的眼光,本身食用油行业进入的技术壁垒并不高,高的是进入的资本壁垒。随着我国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的稀缺性程度已大大降低;第三,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的进入。面对我国极其广阔的食用油发展空间,国际巨鳄们一定不会轻易放过。如以直接身份进入的金龙鱼和以间接身份进入的ADM公司。四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的包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香港、新加坡和日本,小包装食用油已占当地食用油市场销售的50-60%。目前我国食用油市场仍以散装为主,占90%以上。虽然我国小包装食用油的起步较晚,年销售量仅为120万吨,但是市场的发展较快:其品牌发展较快,目前全国已有400-500个之多;其销售量增长较快,尤其是大城市,在我国食用油市场中,小包装食用油的比重仅为10%,但在大城市中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份额已达60%,也就是说对于许多城市居民而言,购买小包装食用油已不再是人们的奢侈消费。

  据调查,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呈现如下主要特点:首先,总体上讲我国食用油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均消费总量仍不到发达国家的1/3。从食用量的差异性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差别,而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前年城市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已接近15公斤,一些大中城市更高,而占总人口80%的农村仅为4公斤左右。二是品种结构之间的差异,北京居民色拉油的消费量较高,月平均消费量为3公斤,而成都对菜籽油的消费量最大。其次,从30个中心城市的居民对食用油的购买地点来看,绝大多数消费者将超市作为其购买食用油的首选,占64.8%,而人们购买食用油的传统地点菜市场粮油店比例大为下降,仅占16.6%。第三,中年女性是食用油的主要购买人群,占被访者的65.4%。

  长期以来,散装油占据了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绝大部分市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包装食用植物油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市场上有大小品牌400-500个之多。北京东方兴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提供的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从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发展来看,形成了“多元论”的市场竞争策略。

  调查显示,食用油行业特别是小包装食用油是我国食品行业中增长较快的一个门类,从其市场发展来看,形成了“多元论”的市场竞争策略:

  ◆ 一是“吃螃蟹”论。一般来讲,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与其风险性成正比,风险程度越高,意味着其可能的收益率也高,这对企业家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而成功企业家的特质便在于敢于冒风险,而且是成功地实现收益的最大化。10年前,我国食用油行业还基本上是散装油的市场,市面上到处充斥着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而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应该说当时有此意识人并不在少数,但对于未来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前景很多人吃不准。新加坡郭氏兄弟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考察,认为小包装食用油在我国肯定会有巨大的市场,于是于1990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成为我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中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开始了我国第一个小包装食用油品牌──金龙鱼的生产,虽然之后有其他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陆续进入了市场,但金龙鱼始终牢牢地控制了整个市场的主动权。目前金龙鱼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1.5%,如果再加上金龙鱼旗下的胡姬花、鲤鱼等13个品牌,几乎占据了整个小包装食用油的半壁江山;前年我国小包装食用油的销售总额约为100亿元,而金龙鱼及其下品牌的销售额就达近40亿元。

  ◆ 二是“切蛋糕”论。市场好比一个大“蛋糕”,谁都想分得较大的份额。

  而获得理想市场份额的关键是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才能使市场重新洗牌。继金龙鱼第一个“吃螃蟹”后,福临门、厨宝、鲁花等许多品牌也先后出现,欲从金龙鱼的“嘴里抢食”,至于能“抢”多少,得“快切”,而“快切”的办法就是要有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去年底中粮集团宣布从金龙鱼撤资,并提出拟用3年时间将旗下主流品牌福临门打造成国内食用油第一品牌;今年4月份中粮集团又与美国ADM公司、新加坡专业油脂公司等国际巨头联手,这都表明该集团正在加快“切蛋糕”的速度。

  ◆ 三是“资本论”。食用油企业不仅经营成本非常高,而且风险性也特别大,从原料采购到销售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来保证。例如在原料收购环节上,由于油脂原料的生产期较短,一年只有1/4的时间处于生产期,而且价格随国际市场行情变动较大,资金若不充裕则容易错过油料的最低购入价格,造成生产成本高于竞争对手;再如要降低生产成本则要提高企业的规模化经营程度,而规模化经营则以强大的销售力为基础,这些都需要充足的资本来支撑。这一切都表明食用油行业是一个起点高、靠资本运营的行业,而无论是金龙鱼、福临门还是鲁花其成功的背后靠的都是“资本”的铁的意志,如福临门背靠中粮集团、ADM公司和Wilmar三大资本。

  在新的消费观念的冲击下,小包装食用油行业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有关专家也预测,到2003年,我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销售额将达240亿元,到2008年将增至500亿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食用油行业经历了一个结构不断优化与重组的过程,一是非“公”字号企业逐渐进入市场,并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在提高了市场竞争程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规模和效益;二是小包装食用油的出现使一批全国性的品牌应运而生,并显现出其很多突出的优势:首先,小包装食用油极大地扩大了食用油的销售范围,形成了一批包括金龙鱼、福临门等在内的全国性品牌;大多数散装油则由于包装原因,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容易变质,并产生对人身体有害的黄曲霉素、胆固醇以及各种杂质,使得其销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其次,虽然目前我国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份额相对于散装油市场而言还较小,但小包装食用油企业的成长速度相当快,与大多散装食用油无人知晓、缺乏消费忠诚度的状况相比,小包装食用油不仅在消费者中拥有相当高的品牌知名度,而且还有相当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调查显示:在全国30个中心城市中,以金龙鱼、福临门等为首的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产生了较高美誉度和忠诚度。因此从小包装与散装油的竞争比较来看,形成了较大的差异:散装油的竞争较为分散,以区域竞争为主,而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竞争则相当激烈,而且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有逐步进入寡头垄断的竞争趋向;从销售收入可以看出,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品牌(除第三品牌2000年较1999年的增长幅度较大外)的差距。

  第三,小包装食用油的工艺先进。小包装食用油一般要经过过滤、洗涤等多道工序,去除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大豆色拉油精选高蛋白大豆,需经过脱杂、脱酸等8道工序,彻底清除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具有抗衰老、增强记忆等作用。因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用油的健康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加之目前市场上不断出现散装油的质量问题,更使得人们增加了对小包装食用油的选择。目前,北京和青岛等城市为了保证食用油的安全性,已经取消了二级油或散装油的销售。
5
发表于 2003-9-23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食用油行业研究分析


报告出处:益普索(中国)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03-07-24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饮食
调查机构:益普索(中国)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来源:益普索(中国)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内容:

行业概况

  食用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粮油市场的逐步开放,食用油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无论是食用油的品种、质量,还是生产能力、加工工艺、设备和技术水平等都得到了相当水平的发展。目前为止,我国油脂加工企业3300多家,其中粮食系统1500多家,总制备能力达到5000-5500万吨。

  食用油行业是一个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据资料显示,国内约有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占总数7.5%的企业,但是与世界食用油大国相比,我国食用油行业的集中程度还不够高,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小型厂家。在未来,大型厂家的兼并和众多小型厂家的灭亡,必然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市场状况

  近年来,我国食用油供求状况总体是生产、消费都处于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国内食用油行业的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进口量达到50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量达到8.5至8.8公斤。农村市场以消费二级油为主,占到消费总量的65%,而城市则以精制油为主,仅有约20%的城市居民购买消费二级油。

  目前中国食用油市场中,小包装的食用油市场约占整个食用油市场的15%,其它都是散装油。小包装油是指容量在5公斤左右及5公斤以下的瓶装食用油,散装油一般为180公斤一桶。

 

  根据对国内十大城市食用油市场品牌分析,"福临门"和"金龙鱼"的市场分布较广,位居各大品牌市场占有率前列。各地区的品牌营销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不同城市拥有各自占绝对优势的品牌,如上海的"海狮"、北京的"火鸟"、济南的"鲁花"等。

  从食用油的种类上分,大豆油最多,占到市场总量的40%,其他依次为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从地域上分,东北、华北主要是大豆油,长江流域主要是菜籽油,西北主要是棉籽油,山东及两广、福建主要是花生油。

 

竞争格局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粮食系统食用油厂家曾经一度垄断了食用油行业,厂家数量多,规模小,都未形成规模经济效应。90年代后期,以郭氏兄弟为代表的境外财团开始在中国食油行业进行投资,大量的合资企业在沿海地区建成,规模较大,设备先进,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都大大丰富了食用油市场。同时,乡镇、集体等经济形式的企业也纷纷进入该行业,到目前中国食用油行业已结束了粮食系统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国有、合资、乡镇、集体共存的竞争格局。

  由于外资企业生产规模大、设备先进、产品质量好、品种齐全,因此在国内的食用油市场上普遍具有优势,统计数据显示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中,仅占9%的外资和独资企业占到了30%以上的行业总销售收入。

  在行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食用油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表现在集团化、原材料、企业规模、加工成本、资金实力、品牌优势等几个方面。

 

影响行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于食用油行业来说,影响行业竞争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材料、相关行业发展、国家政策等方面。

  原材料在食用油行业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否取得质优价廉的原材料对企业来说,是在竞争中生存的关键要素之一。尤其对于不具备油脂制备能力的精炼油厂,获取足够的毛油进口,可以使产品价格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副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如豆粕、磷脂和脱溴馏出物、人造奶油、起酥油等,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该市场正处于导入期,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对食用油行业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国家政策方面,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进口关税总配额为579.7万吨,这在我国油脂进口历史上是最大的一次,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2003年总配额上升到643.7万吨,使得国内市场上国产油料、进口油料和进口毛油之间的竟争将更为激烈。

  2002年上半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食用油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被列入目录之内的产品,其生产企业要通过产品加工全过程多个环节的严格审查后方能获得为期3年的生产许可证。2002年5月,各有关部门对食用油生产标准做了较大修订,在杂质、水分等各项指标的要求方面比旧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2003年8月1日起,食用油生产将采取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市场。

  其他方面,如企业的生产规模、消费者偏好变化等,也将会对食用油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6
发表于 2003-11-24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