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 关注“后奥运时代”的国民心理走向

[复制链接] 5
回复
74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8-1 21:3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奥运会再有一周就要在中国北京隆重开幕了!这是一个13亿中国人期待已久的重要事件,当她确确实实要在我们面前启幕的时候,很多人特别是历届申奥的直接参与者、奥运场馆及相应软硬件的设计者与制造者、各奥运比赛城市特别是首都北京的千百万市民,都会有一种恍如昨天、苦尽甘来或百感交集等复杂的心理感受。十年前还被世界上很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在中华民族的百折不挠与智慧能干面前逆转为可能与可行,这些都无疑给正在奋进中的国民以巨大的心理激励,也是对近百年来国民心理备受外辱内患的一种很好的心理矫正。从这些角度来观察,尤其是奥运会还没有正式拉开帷幕的角度来说,奥运会的召开对于振奋人心和鼓舞士气,其积极效应是极为巨大的。

但我们在充分感知、十分肯定奥运对于中国国民心理的正面影响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当大幕卸去、当焦点散去、当掌声远去的时候,我们进入的是更长的“后奥运时代”,在那个时候,国民的心理还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饱满、自信、阳光和向上吗?我的回答是但愿如此却未必如此!

从文明的发展历史来说,作为一种群居的、有智慧的高等社会动物,人类自诞生开始,就有着各种“图腾式”的集体活动,表达的是对天地的尊敬、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同类的沟通。这些图腾式集体活动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而奥运会只是人类走到近现代才诞生的一种规模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图腾仪式之一,她所倡导的和平、平等、宽容、竞争的基本理念对于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的人民来说,更具有特别的心理慰籍与心理追求的意义。

从过往历史来看,类似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事件对于人民心理的影响在一个长的历史周期里,有正面为主的,也有负面因素较大的。象1970年在日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世博会)就对整个日本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具有极大的标志性意义。因为从二战结束日本战败并被美国占领以后,日本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方面的所有“话语权”都在美国人的手里,他们太需要一个实体性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不是窝囊废,来证明自己作为一个民族应该享有的起码尊严!大阪的博览会让他们实现了夙愿,让他们勇敢而骄傲地抬起头来,十年以后甚至敢于公开对美国人说“不”了;但也同样是这一事件,使得日本人的自大心理渐渐达到了一个癫狂的状态,很快就有了“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甚至叫嚣要“购买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了。可叹的是在随后的岁月里,日本人却又尝到了自大自狂的苦果,在被美国人掀起的数字经济狂潮远远抛在后面以后,现在正在经历着长达十年的心理煎熬!

以上的事例以及其它的相关事例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民族的重大事件对于国民的心理既具有催振作用,但如果没有很好地予以规划与引导,也会出现摧残或萎靡的负面效应!关键是在策划、发动和举行这些重大活动时,要有整体的认知、客观的评价与系统的引导,如此才有可能让民众在重大事件中最大程度地增强正面的信心,同时最大程度地消弭负面的影响。

回到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的话题,其正面的积极意义我没有必要多讲了,这篇文章着重关注的是奥运以后,我国国民心理的走向问题,这一点关乎着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第一个需要关注的是国民有可能出现的“无目标感”心理状态的出现。其实目标无论大小、无论好坏,只要你信了,你自己认为有价值,那么对于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有其巨大的特殊性,特殊一是这是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而且东西南北差异巨大;特殊二是中国绝大多数人是无神论者,虽然有的人说自己信仰佛教,但较多的信徒是“伪信”而非“虔信”,与西方的基督教徒有着本质差别,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并没有一个绝大多数人指向一致的内心终极信仰。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国民的大的“终极目标”的建立就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办到。虽然本人也非常向往共产主义的美好明天,但显然与今天的现实状况相隔N个世纪的距离。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凝聚人心的往往还是一些“具象性”的事件而非“抽象性”的神灵,“奥运会”就适时地扮演了国民心理很好的“导航人”的角色。相对于中国人过去普遍的心理情境,这次北京奥运会将会对国人的开放心理、包容心理、自爱心理与自强心理都有着极大的洗涤与提升,在奥运举办以前及过程之中这些变化将会更加明显。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国文化并非真正的“自省式”的文化,因而我们的很多变化是因应“世事”的变化而非追随“内心”的变化。当他人的目光不再聚焦到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最容易失去方向感,变得没有了追求,没有了目标。所以,从民族前进的持续动力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持续的目标”,而这种持续目标的提炼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对于中国人来说,目标的描述既不能太空、又不能太实,这中间火候的把握与拿捏是十分艺术的。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运用在奥运前与奥运中是合适的,但在奥运以后,在别人不再特别对待北京与中国的时候,怎样把这个比较抽象与国际化的口号“具象与内化”到13亿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形成持续的追求目标就变得十分紧迫与重要了。这里要强调的是奥运以后不能出现国人心灵的“真空地带”,要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愿景来很好地加以衔接。

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就是有可能迅速膨胀的自大心理的产生。不错,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确实走过了许多国家需要六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这很值得我们自豪与骄傲!世界以奥运会的盛举来奖赏中国人民,这对受压抑、受歧视多年的国人来说,确实是自信心的一个极大提升。但问题是我们在此种情况之下,也极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自恃清高,甚至变得不可一世!就象当年的日本人一样。自大的表现在于无法静心去分析与判断自己与他人的优劣上下,盲目地把评判的天平倾向于与己有利的一方。殊不知当你的内心世界已经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的五官所感受到的客观世界会按照你的心理要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她未必是真正的客观世界的原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与听到有的人无视中美之间160的人均收入差异,无视中日之间13的能源消耗差距,更无视中西之间1N的文明素质的差别,经常以一种轻视甚至鄙夷的神情去议论这些国家,嘲弄他们的人民,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自大倾向。这种自大倾向有可能在奥运以后长久地停留在某些人的心里,并指导着他们的行动。如果只是少数人这样也就罢了,但如果这种倾向蔓延到社会的主流人群,尤其是扎根于政府官员与商业精英的大脑之中的话,那就会酿成整个民族的大不幸了。

第三个需要关注的是民族心理产生巨大分歧与根本异化的可能。从组织文化的理论来说,任何一个组织内部都会有各种相异甚至相反的诉求与目标,当这些彼此不同的目标各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而彼此不相融合的时候,作为组织的领袖或领导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洞悉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求同存异,提出一个“超级利益目标”,让她凌驾于所有分歧利益之上,从而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凝聚人心,促进人群共同前进!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二战之前的苏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不共戴天,却能够在二战中携手攻击柏林,是因为他们双方虽然都认为对方邪恶,却也认为对方没有新滋生的法西斯更邪恶,在共同对付法西斯这样一个“超级利益目标”的大愿景下,苏美两国从敌手走向了盟军;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也是在面临“日本法西斯”邪恶势力的笼罩下而走到一起来的,也是一种“超级利益目标”。但问题是“超级利益目标”在特定时期是有效的,是集聚人心的,但当特定情况发生变化或共同危险解除以后,群体就又有可能回复到各自为政、各自逐利的老路上面去了,上面例举的苏美联盟和国共合作也同时是这一方面的例子。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严峻的课题:怎样维持“超级利益目标”的生命力或者适时提出更好的“超级利益目标”?其实这一问题不仅针对于奥运会,对于今天的四川震区的重建来说,此方面的思考也相当适用。震后一个月是人民洒泪、牺牲、忘我、奉献的一个月,但当时间流逝三个月以后,共同的敌人“自然灾害”渐渐远去,随之而来的就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同样的担忧当然也存在于奥运会这一民族盛举当中!在奥运前与奥运中,我们有很多的“以奥运的名义”、“为奥运开道”、“弘扬奥运的精神”,但当曲终人散之后呢?那时候的矛盾、那时候的冲突,要以什么样的名义解决呢?我们需要未雨绸缪,需要在奥运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能够预设到大量类似情况的发生。虽然现在准备的策略与方法未必就是正确有效的,但没有准备的状况肯定是混乱与无序的。我们现在需要问的是:ARE YOU READY

 

       

沙发
发表于 2008-8-4 11:42:38 | 只看该作者
有着众多人口的中国思想上的差异也可想而知,即使在现有的支持奥运大背景下,也会有藏独的杂音。而奥运后组织什么样的共同愿景?环境问题?
板凳
发表于 2008-8-4 20:14:39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

4
发表于 2008-8-5 11:24:42 | 只看该作者

奥运在大家心目中有这么重要吗?我看未必。

5
发表于 2008-8-7 11:59:37 | 只看该作者
国人需要一个共同的关注点才能聚集在一起,故奥运后社会,政府应该思考如何才能才国民更回齐心
6
发表于 2008-8-10 22:17:04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的社会问题都在眼巴巴地盼着奥运赶快过呢。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