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灾难中的我

[复制链接] 6
回复
95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7-24 14: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灾难中的我
  
  或许你不曾体验过一辈子辛苦营造的家毁于一旦的感觉,或许你不知道所有希望在一瞬间幻灭是怎样让人心痛,或许你不明白在废墟中挣扎100多个小时需要多强的意志,或许你不懂得既想快点找到亲人又想把希望延长的无奈……
  
  但在2008年5月12日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数万条生命定格在那一刻。相对他们,我们都是幸运者,但从此之后,我们的心上将多出一道深深的伤口。
  
  四川汶川,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一场8级大地震后并不幸运地成了全世界关切目光追逐的焦点。从此郁郁寡欢,从此心事重重……
  
  有人捐钱,有人捐物,有人献血,更有人把自己捐出去--去灾区做志愿者。
  
  作为记者,我们希望能拿起手中的笔,为遇难者、也为幸存者留下一点纪念。
  
  为此,我们火速联系了九位企业家,请他们讲述自己曾经或正在面对的自然灾害,以及面对灾害时的心路与感受。
  
  尽管,这些灾难或成往事,或已流逝,但是,不管文中记叙的事情发生在何时何地,灾难对人类的破坏性是共同的,不分地域、不分阶级。至少,我们自认: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我们是和灾区的人民站在一起的。我们也希望,当你看这些文章的同时,你们也能有和灾区的人民站在一起的感觉。
  
  山川摇晃,大地垮塌,
  
  教室的瓦砾下,埋了童话。
  
  重重的墙,将老师压,
  
  我们在他身下,都很听话。
  
  没过很久,听到喇叭,
  
  外面有个爷爷,叫我别怕。
  
  叔叔的手,使劲地挖,
  
  解放军的飞机,送我回家。
  
  经过灾难,我已长大,
  
  永远不会忘记,二零零八……
  
  这首《童谣2008》是震后刚刚被创作出来的,在网上流传很广,作者不详。
  
  借助这首童谣,我们再次深深地纪念汶川地震中罹难的逝者。
  
  纪念是为了忘却,忘却不堪的苦难。
  
  纪念又无法忘却,无法忘却人间的真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愿我们尽早忘掉这一分钟带给四川人民的浩劫,带给中国人民的浩劫。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愿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分钟之后,发生的每一件感动中国的事,每一颗感动中国的心。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尹明善灾难中的感悟:如果“家长”都慌慌张张的,那全家人就会完全没有章法,员工也会跟着“家长”紧张。
  
  瓦砾中抚慰亡灵
  
  口述|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中国人都是一家人。这句话在这次地震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四川受灾时,所有的中国人都成了四川人。这个大家庭里的容忍、宽容、互相帮助,都在这一刻迸发了。
  
  地震发生时,我正在重庆力帆集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在12层,所以晃动比一般低层的建筑更厉害,人根本就站不住。我房间里有四个朝着不同方向的抽屉,居然全部滑落到地上。
  
  因为,我这个年龄,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被普及过相关的抗震知识。所以我知道,如果地震很厉害,我要想从12层跑到楼下逃生,时间根本来不及。于是,我继续坐在办公桌前。
  
  过了一会儿,我的秘书跑来拼命敲门,硬是架着我往楼下跑。今年我已经70岁了,下楼速度比较慢。更重要的,我认为自己不应该在逃命的时候走到员工前面。让我欣慰的是,在大家撤离的过程中,队伍井然有序,没有发生推搡、踩踏事件。就这样,我尾随着我们那栋楼里的几百号人,最后一个来到楼下广场。
  
  到了平地以后,我马上安排人到政府部门去了解地震的具体情况:震源在哪里?震级是多少?然后,我又去周围的四个工厂了解了一圈情况,让工人都迅速撤离,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安排完所有的员工,我派出干部重回工厂,检查设备的阀门、电闸等是否关上。如果发生余震,这些细节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地震来临,我感觉我自己还是比较镇静的。因为我知道:我是力帆的一家之长。如果“家长”都慌慌张张的,那全家人就会完全没有章法,员工也会跟着“家长”紧张。
  
  尽管离震中还有一段距离,但川渝相连,形同一家。重庆部分地区,也出现较为严重的灾情。地震当天,我就了解到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受灾比较严重,有一个小学倒塌,死了五个学生。于是,13日一大早,我自己驾车,到了200多公里外的这所学校。到达现场后,我看到两栋教学楼中,一栋倒了一半,瓦砾成堆;另一栋也摇摇欲坠。那些小学生还都年幼,就经受如此大的天灾,如果不很好地安置他们、抚慰他们,将来很可能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小的心理创伤。
  
  也许有人会问我,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要去现场。一个人、一个公司,不可能独自承担所有的灾难。但是面对天灾,我们还是应该尽自己的那一份力。今天,我既然看见了这些孩子的惨状,就要尽自己的所有,给他们一些社会的温暖。我当即决定:由力帆集团出资,帮助当地两所受灾的学校进行重建,将来让这两所学校的硬件、软件都不比城里的学校条件差。我还要给学校配备钢琴、电脑,让孩子们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长大。
  
  这些天,我一直关注在汶川地震中的同胞伤亡人数和那些感人的故事。谭千秋老师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张开双臂保护身下的四名学生,就像母鸡保护着小鸡,防备老鹰叼食。这重“舔犊”之情让我钦佩不已。
  
  用谭千秋老师的精神来激励自己,道理一样:我是力帆的“大家长”,在我们力帆集团的1.3万名员工面前,我要爱护我的员工,当好这个家长。
  
  (整理|本刊记者  王颖)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尹显智灾难中的感悟:作为灾区抢险队的一分子,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要比一般人更冷静、更坚毅。救灾是我们的第一职责。
  
  永远的伤痛
  
  口述|四川移动副总经理尹显智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公司开会。
  
  会议刚刚开始,我就听到空气中有很大的、嗡嗡的声音,然后大楼开始摇晃,很多人异口同声:地震了。但幸运的是身在成都的我们还是顺利疏散了。
  
  地震发生之后,公司领导首先想到:受地震破坏越重的地方,通讯设施肯定受破坏越严重。经过简单地商议,我们四川移动的领导每人都领了任务。我的任务是:带领一台应急通讯车去都江堰抢险。
  
  当天下午,我带队从成都出发。由于赶往灾区救灾的车辆非常多,道路拥堵,从成都到都江堰近60公里的路程,平时最多走一个小时,那天我走了将近三个小时。
  
  我是地震当天晚上将近8点抵达都江堰市的。当时,都江堰的通信断断续续,信号很不稳定,打电话非常困难。我们到达都江堰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当地的救灾总指挥部提供通信。于是,我们直接把应急通信车开到都江堰的抗灾指挥部。我们刚到一会儿,温家宝总理就到了。
  
  温总理一行在都江堰搭起指挥部就地部署救灾工作,于是我的首要任务就变成了保障总指挥部在前线的通信。所以,我和我带的应急通讯车就一直跟着温总理行动。13日,温总理要到德阳看望受灾群众。于是,在13日中午,我又赶到德阳。
  
  我的老家在德阳市绵竹县,震后我一直联系不上我的父母,不清楚他们的状况。但是我又不可能放弃我的工作岗位,只能暂时不去想它,专心工作。几天后,我才辗转通过亲属了解到,我父母和92岁的奶奶安然无恙,我表妹全家及在绵竹的10余位亲戚也全部安然无恙,这在当地也算一个奇迹。
  
  完成了在绵竹的工作,我们继续前行,到了绵竹下属的一个镇--汉旺镇。温总理在汉旺镇察看灾情后,接下来要去北川。于是我又在13日晚赶往北川。
  
  13日晚上12点左右,我到达北川。那时候,已经有很多救援部队赶到,开始了紧张的救援工作。进县城的路完全被震断变形,而且县城两面的山都有坍塌,山上滑落下来的岩石也把路完全封死。于是我和很多救援部队一起,通过一个山坡绕过被大石头阻断的道路,迂回进入县城。
  
  由于当时下着很大的雨,山路上满是泥浆。费了很大的劲,终于转过山坡,回到通向北川的大路上。路上的岩石密密麻麻,人只能在石缝间穿行。据我当时的判断:从路口到北川县城,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绕山坡走,实际距离不过2公里;但是,就这一点点路,我整整走了一个半小时。
  
  到了北川县城分公司的所在地,我被惊呆了。分公司的四层办公楼此时已经垮塌成三层--最下边的一层被紧紧压在下面,上面的三层也摇摇欲坠,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大楼所有临街的墙全都没有了,办公室里所有的设备全被抛到了大街上。
  
  地震前,北川分公司的十几个人中,一部分在开会,另一部分在工作。地震时,开会的员工紧急疏散,跑出来一些人。但分公司经理一条腿被砸成粉碎性骨折。他自己从废墟中慢慢爬出来,周围已经看不见人。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一直往外爬了一公里左右。刚好绵阳公司派来找他的人赶到,把他救了下来。之后通过清点,该分公司17名员工中,有7人被埋在垮塌的废墟之下。
  
  在北川分公司的瓦砾堆上,我向废墟的深处大声喊话,问里面有没有人,希望得到这7名员工的回应。我喊了几声,隐隐约约听到废墟中有声音,于是我接着喊,还是可以听到声音,但是我再继续喊话时,就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这时,我马上叫来几名救援部队的同志,对他们说:“废墟下面有我们的员工还活着,希望能帮我们救一救人。”救援部队的同志也表示,他上午在这个位置也听到有呼救的声音,但是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救人。首先,没倒下的房子摇摇欲坠,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倒下再伤人。其次,由于道路没有完全打通,大型机械设备运不进来,单靠几双手、几把铁锹,根本没有办法移开巨大的楼板救人。救援部队的同志非常无奈。
  
  当时,我潸然泪下。我们的员工,就在几米外的废墟之下。可以听到他的声音,自己却无能为力。人在灾难面前无论多么坚毅,却无法面对求生而不得的残酷。那种心情是非常难受的,到现在想起来就疼。当时,我恳请救援部队的同志:我们的员工还有存活的可能。如果道路打通,大型的机械设备运抵,请在第一时间抢救他们。
  
  还算欣慰的是,16日在废墟中,救援部队已经找到3名移动员工,其中一人在震后91小时被救生还,其余2人死亡。另外4人至今下落不明。
  
  我这次所到的几个地方都是重灾区,汉旺和北川的灾情尤为严重。回到成都,灾区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那是我生命中永远的伤痛。
  
  (整理|本刊记者  张军)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孙坚灾难中的感悟:一直以来,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太不尊重自然了?希望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
  
  触及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口述|如家酒店连锁首席执行官孙坚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虽然不在现场,但我每天都看电视直播,而且是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一起看。小孩子平常无忧无虑,但看到那些受灾的人们、那些垮塌的学校、散落在废墟里的书本和文具……她也会流泪。她跟我说她很伤心。
  
  昨天晚上我回家之后,跟家里人说公司明天要办捐款活动。女儿一听很兴奋,跟她妈妈说:“你看,我说的对吧。”我问什么事情,她妈妈告诉我说,刚才在小区里看到现场捐赠,女儿就说,我爸爸一定也会捐的。
  
  我们小区有个由十几个孩子组成的兴趣班,每周日上国学课。组织者多次邀请我去讲课,不过我一直很忙,总是推托。但这个周日我打算去,给孩子们看看震区的照片、看看灾民的无奈、看看军人和志愿者的努力。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这个事实。我并不想让他们受到太大冲击,只是想让他们知道:第一,他们很幸福;第二,有很多人需要帮助,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幸福传递出去。
  
  我还要让孩子们都来签名,每人写一句想说的话,捐一点钱,哪怕是很少的零用钱。我想教他们懂得爱、懂得如何去爱,懂得珍惜、懂得悲悯。
  
  5月12日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正在深圳机场,准备登机回上海。接到西安同事的电话,说那边发生地震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通知全国各个大区的负责人,告诉他们安全第一,尤其是住店客人的安全第一。华西地区的很多员工连续工作24小时,有些员工一直没有联系到自己的家人,在万分焦急的情况下还坚持把安置客人放在首位,这让我非常感动。我所能做的就只是安慰他们,尽一切力量帮助他们寻找家人。
  
  这段时间公司正在出季报,很多人问我地震对公司业绩有多大影响。说实话,我现在根本没有考虑经济方面的损失,我觉得人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天我收到很多短信,朋友们都在反省:一直以来,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太不尊重自然了?希望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
  
  痛心的同时,我也觉得很安慰:如果灾难能够让我们抛开浮躁和功利、让我们直面内心、让我们更懂得珍惜这个生活其上的星球、懂得更平和地与自然相处,也算是一点收获。
  
  (整理|本刊记者  罗影)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鄂俊宇灾难中的感悟:这次地震一定会对全中国--大到政府,小到企业、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包括个人的为人处事,进行一次重大的修正。
  
  寻找生命中的那份淡定
  
  口述|北京亿城地产总裁鄂俊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4:10:40 | 只看该作者
  灾难中的我
  
  或许你不曾体验过一辈子辛苦营造的家毁于一旦的感觉,或许你不知道所有希望在一瞬间幻灭是怎样让人心痛,或许你不明白在废墟中挣扎100多个小时需要多强的意志,或许你不懂得既想快点找到亲人又想把希望延长的无奈……
  
  但在2008年5月12日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数万条生命定格在那一刻。相对他们,我们都是幸运者,但从此之后,我们的心上将多出一道深深的伤口。
  
  四川汶川,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一场8级大地震后并不幸运地成了全世界关切目光追逐的焦点。从此郁郁寡欢,从此心事重重……
  
  有人捐钱,有人捐物,有人献血,更有人把自己捐出去--去灾区做志愿者。
  
  作为记者,我们希望能拿起手中的笔,为遇难者、也为幸存者留下一点纪念。
  
  为此,我们火速联系了九位企业家,请他们讲述自己曾经或正在面对的自然灾害,以及面对灾害时的心路与感受。
  
  尽管,这些灾难或成往事,或已流逝,但是,不管文中记叙的事情发生在何时何地,灾难对人类的破坏性是共同的,不分地域、不分阶级。至少,我们自认: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我们是和灾区的人民站在一起的。我们也希望,当你看这些文章的同时,你们也能有和灾区的人民站在一起的感觉。
  
  山川摇晃,大地垮塌,
  
  教室的瓦砾下,埋了童话。
  
  重重的墙,将老师压,
  
  我们在他身下,都很听话。
  
  没过很久,听到喇叭,
  
  外面有个爷爷,叫我别怕。
  
  叔叔的手,使劲地挖,
  
  解放军的飞机,送我回家。
  
  经过灾难,我已长大,
  
  永远不会忘记,二零零八……
  
  这首《童谣2008》是震后刚刚被创作出来的,在网上流传很广,作者不详。
  
  借助这首童谣,我们再次深深地纪念汶川地震中罹难的逝者。
  
  纪念是为了忘却,忘却不堪的苦难。
  
  纪念又无法忘却,无法忘却人间的真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愿我们尽早忘掉这一分钟带给四川人民的浩劫,带给中国人民的浩劫。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愿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分钟之后,发生的每一件感动中国的事,每一颗感动中国的心。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尹明善灾难中的感悟:如果“家长”都慌慌张张的,那全家人就会完全没有章法,员工也会跟着“家长”紧张。
  
  瓦砾中抚慰亡灵
  
  口述|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
  
  中国人都是一家人。这句话在这次地震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四川受灾时,所有的中国人都成了四川人。这个大家庭里的容忍、宽容、互相帮助,都在这一刻迸发了。
  
  地震发生时,我正在重庆力帆集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在12层,所以晃动比一般低层的建筑更厉害,人根本就站不住。我房间里有四个朝着不同方向的抽屉,居然全部滑落到地上。
  
  因为,我这个年龄,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被普及过相关的抗震知识。所以我知道,如果地震很厉害,我要想从12层跑到楼下逃生,时间根本来不及。于是,我继续坐在办公桌前。
  
  过了一会儿,我的秘书跑来拼命敲门,硬是架着我往楼下跑。今年我已经70岁了,下楼速度比较慢。更重要的,我认为自己不应该在逃命的时候走到员工前面。让我欣慰的是,在大家撤离的过程中,队伍井然有序,没有发生推搡、踩踏事件。就这样,我尾随着我们那栋楼里的几百号人,最后一个来到楼下广场。
  
  到了平地以后,我马上安排人到政府部门去了解地震的具体情况:震源在哪里?震级是多少?然后,我又去周围的四个工厂了解了一圈情况,让工人都迅速撤离,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安排完所有的员工,我派出干部重回工厂,检查设备的阀门、电闸等是否关上。如果发生余震,这些细节都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地震来临,我感觉我自己还是比较镇静的。因为我知道:我是力帆的一家之长。如果“家长”都慌慌张张的,那全家人就会完全没有章法,员工也会跟着“家长”紧张。
  
  尽管离震中还有一段距离,但川渝相连,形同一家。重庆部分地区,也出现较为严重的灾情。地震当天,我就了解到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受灾比较严重,有一个小学倒塌,死了五个学生。于是,13日一大早,我自己驾车,到了200多公里外的这所学校。到达现场后,我看到两栋教学楼中,一栋倒了一半,瓦砾成堆;另一栋也摇摇欲坠。那些小学生还都年幼,就经受如此大的天灾,如果不很好地安置他们、抚慰他们,将来很可能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不小的心理创伤。
  
  也许有人会问我,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要去现场。一个人、一个公司,不可能独自承担所有的灾难。但是面对天灾,我们还是应该尽自己的那一份力。今天,我既然看见了这些孩子的惨状,就要尽自己的所有,给他们一些社会的温暖。我当即决定:由力帆集团出资,帮助当地两所受灾的学校进行重建,将来让这两所学校的硬件、软件都不比城里的学校条件差。我还要给学校配备钢琴、电脑,让孩子们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长大。
  
  这些天,我一直关注在汶川地震中的同胞伤亡人数和那些感人的故事。谭千秋老师在地震发生的一刹那,张开双臂保护身下的四名学生,就像母鸡保护着小鸡,防备老鹰叼食。这重“舔犊”之情让我钦佩不已。
  
  用谭千秋老师的精神来激励自己,道理一样:我是力帆的“大家长”,在我们力帆集团的1.3万名员工面前,我要爱护我的员工,当好这个家长。
  
  (整理|本刊记者  王颖)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尹显智灾难中的感悟:作为灾区抢险队的一分子,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要比一般人更冷静、更坚毅。救灾是我们的第一职责。
  
  永远的伤痛
  
  口述|四川移动副总经理尹显智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正在公司开会。
  
  会议刚刚开始,我就听到空气中有很大的、嗡嗡的声音,然后大楼开始摇晃,很多人异口同声:地震了。但幸运的是身在成都的我们还是顺利疏散了。
  
  地震发生之后,公司领导首先想到:受地震破坏越重的地方,通讯设施肯定受破坏越严重。经过简单地商议,我们四川移动的领导每人都领了任务。我的任务是:带领一台应急通讯车去都江堰抢险。
  
  当天下午,我带队从成都出发。由于赶往灾区救灾的车辆非常多,道路拥堵,从成都到都江堰近60公里的路程,平时最多走一个小时,那天我走了将近三个小时。
  
  我是地震当天晚上将近8点抵达都江堰市的。当时,都江堰的通信断断续续,信号很不稳定,打电话非常困难。我们到达都江堰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当地的救灾总指挥部提供通信。于是,我们直接把应急通信车开到都江堰的抗灾指挥部。我们刚到一会儿,温家宝总理就到了。
  
  温总理一行在都江堰搭起指挥部就地部署救灾工作,于是我的首要任务就变成了保障总指挥部在前线的通信。所以,我和我带的应急通讯车就一直跟着温总理行动。13日,温总理要到德阳看望受灾群众。于是,在13日中午,我又赶到德阳。
  
  我的老家在德阳市绵竹县,震后我一直联系不上我的父母,不清楚他们的状况。但是我又不可能放弃我的工作岗位,只能暂时不去想它,专心工作。几天后,我才辗转通过亲属了解到,我父母和92岁的奶奶安然无恙,我表妹全家及在绵竹的10余位亲戚也全部安然无恙,这在当地也算一个奇迹。
  
  完成了在绵竹的工作,我们继续前行,到了绵竹下属的一个镇--汉旺镇。温总理在汉旺镇察看灾情后,接下来要去北川。于是我又在13日晚赶往北川。
  
  13日晚上12点左右,我到达北川。那时候,已经有很多救援部队赶到,开始了紧张的救援工作。进县城的路完全被震断变形,而且县城两面的山都有坍塌,山上滑落下来的岩石也把路完全封死。于是我和很多救援部队一起,通过一个山坡绕过被大石头阻断的道路,迂回进入县城。
  
  由于当时下着很大的雨,山路上满是泥浆。费了很大的劲,终于转过山坡,回到通向北川的大路上。路上的岩石密密麻麻,人只能在石缝间穿行。据我当时的判断:从路口到北川县城,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绕山坡走,实际距离不过2公里;但是,就这一点点路,我整整走了一个半小时。
  
  到了北川县城分公司的所在地,我被惊呆了。分公司的四层办公楼此时已经垮塌成三层--最下边的一层被紧紧压在下面,上面的三层也摇摇欲坠,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大楼所有临街的墙全都没有了,办公室里所有的设备全被抛到了大街上。
  
  地震前,北川分公司的十几个人中,一部分在开会,另一部分在工作。地震时,开会的员工紧急疏散,跑出来一些人。但分公司经理一条腿被砸成粉碎性骨折。他自己从废墟中慢慢爬出来,周围已经看不见人。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一直往外爬了一公里左右。刚好绵阳公司派来找他的人赶到,把他救了下来。之后通过清点,该分公司17名员工中,有7人被埋在垮塌的废墟之下。
  
  在北川分公司的瓦砾堆上,我向废墟的深处大声喊话,问里面有没有人,希望得到这7名员工的回应。我喊了几声,隐隐约约听到废墟中有声音,于是我接着喊,还是可以听到声音,但是我再继续喊话时,就再也听不到声音了。
  
  这时,我马上叫来几名救援部队的同志,对他们说:“废墟下面有我们的员工还活着,希望能帮我们救一救人。”救援部队的同志也表示,他上午在这个位置也听到有呼救的声音,但是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救人。首先,没倒下的房子摇摇欲坠,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倒下再伤人。其次,由于道路没有完全打通,大型机械设备运不进来,单靠几双手、几把铁锹,根本没有办法移开巨大的楼板救人。救援部队的同志非常无奈。
  
  当时,我潸然泪下。我们的员工,就在几米外的废墟之下。可以听到他的声音,自己却无能为力。人在灾难面前无论多么坚毅,却无法面对求生而不得的残酷。那种心情是非常难受的,到现在想起来就疼。当时,我恳请救援部队的同志:我们的员工还有存活的可能。如果道路打通,大型的机械设备运抵,请在第一时间抢救他们。
  
  还算欣慰的是,16日在废墟中,救援部队已经找到3名移动员工,其中一人在震后91小时被救生还,其余2人死亡。另外4人至今下落不明。
  
  我这次所到的几个地方都是重灾区,汉旺和北川的灾情尤为严重。回到成都,灾区的景象依然历历在目,那是我生命中永远的伤痛。
  
  (整理|本刊记者  张军)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孙坚灾难中的感悟:一直以来,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太不尊重自然了?希望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
  
  触及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口述|如家酒店连锁首席执行官孙坚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虽然不在现场,但我每天都看电视直播,而且是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一起看。小孩子平常无忧无虑,但看到那些受灾的人们、那些垮塌的学校、散落在废墟里的书本和文具……她也会流泪。她跟我说她很伤心。
  
  昨天晚上我回家之后,跟家里人说公司明天要办捐款活动。女儿一听很兴奋,跟她妈妈说:“你看,我说的对吧。”我问什么事情,她妈妈告诉我说,刚才在小区里看到现场捐赠,女儿就说,我爸爸一定也会捐的。
  
  我们小区有个由十几个孩子组成的兴趣班,每周日上国学课。组织者多次邀请我去讲课,不过我一直很忙,总是推托。但这个周日我打算去,给孩子们看看震区的照片、看看灾民的无奈、看看军人和志愿者的努力。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这个事实。我并不想让他们受到太大冲击,只是想让他们知道:第一,他们很幸福;第二,有很多人需要帮助,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的幸福传递出去。
  
  我还要让孩子们都来签名,每人写一句想说的话,捐一点钱,哪怕是很少的零用钱。我想教他们懂得爱、懂得如何去爱,懂得珍惜、懂得悲悯。
  
  5月12日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正在深圳机场,准备登机回上海。接到西安同事的电话,说那边发生地震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通知全国各个大区的负责人,告诉他们安全第一,尤其是住店客人的安全第一。华西地区的很多员工连续工作24小时,有些员工一直没有联系到自己的家人,在万分焦急的情况下还坚持把安置客人放在首位,这让我非常感动。我所能做的就只是安慰他们,尽一切力量帮助他们寻找家人。
  
  这段时间公司正在出季报,很多人问我地震对公司业绩有多大影响。说实话,我现在根本没有考虑经济方面的损失,我觉得人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天我收到很多短信,朋友们都在反省:一直以来,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太不尊重自然了?希望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
  
  痛心的同时,我也觉得很安慰:如果灾难能够让我们抛开浮躁和功利、让我们直面内心、让我们更懂得珍惜这个生活其上的星球、懂得更平和地与自然相处,也算是一点收获。
  
  (整理|本刊记者  罗影)
  
  2008年 汶川大地震
  
  鄂俊宇灾难中的感悟:这次地震一定会对全中国--大到政府,小到企业、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包括个人的为人处事,进行一次重大的修正。
  
  寻找生命中的那份淡定
  
  口述|北京亿城地产总裁鄂俊宇 
板凳
发表于 2008-7-25 11:49:39 | 只看该作者

灾难中见人心。

4
发表于 2008-7-27 19:07:20 | 只看该作者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

对于自然灾害,我们只能预防,

来临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能坚强重生

5
发表于 2008-7-29 16:42:23 | 只看该作者

主题是不错,我也同情

但是楼主是不是太长片大论了的

让人看到

---------------------------

画龙点睛,有没有学过的

6
发表于 2008-7-29 16:43:07 | 只看该作者

坚信

人定胜天

7
发表于 2008-8-1 11:47:19 | 只看该作者

主题是不错,我也同情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